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和面刀、搅拌装置以及面条机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2:00: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和面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和面刀、搅拌装置以及面条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面条机的和面刀主要采用单边进行和面操作,即和面刀在进行和面的过程中,和面刀的同一侧面要承担面粉面絮的搅动以及面团的挤压这两个工序后完成一个完整的面团的制作。
3.因此,当搅动以及挤压的负载全部集中在和面刀的同一侧,容易导致和面刀疲劳受损,进而影响和面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和面刀、搅拌装置以及面条机。
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和面刀,包括转动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上的搅拌刀本体以及挤压刀本体,所述搅拌刀本体与所述挤压刀本体沿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周向间隔分布;
6.所述搅拌刀本体上形成有搅拌工作面;所述搅拌工作面用于在所述和面刀旋转时对水和面粉进行搅拌;
7.所述挤压刀本体的背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形成挤压工作面,所述挤压工作面用于与所述和面刀所在的容器的内壁共同对搅拌形成的面团进行挤压。
8.本公开的和面刀,通过设置搅拌刀本体和挤压刀本体,搅拌刀本体上形成用于对水和面粉进行搅拌的搅拌工作面,且挤压刀本体的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形成用于对搅拌形成的面团进行挤压的挤压工作面,从而通过搅拌刀本体和挤压刀本体上的不同面实现面粉搅拌以及挤压成团的操作,即将面粉的搅拌和挤压操作所需的载荷分散在和面刀的不同侧面上,以避免搅拌和挤压的载荷全部集中在和面刀的同一侧造成疲劳损伤进而影响寿命的问题。
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沿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周向,所述搅拌刀本体和所述挤压刀本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
°‑
180
°

1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搅拌刀本体和挤压刀本体沿转动连接部的周向上的夹角范围,从而使得搅拌刀本体和挤压刀本体相对分布在转动连接部的两侧,进而使得转动连接部的两侧受力较为均匀,可以避免和面刀疲劳受损。
1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搅拌刀本体的沿着所述和面刀的旋转方向的前侧面形成为所述搅拌工作面。
12.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设置搅拌刀本体的沿着和面刀的旋转方向的前侧面面形成搅拌工作面,从而可以使得搅拌工作面对水和面粉进行充分搅拌。
13.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在沿所述和面刀的顶部至所述和面刀的底部的方向
上,至少部分所述挤压刀本体沿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
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挤压刀本体沿远离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使得在由和面刀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挤压刀本体的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与容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可以容纳并挤压较大的面团。
1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挤压刀本体包括第一挤压刀本体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挤压刀本体段底端的第二挤压刀本体段;
16.在沿所述和面刀的顶部至所述和面刀的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挤压刀本体段沿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挤压刀本体段沿竖直方向延伸。
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挤压刀本体段的远离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使得在由和面刀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第一挤压刀本体段的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与容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可以容纳并挤压较大的面团。通过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而可以方便挤压较小的面团,从而更有利于后续将较小的面团与较大的面团挤压在一起,从而便于完整的大面团的成型。
18.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在沿所述和面刀的顶部至所述和面刀的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挤压刀本体段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0mm-80mm,所述第二挤压刀本体段的高度尺寸范围为5mm-30mm。
1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挤压刀本体段的高度尺寸和第二挤压刀本体段的高度尺寸,从而有利于第一挤压刀本体段对较大的面团进行挤压,而第二挤压刀本体段与较小的面团进行挤压,进而后续挤压成型完整的大面团。
2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在沿所述和面刀的旋转方向上,所述挤压工作面与所述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2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挤压工作面与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有利于挤压刀本体在旋转过程中挤压面团。
2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搅拌刀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连接,且沿所述和面刀的顶部至所述和面刀的底部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搅拌刀本体沿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
