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2022-10-13 08:21: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呼吸机。


背景技术:

2.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常见的呼吸机包括风机组件和水箱组件,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水箱组件,并和水箱组件产生的水蒸气混合一起输送到患者配到的面罩。现有的呼吸机的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流向水箱组件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机工作时出现噪音大的问题。
4.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机,包括风机组件、水箱组件和导气组件,所述导气组件包括将风机组件吸入的空气输送至水箱组件内进行加湿的回旋进风管;所述回旋进风管包括与所述风机组件连通并呈水平状设置的第一风道、连接在所述第一风道另一端且呈倾斜向上状设置的第二风道、连接在所述第二风道另一端且呈水平状设置的第三风道和连接在所述第三风道另一端且竖直向下设置的第四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不平行且第三风道与第四风道连接端向所述第一风道侧偏移,所述第四风道远离所述第三风道端延伸至所述水箱组件内。
5.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风道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相对的两侧面连通,所述第四风道内径大于所述第三风道内径。
6.优选地,所述第二风道上连接有过压排气管。
7.优选地,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内且将水箱本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底部水腔和顶部气腔的水箱隔板,所述水箱隔板上设有若干气孔,所述顶部气腔内设置将加湿后空气输送至吸气位置的排气管;所述水箱隔板上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内设置有与底部水腔连通的回流孔。
8.优选地,所述第四风道设置在所述水箱隔板上部且穿过所述水箱隔板将空气输送至底部水腔内,所述水箱隔板朝向所述底部水腔的侧面上设置有气体导流隔板,所述气体导流隔板设置在第四风道下端部与所述气孔之间。
9.优选地,所述顶部气腔内设置有竖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将顶部气腔分隔为相互隔离且密封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气孔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排气管、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均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排气管一端穿过所述竖向隔板并朝向所述气孔设
置,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并连接有延伸出水箱组件的导气弯管;所述回流槽由所述竖向隔板底部穿过且由第二腔体向第一腔体内延伸并倾斜,所述回流孔设置于所述回流槽的底端并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10.优选地,所述底部水腔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加热板。
11.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腔、安装于所述风机腔内的风机、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风机腔顶部并连接有呈水平状的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风机组件;风机的进气口朝向风机腔的内底部位置,所述第一出风口为风机的出气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连接有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呈水平状设置并穿出所述风机腔连通所述第一风道。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管内设置有压差传感器。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呼吸机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回旋进风管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风机输出的气体(空气)在流向水箱内时出现涡流现象,有效的解决了风机输出的气体在流向水箱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问题。
15.2、设置水箱隔板、回流孔、回流槽实现对加湿的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凝结和回流,避免大量水蒸汽进入排气管和呼吸管,避免出现患者呼吸的气体湿度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呼吸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呼吸机结构简图和原理简图,图2中虚线为气体(空气和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运动轨迹和方向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呼吸机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要为第二风道外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水箱与回旋进风管和排气管位置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回旋进风管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顶部气腔的仰视图。
22.图7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顶部气腔的俯视图。
23.图8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水箱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中虚线为气体运动轨迹和方向示意线。
24.图9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水箱隔板俯视图。
25.图10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水箱隔板仰视图。
26.图1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风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8.图1所示,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呼吸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所示有:呼吸机外壳01,设置在呼吸机外壳01的正面02的操作旋钮03,分别设在呼吸机外壳01的左侧和背面的空气进气口04和呼吸气出气口05。空气进气口04与外部环境空气连通,呼吸机由空气进气口04位置吸入空气,经过风机加压输送和水箱加湿后,由呼吸气出气口05位置排出,至
