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产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2-09-15 04:54: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工业化与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生产设备日趋向大型化、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何管好、用好生产设备,真正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目前相关技术中已实现获得指定设备管理的参数从而实现计算汇总功能,同时实现了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功能,能够根据设备故障状况显示发生故障的设备位置及相关信息;在进行质检时,需要相关人员通过触摸操作设备的方式对待测产品进行监测,目前的相关技术中已经实现自动化监测设备状态信息,但忽略了人员的工作信息监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缺少对人员工作信息的监测,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缺少对人员工作信息的监测,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产设备管理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设备管理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人员信息数据;获取生产设备数据,所述生产设备数据包括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及不良产品抽检率,判断所述生产设备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人员信息数据对应的数据阈值;若至少出现一项不符合预设的数据阈值,则获取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所述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包括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判断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是否符合预设的性能状态指标;若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符合预设的性能状态指标,则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若所述人员的工作状态未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则判断人员工作难度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若所述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则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下调所述人员工作难度等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管理进而对人员信息进行监测时,先获取生产设备的性能数据和系统中预设的人员信息数据,将获取到的性能数据的指标与预设的人员信息数据所对应的指标阈值进行比对,如果至少有一项指标不符合预设的指标阈值,那么就说明该人员的工作存在问题,因此需要去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运转故障或是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设备使用年限。如果设备运转存在故障或是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设备使
用年限,则将设备运转故障信息或是设备使用年限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上。
8.若设备运转不存在故障且设备的使用年限未超过预设的设备使用年限,则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存在问题,则需要去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如果人员的工作状态没有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那么就需要去判断该人员的工作难度是否过大,如果该人员的工作难度超过了预设的工作难度等级,那么就需要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的数据去调整相应的工作难度等级,这种通过生产设备对人员工作状态进行管理的方法有利于监测员工工作状态,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9.可选的,所述获取预设的人员信息数据的步骤包括:所述人员信息数据包括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预设的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预设的人员工作时间段及预设的单位时间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预设的人员信息的各项数据有利于全面地去判断该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监测,有利于及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调整。
11.可选的,所述获取生产设备数据,所述生产设备数据包括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及不良产品抽检率,判断所述生产设备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人员信息数据对应的数据阈值;若至少出现一项不符合预设的数据阈值,则获取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所述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包括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步骤包括:基于获取的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及不良产品抽检率的数据,判断所述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同时判断所述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若所述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但所述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未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则获取生产设备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若所述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未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但所述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则获取生产设备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若所述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未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且所述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未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则获取生产设备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员工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生产设备的性能数据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若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未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或是二者都未达到,那么人员的工作状态未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则需要进一步去获取生产设备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性能状态指标,通过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去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更加直观地监测人员的工作信息。
13.可选的,所述获取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所述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包括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判断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是否符合预设的性能状态指标;若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符合预设的性能状态指标,则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是