2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和面刀的顶部至底部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搅拌刀本体沿远离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从而可以使得搅拌刀本体对容器的底部的面粉进行充分搅动,从而使面粉与水进行混合。
2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搅拌刀本体包括第一搅拌刀本体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搅拌刀本体段底部的第二搅拌刀本体段;沿所述和面刀的顶部至所述和面刀的底部方向上,所述第一搅拌刀本体段沿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
2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和面刀的顶部至底部的方向上,第一搅拌刀本体段沿远离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搅拌刀本体段对容器内的面粉进行有效搅动,从而使面粉与水进行混合。
26.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沿水平反向延伸。
2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可以有效搅拌起容器的底部的面粉,以使得面粉和水可以充分搅拌混合在一起。
2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沿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的靠近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端至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沿竖直方向的高度逐渐减小。
2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由靠近转动连接部的一端至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逐渐减小,可以方便第二搅拌刀本体段注模成型。
3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3mm-20mm;和/或,所述搅拌工作面位于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上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的与所述搅拌工作面相背的一侧侧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mm-30mm。
3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从而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具有足够的高度尺寸,从而满足强度需求。
32.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的搅拌工作面和与搅拌工作面相背的一侧侧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具有足够的厚度尺寸,从而满足强度需求。
33.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转动连接部的顶部朝向背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底部凸出形成圆弧形凸出面或尖角状凸出面。
3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转动连接部的顶部朝向背离底部的方向凸出形成圆弧形凸出面或者尖角状凸出面,从而在向容器内倒入面粉时能够避免面粉在转动连接部的顶部堆积。
35.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搅拌装置,包括容器、驱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容器内的和面刀;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连接部旋转。
3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驱动转动连接部旋转,进而带动搅拌刀本体和挤压刀本体旋转,以通过搅拌刀本体和挤压刀本体对容器内的水和面粉进行搅拌,并可通过挤压刀本体对搅拌成型的面团进行挤压形成大面团。
37.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连接,所述齿轮箱用于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转动连接部旋转。
3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箱,从而可以带动转动连接部旋转,进而带动搅拌刀本体和挤压刀本体旋转,以通过搅拌刀本体和挤压刀本体对容器内的水和面粉进行搅拌,并可通过挤压刀本体对搅拌成型的面团进行挤压形成大面团。
3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挤压刀本体包括第一挤压刀本体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挤压刀本体段底端的第二挤压刀本体段。
4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挤压刀本体段的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容器的内壁之间间隙的范围为1mm-30mm。
41.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的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与容器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范围,从而使得第二挤压刀本体段的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与容器的内壁之间形成可以容置适量大小的面团的挤压腔,进而通过挤压腔对面团进行挤压成团。
4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在沿所述和面刀的旋转方向上,所述挤压工作面与所述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43.所述挤压工作面的位于所述第一挤压刀本体段的部分与所述容器的内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
°‑
60
°
;和/或,
44.所述挤压工作面的位于所述第二挤压刀本体段的部分与所述容器的内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
°‑
60
°

4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挤压工作面与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有利于挤压刀本体在旋转过程中挤压面团。