呼吸患者。
29.下面对呼吸机内部结构做详细介绍:
30.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机,包括风机组件10、水箱组件20和导气组件30。所述导气组件30包括将风机组件10吸入的空气输送至水箱组件20内进行加湿的回旋进风管。
31.所述回旋进风管包括与所述风机组件10连通并呈水平状设置的第一风道31、连接在所述第一风道31另一端且呈倾斜向上状设置的第二风道32、连接在所述第二风道32另一端且呈水平状设置的第三风道33和连接在所述第三风道33另一端且竖直向下设置的第四风道34。所述第三风道33与所述第一风道31不平行且第三风道33与第四风道34连接端向所述第一风道31侧偏移,如图5所示。所述第四风道34远离所述第三风道33端延伸至所述水箱组件20内。
3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旋进风管结构的设计,使得经过风机组件10输出的空气首先水平运动,然后倾斜向上运动,再水平且倾斜运动,最后竖直向下运动,并进入水箱组件20内。可见,经过风机组件10输出的空气在回旋进风管内需要经过多次多方向的流向改变,即使得气体的运动呈回旋状或螺旋状,有效的避免了气体产生涡流,降低了气体的流速,避免气体产生冲击,降低气体噪音。
33.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风道32倾斜向上设置,使得由第一风道31输出的气体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改变,避免气体参数涡流。同时,第三风道33方向的设置,使得经过第二风道32的气体具有一个折弯运动,改变其方向的同时,也改变了气体的流速,使得气体更加的平稳,有效的避免了气体在输送中产生噪音问题。
34.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风道31、第三风道33和第四风道34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风道32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三风道33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32相对的两侧面连通,所述第四风道34内径大于所述第三风道33内径。本技术方案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对气体进行多次的流速和流向的改变,有效的避免了气体产生涡流,降低了气体的流速,降低气体噪音。
35.本技术方案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风道32上连接有过压排气管35。过压排气管35的设置,在风机输送的气体压力过大时,由过压排气管35将多余的空气排出,避免给与患者的呼吸气体压力多大。
36.本技术方案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水箱组件20包括水箱本体21和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21内且将水箱本体21内部空间分隔为底部水腔221和顶部气腔222的水箱隔板22,所述水箱隔板22上设有若干气孔23,所述顶部气腔222内设置将加湿后空气输送至吸气位置的排气管;所述水箱隔板22上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回流槽24,所述回流槽24内设置有与底部水腔221连通的回流孔25。
37.上述技术方案中,水箱隔板22的设置,在水箱本体21内形成底部水腔221和顶部气腔222,便于空气和水箱本体21内水蒸气进行混合,利于空气加湿,提高空气加湿效果。同时,也利于空气和蒸汽混合后在排出。
38.上述技术方案中,回流槽24和回流孔25的设置,实现对水蒸气在顶部气腔222顶部凝结的水珠进行回流至底部水腔221内。空气中混合的蒸汽通过气孔23进入顶部气腔222内后,蒸汽与顶部气腔222的顶面碰撞,然后凝结,这样大部分蒸汽就凝结在顶部气腔222内顶
面上,然后回落至水箱隔板22上,由水箱隔板22上的回流槽24和回流孔25回流至底部水腔221内。避免了大量蒸汽随空气排出,造成气体湿度过大问题。
39.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风道34设置在所述水箱隔板22上部且穿过所述水箱隔板22将空气输送至底部水腔221内,所述水箱隔板22朝向所述底部水腔221的侧面上设置有气体导流隔板341,所述气体导流隔板341设置在第四风道34下端部与所述气孔23之间。气体导流隔板341的设置,实现对第四风道34中输出的空气进行引导,使得空气向下运动,确保空气与蒸汽混合,确保空气加湿效果。
40.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顶部气腔222内设置有竖向隔板28,所述竖向隔板28将顶部气腔222分隔为相互隔离且密封的第一腔体282和第二腔体281。所述气孔23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排气管26、第三风道33和第四风道34均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排气管一端穿过所述竖向隔板28并朝向所述气孔23设置,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并连接有延伸出水箱组件20的导气弯管27。所述回流槽24由所述竖向隔板28底部穿过且由第二腔体281向第一腔体282内延伸并倾斜。所述回流孔25设置于所述回流槽24的底端并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41.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腔体282的设置,使得将混合的蒸汽和空气控制在第一腔体282内,确保空气洁净,同时,也使得混合气能够快速的进入排气管26,由排气管26供患者呼吸使用,同时也确保输送给患者的气体的正压力。
42.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气弯管27的设置,实现改变输出的混合气(空气和水蒸汽)的运动方向,降低气体输送的噪音,同时降低气体对管道的冲击,降低起来流速,确保患者呼吸的舒适性。
43.上述技术方案中,排气管26倾斜设置,使得进入排气管内的混合气中的蒸汽会进步凝结、回流,避免水蒸气凝结的水气倒灌。
44.所述底部水腔22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加热板29。加热板29对水箱本体内纯净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实现为空气加湿,提供也控制空气温度。
45.本技术方案中,如图图2和图11所示,所述风机组件10包括风机腔11、安装于所述风机腔11内的风机12、第一进风口13和第一出风口16。所述第一进风口13设置在所述风机腔11顶部并连接有呈水平状的第一进风管14。所述第一进风管14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风机组件10,与空气进气口04连通。风机12的进气口15朝向风机腔11的内底部位置。所述第一出风口16为风机的出气口,所述第一出风口16上连接有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呈水平状设置并穿出所述风机腔11连通所述第一风道31。风机腔11的设置,使得由第一进风口13进入的气体能够进行流向改变,降低风机工作噪音和气体输送噪音。
46.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风管14内设置有压差传感器18。压差传感器18为分体式的传感器,压差传感器18的传感探头置于第一进风管14内部,压差传感器18的电路板等置于风机腔11外部。压差传感器18的传感探头置于第一进风管14内部提高测量准确性。
47.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