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2:15: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许多电子产品需要通过线缆与其他有源器件电连接,进而传输电流或信号,如各种插接口、同轴连接器,通常,线缆与电子产品连接前,需要先将线缆裁断,形成一定长度,再将一定长度的线缆末端剥皮,露出线芯,最后沾锡处理,便形成可与电子产品连接的已处理线缆。
3.传统的线缆处理过程为:分切线缆成段、剥皮露出线芯、沾助焊剂和锡膏,形成一定长度待使用的线缆,整个过程效率过低,成本高,为了提高线缆剥线沾锡的效率,企业制作了自动分切剥线机,利用切刀与剥刀配合,直接将线缆的单边切断并剥皮、沾锡,由于一次分切的线缆较多,导致多次分切后的线缆散乱放置,需人工整理整齐,方可顺利进入后工站,同时,只能实现单头剥皮沾锡,工作效率较低。
4.因此,发明人致力于设计一种剥线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不仅可双头剥皮沾锡,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转移剥皮沾锡后的线缆,整齐出线,便于后工站正常运行。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7.一种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沿进线方向依次设有线缆夹头、剥切机构和线夹,所述线缆夹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线夹转动且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线缆夹头和线夹二者的下方分别设有助焊剂盒和锡盒,所述线夹的正面间隔设有转线夹,所述转线夹翻转且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出线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线缆夹头包括底座和至少一对胶轮,所述底座上设有调节架,每对所述胶轮并列设置且二者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调节架上,同一对所述胶轮联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架和所述底座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中间齿轮,同一对所述胶轮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间齿轮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中间齿轮之间通过过渡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通过转接件与其中一个所述中间齿轮径向活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剥切机构包括两对剥刀,两对所述剥刀之间设有一对切刀,所述剥刀和切刀二者竖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两对所述剥刀之间间隔设有两对搓刀,所述切刀位于两对所述搓刀之间,所述搓刀与所述剥刀纵向和竖向滑动连接,同一对所述搓刀的纵向和竖向滑动方向相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的出料端设有出线
板,所述出线板靠近所述转线夹的一端纵向滑动连接有取线滑块,所述取线滑块通过滑条活动挂接于所述出线板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取线滑块靠近所述转线夹的一端间隔凸出设有两个阻挡部,所述转线夹翻转后插至相邻两个所述阻挡部之间。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取线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出线板的底部,所述滑条固定于所述阻挡部上,所述滑条滑动盖设于所述出线板的滑槽上,所述取线滑块由偏心连杆机构驱动滑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取线滑块的上方设有取线杆,所述取线杆竖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取线杆上设有取线条。