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湿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22:28: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质量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净化器。


背景技术:

2.传统净化器结构简单,通过在机身内安装一套风机组件,在机身进风口与风机组件之间设置过滤器装置,风机高速运转时,使机身内部产生负压,驱驶机身外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穿越过滤器,空气经过滤器过滤净化后变成洁净空气再从机身的出风口吹出。净化器产品功能单一,当室内环境空气处于优良状态时,净化器就处于闲置,是一种设备浪费。
3.为增加净化器的功能,有技术人员在净化器上增加加湿方案,在机身的底部设置水箱,在过滤器内侧设置水蒸发载体,蒸发载体上方设置喷淋水槽,在水箱内设置水泵,通过水管将水泵与喷淋水槽联通。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抽入喷淋水槽,喷淋在蒸发载体上使载体保持湿润状态。当机身内风机工作时,驱驶机身外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穿越过滤器,对蒸发载体上的水进行汽化蒸发,再经风道排入环境当中,达到加湿净化的目的。此结构复杂,涉及的零件多,安装工艺繁琐,成本高,且会对风道内部的空气流动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一定风阻。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净化器,避免了采用过多的零部件结构,使整体组装及维护成本更低。
5.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加湿净化器,包括机身、风机组件、过滤器和加湿组件,所述机身的上下两端敞口,且环绕所述机身的外壁上设有进风孔,所述过滤器安装于所述机身的进风孔内侧,所述机身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的风机组件和加湿组件相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上端形成通风出口;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水箱和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的支架,所述水蒸发载体的下部设置于所述水箱中,其上部延伸至所述过滤器的内侧。
7.优选地,所述机身、过滤器和水蒸发载体均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水箱的底部还竖直设有一支架,所述水蒸发载体套装于所述支架外部,且所述水蒸发载体的下部置于所述水箱中,其上部延伸至所述过滤器所围成的内腔中。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过滤器的内腔中,所述水蒸发载体的上端与所述支架的上端平齐,且所述水蒸发载体的内侧面与所述支架的外侧面相贴合。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机身与所述水箱之间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成型有用于贯穿所述水蒸发载体的通孔,所述机身的下端和所述过滤器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水箱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形成卡接固定。
10.优选地,所述水蒸发载体为吸水材料制成。
11.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轮、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下风道与所述机身的上端面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下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机身的上端敞口连通;所述上风道与所
述下风道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风轮的风道腔,所述上风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上风道上,且与所述风轮形成驱动连接;环绕所述风机组件的整个外侧面处还设有两端开口的盖筒,所述盖筒的下端与所述机身的上端形成密封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盖筒的上方还安装有与所述上风道上的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栅。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4.a.本实用新型在水箱中设置了水蒸发载体,使得水蒸发载体的下部浸渍于水中,上部延伸至过滤器的内腔中,依靠水蒸发载体自身的吸水性将其整个浸湿,无需通过水泵、上水槽等结构件,大大节省了风道空间,减少风阻及电器件的维护等问题,同时也降低了整机的制作成本,使价格更加亲民。
