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1:27: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2.顶盖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包括顶盖板、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等。在电池组装时,极柱与顶盖板之间一般设置有绝缘塑胶件,以保证两者之间的绝缘性能。
3.但是现有的绝缘塑胶件存在以下不足:
4.第一,绝缘塑胶件使用时间过长时容易出现位置偏差,起不了绝缘作用,给动力电池密封带来安全隐患;第二,极柱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容易对绝缘塑胶件产生一定的损坏,从而给动力电池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能够将极柱、导电柱与顶盖板接触位置处完全密封、绝缘;同时,能够防止由于导电柱、或极柱的挪动而导致导电柱、或极柱与绝缘件之间的错位。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泄压阀和注液孔,所述顶盖板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孔孔内壁均套设有能够贯穿顶盖板的第一绝缘件,其特别之处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贴合在顶盖板上表面的第一环形片,所述第一环形片下端向下延伸有与第一环形片同轴线布置、与第一环形片内径相同、且与连接孔孔壁相贴合的第一环形柱,所述第一环形柱外表面开凿有与第一环形柱同轴线布置、且顶壁与顶盖板下表面齐平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槽内嵌置有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卡设在第一环形凹槽、与顶盖板下表面相贴合、且与第一环形柱同轴线布置的第二环形片,所述第二环形片下端面向下延伸有与第一环形柱同轴线布置、且内周面贴合第一环形柱外周面的第二环形柱,所述第二环形柱外侧间隔设置有与第二环形柱同轴线布置、且外周面与第二环形片外周面相衔接的第三环形柱,从而使第二环形柱与第三环形柱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绝缘件上端设置有与第一绝缘件匹配、且能够插入第一绝缘件的极柱,所述第二绝缘件下端设置有与第二绝缘件匹配、且能够插入第一绝缘件与极柱下端面抵接的导电柱。
7.进一步地,所述极柱包括与第一环形片上表面贴合布置的极片,所述极片下端面延伸有与第一环形柱内壁相贴合的极柱柱体。
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形柱底端面与第一环形柱底端面齐平,所述第三环形柱底端面低于第二环形柱底端面;所述导电柱包括与第三环形柱底端面贴合布置的铝片,所述铝片上表面延伸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四环形柱体,所述铝片上表面中心位置处延伸有与第一环形柱内壁相贴合、且与极柱柱体底端面抵接的导电柱柱体,所述铝片上表面延伸有与第二环形柱底端面和第一环形柱底端面抵接的第三环形凹槽。
9.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柱体与极柱柱体抵接处采用焊接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均选用耐高温、且隔电的材料。
11.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为铝柱。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绝缘件对连接孔孔壁及连接孔上端面周边位置处进行密封绝缘,通过第二绝缘件对连接孔下端面周边位置处进行密封绝缘,同时,第一绝缘件与第二绝缘件之间通过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片进行插接,从而将极柱、导电柱与顶盖板接触位置处完全密封、绝缘;
14.2.本实用新型将导电柱与第二绝缘件之间通过第四环形柱体与第二环形凹槽进行插接,同时通过第三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柱和第一环形柱进行插接,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导电柱的挪动而导致导电柱与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之间的错位;另外,将导电柱与极柱抵接位置处采用焊接连接,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极柱的挪动而导致极柱与第一绝缘件之间的错位;
