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动变速器高动态响应调压油路的制作方法

2022-09-14 23:11: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dht混合动力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高动态响应调压油路。


背景技术:

2.新能源车的终极目标肯定是纯电动,但纯电动的发展受电池能量密度,充电技术、用户的接纳程度、充电设施的建设、供电结构等多方面影响,新能源车从两方面分析,首先新能源乘用车,因为电池电机基本满足了续航里程的限制,电动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并且市场普及能力更快,但是客车、轻卡、重卡这种载重高的汽车,扭矩需求大,续航里程要求高,电池能力密度要求更高,充电技术,需要解决高功率等一系列问题,这种车辆的纯电动会有较长时间的发展期,混动及电动车型的多档化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技术路线。在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结构中,dht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混合动力技术将是最理想的混动解决方案,其优点在于通过双电机的协调,具有多档位可供不同工况使用,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同时变速器布置紧凑,成本低廉,在效率和节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多档dht混动变速器包含并联模式,纯电模式、串联模式、ecvt模式等多模式多档位,在档位和模式切换过程中,相比于传统at换挡控制,多档dht液压系统的响应性比传统at要求更高,所以设计一种高响应性的调压油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变速器高动态响应调压油路。
5.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动变速器高动态响应调压油路,包括主压力源、次压力源、四个蓄能器、四个主调压阀;所述次压力源通过油路b与c1离合器控制电磁阀、c2离合器控制电磁阀、b2制动器控制电磁阀、b1制动器控制电磁阀连通并送入液压油,c1离合器控制电磁阀、c2离合器控制电磁阀、b2制动器控制电磁阀、b1制动器控制电磁阀通过油路c能够将液压油的油压分别作用到四个主调压阀的作用面,所述主压力源通过油路a与四个主调压阀连通,所述四个主调压阀分别通过油路d与b1制动器、b2制动器、c2离合器、c1离合器连通,主调压阀在油路c的作用下将油路a与油路d连通,液压油作用到对应制动器和离合器上。
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本发明结构布置紧凑、利用直通油路,大流量控制方式实现高动态油压响应。本发明专利适用于多组动力传递摩擦元件的多档位dht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支持dht混动专用变速器多模式的快速平顺切换。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发明结构原理图;
9.图2是本发明主调压阀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本发明油孔水平截面图;
11.其中:1、主压力源;2、次压力源;3、蓄能器;4、c1离合器控制电磁阀;5、c2离合器控制电磁阀;6、b2制动器控制电磁阀;7、b1制动器控制电磁阀;8、限位堵;9、调压阀芯;10、b1制动器;11、b2制动器;12、c2离合器;13、c1离合器;14、阀体;15、弹簧;16、卡簧;18、主调压阀;19、油口c;20、油口a;21、油口d;22、油口e。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3.每一组摩擦元件控制油路由电磁阀,压力调节阀芯及弹簧组件组成,依据dht档位所需离合器控制数量,对应该控制油路可由多组组合实现,即可以是一组调压油路,也可以是多组调压油路,亦可以是两两组合实现固定档位速比。
14.各离合器调压油路输入油压共用主压力源1,各离合器电磁阀供油油路共用次压力源2,主压力源油压相比次压力源压力更大。
15.参照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混动变速器高动态响应调压油路,包括主压力源1、次压力源2、四个蓄能器3、四个主调压阀18;所述次压力源2经限压阀调压降压到6bar左右,作为电磁阀输入油压,通过油路b与c1离合器控制电磁阀4、c2离合器控制电磁阀5、b2制动器控制电磁阀6、b1制动器控制电磁阀7连通并送入液压油,c1离合器控制电磁阀4、c2离合器控制电磁阀5、b2制动器控制电磁阀6、b1制动器控制电磁阀7通过油路c能够将液压油的油压分别作用到四个主调压阀18的作用面,所述主压力源1通过油路a与四个主调压阀18连通,所述四个主调压阀18分别通过油路d与b1制动器10、b2制动器11、c2离合器12、c1离合器13连通,主调压阀18在油路c的作用下将油路a与油路d连通,液压油作用到对应制动器和离合器上。