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获取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所述生产设备性能指标还包括预设的设备使用年限;基于所述获取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性能数据,判断生产设备的运转是否出现故障,同时判断设备的使用年限是否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若生产设备的运转出现故障,同时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则将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及设备的使用年限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上;若生产设备的运转出现故障,但设备的使用年限未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则将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上;若生产设备的运转未出现故障,但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则将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上;若生产设备的运转未出现故障,同时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则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生产设备的运转状况是否处于故障,如果设备的生产设备运转故障,则需要提示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因此将生产设备的运转故障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上,供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同时判断人员对应的设备的使用年限是否超过了预设的设备使用年限,如果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了预设的设备使用年限,则说明需要对该设备进行替换,因此将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上,供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更换,对设备的运转状况及使用年限信息进行监测有利于进一步对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整,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15.可选的,所述若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符合预设的性能状态指标,则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人员工作时间段内的面部图像信息;根据所述面部图像信息获取所述人员工作时间段内出现与疲劳相关的面部特征信息的次数;根据所述人员出现与疲劳相关的面部信息的次数得到所述人员的疲劳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符合预设的性能状态指标时,则进一步去判断人员的身体处于何种状态;可以通过监控模块获取人员工作时间段内的图像信息,根据得到的图像信息得到人员工作时间段内的面部信息,并获取面部出现与疲劳相关的信息的次数,通过得到的疲劳信息次数得到对应的人员的疲劳度,若人员的疲劳度过高,则判断该人员的工作状态处于疲惫,若人员的疲劳度低,则判断该人员工作状态不处于疲惫状态,从监控模块直观地获得人员工作时的疲劳信息,有利于对人员工作状态更好地进行监测。
17.可选的,所述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的步骤还包括:获取人员工作时间段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判断所述人员工作时间段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的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阈值;若否,则结合所述人员的疲劳度,得到对应所述人员的工作状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人员工作状态信息不仅仅是通过监控模块进而得到
人员的面部疲劳信息,进一步通过人员对于设备的触碰间隔来判断,当人员在工作时间段内对设备的触摸间隔没有达到预设的触摸间隔阈值,那么就结合得到的人员的疲惫度,进一步结合得到人员的工作状态信息,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去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信息。
19.可选的,所述若所述人员的工作状态未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则判断人员工作难度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的步骤包括:获取生产设备数据,所述生产设备数据还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段;若所述人员的工作状态未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根据所述设备的使用时间段,判断所述设备的使用时间段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的人员工作时间段;若否,则判断所述单位时间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工作难度等级对应的触摸次数;若是,则判定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员的工作状态没有达到预设的工作状态,即人员目前的工作状态为疲惫状态,那么就需要去判断人员的工作时长以及工作时间段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通过设备的使用时间段,进而判断设备的使用时间段是否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段,如果没有超过,则进一步判断单位时间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工作难度等级对应的触摸次数,如果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达到预设的触摸次数,最后得出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的结果,通过对人员工作时长和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判断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有利于更全面地监测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利于进一步对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整,以提升人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21.可选的,所述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包括初级难度,中级难度及高级难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进行划分,有利于合理地向人员分配工作,有利于在设备或是人员工作状态出现问题时进一步对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整,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23.可选的,所述若所述人员工作难度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则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下调所述人员工作难度等级的步骤包括:若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为高级难度,则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将所述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调整至中级难度或初级难度;若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为中级难度,则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将所述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调整至初级难度。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超过了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那么则需要对应下调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若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为高级难度,则将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调整至中级难度或初级难度;若人员工作难度等级为中级难度,则需要将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调整至初级难度。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调整人员对应的工作难度等级有利于调整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利于合理分配不同难度等级的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产设备管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感知模块、监控模块、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应用模块,所述感知模块、监控模块、控制模块及应用模块均和传输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感知模块用于获取设备数据、设备性能状态指标和人员信息数据;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采集并处理人员面部图像信息;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感知模块、监控模块、控制模块和应用模块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信息管理,对所述设备数据和人员数据进行判断并进行处理;所述应用模块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显示。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感知模块对设备的数据以及人员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传输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设备的运转情况以及设备的使用年限进行判断,若设备运转异常或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了预设的设备使用年限,,则将设备的相关故障或使用年限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上,以便相关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维修与替换,若设备运转正常且设备的使用年限在预设的使用年限范围内,则需要进一步对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