46.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在沿所述挤压刀本体的顶部至所述挤压刀本体的底部的方向上,所述挤压工作面的顶部与所述容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挤压工作面的底部与所述容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4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挤压刀本体的顶部至底部的方向,挤压工作面的顶部与容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挤压工作面的底部与容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挤压工作面与容器的内壁之间可以形成容纳较大面团的挤压腔,从而可以对较大的面团进行挤压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团。
4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挤压刀本体的朝向所述搅拌工作面的一侧侧面与所述挤压刀本体的背离所述搅拌工作面的一侧侧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mm-30mm;和/或,所述挤压刀本体的底部与所述容器的底壁之间的间隙的范围为1mm-30mm。
4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挤压刀本体的朝向搅拌工作面的一侧与背离搅拌工作面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使得挤压刀本体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疲劳性能。
50.通过合理设置挤压刀本体的底部与容器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从而不仅可以使得挤压刀本体对较小的面团进行挤压,且可以避免容器对挤压刀本体的旋转造成干涉。
5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搅拌刀本体包括第一搅拌刀本体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搅拌刀本体段底部的第二搅拌刀本体段;
52.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的底面与所述容器的底壁之间的间隙的范围为1mm-30mm;和/或,所述第二搅拌刀本体段的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容器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范围为2mm-30mm。
5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的底面和容器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对容器的底部的面粉进行有效搅动,使得水和面粉充分混合从而有利于后续挤压成团。
54.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的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与容器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满足第二搅拌刀本体段对面粉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也可以确保容器不会对第二搅拌刀本体段的旋转造成干涉。
55.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面条机,包括机座以及搅拌装置;
56.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
57.所述面条机还包括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设于所述容器上,所述挤压组件与所述容器的内腔连通,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部分所述挤压组件旋转,以对搅拌成形的面团进行挤压。
5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挤压螺杆以及出面模头,所述挤压筒设于所述容器上且与所述容器的内腔连通,所述出面模头设于所述挤压筒的远离所述容器的一端,所述挤压螺杆设于所述挤压筒内且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挤压螺杆旋转,以使进入至所述挤压筒内的面团经所述出面模头挤出;
59.所述出面模头设于所述挤压筒的底面。
6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挤压组件,从而可以对搅拌挤压成型后的面团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制面操作。
6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水箱组件以及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水箱组件的靠近所述容器的一侧;所述水泵组件分别与所述水箱组件和所述容器连通,以使所述水箱组件中的水经所述水泵组件进入至所述容器内;
62.其中,所述面条机用于和面团时,所述容器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的范围为35%-60%;所述面条机用于制作面条时,所述容器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的范围为30%-40%。
6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水箱组件和水泵组件,从而可以水泵组件将水箱组件内的水输送至对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的面粉可以和适当比例的水进行混合搅拌挤压后形成完整的面团。
附图说明
6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6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66.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主视图;
67.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俯视图;
68.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立体图;
69.图4为图3的俯视图;
70.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挤压刀本体的局部主视图;
71.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挤压刀本体的局部俯视图;
72.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挤压刀本体与面团的局部主视图;
73.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挤压刀本体与面团的局部俯视图;
74.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搅拌刀本体的局部主视图;
75.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和面刀的搅拌刀本体的局部俯视图;
76.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面条机的容器与和面刀的示意图;
77.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面条机的杯盖的立体图;
