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连续油管滚筒电气系统数据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9:00: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油管滚筒电气系统数据连接装置,属于石油开采设备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连续油管设备作为油气增产的主要施工设备之一,目前在油气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连续油管(coiled tubing)是用低碳合金钢制作的管材,有很好的挠性,又称挠性油管,一卷连续油管长几千米,可以代替常规油管进行很多作业,连续油管作业设备具有带压作业、连续起下的特点,设备体积小,作业周期快,成本低。目前,随着国内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连续油管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连续油管长度、重量在持续增加,做为连续油管的承载机构滚筒随之越来越大,受限于国内车辆运输要求,绝大多数连续油管设备,滚筒单独成撬,独立于主车之外,在使用时采用连接线将主车和滚筒连接起来使用。由于国内连续油管生产厂家不断增加,加之每个厂家设计规范不同,滚筒电气系统连接线上的连接器各不相同,各个厂家的连接线连接器不能相互连接使用。已有技术的各大厂家连续油管滚筒电气系统连接器均是只能和自己生产的主车连接,不能和其他厂家通用。加之用户多数存在采购的滚筒数量较多、主车数量较少,在使用一个厂家的主车匹配多种滚筒时发生不同厂家滚筒电气系统连接不能兼容匹配使用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资源闲置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油管滚筒电气系统数据连接装置,使连续油管滚筒电气系统连接能够兼容匹配,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同时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滚筒和主车,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连续油管滚筒电气系统数据连接装置,包含线缆接线箱、滚筒连接器、主车连接器、滚筒线缆、主车线缆和接线端子,线缆接线箱内设置接线端子,滚筒连接器和主车连接器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滚筒连接器通过滚筒线缆与接线端子一端连接,多个主车连接器通过主车线缆与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滚筒连接器通过滚筒隔板连接器与滚筒连接,主车连接器通过主车隔板连接器与主车连接。
6.所述滚筒连接器和主车连接器分别设有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滚筒隔板连接器和主车隔板连接器分别设有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和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和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相匹配。
7.多个所述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分别通过一根滚筒线缆和主车线缆与接线端子的两端连接,从而实现任意一个滚筒连接器插头与任意一个主车连接器插头的连接。
8.所述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和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可以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等形
状;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的形状各不相同,可以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等形状,根据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和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的形状选择相匹配的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
9.所述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包含市面上各大连续油管生产厂家电气系统连接器型号,数量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处理。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通过接线端子实现每个连续油管生产厂家电气系统不同类型的连接器全部相连,用户在使用时直接选择与滚筒隔板连接器和主车隔板连接器相匹配的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对接即可实现滚筒和主车电气系统的兼容匹配连接。
10.所述接线端子两端各设有多个接线口。
11.所述滚筒、主车、滚筒隔板连接器和主车隔板连接器等均是市场上公开销售的本领域通用产品,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12.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通过增加线缆接线箱,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包括了市面上各个连续油管生产厂家电气系统连接器,集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滚筒交叉使用过程中,根据滚筒隔板连接器和主车隔板连接器的型号,在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中直接使用对应的连接器插头连接使用即可。解决了用户在使用一个厂家的主车匹配多种滚筒时发生不同厂家滚筒电气系统连接不能兼容匹配使用的情况,降低了用户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闲置和浪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包含市面上各大连续油管生产厂家电气系统连接器型号,可以同时连接不同厂家的滚筒和主车,并可在线缆接线箱中的接线端子中调整各种各样的接线顺序,使用户仅使用一套本实用新型即可满足多套不同厂家的滚筒和主车同时兼容使用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生产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和浪费。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示意图;
