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雾耐热手机导电薄膜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01:47: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导电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雾耐热手机导电薄膜。


背景技术:

2.ito导电膜由于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高的红外反射和紫外吸收率,导电性能好,硬度高,耐磨耐化学腐蚀,便于蚀刻等众多优点,广泛用于触控屏导电薄膜上。尤其是近年来触控式手机盛行,而触控式手机大至可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和电容式触控面板,而其两种皆须设有透明导电薄膜,以透过其导电并控制手机。目前,现有市面上的手机导电膜普遍没有防雾、耐热和防蓝光功能,因而在气温较低时容易出现雾气,而温度较高时容易导致薄膜变形,使其触摸失灵,影响手机的使用,而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严重影响人的视力,导致使用者眼睛近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雾耐热手机导电薄膜,本实用新型具有耐热、防雾和防蓝光的优点。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防雾耐热手机导电薄膜,包括薄膜本体,所述薄膜本体包括基层以及设于所述基层下表面的防雾层,所述防雾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耐热层, 所述耐热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离型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光学层,所述光学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光学层之间设置有防蓝光层,所述导电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纳米层。
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离型层用于保护硅胶层,且能够与硅胶层分离,而硅胶层用于贴附于手机屏幕,耐热层可承受较高的温度而不变形,能够有效隔绝手机触屏的高温传递,防雾层能够减少水气的吸附力,使得水气与手机屏幕接触后自动凝结成水珠,防止手机屏幕起雾,基层用于各层的承载,光学层用于对光线的折射进行干涉,减少光线的反射,增强光线的穿透率,防蓝光层采用蓝光阻断技术来对蓝光进行吸收与转化,实现对蓝光的有效阻断,能够有效阻隔紫外光射线、短波蓝光射线、柔和炫目光源刺激,纳米层用于抗静电、防吸附,减少指纹以及防水,增加硬度。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层采用钢化玻璃或塑料薄膜,且基层的厚度设置在0.12-0.08mm。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雾层采用季铵盐共聚物层,且防雾层的厚度设置在2-6μm。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热层采用环烯烃共聚物耐热树脂层,且耐热层的厚度设置在0.2-0.5μm。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学层采用氮氧化硅层,且光学层的厚度设置在0.05-0.2μm。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层采用氧化铟锡ito层,且导电层的厚度设置在0.01-0.05μm。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蓝光层为涂布与所述光学层上的uv固化蓝光吸收剂,且防蓝光层的厚度设置在8-10μm。
1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uv固化蓝光吸收剂由uv胶与蓝光吸收剂混合涂布于光学层,通过uv灯紫外线进行快速固化。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层为涂布与所述导电层上的uv固化纳米氧化物,且纳米层的厚度设置在8-10μm。
1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uv固化纳米氧化物由uv胶与纳米氧化物混合涂布于导电层,通过uv灯紫外线进行快速固化。
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晕层,所述电晕层为高压电击处理,用于增加所述防雾层的附着力。
1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电晕层的厚度设置在2-5μm,用于增加防雾层的附着力。
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薄膜本体的四侧设置有缓冲的包边,所述薄膜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薄膜本体四侧连接的r角,所述包边设置有与所述r角连接的过渡面。
1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包边采用硅胶,用于薄膜本体的四周受力缓冲,而r角和过渡面的设计用于薄膜本体上表面的四周圆滑过渡,一方面用于保护边角,防止边角崩碎,另一方面用于提升手感的舒适度。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具有防雾、耐热的功能,能够保障手机在气温较低或者温差相差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时防止手机屏幕起雾,同时也能够保障手机在发热量较大的情况下不会影响手机导电薄膜的正常使用,而且能够对蓝光进行吸收与转化,阻隔紫外光射线和短波蓝光射线以及柔和炫目光源的刺激,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从而保护使用者的眼睛。
