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轮椅控制器及智能轮椅控制系统

2022-10-14 19:30: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轮椅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和主控芯片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窄带物联网,将接收到的智能轮椅的当前用户的脑电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串口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模块;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串口信号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波数据,并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数据发送至所述智能轮椅的手柄控制器,以使该手柄控制器生成用于驱动所述智能轮椅运动的运动控制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智能轮椅对应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智能轮椅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智能轮椅的运动状态、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轮椅的主控芯片指令和串口通讯情况数据中的至少一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通信连接的智能轮椅模块;所述智能轮椅模块设置在所述智能轮椅的手柄控制器上,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芯片模块发送的脉冲宽度调制波数据,以使所述手柄控制器基于该脉冲宽度调制波数据生成用于驱动所述智能轮椅运动的运动控制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主控芯片模块连接的电源供给模块;所述电源供给模块用于对预设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后,分别为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主控芯片模块进行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包括:目标串口信号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目标串口信号接收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之间通信连接,该目标串口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的目标串口信号,并将该目标串口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串口信号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波数据,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数据发送至所述智能轮椅的手柄控制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还包括:电源转化单元;所述电源转化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一电源供给模块通信连接,该电源转化单元用于将所述电源供给模块的供电电压专员为预设的额定电压,并基于该额定电压为所述控制单元供电。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该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智能轮椅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智能轮椅的运动状态、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轮椅的主控芯片指令和串口通讯情况数据中的至少一项。8.一种智能轮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脑电采集器以及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器;
所述脑电采集器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之间通信连接,该脑电采集器用于根据所述智能轮椅的当前用户的脑电原始信号生成对应的脑电控制信号,并将该脑电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无线传输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采集器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发送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智能轮椅的当前用户的脑电原始信号,并将该脑电原始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脑电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基于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获取预处理后的脑电原始信号对应的脑电控制信号;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脑电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特征提取单元及机器学习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采集规则对所述脑电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多组待识别的脑电信号;所述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应用预设的目标公共空间模式算法获取各组所述待识别的脑电信号各自对应的脑电数据特征信号;所述机器学习单元用于将各组所述脑电数据特征信号输入预设的深度信念网络,以根据该深度信念网络的输出确定各组所述脑电数据特征信号各自对应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结果,并基于各组所述脑电数据特征信号各自对应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结果生成对应的脑电控制信号。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轮椅控制器及智能轮椅控制系统,智能轮椅控制器包括:通信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和主控芯片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窄带物联网,将接收到的智能轮椅的当前用户的脑电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串口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模块;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串口信号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波数据,并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数据发送至所述智能轮椅的手柄控制器,以使该手柄控制器生成用于驱动所述智能轮椅运动的运动控制信息。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操控智能轮椅的可靠性和控制时效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智能轮椅的控制自动化程度、智能化程度,尤其适用于发声和动作存在不便的用户。发声和动作存在不便的用户。发声和动作存在不便的用户。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 吴迎年 李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23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