78.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面条机的爆炸图。
79.其中,100、转动连接部;200、搅拌刀本体;210、搅拌工作面;220、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30、第二搅拌刀本体段;300、挤压刀本体;310、挤压工作面;320、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30、第二挤压刀本体段;400、容器;410、杯盖;420、搅拌杯;430、防尘盖;500、面团;610、驱动组件;611、驱动电机;612、齿轮箱;620、操作显示板组件;700、水箱组件;800、机座;810、底盖;811、出风口;812、发热膜;813、装饰件;814、侧面装饰板;815、第一安装部;816、第二安装部;817、容置结构;820、电子秤;830、水泵组件;840、导风排水系统;841、风机;842、抽屉组件;843、抽屉支架;844、风机罩;900、挤压组件;910、挤压筒;920、挤压螺杆;930、出面
模头。
具体实施方式
8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8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82.实施例一
83.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和面刀,包括转动连接部100、搅拌刀本体200以及挤压刀本体300,搅拌刀本体200与挤压刀本体300沿转动连接部100的周向间隔分布,从而使得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分布在转动连接部100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从而当搅拌刀本体200在对水和面粉进行搅拌从而承受负载以及挤压刀本体300在对面团进行挤压从而承受负载时,搅拌刀本体200承受的负载和挤压刀本体300承受的负载可以分布在转动连接部100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以避免负载集中在转动连接部100的同一侧而导致和面刀容易疲劳受损。
84.其中,转动连接部100具体可以呈如图1所示的圆筒状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可供驱动组件的传动轴伸入的通孔,进而与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分别位于转动连接部100的两侧且与转动连接部100连接,从而在驱动组件驱动转动连接部100沿着旋转方向(比如为顺时针)转动时可以带动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同时旋转,从而对和面刀所在的容器400内加入的水和面粉进行充分搅拌并形成若干小面团,并进一步通过挤压刀本体300对搅拌后的小面团进行挤压成型,使得若干小面团最终结合形成完整的大面团500。
85.具体实现时,转动连接部100、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可以一体成型,以节省工艺并确保整体结构强度。或者,转动连接部100、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可以分别成型后再粘接或者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86.另外,转动连接部100、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可以均为塑料材质、或者陶瓷材质或者金属材质制成。
87.由于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分别用于进行搅拌和挤压,使得和面时对面粉进行搅拌和挤压成团的载荷分别通过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承担,因此相比于通过一个和面刀的同一侧集中承载搅拌和挤压载荷而言,本实施例的和面刀的不同部分用于分别承担相应的载荷,从而使得每一部分承担的载荷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其设置为塑料材质均可满足强度以及刚度需求。
88.或者,为了进一步增强搅拌或者挤压效果,且可以避免载荷过大导致疲劳受损,也可以将搅拌刀本体200以及挤压刀本体300分别设置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搅拌刀本体200以及挤压刀本体300可以沿着转动连接部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可以为均匀间隔设置。示例性的,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可以均设置为两个,且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可以一一对应设置。
89.具体实现时,沿转动连接部100的周向,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介于90
°‑
180
°
之间。即,当夹角为180
°
时,可以理解为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位于转动连接部100沿径向方向的同一平面上,以使得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相对于转动连接部100的位置对称,进而使得搅拌刀本体200承受的负载和挤压刀本体300承受的负载更为平衡地分布在转动连接部100的相对两侧。
90.其中,沿着和面刀的旋转方向(本实施例中比如旋转方向可以为图2所示的s1方向,即可以为顺时针方向),搅拌刀本体200的前侧面形成搅拌工作面210,当搅拌刀本体200在沿着旋转方向旋转时,搅拌刀本体200的搅拌工作面210接触到面粉,从而对面粉进行翻动或者搅拌。具体的搅拌刀本体200的搅拌工作面210可以参照图2中的搅拌刀本体200的上表面所示。同理,搅拌刀本体200的与搅拌工作面210相背的一侧侧面即为搅拌刀本体200的背侧面。同理,挤压刀本体300的靠近搅拌刀本体200的搅拌工作面210一侧为挤压刀本体300的背侧面,而挤压刀本体300到的远离搅拌刀本体200的搅拌工作面210的一侧为挤压刀本体300的前侧面。
91.其中,挤压刀本体300的背离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端面形成挤压工作面310,即参照图2所示的图纸方向,挤压刀本体300的右端端面形成为挤压工作面310。在进行和面时,挤压刀本体30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挤压腔,从而对搅拌刀本体200和/或挤压刀本体300搅拌形成的面团进行挤压,使得多个大小不一的小面团最终挤压成型为一个完整的大面团500,以完成和面操作。
92.另外,通过设置至少部分搅拌工作面210和/或至少部分挤压工作面310均为光滑表面,从而可以使得其对面粉或者面团的搅拌以及对面团的挤压受力更为均衡,不仅易于清洗搅拌工作面210和挤压工作面310,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面粉等堆积在搅拌工作面210或者挤压工作面310上。
93.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和面刀的挤压工作面310和搅拌工作面210位于和面刀的不同侧面上,从而通过不同的侧面实现对面粉的搅拌以及挤压,从而可以避免搅拌以及挤压的载荷集中在和面刀的同一侧面造成载荷集中,导致易于发生疲劳受损的问题。
