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中华鳖通行的仿自然通道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9:06: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仿自然通道,尤其是一种用于中华鳖通行的仿自然通道。


背景技术:

2.中华鳖,学名trionyx sinensis,又名鳖、甲鱼、团鱼等,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属。中华鳖在中国广泛分布,除西藏和青海外,其它各省均产,是一种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
3.中华鳖4~5月水中交配,待20天产卵,多次性产卵,至8月结束。产卵点一般环境安静、干燥向阳、土质松软,通常首次产卵仅4~6枚,在繁殖季节一般可产卵3~4次,5岁以上雌鳖一年可产50~100枚。鳖卵及稚鳖容易受蚊、鼠、蛇、虫等的侵害。寿命可达60龄以上。中华鳖喜食鱼虾、昆虫等,也食水草、谷类等植物性食物。性怯懦怕声响,白天潜伏水中或淤泥中,夜间出水觅食。
4.中华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喜晒太阳或乘凉风。夏季有晒甲习惯,寒冷的冬季会冬眠,第二年开始苏醒寻食。
5.酸碱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鳖的生理状况。酸性水中,鳖不爱活动,代谢下降,摄食减小,消化力降低,生长受抑制。同时酸性环境中,细菌、藻类的生长繁殖均受到抑制,中华鳖生活所需的“青苔”环境就不易形成,从而也会间接地影响到鳖的生长。在强碱性环境中,会破坏鳖的皮肤粘膜。
6.水体透明度在20~25cm时可使中华鳖具有安全感,减少撕咬。水色以绿藻、蓝藻所形成的绿色为宜。中华鳖能适应淡水水域和低盐度的半咸水水域。
7.中华鳖具有“趋光性”,属喜光性动物。鳖在温暖无风的晴天爬上沙滩上晒太阳,即“晒盖”,有取暖和杀菌洁肤之功能。中华鳖习惯于夜间进食和交配产卵。光照可影响鳖生殖腺的发育。
8.无论水中还是陆上,中华鳖对声都极为敏感,绝大多数声响鳖都作逃避反应。鳖在产卵、摄食、晒盖时,声响会造成上述活动的停止并迅速潜入水底。
9.目前由于河流大坝的修建将对中华鳖在河道干流的种质遗传产生阻隔效应,影响中华鳖的繁殖迁徙。坝址上下游水文情势的变化导致坝址库区范围适宜中华鳖的陆生生境面积减少,坝址下游水流变缓、水量减少,导致坝下河流中华鳖的生境的缩减。在20世纪80年代,中华鳖分布广泛、产量较高,90年代后,由于人为捕捉、自然生境的破坏,自然收获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农业部批准建设了多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通过加强巡视和宣传力度、增殖放流等手段提高保护区中华鳖的种群数量。
10.基于以上原因,修建拦河坝,必须考虑修建保护中华鳖的仿生通道,营造适宜生境,有利于中华鳖的保护,有利于因修建大坝受阻隔的中华鳖的交流繁殖。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华鳖通行的仿自然通道,通过人工修建的仿自然通道,人工种植植被隔声带,建设休憩缓坡,利用卵石加糙河道营造水生生境,以利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鳖的保护,以利于因修建大坝受阻隔的中华鳖种群之间的交流繁殖。
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华鳖通行的仿自然通道,仿自然通道沿着地形线修建在拦河坝下游的一侧岸坡上,在仿自然通道上游岸边修建给仿自然通道补水的补水池,补水池抽取库水进行补水,仿自然通道为上部开口的槽型,在仿自然通道两侧边墙上相距一定间隔设置有多个阻水设施,每个阻水设施为相对错落设置在两侧边墙上的一对挡墙,挡墙的长度不大于仿自然通道宽度的一半,一对挡墙之间的横向间距30~60cm,上下游方向错落布置间距不小于20cm,相邻两个阻水设施上下游间距为6~7m,在仿自然通道底面中间铺设加糙通道的卵石漂石,在仿自然通道两侧边墙相距一定间隔还开有多个豁口,在豁口处向边墙外修建有多个供中华鳖休憩的缓坡。
13.所述仿自然通道地形坡度不超过30
°

