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22:50: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属于护肤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面膜是护肤品中的一个类别,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弥补卸妆与洗脸仍然不足的清洁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合其它精华成分实现其它的保养功能,现有的面膜为一体结构,由于脸部为弧面,因此面膜在使用时无法保证面膜贴合皮肤,并且面膜在使用时无法将精华液锁在面膜上,使得一部分精华液沉积在面膜底部,造成浪费。
3.公开号cn209060048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涉及护肤品领域,解决了现有面膜难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的技术问题。多功能面膜组合包括面膜本体以及与其相互配合使用的斑贴,所述面膜本体上浸润有面膜液,所述斑贴内填充有药物成分,所述斑贴的面积小于面膜本体;所述面膜本体上还开设有眼部孔、鼻部孔和嘴部孔,使用时,斑贴内的药物成分渗透至脸部肌肤内,能够减轻痘印或黄褐斑或雀斑等症状,坚持使用后可以去除痘印或黄褐斑或雀斑等症状,面膜本体内部的面膜液渗透至脸部其他区域,起到补水保湿的作用,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但是没有解决无法保证面膜贴合皮肤,并且面膜在使用时无法将精华液锁在面膜上,使得一部分精华液沉积在面膜底部,造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可以解决无法保证面膜贴合皮肤,并且面膜在使用时无法将精华液锁在面膜上,使得一部分精华液沉积在面膜底部,造成浪费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包括:面膜本体、颈膜、鼻膜,所述面膜本体包括上面膜、下面膜,所述上面膜开设有眼孔,上面膜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三角孔,耳带置于上面膜边缘,两组所述耳带对称设置,耳带端部设置有锁扣,上面膜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置于眼孔正上方,所述上面膜内壁设置有眼膜,眼膜置于眼孔正下方,且上面膜内壁设置有保液带,保液带呈蜂窝状分布,所述下面膜底部开设有开口,下面膜的开口和上面膜的开口一一对应,下面膜开设有嘴孔,下面膜顶部开设有扇形槽,所述扇形槽置于嘴孔的正上方,扇形槽和三角孔配合形成鼻孔,下面膜边缘设置有耳带,下面膜上的耳带和上面膜上的耳带通过锁扣连接,形成环型结构,所述下面膜内壁设置有与上面膜结构一致的保液带;
6.所述颈膜置于面膜本体下方,颈膜为两端半圆的长方形无纺布结构,颈膜内壁设置有蜂窝状保液带;
7.所述鼻膜置于鼻孔处,鼻膜两侧边缘水平延伸,鼻膜中间开设有定位槽;
8.所述保液带为生物纤维材质,保液带的高度不超过2mm;
9.所述眼膜下侧为一外凸弧形段,上侧则为一内凹弧形段,且眼膜表面设置有离心层;
10.所述下面膜和上面膜底部贴合。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一、多个部分共同使用,使得脸部、颈部和眼部都能进行保养;
13.二、通过耳带使面膜本体固定在脸部,并且开设的开口减少脸部弧面的影响,使得面膜本体能贴合皮肤;
14.三、通过设置保液带将精华液锁在面膜上,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面膜本体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上面膜的后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下面膜的后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颈膜的后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鼻膜的主视图。
20.1、上面膜;2、开口;3、耳带;4、下面膜;5、锁扣;6、保液带;7、眼膜;8、颈膜;9、鼻膜。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3.根据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包括:面膜本体、颈膜8、鼻膜9,所述面膜本体包括上面膜1、下面膜4,所述上面膜1开设有眼孔,上面膜1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三角孔,耳带3置于上面膜1边缘,两组所述耳带3对称设置,耳带3端部设置有锁扣5,上面膜1顶部开设有开口2,开口2置于眼孔正上方,所述上面膜1内壁设置有眼膜7,眼膜7置于眼孔正下方,且上面膜1内壁设置有保液带6,保液带6呈蜂窝状分布,所述下面膜4底部开设有开口2,下面膜4的开口2和上面膜1的开口2一一对应,下面膜4开设有嘴孔,下面膜4顶部开设有扇形槽,所述扇形槽置于嘴孔的正上方,扇形槽和三角孔配合形成鼻孔,下面膜4边缘设置有耳带3,下面膜4上的耳带3和上面膜1上的耳带3通过锁扣5连接,形成环型结构,所述下面膜4内壁设置有与上面膜1结构一致的保液带6;