16.图中:线缆接线箱1、滚筒线缆4、主车线缆5、接线端子6、主车7、主车隔板连接器8、滚筒9、滚筒隔板连接器10、滚筒连接器一21、滚筒连接器二22、滚筒连接器三23、主车连接器一31、主车连接器二32、主车连接器三33。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8.一种连续油管滚筒电气系统数据连接装置,包含线缆接线箱1、滚筒连接器、主车连接器、滚筒线缆4、主车线缆5和接线端子6,线缆接线箱1内设置接线端子6,滚筒连接器和主车连接器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滚筒连接器通过滚筒线缆4与接线端子6一端连接,多个主车连接器通过主车线缆5与接线端子6另一端连接;滚筒连接器通过滚筒隔板连接器10与滚筒9连接,主车连接器通过主车隔板连接器8与主车7连接。
19.所述滚筒连接器和主车连接器分别设有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滚筒隔板连接器10和主车隔板连接器8分别设有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和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
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和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相匹配。
20.多个所述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分别通过一根滚筒线缆4和主车线缆5与接线端子6的两端连接,从而实现任意一个滚筒连接器插头与任意一个主车连接器插头的连接。
21.所述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和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可以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等形状;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的形状各不相同,可以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等形状,根据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和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的形状选择相匹配的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
22.所述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包含市面上各大连续油管生产厂家电气系统连接器型号,数量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处理。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通过接线端子6实现每个连续油管生产厂家电气系统不同类型的连接器全部相连,用户在使用时直接选择与滚筒隔板连接器10和主车隔板连接器8相匹配的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对接即可实现滚筒和主车电气系统的兼容匹配连接。
23.所述接线端子6两端各设有多个接线口。
24.所述滚筒连接器中全部的滚筒连接器插头通过滚筒线缆4连接在线缆接线箱1中,主车连接器中全部主车连接器插头通过主车线缆5连接在线缆接线箱1中,滚筒连接器中全部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中全部主车连接器插头通过安装在线缆接线箱1中的接线端子6实现接通,其中任意一个滚筒连接器插头与任意一个主车连接器插头都是接通的。用户在使用时根据滚筒9和滚筒隔板连接器10以及主车7和主车隔板连接器8的品牌和型号,在滚筒连接器和主车连接器中选择对应的插头,将本实用新型中滚筒连接器中可以匹配的滚筒连接器插头和滚筒隔板连接器10连接起来,主车连接器中可以匹配的主车连接器插头和主车隔板连接器8连接起来,由此滚筒隔板连接器10和主车隔板连接器8连接完成,从而实现兼容的目的。
25.本实施例中,滚筒连接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滚筒连接器一21、滚筒连接器二22和滚筒连接器三23,滚筒连接器一21、滚筒连接器二22和滚筒连接器三23分别设有滚筒连接器插头一、滚筒连接器插头二和滚筒连接器插头三,滚筒连接器插头一、滚筒连接器插头二和滚筒连接器插头三的形状分别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滚筒隔板连接器10的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形状为方形,根据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的形状,选择滚筒连接器插头二插入到滚筒隔板连接器插座中,将滚筒连接器二22与滚筒隔板连接器10连接;主车连接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主车连接器一31、主车连接器二32和主车连接器三33,主车连接器一31、主车连接器二32和主车连接器三33分别设有主车连接器插头一、主车连接器插头二和主车连接器插头三,主车连接器插头一、主车连接器插头二和主车连接器插头三的形状分别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主车隔板连接器8的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形状为圆形,根据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的形状,选择主车连接器插头一插入到主车隔板连接器插座中,将主车连接器一31与主车隔板连接器8连接。
26.所述线缆接线箱1选用南阳一通生产的200*200*180型号的接线箱,滚筒连接器采用安费诺、泰兴航天、沈阳兴华生产的pt06a、kdb06e连接器,主车连接器采用安费诺、泰兴航天、沈阳兴华生产的pt06s、kdb02e连接器,滚筒线缆4采用华通线缆生产的16*0.5mm2线
缆,主车线缆5采用华通线缆生产的16*0.5mm2线缆,接线端子6采用菲尼克斯生产300106型号接线端子。
27.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通过增加线缆接线箱1,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包括了市面上各个连续油管生产厂家电气系统连接器,集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滚筒交叉使用过程中,根据滚筒隔板连接器10和主车隔板连接器8的型号,在多个滚筒连接器插头和主车连接器插头中直接使用对应的连接器插头连接使用即可。解决了用户在使用一个厂家的主车匹配多种滚筒时发生不同厂家滚筒电气系统连接不能兼容匹配使用的情况,降低了用户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闲置和浪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