94.具体的和面方式为:首先向容器400内加入面粉,然后按比例加入水,加入水后,此时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启动,通过齿轮箱带动和面刀沿着旋转方向(比如为顺时针)旋转,在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的作用下水和面粉开始混合;搅拌刀本体200靠近容器400的底部,能够翻动位于容器400底部的面粉,便于面粉的混合。挤压刀本体300较高,能够翻动位于表面的水和面粉,让水和面粉初步混合。
95.水和面粉初步混合后,在搅拌中逐渐形成面絮和小面团,在翻动的过程小颗粒会下沉,大颗粒会上浮,位于下方的小面团会在挤压刀本体300的下部受到挤压,较大的面团会在挤压刀本体300的上部受到挤压;面粉和面絮在搅拌刀本体200的作用下翻动,翻动过程中位于底部的面粉会逐步完全结合成面絮。底部的面絮和小面团在搅拌工作部的挤压作用下逐步结合成更大的面团,当面团变大后,会在挤压刀本体300上部受到挤压,随着挤压刀本体300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一个完成的大面团500。
96.综上可知,本实施例的和面刀,将和面工作流程分解为搅拌混合与挤压,一般的和面刀通常都用一个工作部完成这两项功能,这样整个工作部受到的载荷就会比较大,而且整体截面积需要做得比较大,因为如果要搅拌效果好,就必须贴近桶底,当需要挤压面团
时,和面刀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否则无法挤压到整个面团,一个工作部承担两个功能便会在效果和体积上出现矛盾。
97.将两个阶段的工作分解在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两部分后,搅拌刀本体200仅承担搅拌的工作,所以搅拌刀本体200可以做得细而窄,仅需贴近容器400底部即可,从而可以有效翻动或者搅动容器400底部的面粉,使得面粉与水充分进行混合;而挤压刀本体300则可以做得更高,覆盖更高的范围,拥有更好的挤压效果,即挤压刀本体300的挤压工作面310可以设置的较大,其从容器400的底部向容器400的顶部延伸。
98.此外,现有的和面刀通过其外端面对面团进行挤压,挤压面实质上为和面刀的壁厚,而现有的和面刀的壁厚较小,因此挤压面较小,使得其对面团500的挤压效果不佳,不易于快速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团500。而本方案中,通过挤压刀本体300的挤压工作面310对面团进行挤压,其挤压效果更好。
99.综上,本实施例的和面刀通过设置两部分,即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通过驱动件带动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沿着旋转方向转动以实现面粉的搅拌以及面团的挤压。具体的,搅拌刀本体200的沿着和面刀的旋转方向的前侧面形成用于对水和面粉进行搅拌的搅拌工作面210,且挤压刀本体300的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端面形成用于对搅拌形成的面团进行挤压的挤压工作面310,从而通过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上的不同面实现面粉搅拌以及挤压成团的操作,即将面粉的搅拌和挤压操作所需的载荷分散在和面刀的不同侧面上,以避免搅拌和挤压的载荷全部集中在和面刀的同一侧造成疲劳损伤进而影响寿命的问题。
100.具体实现时,可以将至少部分搅拌工作面210设置为光滑平面,同时将至少部分挤压工作面310设置为光滑平面,从而可以使得面粉或者面团500在搅拌工作面210上受到的搅拌作用力或者面团500在挤压工作面310上受到的挤压作用力较为均衡,不仅便于清洗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面粉等堆积在搅拌工作面210或者挤压工作面310上。或者,也可以设置至少部分搅拌工作面210和至少部分挤压工作面310呈光滑弧面,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即,搅拌工作面210可以完全呈平面,也可以完全呈弧面,也可以部分呈平面且剩余部分呈弧面或者斜面。同理,挤压工作面310可以完全呈平面,也可以完全呈弧面,也可以部分呈平面且剩余部分呈弧面或者斜面。
101.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沿图1中所示的z方向,至少部分挤压刀本体300段可以设置为向向右下方倾斜,使得在由和面刀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挤压刀本体300的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端面,即挤压刀本体30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即使得挤压刀本体30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挤压腔的开口口径沿着由上自下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可以容纳并挤压较大的面团500。
102.具体实现时,由于挤压刀本体300的挤压工作面310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从而当搅拌成型的面团500较小时,较小的面团500会落在挤压工作面310的下端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内,使得较小的面团500也可以在挤压工作面310的底部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的挤压腔内杯挤压成型,从而当较小的面团500受到挤压时可以逐渐结合形成较大的面团500。而由于挤压工作面310的上端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空隙较大,因此上方较大的空隙可以保证挤压过程中的阻力不会过大,且可以对较大的面团500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较大的面团500受到挤压后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团500,
即可完整和面操作。
103.另外,通过设置搅拌刀本体200的背离搅拌工作面210的一侧为光滑表面;和/或,挤压刀本体300的沿旋转方向的朝向搅拌工作面210的一侧侧面和/或背离搅拌工作面210的一侧侧面为光滑表面,从而可以降低面粉等在其侧面上沉积,也便于进行清洗。
104.具体实现时,参照图5所示,将挤压刀本体300自上而下划分为两段,上方为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下方为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其中,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位于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底部,且二者可以一体成型,以确保整体结构强度。或者,也可以为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和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分别成型后焊接或者粘接在一起。具体的,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和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可以采用同样的材质制成,或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