27.通过监控模块得到人员面部图像信息以及通过获取到的设备触摸间隔信息,由控制模块对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信息管理,得到对应的人员工作状态,并根据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对人员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管理进而对人员信息进行监测有利于全面地检测人员的工作状态,进一步调整人员的工作状态并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对设备进行数据的监测,有利于直观地分析监测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利于进一步对人员进行管理并调整对应的工作等级,有利于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2.通过对设备的使用年限以及设备运转状态的检测,有利于更全面客观地对人员的工作信息进行把控,有利于后续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对应的调整,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3.通过设备的数据得到对应人员的工作数据以及通过监控捕捉人员的疲劳信息有利于从多角度监测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更准确地得到人员的工作信息,并进行对应的调整,有利于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生产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生产设备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感知模块;2、监控模块;3、传输模块;4、控制模块;5、应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生产设备管理方法。
32.参考图1,一种生产设备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00~s600。
33.步骤s100:获取预设的人员信息数据;步骤s200:获取生产设备数据,生产设备数据包括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及不良产品抽检率,判断生产设备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人员信息数据对应的数据阈值;步骤s300:若至少出现一项不符合预设的数据阈值,则获取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
标,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包括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判断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是否符合预设的性能状态指标;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10~s340;步骤s310:基于获取的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及不良产品抽检率的数据,判断所述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同时判断所述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步骤s320:若所述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但所述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未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则获取生产设备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步骤s330:若所述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未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但所述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则获取生产设备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步骤s340:若所述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未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且所述生产设备的不良产品抽检率未达到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则获取生产设备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
34.具体为:通过获取到的设备和人员的数据信息去判断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同时判断人员的时段不良抽检率是否达到预设的1%的不良产品抽检率;若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未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但人员的时段不良抽检率达到预设的1%的不良产品抽检率或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但人员的时段不良抽检率未达到预设的1%的不良产品抽检率,那么就需要判断设备是否运转异常或是设备使用年限是否过长。
35.或是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未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同时人员的时段不良抽检率未达到预设的1%的不良产品抽检率,那么就说明该人员的工作效率或是工作量不达标,那么就需要判断设备是否运转异常或是设备使用年限是否过长,则需要提示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或是替换,以便于后续进一步地对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如果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达到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同时人员的时段不良抽检率达到预设的1%的不良产品抽检率,那么说明该人员的工作状态处于良好及以上,则无需对该人员及人员使用的设备进行后续的工作调整。
36.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50~s390:步骤s350:获取生产设备性能状态指标,所述生产设备性能指标还包括预设的设备使用年限;基于所述获取的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的性能数据,判断生产设备的运转是否出现故障,同时判断设备的使用年限是否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步骤s360:若生产设备的运转出现故障,同时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则将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及设备的使用年限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5上;步骤s370:若生产设备的运转出现故障,但设备的使用年限未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则将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5上;步骤s380:若生产设备的运转未出现故障,但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则将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5上;步骤s390:若生产设备的运转未出现故障,同时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使用
年限,则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
37.具体为:获取设备的运转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若设备的运转出现故障、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预设的15年设备使用年限或是二者均存在,则将设备的故障情况或是设备的使用年限信息显示在应用模块5上,以便提示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或替换;若设备的运转未出现故障且设备的使用年限未超过预设的15年使用年限,那么就说明人员的工作状态存在问题,需要继续进行下一步的监测。
