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置轴挂车牵引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8:56: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置轴挂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置轴挂车牵引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中置轴挂车为挂车的一种形式。牵引装置相对于挂车不能垂直移动,当均匀载荷满载时,中置轴挂车质心相对挂车轴组中心向前偏移。这种挂车只有较小的垂直载荷作用于耦合器座,不超过相当于挂车最大设计总质量的 10%或10000n,两者取较小者。
3.目前,前后车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通过一根牵引杆将两车刚性连接,该种连接方式稳定性较低,牵引杆与后车连接容易不匹配,导致连接稳定性不好,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加重对牵引杆的压力,导致牵引杆与挂车连接不稳和造成牵引杆的损坏等原因,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与其他带有耦合器座的底盘互配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置轴挂车牵引连接装置,用于解决中置轴挂车连接稳定性低和适用性不广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置轴挂车牵引连接装置,其包括:牵引杆;
6.牵引环,设置于所述牵引杆的端部;
7.至少两连接横梁,间隔连接于所述牵引杆上;
8.车架总成,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横梁上;
9.加强筋,对应设置于所述车架总成上与所述连接横梁端部对应位置。
10.相较于现有技术,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横梁连接牵引杆和车架总成,同时在车架总成上与连接横梁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加强筋,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保证车架总成与牵引杆连接稳定可靠,且通过将基础的车架总成与牵引杆先连接至一起,后续挂车可通过安装在车架总成上,避免挂车与牵引杆之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横梁包括:
13.承托梁,所述承托梁顶部与所述车架总成连接;
14.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与所述承托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底部朝向所述牵引环一侧延伸,且所述支撑座底部与所述牵引杆连接。
15.通过承托梁与上方的车架总成连接,支撑座衔接承托梁与牵引杆,且支撑座底部为沿着牵引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宽设置,使得牵引杆与连接横梁连接稳定,保证牵引杆拖拽后方车架总成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
16.进一步地,所述车架总成包括:
17.至少两车架大梁,沿垂直于所述连接横梁方向架设于两所述连接横梁端部;
18.若干贯穿梁,沿垂直于所述车架大梁方向间隔连接在所述车架大梁上,所述贯穿
梁与所述车架大梁形成车架框架;
19.车架面板,蒙设于所述车架框架表面。
20.通过车架大梁和贯穿梁交错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车架框架,在通过车架面板进行蒙皮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车架大梁架设在两连接横梁上,两车架大梁和两连接横梁相互垂直,车架大梁架设于连接横梁端部,形成框型结构,连接稳定,结构强度高。
21.进一步地,还包括车架边梁,包覆连接于各所述贯穿梁端部。
22.利用车架边梁包覆贯穿梁的端部,提高了整个车架总成的结构强度。
23.进一步地,还包括车架斜撑,沿所述车架大梁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车架大梁外侧,匹配设置于所述车架大梁与所述贯穿梁形成的夹角处。
24.通过设置车架斜撑,提升对车架总成的支撑效果,同时将车架斜撑设置在车架大梁与贯穿梁的形成夹角的结合处,使得贯穿梁与车架大梁连接更稳定,另外,车架斜撑设置在车架大梁外侧,提高外围的车架总成的承托效果。
25.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边梁为开口匹配所述贯穿梁端部的u型车架边梁,所述车架面板边缘覆于所述车架边梁顶部。
26.进一步地,还包括l型多孔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牵引杆第二端两侧,所述l型多孔板上沿所述牵引杆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的通孔。
27.设置在牵引杆两侧的多孔板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能够有选择地将连接横梁连接在牵引杆上不同位置,适配多种探入量的带耦合器座的底盘。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1、牵引杆;2、牵引环;
34.3、连接横梁;
35.31、承托梁;32、支撑座;
36.4、车架总成;
37.41、车架大梁;42、贯穿梁;43、车架面板;
38.5、加强筋;
39.6、车架边梁;
40.7、车架斜撑;