105.另外,沿着挤压刀本体300的靠近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至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的方向上,即参照图1所示的图纸方向,挤压刀本体300沿左至右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可以设置为一致,或者也可以设置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厚度尺寸,或者也可以设置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厚度尺寸小于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厚度尺寸。
106.并且,在沿和面刀的顶部至底部的方向上(参照图5所示的z方向),上方的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沿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具体的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为沿右下方倾斜设置,具体参照上文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107.另外,本实施例中,除将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设置为自上而下沿右下方倾斜设置外,也可以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沿右下方倾斜,即挤压刀本体300整体均呈倾斜设置。
108.或者,也可以为在沿和面刀的顶部至和面刀的底部的方向上(参照图5所示的z方向),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沿竖直方向延伸,而仅设置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沿右下方倾斜。
109.通过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而可以方便通过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挤压较小的面团500,从而更有利于后续将较小的面团500挤压成为一个较大的面团500,而较大的面团500则通过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挤压成为一个完整的大面团500,从而可有利于完整的大面团500的成型。
110.参照图5所示,在沿图5所示的z方向上,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高度尺寸h1介于10mm-80mm之间,从而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高度尺寸,使得其有利于对较大的面团500进行挤压;此外,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高度尺寸h2介于5mm-30mm之间,从而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高度尺寸,使得其有利于对较小的面团500进行挤压。
111.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高度尺寸和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高度尺寸,从而有利于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对较大的面团500进行挤压,而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与较小的面团500进行挤压,进而后续挤压成型完整的大面团500。
112.示例性的,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高度尺寸可以为10mm,或者50mm或者80mm。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高度尺寸可以为5mm,或者15mm或者30mm。当需要更好地对小面团500挤压形成较大的较大的面团500时,可以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高度尺寸较大;同理,
当需要更好地对较大的面团500挤压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团500时,可以设置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高度尺寸较大。具体的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和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高度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113.参照图5所示,设定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不接触,即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d1,该间隙d1介于1mm-30mm之间,从而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范围,从而使得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形成可以容置适量大小的面团500的挤压腔,进而通过挤压腔对面团500进行挤压成团。
114.也就是说,当搅拌挤压后的小面团500的尺寸较小时,可以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间隙较小,比如为2mm-10mm;当搅拌挤压后的小面团500的尺寸适中时,可以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间隙适中,比如为10mm-20mm;当搅拌挤压后的小面团500的尺寸较大时,可以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间隙较大,比如为20mm-30mm。
115.示例性的,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左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间隙d1可以为2mm,或者15mm或者30mm。
116.参照图5至8所示,在沿和面刀的旋转方向(参照图2的箭头s1所示)上,挤压刀本体300可以相对于转动连接部100转动一个角度,从而使得挤压工作面310与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进而使得挤压工作面310和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有利于挤压刀本体300在旋转过程中挤压面团500。
117.参照图6所示,沿旋转方向(参照图2中箭头s1所示)上,搅拌刀本体200的搅拌工作面210为与面粉进行接触搅拌的一面,因此挤压刀本体300的朝向搅拌工作面210的一侧侧面可以设定为挤压刀本体300的后侧面,而挤压刀本体300的背离其后侧面的一侧侧面可以设定为挤压刀本体300的前侧面,挤压刀本体30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的距离t1介于5mm-30mm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挤压刀本体300的朝向搅拌工作面210的一侧与背离搅拌工作面210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使得挤压刀本体300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疲劳性能。
