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14 20:42: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土石开挖或盾构施工等施工方式会产生大量带有泥水的废渣,受限于渣土含水量较高、接收地点少等客观条件,渣土的直接外运成本高,效率低,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此类渣土会在现场进行处理,再对成品进行再利用或外运。
3.现有技术中,渣土处理过程步骤较多,涉及机械设备与运输结构数量较多,需要施工现场临时搭设,配套率需求高,同时占地面积较大,加上配套清水池与堆积、仓储用地等在市区等建筑密集场地适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渣土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令处理渣土处理装置小型化,提高其在建筑密集场地的适用性。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6.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泥水处理装置设置于集装箱内部,所述集装箱内部按渣土传输先后顺序包括振筛器、旋流器及絮凝脱水器,所述振筛器的下方设置第一污水储存箱,所述第一污水储存箱与所述旋流器连通,所述旋流器的下方设置第二污水储存箱,所述第二污水储存箱与所述絮凝脱水器连通,所述絮凝脱水器的末端设置储料结构。
7.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施工地设置多根混凝土条形梁,所述集装箱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条形梁上方。
8.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所述振筛器的前端设置提升结构,所述提升结构包括伸缩轨道与垂直提升斗,所述伸缩轨道连接地面与所述振筛器的起始端,所述垂直提升斗与所述伸缩轨道上并沿着所述伸缩轨道往返于所述地面与所述振筛器的起始端。
9.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所述振筛器的上方设置喷淋装置。
10.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污水储存箱的底部连接第一连通管道,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经第一污水泵连接所述旋流器。
11.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所述振筛器的末端设置储石结构。
12.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二污水储存箱的底部连接第二连通管道,所述第二连通管道经第二污水泵连接所述絮凝脱水器。
13.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所述旋流器的末端设置储砂结构。
14.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所述絮凝脱水器的下方设置清水储存箱。
15.进一步的,所述清水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一污水储存箱,或所述清水储存箱经清水池连接所述第一污水储存箱。
16.上述的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泥水处理装置外设置隔离幕墙。
17.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幕墙为空气幕墙或水幕墙。
18.再进一步的,所述泥水处理装置的一端的顶部与两侧均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风口朝向所述泥水装置的另一端。
1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选用小型渣土处理设备并将其置于集装箱内部,令渣土处理装置的体积减小至一个集装箱大小,通过不间断运作或多个并排设置提高渣土处理效率,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无序搭设占用面积明显减小。同时降低辅助设备与运输装置的配套难度,减少安装步骤,方便安装。此外,还能够根据安装方式增加高度空间的应用,提高单位面积场地的利用率,进而减小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4.1.集装箱;11.空气幕墙;12.混凝土条形梁;
25.21.伸缩轨道;22.垂直提升斗;
26.31.小型振筛器;32.喷淋装置;33.高压水泵;34.第一污水储存箱;35.第一连通管道;36.第一污水泵;37.石料运输小车;
27.41.小型旋流器;42.第二污水储存箱;43.第二连通管道;44.第二污水泵;45.砂料运输小车;
28.51.小型絮凝脱水器;52.清水储存箱;53.储料运输小车;
29.6.清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或“设置”或“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前”、“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