16.所述c1离合器控制电磁阀4、c2离合器控制电磁阀5、b2制动器控制电磁阀6、b1制动器控制电磁阀7均通过油路c与蓄能器3连通,蓄能器3将电磁阀输出压力产生的压力脉动和液压冲击进行平衡,稳定电磁阀输出压力,避免高动态响应下,电磁阀输出压力出现液压冲击现象,导致离合器压力出现异常,保证离合器端压力平稳可控。
17.所述主压力源1采用油泵供给液压油的形式,液压油经主调压阀18调整出稳定油压,供给b1制动器10、b2制动器11,c2离合器12、c1离合器13进行调压输入。
18.每个所述主调压阀18均包括限位堵8、调压阀芯9及阀体14;所述调压阀芯9、限位堵8和弹簧15均设置在阀体14的中心阀腔内,所述限位堵8设置在调压阀芯9靠近电磁阀的一端,所述弹簧15设置在调压阀芯9另一端,限位堵8,主要功用是安装调压阀芯9后,对调压阀芯9进行限位,对油压进行密封作用,所述阀体14从电磁阀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油口c19、油口a20和油口d21,所述油口c19与油路c连通,油口a20与油路a连通,油口d21与油路d连通。
19.电磁阀输出端的油路c与调压阀芯9作用端采用直通油路,布置在电磁阀的相邻位置,使电磁阀接收控制信号后,调压阀芯9能够快速响应,
20.设计调压阀芯9与阀体14运动间隙较小,降低泄漏量,调压阀芯9外径设计为较大直径,阀体14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油口a20、油口d21)设计有环槽油路f,在调压阀芯9开启过
程中保证流量较大,增加对应调压开度下进油到出油路的流量,离合器压力油路同样采用直通油路。环槽油路f的深度及大小设计由调压响应性需求相匹配。
21.调压阀芯9设计有作用端面,主轴径,肩颈,反馈压差设计,其调压原理为电磁阀输出压力通过油路c作用到调压阀芯9,油路a的液压油经调压阀芯9输出到油路d,油路d油压作用到调压阀芯9反馈面形成反馈压力,反馈压力和弹簧15的弹簧力与油路c作用调压阀芯9的作用力形成平衡,达到线性控制压力的目的,调压阀芯9的油口a20及油口d21设计有环槽油路f,在调压阀芯9开启过程中保证流量较大,使离合器调压具有高动态响应性,经油路d压力输出到离合器活塞,使离合器结合传扭;所述各离合器调压原理相同,可根据离合器控制精度要求调整弹簧刚度和面差面积进行反馈力调整,
22.每个所述的阀体14上均开设油口e22,控制所述c1离合器控制电磁阀4、c2离合器控制电磁阀5的两个阀体14的油口e22之间共用一个油路e卸油,控制b2制动器控制电磁阀6、b1制动器控制电磁阀7的两个阀体14的油口e22之间共用一个油路e卸油。
23.油口e22为卸油孔,油路e与泄油孔相连,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调压机构线性调压所必须的泄漏油路,无此结构,进油压力将瞬间与输出压力相等,无法保证压力线性变化。二是在离合器端非工作状态下,离合器压力油泄油释放。
24.所述油口d21的水平截面为u型,且油口a20设置在油口d21的u口内。
25.在所述油口a20上开设油孔平压槽h,在所述油口e22上开设油孔平压槽g。平压槽主要作用是在压力调节过程中,避免两种不同油路压力因调压阀位置及开度变化,产生压力突变和压力线性度不良,通过平压槽设计可使大流量高动态响应调压油路压力平稳过渡,在调压过程中使压力线性度精度更高,避免调压过程中压力出现突变,平压槽具体尺寸设计以调压机构的对应压力及流量不同进行匹配。
26.每个所述主调压阀18均还包括卡簧16,所述阀体14上开设有中心阀腔连通的安装槽23,所述卡簧16安装在安装槽23内,且卡簧16的弹力作用在限位堵8上。卡簧16除可对限位堵8进行限位固定外,主要在油路c压力作用到调压阀芯9时,避免调压阀芯9运动后,限位堵8反作用力使调压阀芯9调节压力出现压力超调,卡簧16设计可有效降低限位堵8及调压阀芯9所受反作用力导致的压力异常,影响调压精度,通过卡簧16设计,调压机构调压线性精度得到提升。基于以上设计使高低温工况下调压阀芯均可以快速响应,实现具有高动态响应的离合器调压油路。
27.工作原理:通过对离合器电磁阀的控制实现离合器压力控制,按照动力流需求可两两组合形成对应档位速比;
28.在混动车辆进行模式切换换挡过程中,需执行元件具有良好的高动态响应性,才能保证良好的动力输出和换挡舒适性,
29.例如按照某种动力流c1离合器与b1制动器形成并联一档,c1离合器与b2制动器形成并联二档,c1离合器与c2离合器形成并联三档,c2离合器与b2制动器形成并联四档,结合b1制动器形成纯电动一档,结合b2制动器形成纯电动二档,该高动态响应调压油路同样适合不同动力流组合的不同档位情况。如车辆现为纯电一档模式,按照混动车辆的控制策略,需从纯电一档切换到并联一档,则需尽快结合b1制动器,液压油从次压力源2经油路b到达b1电磁阀输入端等待,当tcu控制信号控制b1制动器电磁阀7动作,液压油从油路b经电磁阀输出到油路c,油路c油压作用到调压阀芯9作用面,调压阀芯向左侧运动,油路a和油路c分
别与调压阀芯的对应连接位置设计有环槽结构f,则主压力源由油路a经调压阀芯与油路d连通,液压油流量较大,同时设计的油路d为直通油路,油压油压会迅速充满b1制动器建立压力,达到快速响应的离合器的控制目的。其他离合器工作过程与b1制动器相近。
30.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