14.所述豁口高于仿自然通道底板至少35cm,缓坡从豁口处分别向仿自然通道底板和边墙外延伸,形成向仿自然通道底板倾斜的半圆形缓坡。
15.远离河道一侧的仿自然通道边墙外侧种植有小叶黄杨和木槿。
16.所述仿自然通道采用常规混凝土或者是生态混凝土浇筑。
17.所述仿自然通道为“u”槽,宽度≥2m,深度≥1.0m,阻水设施的挡墙长度0.7~0.85m,厚度15cm,高度0.5~0.7m,卵漂石高出通道底部不大于5cm,每间隔三座阻水设施在通道左右侧墙错落布置一座中华鳖休憩的缓坡,豁口距通道底高度35cm,缓坡呈半圆形,半径3.5m,岸坡比1:2。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人工修建的适用于中华鳖通行的仿自然通道,人工种植植被隔声带,建设休憩缓坡,利用卵石加糙河道营造水生生境,以利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鳖的保护,以利于因修建大坝受阻隔的中华鳖种群之间的交流繁殖。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中华鳖通行的仿自然通道的平面图。
20.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中华鳖通行的仿自然通道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中华鳖通行的仿自然通道,仿自然通道4沿着地形线2修建在拦河坝1下游的一侧岸坡上,在仿自然通道上游岸边修建给仿自然通道4补水的补水池11,补水池12抽取库水进行补水,仿自然通道4为上部开口的槽型,在仿自然通道4两侧边墙上相距一定间隔设置有多个阻水设施9,每个阻水设施9为相对错落设置在两侧边墙上的一对挡墙15,挡墙15的长度不大于仿自然通道4宽度的一半,一对挡墙15之间的横向间距30~60cm,上下游方向错落布置间距不小于20cm,相邻两个阻水设施9上下游间距为6~7m,在仿自然通道4底面中间铺设加糙通道的卵石漂石6,在仿自然通道4两侧边墙相距一定间隔还开有多个豁口,在豁口处向边墙外修建有多个供中华鳖休憩的缓坡5。
26.所述仿自然通道4地形坡度不超过30
°
。所述豁口高于仿自然通道4底板至少35cm,缓坡5从豁口处分别向仿自然通道4底板和边墙外延伸,形成向仿自然通道4底板倾斜的半圆形缓坡。远离河道一侧的仿自然通道4边墙外侧种植有小叶黄杨7和木槿8。所述仿自然通道4采用常规混凝土或者是生态混凝土浇筑。
27.优选,所述仿自然通道4为“u”槽,宽度≥2m,深度≥1.0m,阻水设施的挡墙15长度0.7~0.85m,厚度15cm,高度0.5~0.7m,卵漂石6高出通道底部不大于5cm,每间隔三座阻水设施9在通道左右侧墙错落布置一座中华鳖休憩的缓坡5,豁口距通道底高度35cm,缓坡呈半圆形,半径3.5m,岸坡比1:2。
28.具体地说,依据周围地形线2在河道3上建设拦河坝1,为保障中华鳖过坝通行而选择合适周围地形线2修建的仿自然通道4,仿自然通道4所需地形坡度不超过30
°
,在仿自然通道4中间铺设卵石漂石6来加糙河道,每隔6~7m修建阻水设施9,修建中华鳖休憩缓坡5,在仿自然通道4远离河道一侧人工种植小叶黄杨7和木槿8,选择合适周围地形线2修建给仿自然通道4补水的补水池11,补水池12通过阀门11控制给水管10对仿自然通道4进行补水,同时补水池12对人工种植小叶黄杨7和木槿8进行浇灌,补水池12采用水泵14及进水管13抽取库水进行补水。补水池(直径8-10m,深度约3m),补水池可对仿自然通道进行补水(保证通道内水深不小于30cm,过流量约1.5m3/s)。
29.在仿自然通道4近路一侧布设隔声植被防护带,人工种植小叶黄杨7和木槿8,以利于中华鳖上岸栖息不受其他噪声干扰,仿自然通道4底部中央区域松散铺设卵漂石(长度约10cm,高出通道底部约5cm),以模拟天然河道多变的水流条件。沿着仿自然通道4布置隔声防护措施,人工种植小叶黄杨7和木槿8,排数共不小于2排。
3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