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贴缝带施工用贴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22:41: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公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缝带施工用贴缝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中,贴缝带是无损处理;贴缝带无须开槽加热,不会对原有路面进一步破坏,在行车碾压的作用下路面裂缝贴与裂缝区域形成紧密粘合,有效防止裂缝区域内进一步松散、啃边、浸水等现象的发生;其不会出现明显的跳车现象,不会带来行车的不舒适感。路面裂缝贴的使用可分清扫、粘贴、公开交通(没有污染的、正常通车路面不用清扫)具有污染的灰尘路面或路肩位置使用毛刷或吹风机将裂缝两侧杂物清扫干净,确保路表干燥。撕掉路面裂缝贴内面的隔膜,用手(脚)带动裂缝贴边前进边(踩)压,裂缝居中,确保与路面紧密粘结。路面裂缝贴宽度一般为3cm\5cm\8cm,对于缝隙大于1cm的裂缝,应采用相对应宽度的裂缝贴进行贴缝,同时也可以通过搭接的方式进行。同时,贴缝带体现了养护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对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中期破坏具有积极作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较轻时,贴缝带处理是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同车快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科学养护技术。在贴缝带处理时根据现场情况,使用刷子、吹风机对选择使用贴缝带的裂(接)缝进行清洁干燥处理,将路面裂缝以及裂缝两侧20cm范围内的路面同时清理干净,否则会影响贴缝带的粘贴效果。裂(接)缝表面须平整,无突起、无凹陷、无松散、无碎石或油痕、油脂及其它污物,如有坑槽,必须填补。贴缝带贴好并碾压后,检查是否与路面充分结合后,即可放行通车。
3.现有的贴缝带施工目前主要由2-3个工人配合进行粘贴,虽然直线粘贴时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公路路面随机性的裂缝较多,工人粘贴时需要一直蹲着,并随裂缝线性方向移动,这种方式人工成本较高,并且贴缝时较费时费力,贴缝的效率较低。
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贴缝带施工用贴缝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缝带施工用贴缝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贴缝带施工目前主要由2-3个工人配合进行粘贴,虽然直线粘贴时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公路路面随机性的裂缝较多,工人粘贴时需要一直蹲着,并随裂缝线性方向移动,这种方式人工成本较高,并且贴缝时较费时费力,贴缝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缝带施工用贴缝装置,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7.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共同安装前滚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二端共同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卷筒;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贴缝带卷;
8.其中,所述贴缝带卷的贴缝带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前滚轮上,所述贴
缝带卷的防粘塑料纸安装在第二导向机构和所述卷筒上。
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的两端设置有把套,所述把套套设在所述把手的两端。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呈倒u型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两端活动安装有后滚轮,所述后滚轮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圆弧状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圆弧状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端板。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上共同连接的固定板。
1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共同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贴缝带施工用贴缝装置,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共同安装前滚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二端共同安装有把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卷筒;第二导向机构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贴缝带卷;其中,贴缝带卷的贴缝带安装在第一导向机构和前滚轮上,贴缝带卷的防粘塑料纸安装在第二导向机构和卷筒上。
16.在使用该贴缝装置时,将整卷贴缝带装入至转轴内,将贴缝带卷的贴缝带穿过第一导向机构后安装在前滚轮上,将贴缝带卷的防粘塑料纸穿过第二导向机构后安装在卷筒上。操作人员手持把手将前滚轮上的贴缝带放在缝隙处,推动前滚轮向前移动,并将贴缝带在缝隙上进行粘贴。与此同时,从贴缝带卷上的防粘塑料纸被卷筒缠绕后收集。由此可见,该贴缝装置操作需要一人就可以完成,并且操作简单,贴缝效率较高。
17.该贴缝装置的效果如下:
18.1、一人操作即可进行贴缝处理,节约了人力成本;
19.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低,上手使用较快,能够减少贴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复杂性;
20.3、该贴缝装置在处理贴缝时,相较于人工粘贴的方式,效果更高,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贴缝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侧板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侧板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转轴与后滚轮的连接示意图。
26.图中:1第一侧板,11第一安装板,12第一固定板,2第二侧板,21卷筒,22第二安装板,23第二固定板,24端板,221固定板,3前滚轮,4把手,41把套,42刹车把手,5第一导向机
