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3:3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


背景技术:

2.冷却塔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现有冷却塔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消除冷却塔排放的可见雨雾白烟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无法有效的对冷凝水进行回收达到节水目的。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节水消雾冷却塔。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节水消雾冷却塔。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贯通于所述塔体的排风筒,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上方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上方设置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外侧设置有进水连接头,所述主水管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主水管连通的副水管,各所述副水管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
6.所述塔体的前端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风门,所述塔体的后端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风门配合使用的第二风门,各相对设置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之间均设置有开口向上风箱,所述风箱位于所述塔体内,所述风箱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配合使用的风口;所述风箱的下端与导流部上端连接,所述风箱的底部呈v字型结构,
7.各所述风箱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消雾冷凝模块,相邻的两个消雾冷凝模块相互连接,所述消雾冷凝模块包括两个定位板,各所述定位板的下部和左部分别通过各横截面呈l形的连接件连接,各所述连接件上均开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槽,各所述定位板的上部和右部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各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各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槽;
8.各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每两个相邻的分隔板之间均设置有间隔板,各所述分隔板和间隔板通过插设在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进行定位;各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各所述定位板可拆卸连接;
9.所述分隔板的前端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左低右高的第一隔离条,两个相邻的第一隔离条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间隔板的前端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左高右低的第二隔离条,两个相邻的第二隔离条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10.作为优选,所述塔体内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包括若干个竖直支撑杆和若干个横
向支撑杆,各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上端与塔体顶板连接,各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集水池内;各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竖直支撑杆垂直,并同时与各所述竖直支撑杆和所述塔体的内壁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填料层、主水管、副水管、风箱和消雾冷凝模块与塔体连接的同时通过竖直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支撑。
12.作为优选,所述风箱包括风箱框架和两个风箱侧板,各所述风箱侧板分别与所述风箱框架的两侧连接;所述导流部的上端与所述风箱框架的下端连接。
13.导流部为v字形结构,在使用消雾功能时,通过电机带动两个导流板转动,使其v字形闭合,v字形的结构,既能起到导流的作用,也能在闭合状态下,隔绝饱和湿热空气与塔外干冷空气直接接触;不使用消雾功能时,v字形两个长边处于打开状态,自然垂直状态(即通过电机将两个导流板打开),呈两条垂直于地面的平行线,且塔体两侧的第一风门10和第二风门11处于关闭状态,隔绝塔外干冷空气进入塔体内,在此状态下,填料层上升的饱和湿热空气可同时从消雾冷凝模块的两个流道进入导风筒,从而通过风机排出塔外,在此状态下,也就恢复了冷却塔最原始的运行工况。
14.作为优选,所述导流部包括两个导流板,各所述导流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所述风箱框架转动连接,各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塔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至少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塔体,并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15.各所述导流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挡块,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挡块错位设置。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横截面呈l形。