15.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能够将极柱、导电柱与顶盖板接触位置处完全密封、绝缘;同时,能够防止由于导电柱、或极柱的挪动而导致导电柱、或极柱与绝缘件之间的错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中的极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1中的第一绝缘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1中的第二绝缘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图1中的导电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顶盖板1、极柱2、导电柱3、第一绝缘件4、第二绝缘件5、泄压阀6、注液孔7、连接孔8;
25.极柱2包括:极片2-1、极柱柱体2-2;
26.导电柱3包括:铝片3-1、第四环形柱体3-2、第三环形凹槽3-3、导电柱柱体3-4;
27.第一绝缘件4包括:第一环形片4-1、第一环形柱4-2、第一环形凹槽4-3;
28.第二绝缘件5包括:第二环形片5-1、第二环形柱5-2、第二环形凹槽5-3、第三环形柱5-4。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
用新型的限制。
31.本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板1,所述顶盖板1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泄压阀6和注液孔7,所述顶盖板1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8,每个所述连接孔8孔内壁均套设有能够贯穿顶盖板1的第一绝缘件4,每个所述第一绝缘件4包括贴合在顶盖板1上表面的第一环形片4-1,所述第一环形片4-1下端向下延伸有与第一环形片4-1同轴线布置、与第一环形片4-1内径相同、且与连接孔8孔壁相贴合的第一环形柱4-2,所述第一环形柱4-2外表面开凿有与第一环形柱4-2同轴线布置、且顶壁与顶盖板1下表面齐平的第一环形凹槽4-3,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3槽内嵌置有第二绝缘件5。
32.所述第二绝缘件5包括卡设在第一环形凹槽4-3、与顶盖板1下表面相贴合、且与第一环形柱4-2同轴线布置的第二环形片5-1,所述第二环形片5-1下端面向下延伸有与第一环形柱4-2同轴线布置、且内周面贴合第一环形柱4-2外周面的第二环形柱5-2,所述第二环形柱5-2外侧间隔设置有与第二环形柱5-2同轴线布置、且外周面与第二环形片5-1外周面相衔接的第三环形柱5-4,从而使第二环形柱5-2与第三环形柱5-4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5-3。
3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绝缘件4对连接孔8孔壁及连接孔8上端面周边位置处进行密封绝缘,通过第二绝缘件5对连接孔8下端面周边位置处进行密封绝缘,同时,第一绝缘件4与第二绝缘件5之间通过第一环形凹槽4-3与第二环形片5-1进行插接,从而将极柱2、导电柱3与顶盖板接触位置处完全密封、绝缘。
34.所述第一绝缘件4上端设置有与第一绝缘件4匹配、且能够插入第一绝缘件4的极柱2,所述第二绝缘件5下端设置有与第二绝缘件5匹配、且能够插入第一绝缘件4与极柱2下端面抵接的导电柱3。
3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柱5-2底端面与第一环形柱4-2底端面齐平,所述第三环形柱5-4底端面低于第二环形柱5-2底端面;所述导电柱3包括与第三环形柱5-4底端面贴合布置的铝片3-1,所述铝片3-1上表面延伸有与第二环形凹槽5-3相匹配的第四环形柱体3-2,所述铝片3-1上表面中心位置处延伸有与第一环形柱4-2内壁相贴合、且与极柱柱体2-2底端面抵接的导电柱柱体3-4,所述铝片3-1上表面延伸有与第二环形柱5-2底端面和第一环形柱4-2底端面抵接的第三环形凹槽3-3。
36.本实用新型将导电柱3与第二绝缘件5之间通过第四环形柱体3-2与第二环形凹槽5-3进行插接,同时通过第三环形凹槽3-3与第二环形柱5-2和第一环形柱4-2进行插接,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导电柱3的挪动而导致导电柱3与第一绝缘件4、第二绝缘件5之间的错位。
37.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2包括与第一环形片4-1上表面贴合布置的极片2-1,所述极片2-1下端面延伸有与第一环形柱4-2内壁相贴合的极柱柱体2-2。
38.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柱柱体3-4与极柱柱体2-2抵接处采用焊接连接。将导电柱与极柱抵接位置处采用焊接连接,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极柱的挪动而导致极柱与第一绝缘件之间的错位。
39.具体地,所述第一绝缘件4和第二绝缘件5均选用耐高温、且隔电的材料。
4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柱3为铝柱。
41.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能够将极柱2、导电柱3与顶盖板1接触位置处完全密封、绝缘;同时,能够防止由于导电柱3、或极柱2的挪动而导致导电柱3、或极柱2与第一绝
缘件4、第二绝缘件5之间的错位。
42.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