38.步骤s400:若生产设备的性能指标状态符合预设的性能指标状态,则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步骤s400还包括步骤s410~s460;步骤s410:获取人员工作时间段内的面部图像信息;步骤s420:根据面部图像信息获取人员工作时间段内出现与疲劳相关的面部信息的次数;步骤s430:根据人员出现与疲劳相关的面部特征信息的次数得到人员的疲劳度;步骤s440:获取人员工作时间段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步骤s450:判断人员工作时间段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是否达到预设的触摸间隔阈值;步骤s460:若否,则结合人员的疲劳度,得到对应人员的身体状态。
39.具体为:如果生产设备的性能状态指标达到预设的性能状态指标,那么就说明该设备的状态处于正常水平,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地去判断人员的工作状态如何,通过在人员工作时间段对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人员出现与疲劳相关的面部信息次数,与疲劳相关的面部信息包括打哈欠以及闭眼超过15秒等,根据得到的与疲劳相关的面部信息次数,判断对应的人员疲劳度,进而得到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欠佳。
40.同时,在生产设备的流水线作业时,人员通过对设备进行触摸进而进行对产品的检测,对于同一流水线上的产品来说,对不同件产品进行检测的步骤一致,那么对不同件产品进行检测时的触摸间隔也是一致的,因此通过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来监测人员的工作状态信息。
41.如果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没有达到预设的触摸间隔阈值,那么说明该人员工作状态存在疲劳,进一步结合人员面部信息得到的疲劳度,进而判断人员是否处于疲惫的工作状态。
42.步骤s500:若人员的工作状态未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则判断人员工作难度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步骤s500还包括步骤s510~s540;步骤s510:获取生产设备数据,所述生产设备数据还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段;步骤s520:若所述人员的工作状态未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段,判断设备的使用时间段是否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时间段;步骤s530:若设备的使用时间段没有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时间段,则判断单位时间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工作难度等级对应的触摸次数;步骤s540:若单位时间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达到预设的工作难度等级对应的触摸次数,则判定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
43.具体为:如果人员的身体状态没有达到预设的人员身体状态,即人员的身体处于疲惫的状态,则需要判断该人员的工作时长是否过长或是到了易产生疲惫的时间段,如果人员的工作时长并未达到预设的人员工作时长,则需要判断人员的工作难度是否超过了预设的工作难度等级。
44.产品工艺越复杂,则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越高,那么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也相应增多,通过判断单位时间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工作难度等级的触摸次数,可以进一步判断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若单位时间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达到预设的工作难度等级对应的触摸次数,那么就说明人员工作难度等级已经超过了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
45.步骤s600:若人员工作难度超过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则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下调人员工作难度等级;步骤s600还包括步骤s610~s630;步骤s610: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包括初级难度,中级难度及高级难度;步骤s620:若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为高级难度,则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将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调整至中级难度或初级难度;步骤s630:若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为中级难度,则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将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调整至初级难度。
46.具体为:如果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超过了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那么就说明人员工作难度等级过高,就需要对应难度等级数据库将人员工作难度等级下调至相应的工作难度等级。
47.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难度,基于难度等级数据库中产品复杂度所对应的不同的工作难度等级,进而对应调整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如果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为高级难度,但是人员的工作状态不佳,那么就需要对应难度等级数据库下调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至中级难度或是初级难度;如果预设的人员工作难度等级为中级难度,但是人员的工作状态不佳,那么就需要对应难度等级数据库下调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至初级难度,以进一步地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地安排人员的工作难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生产检测效率。
48.参考图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生产设备管理系统。
49.一种生产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感知模块1:用于获取设备数据、设备性能状态指标和人员信息数据,感知模块1包括传感器和rfid、扫描枪等人员数据采集设备,还包括温度、气压、震动、速度、扫描枪等;监控模块2:用于采集并处理人员面部图像信息,监控模块2包括摄像头等;传输模块3:用于在多个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传输模块3包括标准工业rs232/485、tcp/ip、wifi、rf433等无线调制信号;控制模块4:用于信息管理,对设备数据和人员数据进行判断并进行处理,控制模块4包括伺服控制器、plc、工业网关、变频器、嵌入式系统等;应用模块5: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显示,应用模块5包括服务器、客户端、看板显示(led电子看板、lcd液晶看板)、数控中心、app应用等。
50.本技术实施例名称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感知模块1对设备的数据以及人员的信息
数据进行采集,采集生产设备的时段产量、不良产品抽检率、设备的运转状况、设备使用年限、设备的使用时间段、预设的设备使用年限、预设的人员时段产量、预设的人员不良产品抽检率、预设的人员对设备的触摸间隔、预设的人员工作状态、预设的人员工作时间段及预设的单位时间内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次数等信息,并通过传输模块3将数据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将得到的设备数据和人员信息数据进行判断并进行处理。
51.通过对设备的时段产量及不良抽检率的检测判断,得到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及工作投入度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若符合,则说明该人员工作认真且高效,若不符合,则进一步去检测设备是否存在问题。进一步得到设备运转状态以及设备使用年限,设备出现问题时将设备的运转异常或是超过预设的使用年限情况显示在应用模块5上,以便相关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维修与替换。
52.若设备未出现异常或是设备的使用年限在正常适用范围内时,则需要监测人员的工作状态,通过监控模块2得到人员面部图像信息,由控制模块4对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信息管理,根据得到的人员面部图像信息、人员的工作时间段以及人员对设备的触摸时间间隔对人员进行人员疲劳度的判断,得到对应的人员工作状态,并根据人员的工作时间以及单位时间内对设备屏幕的触摸次数判断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则对人员的工作难度等级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管理进而对人员信息进行监测有利于全面地检测人员的工作状态,进一步调整人员的工作状态并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5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