22.2.本技术的薄膜本体不仅可通过设计的包边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而且可通过设置的r角增加薄膜本体的手感舒适度。
2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包边与薄膜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薄膜本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说明:薄膜本体1,基层101,防雾层102,耐热层103,硅胶层104,离型层
105,光学层106,导电层107,防蓝光层108,纳米层109,电晕层1010,包边2,r角3,过渡面4。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30.实施例:
31.一种防雾耐热手机导电薄膜,参照图1和图3,包括薄膜本体1,薄膜本体1包括基层101以及设于基层101下表面的防雾层102,防雾层102的下表面设置有耐热层103, 耐热层103的下表面设置有胶粘层, 胶粘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离型层105,基层101的上表面设置有光学层106,光学层106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电层107,导电层107与光学层106之间设置有防蓝光层108,导电层107的上表面设置有纳米层109。在本实施例中,胶粘层采用硅胶层104,离型层105用于保护硅胶层104,且能够与硅胶层104分离,而硅胶层104用于贴附于手机屏幕,耐热层103可承受较高的温度而不变形,能够有效隔绝手机触屏的高温传递,防雾层102能够减少水气的吸附力,使得水气与手机屏幕接触后自动凝结成水珠,防止手机屏幕起雾,基层101用于各层的承载,光学层106用于对光线的折射进行干涉,减少光线的反射,增强光线的穿透率,防蓝光层108采用蓝光阻断技术来对蓝光进行吸收与转化,实现对蓝光的有效阻断,能够有效阻隔紫外光射线、短波蓝光射线、柔和炫目光源刺激,纳米层109用于抗静电、防吸附,减少指纹以及防水,增加硬度,其中,胶粘层的厚度设置在0.05mm。在其它实施例中,胶粘层可采用压敏胶或ab胶或亚克力胶等,其厚度可设置在0.05-0.12mm。
32.在本实施例中,基层101采用柔性的钢化玻璃,厚度设置在0.08mm,在其它实施例中,基层101可采用pet或pe等透明薄膜,厚度可设置在0.12-0.08mm。
33.防雾层102采用季铵盐共聚物层。在本实施例中,防雾层102的厚度设置在2μm。在其它实施例中,防雾层102的厚度可设置在2-6μm。
34.耐热层103采用环烯烃共聚物耐热树脂层。在本实施例中,耐热层103的厚度设置在0.5μm。在其它实施例中,耐热层103的可厚度设置在0.2-0.5μm。
35.光学层106采用氮氧化硅层。在本实施例中,且光学层106的厚度设置在0.1μm。在其它实施例中,且光学层106的厚度可设置在0.05-0.2μm。
36.导电层107采用氧化铟锡ito层。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07的厚度设置在0.02μm。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电层107的厚度可设置在0.01-0.05μm。
37.防蓝光层108为涂布与光学层106上的uv固化蓝光吸收剂,uv固化蓝光吸收剂由uv胶与蓝光吸收剂混合涂布于光学层106,通过uv灯紫外线进行快速固化。在本实施例中,防蓝光层108的厚度设置在8μm。在其它实施例中,且防蓝光层108的厚度可设置在8-10μm。
38.纳米层109为涂布与导电层107上的uv固化纳米氧化物,uv固化纳米氧化物由uv胶与纳米氧化物混合涂布于导电层107,通过uv灯紫外线进行快速固化。在本实施例中,纳米层109的厚度设置在8μm,纳米氧化物采用纳米级氧化铁。在其它实施例中,纳米层109的厚度可设置在8-10μm,而纳米氧化物可采用纳米级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或氧化铝中的一种。
39.基层10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晕层1010,电晕层1010为高压电击处理,用于增加防雾层102的附着力。在本实施例中,电晕层1010的厚度设置在2μm,以便于膜的透光。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晕层1010的厚度可设置在2-5μm。
40.参照图1和图2,薄膜本体1的四侧设置有缓冲的包边2,包边2采用硅胶,用于薄膜本体1的四周受力缓冲,而薄膜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薄膜本体1四侧连接的r角3,包边2设置有连接r角3的过渡面4,r角3和过渡面4的设计用于薄膜本体1上表面的四周圆滑过渡,一方面用于保护边角,防止边角崩碎,另一方面用于提升手感的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r角3的直径不超过薄膜本体1厚度的一半。在其它实施例中,r角3不超过包边高度的一半。
41.在制造该导电薄膜时,先在基层101的上表面涂布一层光学层106,在于该光学层106的上表面涂布一层防蓝光层108,在于防蓝光层108的上表面涂布一层导电层107,在于导电层107的上表面涂布一层纳米层109,然后,在基层101的下表面涂布一层防雾层102,在于防雾层102的下表面涂布一层耐热层103,在于耐热层103的下表面涂布一层硅胶层104,最后,硅胶层104的下表面贴附一层离型层105。
42.具体的,在实际使用时,将离型层105从薄膜本体1的底部剥离,然后,通过硅胶层104将薄膜本体1贴附于手机屏幕上。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