17.作为优选,各所述定位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矩形定位框,所述挡板的个数为两个,各所述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各所述延伸块分别插入各所述矩形定位框内,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18.作为优选,沿各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形开口,
19.作为优选,所述排风筒内设置有排风机。
20.各所述风箱下方均设置有限制横梁,所述限制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塔体的内壁连接,各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内侧与所述限制横梁的两侧贴合。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消除冷却塔排放的可见雨雾白烟效果;另一方面,可对冷凝水进行回收达到节水目的,同时通过设置导流部有效的提高了湿热空气上升效果;再一方面,便于对消雾冷凝模块进行拆装更换。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和制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塔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水管与副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风箱与导流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两个导流板打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两个导流板关闭形成v字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各定位板与连接杆和连接件等部件连接,且未设置分隔板和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11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12是图8中设置分隔板和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是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5.图14是分隔板上设置第一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5是图14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7.图16是间隔板上设置第二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7是图16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9.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消雾冷凝模块与部分风箱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如图1至图18所示,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风道(图中未示出),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贯通于所述塔体的排风筒5,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池2,所述集水池2上方设置有填料层3,所述填料层3上方设置有主水管6,所述主水管6的外侧设置有进水连接头 7,所述主水管6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主水管6连通的副水管8,各所述副水管8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9;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两个喷头之间的间距为一米。
44.所述塔体1的前端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风门10,所述塔体1的后端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风门10配合使用的第二风门1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可开启和关闭,可使用推拉玻璃窗或百叶窗等任意能够实现关闭和开启功能的现有结构均可。
45.各相对设置的第一风门10和第二风门11之间均设置有开口向上风箱13,所述风箱13位于所述塔体1内,所述风箱13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门10 和所述第二风门11配合使用的风口15;所述风箱13的下端与导流部16上端连接,
46.各所述风箱13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消雾冷凝模块17,相邻的两个消雾冷凝模块17
相互连接,所述消雾冷凝模块17包括两个定位板18,各所述定位板18 的下部和左部分别通过各横截面呈l形的连接件19连接,各所述连接件19上均开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槽20,各所述定位板18的上部和右部分别通过连接杆21连接,各所述连接杆21的内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各所述第一限位槽20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槽22;
47.各所述定位板18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23,每两个相邻的分隔板23之间均设置有间隔板26,各所述分隔板23和间隔板26通过插设在第一限位槽20 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2内进行定位;各所述连接杆21之间设置有挡板27,所述挡板27与各所述定位板18可拆卸连接;
48.所述分隔板23的前端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左低右高的第一隔离条28,两个相邻的第一隔离条28之间形成第一通道29;所述间隔板26的前端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左高右低的第二隔离条30,两个相邻的第二隔离条30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31。各第二隔离条30分别与相邻的分隔板后端贴合,各第一隔离条分别与相邻的间隔板后端贴合。