24.所述颈膜8置于面膜本体下方,颈膜8为两端半圆的长方形无纺布结构,颈膜8内壁设置有蜂窝状保液带6,对颈部进行保养;
25.所述鼻膜9置于鼻孔处,鼻膜9两侧边缘水平延伸,鼻膜9中间开设有定位槽,使得鼻膜9贴合鼻子;
26.所述保液带6为生物纤维材质,保液带6的高度不超过2mm,防止保液带6过高,影响面膜与皮肤的贴合;
27.所述眼膜7下侧为一外凸弧形段,上侧则为一内凹弧形段,且眼膜7表面设置有离心层,防止眼膜7上的精华液和面膜上的精华液混合;
28.所述下面膜4和上面膜1底部贴合,防止贴合处未进行保养。
29.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使用时,将上面膜1敷在额头处,并将上面膜1按压,使上面膜1贴合皮肤,再将下面膜4敷在脸部,并将下面膜4按压,使下面膜4贴合皮肤,将耳带3通过锁
扣5连接,并将耳带3套在耳朵上,进行固定,防止面膜脱落,整理上面膜1和下面膜4的贴合处,防止贴合处未进行保养,将鼻膜9敷在鼻子上,将颈膜8环绕在颈部,蜂窝状的保液带6将精华液锁在面膜表面,使得精华液保持在脸部和面膜之间,从而达到多个部分共同使用,使得脸部、颈部和眼部都能进行保养,通过耳带3使面膜本体固定在脸部,并且开设的开口2减少脸部弧面的影响,使得面膜本体能贴合皮肤,通过设置保液带6将精华液锁在面膜上,减少浪费的目的。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面膜本体、颈膜(8)、鼻膜(9),所述面膜本体包括上面膜(1)、下面膜(4),所述上面膜(1)开设有眼孔,上面膜(1)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三角孔,耳带(3)置于上面膜(1)边缘,两组所述耳带(3)对称设置,耳带(3)端部设置有锁扣(5),上面膜(1)顶部开设有开口(2),开口(2)置于眼孔正上方,所述上面膜(1)内壁设置有眼膜(7),眼膜(7)置于眼孔正下方,且上面膜(1)内壁设置有保液带(6),保液带(6)呈蜂窝状分布,所述下面膜(4)底部开设有开口(2),下面膜(4)的开口(2)和上面膜(1)的开口(2)一一对应,下面膜(4)开设有嘴孔,下面膜(4)顶部开设有扇形槽,所述扇形槽置于嘴孔的正上方,扇形槽和三角孔配合形成鼻孔,下面膜(4)边缘设置有耳带(3),下面膜(4)上的耳带(3)和上面膜(1)上的耳带(3)通过锁扣(5)连接,形成环型结构,所述下面膜(4)内壁设置有与上面膜(1)结构一致的保液带(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颈膜(8)置于面膜本体下方,颈膜(8)为两端半圆的长方形无纺布结构,颈膜(8)内壁设置有蜂窝状保液带(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膜(9)置于鼻孔处,鼻膜(9)两侧边缘水平延伸,鼻膜(9)中间开设有定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液带(6)为生物纤维材质,保液带(6)的高度不超过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膜(7)下侧为一外凸弧形段,上侧则为一内凹弧形段,且眼膜(7)表面设置有离心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膜(4)和上面膜(1)底部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功能面膜组合,属于护肤品技术领域;包括:面膜本体、颈膜、鼻膜,所述面膜本体包括上面膜、下面膜,所述上面膜开设有眼孔,上面膜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三角孔,耳带置于上面膜边缘,两组所述耳带对称设置,耳带端部设置有锁扣,上面膜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置于眼孔正上方,所述上面膜内壁设置有眼膜,眼膜置于眼孔正下方,且上面膜内壁设置有保液带,保液带呈蜂窝状分布,多个部分共同使用,使得脸部、颈部和眼部都能进行保养,通过耳带使面膜本体固定在脸部,并且开设的开口减少脸部弧面的影响,使得面膜本体能贴合皮肤,通过设置保液带将精华液锁在面膜上,减少浪费。浪费。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成翔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翔飞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