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取线滑块与所述出线板之间设有压条,所述转线夹活动插至所述取线槽内并弹性抵压所述压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通过线缆夹头夹持线缆,线夹夹住线缆的末端,利用剥切机构将线缆切开形成一段并剥皮露出线芯,实现双头剥皮沾锡,提高生产效率,线缆夹头和线夹分别转动,使线缆切剥的部分沾上助焊剂和锡膏,再由转线夹将线夹上已分段并沾锡的线缆统一转移,整齐出线,便于后工站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立体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送线机构的立体放大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送线机构的部分立体分解放大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剥切机构的立体放大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线机构的立体放大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线机构和出线机构的立体放大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线机构和出线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出线机构的部分立体分解放大图。
26.图示说明:
27.1、机架,11、进线板,12、出线板,121、滑槽,2、送线机构,21、底座,211、导线块,212、旋转电机,2121、半齿轮,213、转盘,22、下胶轮,221、下齿轮,23、调节架,24、上胶轮,241、上齿轮,25、转接件,26、过渡齿轮,27、上中间齿轮,28、下中间齿轮,281、胶轮驱动电机,3、助焊剂盒,4、锡盒,5、夹线机构,51、线夹,52、转动驱动电机,53、转动盘,54、横向驱动电机,541、齿条,55、横向驱动气缸,6、转线机构,61、转线夹,611、转线气缸,612、纵移气缸,613、转动电机,62、滑座,7、剥切机构,71、上剥刀,72、下剥刀,73、剥切电机,731、正反螺杆,732、上滑座,7321、上搓皮气缸,733、下滑座,7331、下搓皮气缸,74、上搓刀,75、下搓刀,76、搓刀驱动气缸,761、搓刀转盘,762、搓皮连杆,77、上切刀,78、下切刀,8、出线机构,81、取线滑块,811、滑条,812、压条,82、滑动取线电机,821、取线连杆,83、取线杆,831、取线条,84、取线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
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29.参照图1至图8,一种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包括一机架1、一送线机构2、一剥切机构7、一夹线机构5、两个锡盒4、两个助焊剂盒3、一转线机构6和一出线机构8,送线机构2、剥切机构7和夹线机构5三者沿着线缆的进线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上,其中一个助焊剂盒3和其中一个锡盒4设置于送线机构2的旁侧,另一助焊剂盒3和另一锡盒4设置于夹线机构5的旁侧,转线机构6间隔设置于夹线机构5的正面,出线机构8设置机架1的出线端,转线机构6位于出线机构8与夹线机构5之间,多个线缆卷盘上的线缆自由端穿过送线机构2,送线机构2夹持线缆并送线,夹线机构5夹住线缆的末端,剥切机构7将送线机构2与夹线机构5之间的线缆切断并剥皮,露出末端线芯,送线机构2和夹线机构5将各自夹持的线缆沾助焊剂和锡膏,转线机构6将夹线机构5上夹持的分段线缆转出,由出线机构8梳捋、移出。
30.参照图1,所述机架1的进线端设有一进线板11,该机架1的出线端固定设有一出线板12,本实施例中,线缆的进线方向与线缆分段后的出线方向垂直,即进线板11位于机架1的左端,出线板12位于机架1的前端,进线板11与出线板12垂直设置。
31.参照图1至图3,所述送线机构2位于进线板11的出线端,该送线机构2具有调节功能,可夹持各种线径的线缆,送线机构2包括一线缆夹头、一旋转电机212和一胶轮驱动电机281,线缆夹头转动设置于机架1的固定板正面,该线缆夹头包括一底座21、一调节架23和至少一对胶轮,调节架23可调节的设置于底座21上,该调节架23用于调节胶轮的压线松紧度和压线宽度,每对胶轮并列设置且二者分别转动设置于底座21和调节架23上,所有胶轮联动连接,当向上移动调节架23时,同一对胶轮之间的间距也随之改变,进而改变胶轮的压线松紧度和压线宽度,所述底座21上设有凹槽形成凵形,所有胶轮均垂直且转动设置于底座21的外侧面上,底座21远离胶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调节架23滑动设置于连接板上并通过调节螺母锁定,调节架23上设有多个凹槽,为了使线缆的夹持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优选两对胶轮,两对胶轮间隔并排设置,每对胶轮上下并列设置,每对胶轮具体为一上胶轮24和一下胶轮22,两对胶轮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具体的,两个上胶轮24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上连接杆,即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胶轮24转动连接,两个下胶轮22