41.8、l型多孔板,9、通孔;
42.1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4.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8.实施例
4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中置轴挂车牵引连接装置,其包括:牵引杆1、牵引环2、两连接横梁3、车架总成4及四个加强筋5,其中牵引杆1采用箱型梁结构,材质优先采用高强钢,在保证整体强度同时减轻了自重。
50.牵引环2设置于所述牵引杆1的端部,牵引环2通过高等级强度螺栓固定安装在牵引杆1的端部。
51.两连接横梁3间隔连接于所述牵引杆1上,车架总成4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横梁3上,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车架总成4与连接横梁3。
52.加强筋5对应设置于所述车架总成4上与所述连接横梁3端部对应位置。
53.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横梁3连接牵引杆1和车架总成4,同时在车架总成4上与连接横梁3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加强筋5,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保证车架总成4与牵引杆1连接稳定可靠,且通过将基础的车架总成4 与牵引杆1先连接至一起,后续挂车可通过安装在车架总成4上,避免挂车与牵引杆1之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54.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横梁3包括:承托梁31和支撑座32,承托梁31 顶部与所述车架总成4连接,具体地,承托梁31两端开设有安装孔10,车架总成4上对应位置开设有对应的安装孔10,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紧固连接。
55.如图1、3所示,支撑座32顶部与所述承托梁31固定连接,支撑座32 与承托梁31优先采用一体成型制成,支撑座32两侧向下逐渐收缩以匹配安装于牵引杆1上,所述支撑座32底部朝向所述牵引环2一侧延伸,且所述支撑座32底部与所述牵引杆1连接。
56.通过承托梁31与上方的车架总成4连接,支撑座32衔接承托梁31与牵引杆1,且支撑座32底部为沿着牵引杆1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宽设置,使得牵引杆1与连接横梁3连接稳定,
保证牵引杆1拖拽后方车架总成4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
57.所述车架总成4包括:两车架大梁41、若干贯穿梁42和车架面板43。
58.两车架大梁41沿垂直于所述连接横梁3方向架设于两所述连接横梁3 端部,与连接横梁3形成一框型结构,具体地,安装孔10分别开设与承托梁31两端和车架大梁41下翼面上,其中车架大梁41可采用具有相互平行的上翼面和下翼面的工字钢制成。
59.贯穿梁42沿垂直于所述车架大梁41方向间隔连接在所述车架大梁41 上,所述贯穿梁42与所述车架大梁41形成车架框架,车架面板43蒙设于所述车架框架表面。
60.其中,加强筋5设置在与连接横梁3端部对应的上方的车架大梁41上,具体地,加强筋5设置于车架大梁41上下翼面之间,起到加固此连接处。
61.通过车架大梁41和贯穿梁42交错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车架框架,在通过车架面板43进行蒙皮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车架大梁41架设在两连接横梁3 上,两车架大梁41和两连接横梁3相互垂直,车架大梁41架设于连接横梁 3端部,形成框型结构,连接稳定,结构强度高。
62.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车架边梁6,包覆连接于各所述贯穿梁42端部,具体地,车架边梁6为开口匹配所述贯穿梁42端部的u型车架边梁6,u型车架边梁6可采用类似槽钢等型材实现,由于各个贯穿梁42的端部保持齐平,通过车架边梁6包覆各个贯穿梁42的端部,另外,车架面板43边缘覆于所述车架边梁6顶部,利用车架边梁6包覆贯穿梁42的端部,提高了整个车架总成4的结构强度。
63.如图3所示,还包括车架斜撑7,沿所述车架大梁4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车架大梁41外侧,匹配设置于所述车架大梁41与所述贯穿梁42形成的夹角处,具体地车架斜撑7为类直角三角形,三角形车架斜撑7一直角边与车架大梁41连接,另一直角边的侧面与贯穿梁42的侧面贴合连接,通过设置车架斜撑7,提升对车架总成4的支撑效果,同时将车架斜撑7设置在车架大梁41与贯穿梁42的形成夹角的结合处,使得贯穿梁42与车架大梁41连接更稳定,另外,车架斜撑7设置在车架大梁41外侧,具体地,沿车架大梁41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车架斜撑7位于两车架大梁41的两外侧,提高外围的车架总成4的承托效果。
64.还包括l型多孔板8,对称设置于所述牵引杆1第二端两侧,所述l型多孔板8上沿所述牵引杆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连接横梁3 连接的通孔9,具体地,l型多孔板8焊接于牵引杆1两侧,一侧面与牵引杆1贴合,另一侧面与牵引杆1顶部齐平。
65.设置在牵引杆1两侧的多孔板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9,能够有选择地将连接横梁3连接在牵引杆1上不同位置。
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