49.所述塔体1内设置有架体32,所述架体32包括若干个竖直支撑杆33和若干个横向支撑杆35,各所述竖直支撑杆33的上端与塔体顶板36连接,各所述竖直支撑杆33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集水池2内;各所述横向支撑杆35与所述竖直支撑杆33垂直,并同时与各所述竖直支撑杆33和所述塔体1的内壁连接。
50.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所述填料层3、主水管6、副水管8、风箱13 和消雾冷凝模块17与塔体1连接的同时通过竖直支撑杆33和横向支撑杆35支撑。
51.所述风箱13包括风箱框架37和两个风箱侧板38,各所述风箱侧板38分别与所述风箱框架37的两侧连接;所述导流部16的上端与所述风箱框架37的下端连接。通过设置导流部16,使其湿热蒸汽能够快速的通过风箱13向上运动进入消雾冷凝模块17,进一步提高效率。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还可设置引流槽,引流槽的作用为:水滴经消雾冷凝模块17固定流道汇入引流槽,通过引流槽将水引致塔下集水池2内。
52.所述导流部16包括两个导流板51,各所述导流板51的上端通过转轴88与所述风箱框架37转动连接,各所述转轴8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塔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至少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塔体1,并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53.各所述导流板51的两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挡块52,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挡块52错位设置。通过将同一侧的两个挡块错位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两个挡块配合使用的效果。
54.为了使其间隔板26和分隔板23固定的更加稳定,所述第一限位槽20的横截面呈l形。
55.为了便于对其间隔板26和分隔板23进行拆装和定位,各所述定位板18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矩形定位框53,所述挡板27的个数为两个,各所述挡板27 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55,各所述延伸块55分别插入各所述矩形定位框53内,并通过螺钉56进行固定。
56.为了避免挡板27对间隔板26和分隔板23之间的通道进行阻挡,沿各所述挡板27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形开口57,所述排风筒5内设置有排风机。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塔体1内设置收水器(也称阻水器,为现有技术),收水器位于风箱13和填料层3之间。
57.各所述风箱13下方均设置有限制横梁89,所述限制横梁8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塔体1的内壁连接,各所述导流板51的下端内侧与所述限制横梁89的两侧贴合。通过设置横梁89
与各个导流板51配合使用,当导流板51的下端内侧与限制横梁89接触时,停止电机带动导流板51转动,有效的避免了两个导流板51由于转动不同步而影响闭合效果,从而更好的通过各个挡块52、导流板 51和横梁89对通口99起到封闭作用。
58.消雾冷凝模块17:组装好后,会形成两个不同方向,且完全隔离的通道,一个通道走饱和湿热空气,一个走干冷空气,使饱和湿热空气快速冷凝形成水滴,消雾冷凝模块经过特殊涂层处理,具有快速冷凝湿热空气形成水滴的作用,具体方式为,使用时,消雾冷凝模块17依次排列设置,但是相邻的两个消雾冷凝模块17中湿热空气和干冷空气分隔板的方式不同,举例如图18所示,将4 个消雾冷凝模块17分成ab两组(在此为示例,消雾冷凝模块17的实际个数不局限于两组四个,具体个数根据塔体大小而定),每组消雾冷凝模块17的个数为两个(a组通过图中f1表示,b组通过图中f2表示),进入风箱13的冷空气分别通过各个a组的第二通道31和各个b组的第一通道29经过各消雾冷凝模块(图18中双箭头方向为冷空气运动方向),塔体1内的湿热空气分别通过各个a组的第一通道29和各个b组的第二通道31经过各消雾冷凝模块(图18 中三箭头方向为湿热空气运动方向),从而通过各个消雾冷凝模块17中的间隔板26和分隔板23进行壁面的热交换和冷凝,产生的冷凝水掉落至集水池2中。
59.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工作原理为,
60.水通过主水管6进入冷却塔内的布水支管(即副水管8),经布水喷头(即喷头9)撒向填料层3,填料层3将水形成水膜,增加水的比表面积;通过电动机带动设置在塔体1顶部排风筒5内的排风机转动,使其排风机旋转产生抽风,将塔体1外的冷空气通过底部进风道抽入填料层3中,和形成水膜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将水温降低,冷空气和热水接触后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从填料层3进入收水器,收水器将较大颗粒的水滴进行拦截,细小的水蒸气向塔体1上部运动至v字型翻板处(即导流部16处),经v型两侧(即导流部16上的两个导流板51)引流至消雾冷凝模块17湿热空气流道内(即第一通道29或第二通道);
61.打开第一风门10和第二风门11(可采用百叶窗制成),塔体1外冷空气经风箱13进入消雾冷凝模块17冷空气流道内(即第一通道29或第二通道),同消雾冷凝模块17湿热空气流道内的湿热水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湿热空气经过降温后,在消雾冷凝模块17表面上冷凝形成水滴,水滴经消雾冷凝模块17固定流道汇入引流槽,引流槽将水引致塔下集水池2内。
62.具体方式为,利用塔体1顶部的排风机的风能,将塔外干冷空气从专设的进风道吸入消雾冷凝模块,和塔内从收水器上升的饱和湿热空气吸入消雾冷凝模块,塔内外的饱和湿热空气与干冷空气在消雾冷凝模块内进行间接热交换,使饱和湿热空气快速降温,析出水滴,水滴顺着消雾冷凝模块设置的流道,延流道汇集流入塔下水池;经降温、降湿后的饱和湿热空气转换为干冷空气和塔外干冷空气经消雾冷凝模块换热后转换为干热空气在消雾装置顶部空间混合,经冷却塔风机抽出塔外,达到风筒顶部无雾羽现象。
63.当夏季,冷却塔降温受限时,通过关闭活动百叶(第一风门10和第二风门 11),开启冷凝模块进风道底部v字形翻板(两个导流板51),使v字形翻板完全打开(具体打开方式为,通过电机带动导流板51),打开后,v字形翻板呈ii(具体方式,通过电机将两个导流板51的下端与横梁89的两侧分离,使其两个导流板相互平行,使其不在通过导流板51配合挡块52对风箱框架37形成的通口99进行限制,从而湿热空气可通过通口99向上运动),此时湿热空气即可以经消雾冷凝模块的湿热空气流道,也可通过消雾冷凝模块的干冷空气流道,通
过风机抽风排除塔外,从而降低循环水的温度。
64.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