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下连接杆,即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胶轮22转动连接,每个下胶轮22的转轴上固定有一下齿轮221,两个下齿轮221之间设有一下中间齿轮28,该下中间齿轮28转动设置于底座21上并同时与两个下齿轮221啮合,两个下齿轮221和下中间齿轮28均位于底座21的凹槽中,每个上胶轮24的转轴上固定有一上齿轮241,两个上齿轮241之间设有一上中间齿轮27,上中间齿轮27与下中间齿轮28自上而下错开设置,上中间齿轮27转动设置于调节架23上并同时与两个上齿轮241啮合,两个上齿轮241和上中间齿轮27均位于调节架23的凹槽中,底座21上还转动连接有一过渡齿轮26,该过渡齿轮26与上中间齿轮27径向活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26和上中间齿轮27之间设有转接件25,过渡齿轮26和上中间齿轮27二者相对转接件25径向滑动的方向交叉,为了提高过渡齿轮26、上中间齿轮27和转接件25三者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过渡齿轮26和上中间齿轮27二者相对转接件25径向滑动的方向垂直,过渡齿轮26和上中间齿轮27分别与转接件25的两端面凹凸滑动配合,具体的,转接件25两端面的内凹部分相互垂直,内凹部分中心设有通孔251,过渡齿轮26和上中间齿轮27二者的转接面上分别设有转接凸起,两个转接凸起分别伸至转接件25的两个内凹部分中,使过渡齿轮26、上中间齿轮27和转接件25三者之间以径向活动连接的方式转接;旋转电机212和胶
轮驱动电机281固定于固定板的背面,旋转电机212和胶轮驱动电机281自上而下设置,底座21通过转盘213转动设置于机架1的固定板上,转盘213的外圈固定有一半齿轮2121,旋转电机212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半齿轮2121啮合,带动线缆夹头转动,胶轮驱动电机281的输出轴穿过转盘213和固定板11并与下中间齿轮28固定连接。
32.参照图1和图4,所述剥切机构7位于送线机构2与夹线机构5之间,剥切机构7包括两对剥刀、至少一对切刀、至少一对搓刀、两个滑座、一剥切电机73和一搓刀驱动气缸76,剥切电机73设置于工作面板的支撑架顶部,两个滑座自上而下套设于剥切电机73的正反螺杆731(正反螺杆731上下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上,两个滑座具体为上滑座732和下滑座733,剥切电机73通过正反螺杆731驱动上滑座732和下滑座733相向或背向滑动,每对剥刀具体为一上剥刀71和一下剥刀72,两个上剥刀71间隔固定于上滑座732的底部,两个下剥刀72间隔固定于下滑座733的顶部,本实施例优选一对切刀和两对搓刀,一对切刀具体为一上切刀77和一下切刀78,上切刀77固定于上滑座732的底部并位于两个上切刀77之间,下切刀78固定于下滑座733的顶部并位于两个下切刀78之间,两对搓刀间隔设置并位于两对剥刀之间,上切刀77和下切刀78位于两对搓刀之间,同一对搓刀分别纵向和竖向滑动设于两个滑座上且二者的纵向和竖向滑动方向相反,每对搓刀具体为上搓刀74和下搓刀75,本实施例中,两个上搓刀74通过上滑块纵向滑动设置于上滑座732上,上滑座732上固定有上搓皮气缸7321,上滑块设置于上搓皮气缸7321的输出轴上,两个下搓刀75通过下滑块纵向滑动设置于下滑座733上,下滑座733上固定有下搓皮气缸7331,下滑块设置于下搓皮气缸7331的输出轴上,支撑架上转动设有搓刀转盘761,上滑块和下滑块分别通过一搓皮连杆762与搓刀转盘761偏心铰接,搓刀驱动气缸76设置于搓刀转盘761的下方并通过搓刀齿条与搓刀转盘761啮合,当上滑座732与下滑座733相向或背向竖直移动时,两个上搓刀74和两个下搓刀75相向或背向竖直移动,当两对剥刀切断线缆的绝缘皮时,上搓皮气缸7321驱动两个上搓刀74下移,下搓皮气缸7331驱动两个下搓刀75上移,搓刀驱动气缸76驱动搓刀转盘761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下搓刀75与两个上搓刀74反向移动搓皮,使分切的绝缘皮彻底断开。
33.参照图5,所述夹线机构5包括一线夹51、一横向驱动气缸55、一转动驱动电机52和一横向驱动电机54,转动驱动电机52和横向驱动电机54自上而下设置于机架1的侧板上,侧板的正面转动设有一转动盘53,转动驱动电机52的输出齿轮与转动盘53的半齿轮啮合,转动盘53上横向滑动连接有一框形的齿条541,线夹51横向滑动设置于齿条541的正面,横向驱动气缸55设置于齿条541上并与线夹51传动连接,横向驱动电机54的输出齿轮伸入齿条541内并与该齿条541啮合。
34.参照图1,两个助焊剂盒3、两个锡盒4分别对称设置于机架1上,具体的,其中一个锡盒4和其中一个助焊剂盒3沿着送线方向设置于线缆夹头的下方,另一助焊剂盒3和另一锡盒4沿着送线方向设置于线夹51的下方,每个锡盒4远离对应助焊剂盒3的一侧设有刮锡板,该刮锡板由一刮锡连杆与刮锡马达输出端的偏心轮偏心连接,刮锡马达通过偏心轮和刮锡连杆驱动刮锡板摆动,将对应锡盒4内表面的一层锡膏刮至一侧。
