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2-10-13 01:50: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电磁继电器,尤其是带扁平速接端子的电磁继电器,动、静簧引出片上的pc引脚(即接线端)和qc引脚(即引脚端)均采用一体式冲裁而成的设计,pc引脚用以连接于pcb板,qc引脚即扁平速接引脚,用以实现快接。继电器的外壳上设有供静簧的qc引脚和动簧qc引脚穿过的通孔。
3.现有技术的这种带扁平速接端子的电磁继电器,在设计上也只是沿用了只有pc引脚的电磁继电器的设计方式。在靠近pc引脚位置的簧片上设置凸部与底座固定。而qc引脚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实际插装过程中qc端子变形对产品继电器参数的影响。因此继电器在客户端的板子上插装上插座时,极易导致继电器参数不合格和产品的早期失效。
4.另一现有技术方案,需要将簧片设计较长,在簧片上设计较多配合结构来与底座加强固定。簧片采用多次大角度折弯来转移受力变形位置,从而避免开对触点部分的影响。该种方案不仅用料较多,而且需要增加模具进行打弯的工艺步骤,增加了模具或工装的生产制造的难度,因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采用新的固定方式来固定簧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装配于外壳内的底座以及装配于底座上的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包括至少二个簧片;所述簧片均包括插装至底座上的接线端以及伸出所述外壳的引脚端;至少一个簧片的接线端与引脚端之间具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位于外壳和底座之间;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对应折弯段的注胶孔,胶体经注胶孔注入外壳内以将外壳、折弯段和底座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抵靠凸台,所述折弯段抵靠于所述抵靠凸台上。
9.进一步的,定义所述折弯段靠近接线端的端部为前端、靠近引脚端的端部为后端;所述折弯段上还形成有朝向前端的抵靠面,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限位凸柱,所述限位凸柱位于抵靠面的前方并抵靠在所述折弯段的抵靠面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簧片的接线端上开设有用于让位触点形变的孔槽,所述孔槽延伸至折弯段,所述孔槽位于折弯段的侧壁面为所述抵靠面,所述限位凸柱穿设于所述孔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柱的顶端还顶抵在外壳的内侧壁面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面凹陷有连通注胶孔的台阶,所述限位凸柱的顶端顶抵在台阶上并还裸露于注胶孔内。
13.进一步的,所述台阶位于注胶孔的前端。
1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凹陷有点胶槽,所述点胶槽内设置有通孔,所述簧片
的引脚端经通孔穿出所述外壳;所述注胶孔位于所述点胶槽内。
15.进一步的,所述簧片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静簧引出片和动簧引出片,所述动簧引出片具有所述折弯段。
16.进一步的,所述动簧引出片的折弯段呈横向设置,所述动簧引出片的引脚端竖直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动簧引出片的接线端向下延伸设置。
17.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簧片的折弯段装配于外壳和底座之间;再通过注胶孔注入胶体,进而将外壳、折弯段和底座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对引脚端进行有效支撑,在进行插装时,引脚端的插装受力不会影响到接线端;有效解决使用时插装受力对产品参数的影响,保证了继电器机械参数的稳定性,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成本更低。
19.2.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抵靠凸台,所述折弯段抵靠于所述抵靠凸台上。如此设置,能够对折弯段的底部进行刚性支撑,用来承受动簧引脚端插设时受到的压力,进一步的限制了动簧引脚端受力导致产生向下的位移。
20.3.所述折弯段上还形成有朝向前端的抵靠面,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限位凸柱,所述限位凸柱位于抵靠面的前方并抵靠在所述折弯段的抵靠面上。如此设置,限位凸柱对该动簧引出片提供一个侧向的刚性支撑,进一步的防止动簧引脚端受力时产生前倾位移而使铆接在动簧引出片上的动簧产生位移导致机械参数变化;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
21.4.所述限位凸柱的顶端还顶抵在外壳的内侧壁面上。如此设置,限位凸柱能够对外壳进行支撑,防止外壳较薄而随动簧引出片一起变形。
附图说明
22.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电磁继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所示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4.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电磁继电器的俯视图;
25.图4所示为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26.图5所示为图4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7.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动簧引出片与底座的装配示意图一;
28.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动簧引出片与底座的装配示意图二;
29.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所示为实施例中动簧引出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所示为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32.图11所示为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33.图12所示为实施例中外壳的俯视图;
34.图13所示为图12中d-d线的剖视图;
35.图14所示为图13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
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3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8.参照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体的,为扁平速接端子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10、装配于外壳10内的底座20以及装配于底座20上的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包括至少二个簧片30;具体的,簧片30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静簧引出片32和动簧引出片31。所述簧片30均包括插装至底座20上的接线端(即pc端)以及伸出所述外壳10的引脚端(即qc端);其中,簧片30的引脚端为扁平结构。具体的,定义静簧引出片32的接线端和引脚端分别为静簧接线端和静簧引脚端322;动簧引出片31的接线端和引脚端分别为动簧接线端311和动簧引脚端312。