构,51导向槽,52螺栓,6第二导向机构,61转轴,611后滚轮,612支撑板,63第一导向轮,64第二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28.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贴缝带施工用贴缝装置,可以解决有的贴缝带施工目前主要由2-3个工人配合进行粘贴,虽然直线粘贴时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公路路面随机性的裂缝较多,工人粘贴时需要一直蹲着,并随裂缝线性方向移动,这种方式人工成本较高,并且贴缝时较费时费力,贴缝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贴缝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侧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侧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转轴与后滚轮的连接示意图。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贴缝装置主要用于贴缝带施工过程中的贴缝处理,该贴缝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
32.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分别位于两侧,如图2、图3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一侧板1包括:圆弧状的第一安装板11,第一安装板11上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第二侧板2包括:圆弧状的第二安装板22,第二安装板22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3的底部设置有端板24。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2处分别用于安装前滚轮3。端板24作为贴缝带卷的防护板,防止在粘贴过中贴缝带卷被损坏或者遭受外力。前滚轮3通过转动的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2之间,因此在推动过程中可以转动。前滚轮3的材质可以选用钢制材料。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第二端共同安装的把手4用于人工把持,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把手4的两端设置有把套41,把套41套设在把手4的两端。把套41的设置增加摩擦,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和把持操作。同时,在把手处设有刹车把手42,刹车把手42可以与转轴61上的刹车机构(刹车片)等连接后实现刹车功能(其中刹车把手42与刹车机构的连接方式结合现有常见的自行车刹车结构,此次不详述)。
33.同时,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增加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第二侧板2和第一侧板1上共同连接的固定板221。固定板221可以与第二侧板2和第一侧板1的内侧焊接连接,这样连接的更加牢固。
34.同时,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5和第二导向机构6。第一导向机构5用于对贴缝带卷的贴缝带进行导向,当贴缝带卷的贴缝带从转轴61上的贴缝带卷上穿过至第一导向机构5后在前滚轮3上卷入。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导向机构5包括呈倒u型设置的导向槽51,导向槽51通过螺栓52分别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连接。倒u型设置的导向槽51凸起的顶部导向效果更好。第二导向机构6对贴缝带卷的防粘塑料纸进行导向,方便缝带卷上的防粘塑料纸卷套在卷筒21上。当然,卷筒21是转动的,因此方便对防粘塑料纸的收集。第二导向机构6处设置有转轴61,转轴61上安装有贴缝带卷(图中未画出);贴缝带卷卷在转轴61上,由前滚轮3牵引下带动贴缝带卷转动。
35.实施例二: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缝装置中包括有的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分别位于两侧,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第二端共同安装的把手4用于人工把持。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5和第二导向机构6。该实施例中,考虑到能够增加前进的动力,提高防护的效果,如图4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转轴61的两端活动安装有后滚轮611,后滚轮61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612。后滚轮611在转轴61的两侧均有安装,方便向前进行。而支撑板612的设置提高后滚轮611的稳定性,提高粘贴的效果。
37.同时,考虑到能够增加导向的效果,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二导向机构6包括共同安装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上的第一导向轮63和第二导向轮64。
3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贴缝带施工用贴缝装置,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共同安装前滚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二端共同安装有把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卷筒;第二导向机构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贴缝带卷;其中,贴缝带卷的贴缝带安装在第一导向机构和前滚轮上,贴缝带卷的防粘塑料纸安装在第二导向机构和卷筒上。
39.在使用该贴缝装置时,将整卷贴缝带装入至转轴内,将贴缝带卷的贴缝带穿过第一导向机构后安装在前滚轮上,将贴缝带卷的防粘塑料纸穿过第二导向机构后安装在卷筒上。操作人员手持把手将前滚轮上的贴缝带放在缝隙处,推动前滚轮向前移动,并将贴缝带在缝隙上进行粘贴。与此同时,从贴缝带卷上的防粘塑料纸被卷筒缠绕后收集。由此可见,该贴缝装置操作需要一人就可以完成,并且操作简单,贴缝效率较高。因此该贴缝装置一人操作即可进行贴缝处理,节约了人力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低,上手使用较快,能够减少贴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复杂性;该贴缝装置在处理贴缝时,相较于人工粘贴的方式,效果更高,速度更快。
40.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技术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4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