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滤膜植物油核酸纯化离心柱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20:31: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提取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滤膜植物油核酸纯化离心柱。


背景技术:

2.植物油核酸提取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核酸溶于水而不溶于油的特性,通过前处理加入适宜的试剂后,通过离心作用使得液体分层。离心时需要使用到离心柱。离心柱空柱含外管(收集管)、内管(过滤柱)和高速离心膜,内管中可装填硅胶膜、凝胶过滤层析介质、亲和层析介质或固相萃取填料,离心柱与离心机配合,实现复杂样本中核酸、蛋白和抗体等的纯化。部分离心柱会设置双层滤膜,提高对核酸的吸附效果。
3.例如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2651833u公开的一种植物油核酸提取分层隔断离心管中,外柱内设置第一内柱和第二内柱,第一内柱内设置第一过滤膜,第二内柱中设置第二过滤膜,将经过前处理的食用植物油样品以此进行两次过滤,第二过滤膜拦截样品中较大内径且会影响后续检测结果的杂质,第一过滤膜特异性吸附核酸物质,最终获得浓度、纯度满足检测需求的核酸样本。
4.上述离心管中设置有两组内柱用于安装对应的滤膜,但多组内柱的堆叠,使离心柱内待离心液体的放置空间减小,且上述外柱和两组内柱堆叠放置,离心过程中易产生错位,需要进行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双滤膜植物油核酸纯化离心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滤膜植物油核酸纯化离心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双滤膜植物油核酸纯化离心柱,包括收集管、过滤柱和支撑盖,所述过滤柱顶端连接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顶部连接柱环;
8.所述收集管一侧通过衔接条连接封口件,用于对收集管顶部开口或柱环开口封闭;
9.所述过滤柱底部设有出液盖,所述出液盖顶部连接螺纹环,过滤柱底部内壁设有与螺纹环外壁螺纹配合的螺纹槽,所述螺纹环内设有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
10.所述过滤柱底端外壁设有条形槽,所述支撑盖内壁设有与条形槽对应的限位条,所述收集管内壁设有与条形槽对应的卡接条。
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封口件包括与衔接条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连接有与收集管顶部开口配合的第一柱塞,所述第一柱塞远离限位板一侧连接有与柱环开口配合的第二柱塞。
12.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柱环外壁也设有条形槽,所述过滤柱外壁和柱环外壁均设有四组条形槽,四组条形槽均匀排布。
13.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之间设有定位环。
14.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螺纹槽内径小于过滤柱内径,所述螺纹槽顶部设有与第二滤膜顶部接触的限位沿。
15.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过滤柱、限位环和柱环一体成型,所述出液盖和螺纹环一体成型。
16.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收集管长度大于过滤柱长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设置在螺纹环内,操作出液盖方便将螺纹环安装在过滤柱底部,待离心的液体能从过滤柱顶部开口投入,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不会占用较多空间,且安装固定方便;
19.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柱底部外壁设置条形槽,置于收集管内部时,受卡接条的限制,不会相对收集管转动,同时过滤柱单独进行注液时,能将支撑盖安装在过滤柱底部,方便过滤柱的稳定放置,且避免出液盖内渗出液体污染操作区;
20.本实用新型中封口件通过衔接条连接在收集管一侧,方便操作对收集管顶部开口或柱环开口封闭。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柱置于收集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柱和螺纹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柱和支撑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柱置于收集管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1、收集管;12、过滤柱;13、支撑盖;14、限位板;15、衔接条;16、第一柱塞;17、第二柱塞;18、限位环;19、柱环;20、出液盖;21、螺纹环;22、条形槽;23、限位条;24、第一滤膜;25、定位环;26、第二滤膜;27、卡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阅图1-图6,本实施例中,一种双滤膜植物油核酸纯化离心柱,包括收集管11、过滤柱12和支撑盖13,所述过滤柱12顶端连接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顶部连接柱环19,过滤柱12置于收集管11内放置;
29.所述收集管11一侧通过衔接条15连接封口件,用于对收集管11顶部开口或柱环19开口封闭,封口件通过衔接条15连接在收集管11一侧,方便操作封口件对收集管11顶部开口或柱环19开口封闭;
30.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柱12底部设有出液盖20,所述出液盖20顶部连接螺纹环21,过滤柱12底部内壁设有与螺纹环21外壁螺纹配合的螺纹槽,所述螺纹环21内设有第一滤膜24和第二滤膜26,可操作出液盖20将螺纹环21安装在螺纹槽内;
31.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柱12底端外壁设有条形槽22,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盖13内壁设有与条形槽22对应的限位条23,支撑盖13安装在过滤柱12底部,条形槽22与限位条23对
接,支撑盖13对过滤柱12进行支撑并对出液盖20防护;过滤柱12内在放置待离心的液体时,支撑盖13作为过滤柱12单独使用时的支座,或支撑盖13作为过滤柱12单独使用时的密封盖;
32.如图5所示,所述收集管11内壁设有与条形槽22对应的卡接条27;过滤柱12安装在收集管11内,条形槽22与卡接条27对应,限制过滤柱12的在收集管11内的转动;
33.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柱12内在放置待离心的液体时,支撑盖13安装在过滤柱12底部,支撑盖13作为过滤柱12单独使用时的支座,待离心的液体能从过滤柱12顶部开口投入过滤柱12内,过滤柱12需要投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时,将过滤柱12从支撑盖13上取出插入收集管11内进行离心,过滤柱12安装在收集管11内,通过封口件将柱环19开口封闭,可将收集管11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核酸附于第一滤膜24和第二滤膜26上,废液排至收集管11内。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封口件包括与衔接条15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一侧连接有与收集管11顶部开口配合的第一柱塞16,所述第一柱塞16远离限位板14一侧连接有与柱环19开口配合的第二柱塞17;
35.第一柱塞16塞至收集管11顶部开口处,能对收集管11顶部开口封闭,第二柱塞17塞至柱环19开口处,能对柱环19开口封闭。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柱环19外壁也设有条形槽22,所述过滤柱12外壁和柱环19外壁均设有四组条形槽22,四组条形槽22均匀排布;支撑盖13也能单独盖在柱环19上对过滤柱12顶部开口封闭。
3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滤膜24和第二滤膜26之间设有定位环25;能隔开第一滤膜24和第二滤膜26。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槽内径小于过滤柱12内径,所述螺纹槽顶部设有与第二滤膜26顶部接触的限位沿,螺纹环21安装在螺纹槽内,第一滤膜24和第二滤膜26能稳定置于螺纹环21内。
3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柱12、限位环18和柱环19一体成型,所述出液盖20和螺纹环21一体成型。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收集管11长度大于过滤柱12长度,方便废液通过出液盖20排至收集管11内。
4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操作出液盖20将螺纹环21安装在螺纹槽内,定位环25能隔开第一滤膜24和第二滤膜26,第一滤膜24和第二滤膜26能稳定置于螺纹环21内支撑盖13安装在过滤柱12底部,待离心的液体能从过滤柱12顶部开口投入过滤柱12内,过滤柱12安装在收集管11内,第二柱塞17塞至柱环19开口处,能对柱环19开口封闭,可将收集管11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核酸附于第一滤膜24和第二滤膜26上,废液排至收集管11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