35.参照图1、图6和图7,所述转线机构6位于夹线机构5与出线板12之间,转线机构6包括一转线气缸611、一转动电机613和一纵移气缸612,机架1上纵向滑动连接有一滑座62,纵移气缸612设置于机架1上并驱动滑座62纵向移动,转动电机613固定于滑座62上,转动电机61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转线气缸611转动,转线气缸611的输出端设有转线夹61。
36.参照图1、图6、图7和图8,所述出线机构8包括一取线滑块81、一滑动取线电机82、一取线杆83和一取线气缸84,取线滑块81滑动设置于出线板12靠近转线夹61的一端且滑动设置于出线板12的底部,取线滑块81靠近转线夹61的一端间隔凸出设有两个阻挡部,两个阻挡部之间形成一取线槽,取线滑块81上弹性连接有一压条812,该压条812显露于出线板12并位于两个阻挡部之间,转线夹61翻转后插至取线槽内并弹性抵压压条812,每个阻挡部上固定有一滑条811,该滑条811滑动盖设于出线板12的滑槽121上(出线板12位于滑条811与取线滑块81之间),取线滑块81由偏心连杆机构驱动在出线板12的底部滑动,偏心连杆机构包括一滑动取线电机82、一偏心轮、一取线连杆821,滑动取线电机82位于出线板12的下方,偏心轮转动设置于滑动取线电机82的输出端,取线连杆821的一端与偏心轮偏心连接,取线连杆821的另一端与取线滑块81连接。
37.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的工作原理为:多个线缆卷盘上的线缆自由端由两对胶轮夹持,胶轮驱动电机281驱动下中间齿轮28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下胶轮22和两个上胶轮24联动送线,使线缆末端伸至导线块211外,横向驱动电机54驱动齿条541在转动盘53上横向滑动,进而带动线夹51一次横向移动,横向驱动气缸55驱动线夹51在齿条541上二次横向移动,使线夹51靠近剥切机构7的剥切口,线夹51夹住多个线缆的自由端,剥切电机73驱动上滑座732和下滑座733相向移动,一对切刀将线缆切断,使剥切的绝缘层形成两段,两对剥刀将剥切口处多个线缆的绝缘皮切开,上搓皮气缸7321驱动上搓刀71下移,下搓皮气缸7331驱动下搓刀75上移,抵压绝缘皮,搓刀驱动气缸76带动同一对搓刀反向滑动,使两对剥刀之间的绝缘皮滚动断开,一方面,旋转电机212通过齿轮带动半齿轮2121转动,进而带动转盘213、底座21、调节架23和四个胶轮一起顺时针转动,使线缆自由端切口处已剥切的绝缘皮在对应剥刀的刮动下脱落,露出线芯,当四个胶轮夹持线缆顺时针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导线块211倾斜并将线缆末端露出的线芯插入对应的助焊剂盒3内沾助焊剂,旋转电机212再次驱动转盘213、底座21、调节架23和四个胶轮一起转动又一角度,使导线块211处于竖直状态并将线缆末端露出的线芯插入对应的锡盒4内沾锡,旋转电机212控制四个胶轮复位,另一方面,横向驱动电机54和横向驱动气缸55分别控制线夹51二次横向移动,当线夹51位于对应的助焊剂盒3上方时,转动驱动电机52驱动转动盘53、齿条541和线夹51一起逆时针转动一角度,使分段线缆自由端切口处已剥切的绝缘皮在对应剥刀的刮动下脱落,露出线芯,线夹51夹持的分段线缆的线芯插入下方对应的助焊剂盒3内沾助焊剂,线夹51再次横向移动,当线夹51位于对应的锡盒4上方时,转动驱动电机52驱动转动盘53、齿条541和线夹51一起逆时针转动另一角度,使线夹51夹持的分段线缆的线芯插入下方对应的锡盒4内沾锡,线夹51复位,纵移气动612驱动转线夹61靠近线夹51,转线气缸611驱动转线夹61夹取线夹51上的多个分段线缆,转动电机613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转线夹61翻转180度并插入取线滑块81的取线槽内,转线夹61弹性抵压压条812,转线夹61松开分段线缆并后退,多根分段线缆落至取线滑块81的两个滑条811上,取线气缸84驱动取线杆83下移抵压出线板12,挡住出线板12上的分段线缆,滑动取线电机82通过偏心连杆机构驱动取线滑块81后退,使两个滑条811上的分段线缆移至出线板12上,形成整齐排列的分段线缆。
38.本实用新型的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通过调节调节架23,可调节两对胶轮的夹线宽度和松紧度,可用于夹持不同线径的线缆,通用性较强,利用线缆夹头夹持线缆,线夹51夹住线缆的末端,剥切机构7将线缆切开形成一段并剥皮露出线芯,实现双头剥皮沾锡,
提高生产效率,线缆夹头和线夹51分别转动,使线缆切剥的部分沾上助焊剂和锡膏,再由转线夹61将线夹51上已分段并沾锡的线缆统一转移,整齐出线,便于后工站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的双头全自动沾锡剥线机可生产两头剥皮沾锡且不同线径的分段线缆,并将分段线缆排列整齐后出线,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为下一工站的正常工作提供便利性。
3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上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