15.b.本实用新型中的机身与水箱间通过盖板进行卡接,水箱内部清洗及水蒸发载体的更换更加方便,当无需加湿时,直接将水箱中的水倒出或将水蒸发载体拆卸即可。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净化器分解轴测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净化器内部结构及空气流动状态剖视示意图。
19.图中的标识含义如下:
20.1-机身,11-进风孔,12-通风口;2-风机组件,21-电机,22-上风道,221-出风口,23-风轮,24-下风道,241-进风口,3-盖筒;4-出风栅;5-盖板,51-通孔;6-过滤器,7-加湿组件;71-水箱,72-支架,73-水蒸发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净化器,包括机身1、风机组件2、过滤器6和加湿组件7,机身1的上下两端敞口,且环绕机身1的外壁上设有进风孔11,上端的敞口为通风口12,机身1的局部区域可以设置若干个进风孔11,过滤器6安装于机身1的进风孔11内侧(比如采用圆弧状或平板状过滤器),从进风孔11进入的外界环境空气需要经过其内侧的过滤器净化后,再输出,可以在机身的整个外壁上都设置进风孔11,这样的话,过滤器6呈闭环状完全环绕机身1的内壁设置;机身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风机组件2和加湿组件7相连通,在风机组件2的上端形成通风出口,风机组件2用于在机身内形成负压,使外界的空气流入机身内腔中;加湿组件7包括水箱71、设置于水箱71内部水蒸发载体73,水蒸发载体73的下部设置于水箱71中,浸泡在水箱71中的水中,这里的水蒸发载体73优选为具有自吸性能的材质支撑,而水蒸发载体的上部延伸至过滤器6的内侧。当然,优选地,还可以在水箱71中
设置一竖直的固定支架72,水蒸发载体73呈圆筒状套装于支架72上,使得水蒸发载体73更加稳固。当水箱71中注入水时,水蒸发载体73会自动吸水,保持湿润状态。当机身1内的风机21工作时,驱驶机身1外空气从进风口11吸入,穿越过滤器6,水蒸发载体73上的水进行汽化蒸发,在过滤后的流动空气作用下,携带着汽化蒸发后的水经风道排入环境当中,达到加湿净化的目的,整个风道中无需上水等部件,结构简单,涉及的零件少,安装及操作方便,成本低。
23.本实用新型中的机身1、过滤器6和水蒸发载体73优选呈圆筒状,支架72的下端竖直固定于水箱71的底部,其为一圆柱状支撑杆结构,水蒸发载体73呈圆筒状,其套装于支架72外部,且水蒸发载体73的下部置于水箱71中,其上部延伸至过滤器6的内腔中,在同样机身1内腔负压下,延伸至过滤器6中的水蒸发载体73的长度越长,则携带并排至环境中的空气湿度越大。
24.如图2所示,其中支架72的上端延伸至过滤器6的内腔中,水蒸发载体73的上端与支架72的上端平齐,且水蒸发载体73的内侧面与支架72的外侧面相贴合,保持水蒸发载体73工作的稳定性。
25.在机身1与水箱71之间设有盖板5,在盖板5上成型有用于贯穿水蒸发载体的通孔51,如图2中所示,机身1的下端和过滤器6的下端分别安装在盖板5上,可以在盖板5的上端面靠近边缘位置设置了分别用于放置机身和过滤器6的环形卡槽,在盖板5的下端面设置了用于与水箱卡接的卡槽,使水箱71的上端与盖板5间形成卡接固定。
26.如图1所示的风机组件2包括电机21、上风道22、风轮23和下风道24,下风道24与机身1的上端面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下风道24的进风口241与机身1的上端敞口连通;上风道22与下风道24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安装风轮23的风道腔,电机21固定于上风道22的中部,且与风轮23上的电机轴形成驱动连接,位于电机21外侧的上风道22上设有多个出风口221,此出风口221与风道腔、过滤器6所包围的风道区域相连通;环绕风机组件2的整个外侧面处还设有两端开口的盖筒3,盖筒3的下端与机身1的上端形成密封连接,使得进入机身1中的过滤湿空气上行进入风机组件2,从上风道22的周边出风口221排出;为了保证排风效果,在盖筒3的上方还安装有与上风道22上的出风口221相连通的出风栅4,使得排出的风沿着一定角度排至环境中。
27.使用时将水箱71内注入定量水,水蒸发载体73自动吸水,保持湿润状态。
28.如图2所示,当电机21工作带动风轮23高速运转时,机身1内部产生负压,驱驶机身外的空气从进风孔吸入,先是穿越过滤器6净化过滤成洁净空气,洁净空气在过滤器6内侧对水蒸发载体73上的水进行汽化蒸发,再经风道和出风栅4排入环境当中,实现加湿净化功能。
29.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均适用于现有技术。
3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