39.所述动簧引出片31的动簧接线端311和动簧引脚端312之间具有折弯段313,所述折弯段313位于外壳10和底座20之间;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对应折弯段313的注胶孔11,胶体经注胶孔11注入外壳10内以将外壳10、折弯段313和底座2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对动簧引脚端312进行有效支撑,在进行插装时,动簧引脚端312的插装受力不会影响到动簧接线端311;有效解决使用时插装受力对产品参数的影响,保证了继电器(尤其是扁平速接端子的电磁继电器)机械参数的稳定性,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次大角度折弯来转移受力变形位置的方法,本方案的成本更低。
4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簧片30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一个静簧引出片32和一个动簧引出片31;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簧片30的数量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簧片30的数量。
41.同时,具有折弯段313的簧片为动簧引出片31,而静簧引出片32为一竖直板状结构;该动簧引出片31的折弯段313的设置,一方面为了使动簧引脚端312和静簧引脚端322保持固定的间距,以便后续插装;另一方面通过该折弯段313实现与外壳10和底座20的固定连接。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静簧引出片32也可以设置折弯段结构并通过折弯段同时与外壳10和底座20固定连接。
4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图7和图9所示,所述动簧引出片31的折弯段313呈横向设置,所述动簧引出片31的引脚端(即动簧引脚端312)竖直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动簧引出片31的接线端(动簧接线端311)向下延伸设置,如此设置,便于组装连接。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动簧引出片31的结构不局限于此。
43.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上设置有抵靠凸台21,具体的,抵靠凸台21为底座20一体凸起延伸而成,便于制备,如通过模具注塑一体成型,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抵靠凸台21也可以是独立的结构,通过现有的固定方式装配至底座20上。所述折弯段313抵靠于所述抵靠凸台21上。该抵靠凸台21的设置,能够对折弯段313的底部进行刚性支撑,用来承受动簧引脚端312插设时受到的压力,进一步的限制了动簧引脚端312受力导致产生向下的位移。
44.定义所述折弯段313靠近动簧接线端311的端部为前端、靠近动簧引脚端312的端部为后端;其前后方向如图4所示。所述折弯段313上还形成有朝向前端的抵靠面314,所述底座20上还设置有限位凸柱22,具体的,所述限位凸柱22也为底座20一体凸起延伸而成。所述限位凸柱22位于抵靠面314的前方并抵靠在所述折弯段313的抵靠面314上。如此设置,限
位凸柱22对该动簧引出片31提供一个侧向的刚性支撑,进一步的防止动簧引脚端312受力时产生前倾位移而使铆接在动簧引出片32上的动簧产生位移导致机械参数变化;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
45.具体的,所述动簧引出片32的动簧接线端311上开设有用于让位触点316(具体为动触点)形变的孔槽315,所述孔槽315延伸至折弯段313,所述孔槽315位于折弯段313的侧壁面为所述抵靠面314,所述限位凸柱22穿设于所述孔槽315内。如此设置,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孔槽315结构,且限位凸柱22穿设于所述孔槽315内具有很好的限位作用,防止折弯段313与限位凸柱22的位置偏移。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抵靠面314也可以形成于折弯段313的一侧或二侧位置等。
46.由于外壳10壁薄,强度较弱,动簧引出片31受力产生变形时极易带动外壳10一起变形。为此,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柱22的顶端还顶抵在外壳10的内侧壁面上;如此设置,限位凸柱22能够对外壳10进行支撑,防止外壳10较薄而随动簧引出片31一起变形。
47.再具体的,所述外壳31的内侧壁面凹陷有连通注胶孔11的台阶12,所述限位凸柱22的顶端顶抵在台阶12上并还裸露于注胶孔11内;而注胶孔11的另一部分则对应所述折弯段313;即在俯视状态下,能够从注胶孔11内观察到限位凸柱22和折弯段313。如此设置,注胶时,胶体从注胶孔11注入并能够同时填充限位凸柱22与抵靠面314之间的间隙b、外壳10与折弯段313之间的间隙a以及折弯段313与底座20(具体为抵靠凸台)之间的间隙,固定更为牢固。且限位凸柱22高于折弯段313,如此,胶体更容易填充至限位凸柱22与抵靠面314之间的间隙b,再由该间隙b填充至折弯段313与底座20(具体为抵靠凸台)之间的间隙;填充效果更好。
48.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阶12位于注胶孔11的前端,如此设置,注入胶体后,胶体会被限位凸柱22阻挡,从而有效阻止胶体向前渗漏到继电器内部。
49.具体的,由于限位凸柱22与抵靠面314之间的间隙b、外壳10与折弯段313之间的间隙a以及折弯段313与底座20(具体为抵靠凸台)之间的间隙都较小,属于紧贴设置,而其它位置的间隙均较大,如折弯段313的外围位置中,底座20与外壳10之间的间隙大;因此,在进行点胶时,由于胶体的量是固定的,胶体经注胶孔11注入后,由于胶体的毛细现象,胶体会优先爬满贴紧的位置,止于缝隙较大位置。因此,只要控制点胶量,就不会有过多的胶体渗透至其它位置而污染继电器内部。
50.所述外壳10的外表面凹陷有点胶槽14,具体的,有二个点胶槽14,分别对应静簧引出片32和动簧引出片31。所述点胶槽14内设置有通孔13,所述动簧引脚端312和静簧引脚端322分别经二个点胶槽14的通孔13穿出所述外壳10;所述注胶孔11连通所述点胶槽14,具体连通对应动簧引出片31的点胶槽14;如此设置,只要往点胶槽14内点胶,胶体就可以同时流入通孔13和注胶孔11内,即通过常规对通孔13与动簧引脚端312之间间隙的灌封操作就可以同时固定外壳10、折弯段313和底座20,无需额外增加点胶操作。
51.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簧片30伸出外壳10的接线端也是通过点胶的方式密封与外壳10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也起到有效固定簧片30的接线端的作用。
52.可以理解成:本实施例中,簧片30的接线端和引脚端均是通过点胶的方式密封与外壳10之间的间隙,在这基础上,进一步的开设对应折弯段313的注胶孔11,从而使在常规点胶密封的操作中,胶体能够从注胶孔11注入,进一步的将外壳10、折弯段313和底座20三
者固定,使得该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更为稳定。
53.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注胶孔11也可以单独设置,即不与其中一个点胶槽14连通。同时,簧片30的接线端和引脚端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与外壳10实现密封等。
54.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