32.一种微型无尘低噪的泥水处理装置,如图1、图2所示,施工地产生的盾构渣土内含
有一定量的碎石与颗粒较大的尘土,在本实施例中,此类渣土通过小型振筛器31、小型旋流器41的筛选,将碎石与颗粒较大的尘土分离,余下的盾构沙土通过水流冲洗,经过絮凝压制,最终形成渣土砖,最终完成盾构渣土的再利用。
33.在本实施例中,泥水处理装置整体设置于集装箱1内部,包括小型振筛器31、小型旋流器41及小型絮凝脱水器51,按照按渣土传输先后顺序呈条状设置在长条形集装箱1内部。施工地设置多根混凝土条形梁12,集装箱1通过螺栓等固定方式固定于混凝土条形梁12上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设置条状的混凝土槽,将集装箱1固定在混凝土槽内部,并施作一系列的减震举措。
34.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渣土的运送,小型振筛器31的前端设置提升结构,与此配合的,设置提升结构的集装箱1一侧面为可开启结构,并在集装箱1底面设置缺口,以搭设提升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集装箱1底部不设置缺口,更改提升结构的倾斜角度。同时集装箱1的顶部也设置为可开启结构,连接处为铰接,通过吊车等实现翻盖动作,打开集装箱1,为渣土的运送提供空间。
35.提升结构包括伸缩轨道21与垂直提升斗22,采用伸缩轨道21以提高整体装置的体积与运送便利性。伸缩轨道21连接地面与小型振筛器31的起始端,垂直提升斗22与伸缩轨道21上并沿着伸缩轨道21往返于地面与小型振筛器31的起始端,将渣土从地面运输至小型振筛器31上。必要时,可以将伸缩轨道21连接施工场地原有的运输轨道,以完成施工现场整体自动化。
36.小型振筛器31出口朝下,工作时,一边将渣土向前下方运输,一边振动以将尘土筛出。小型振筛器31的下方设置第一污水储存箱34,上方则设置喷淋装置32。在小型振筛器31上的渣土受到喷淋装置32的高压水喷淋,形成泥水流入下方的第一污水储存箱34,在该过程中,沙土在水流冲刷下流入第一污水储存箱34中,碎石则随着小型振筛器31的运输至末端的储石结构中。小型振筛器31的末端下方设置储石结构集装箱1在小型振筛器31的末端下方或侧面开设孔洞,令碎石能够穿过掉入储石结构中。在本实施例中,储石结构为石料运输小车37,方便后续碎石的运输,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储石结构为储石箱,在集装箱1底部设置储存用的坑洞结构,用于碎石的储存。
37.第一污水储存箱34的底部连接第一连通管道35,第一连通管道35经第一污水泵36连接小型旋流器41,将第一污水储存箱34内部的泥水,抽取底部沙土沉淀较多的部分输送到小型旋流器41内。
38.小型旋流器41的下方设置第二污水储存箱42,经过第一连通管道35输送的泥水经过小型旋流器41的离心沉降分离,进一步将泥水中的颗粒较大的砂土筛出,过滤后的泥水流入第二污水储存箱42,颗粒较大的砂土则落入小型旋流器41末端下方或侧面的储砂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储砂结构为砂料运输小车45,方便后续砂土的运输,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储砂结构为储砂箱,在集装箱1底部设置储存用的坑洞结构,用于砂土的储存。
39.第二污水储存箱42的底部连接第二连通管道43,第二连通管道43经第二污水泵44连接小型絮凝脱水器51,小型絮凝脱水器51的末端下方或侧面设置储料结构,小型絮凝脱水器51的下方设置清水储存箱52。小型的小型絮凝脱水器51通过压制除水,将含沙量高的泥水压制成泥饼或者是渣土砖。同储石结构与储砂结构类似,在本实施例中,储料结构为储料运输小车53,方便后续泥饼或渣土砖的运输,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储料结构为储料箱,在
集装箱1底部设置储存用的坑洞结构,用于泥饼或渣土砖的储存。压制泥饼或渣土砖多余的水中沙土含量少,能够作为工地用水再循环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清水储存箱52连接清水池6,接入工地水循环系统,且该清水池6也经过高压水泵33连接喷淋装置32,为喷淋装置32提供喷淋用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清水储存箱52直接经过高压水泵33连接喷淋装置32,在这个过程中增设过滤结构或过滤设备,可进行短时间的水循环利用。
40.由于小型振筛器31、小型旋流器41及小型絮凝脱水器51产生的噪音较大,加上渣土处理的尘土较多,为满足施工环境要求,泥水处理装置外设置隔离幕墙,阻断噪音与粉尘的外溢。在本实施例中,隔离幕墙为空气幕墙11,泥水处理装置的一端的顶部与两侧均设置有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风口朝向泥水装置的另一端,令轴流风机产生的风道朝向自集装箱1的后方向指向前方,包围集装箱1的外表面,形成空气幕墙11,阻隔噪音与粉尘。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集装箱1的上方不开启,在集装箱1的三个侧表面设置水幕墙,阻隔噪音与粉尘。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