118.示例性的,挤压刀本体300的前侧面和背侧面之间的距离t1为5mm,或者15mm或者30mm。具体的,挤压刀本体300的前侧面和背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119.参照图5所示,在沿和面刀的顶部至和面刀的底部的方向上(参照图5所示的z方向),挤压刀本体300的底部与容器400的底壁之间不接触,即挤压刀本体300与容器400的底壁之间预留有一定的间隙,具体的间隙d2的范围为1mm-30mm。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挤压刀本体300的底部与容器400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从而不仅可以使得挤压刀本体300段对较小的面团500进行挤压,且可以避免容器400对挤压刀本体300的旋转造成干涉。
120.示例性的,该间隙d2可以为1mm,或者10mm或者30mm。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121.具体实现时,参照图5和7所示,挤压工作面310的上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挤压工作面310的下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挤压工作面310
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可以形成容纳较大面团500的挤压腔,从而可以对较大的面团500进行挤压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团500。
122.具体实现时,可以为沿挤压刀本体300的顶部至底部的方向上,挤压刀本体30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逐渐减小,或者逐渐减小然后保持不变均可。
123.参照图1、图3、图9和图10所示,沿和面刀的顶部至和面刀的底部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搅拌刀本体200朝向左下方倾斜,从而可以使得搅拌刀本体200对容器400的底部的面粉进行充分搅动,从而使面粉与水进行混合进而形成面絮或者较小的面团500。
124.具体实现时,可以为搅拌刀本体200可以整体沿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也可以仅部分沿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
125.具体实现时,搅拌刀本体200包括上方的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以及连接在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底部的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即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位于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的下方,其中,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和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即搅拌刀本体200实质上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以使得搅拌刀本体20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126.具体实现时,沿和面刀的顶部至和面刀的底部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z方向)上,可以仅设置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沿远离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对容器400内的面粉进行有效搅动,从而使面粉与水进行混合。
127.也就是说,第一搅拌刀本体200沿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而第二搅拌刀本体200也可以设置为沿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或者竖直延伸或者水平延伸。
128.本实施例中,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沿水平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x方向)延伸,从而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可以对容器400的底部的面粉进行充分搅拌。
129.另外,沿着搅拌刀本体200的靠近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至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的方向上,即参照图1所示的图纸方向,搅拌刀本体200沿左至右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可以设置为一致,或者也可以设置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厚度尺寸,或者也可以设置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的厚度尺寸小于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厚度尺寸。
130.参照图9所示,第二搅拌刀本体200与容器400的底壁之间不接触,即第二搅拌刀本体200与容器400的底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d4,预设间隙d4的范围为1mm-30mm。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和容器400的底壁之间的预设间隙,从而可以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对容器400的底部的面粉进行有效搅动,使得面粉和水水和面粉充分混合从而有利于后续挤压成团。
131.示例性的,该预设间隙d4可以为1mm,或者15mm或者30mm。
132.参照图9所示,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左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d3的范围为2mm-30mm。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左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满足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对面粉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也可以确保容器400不会对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旋转造成干涉。
133.示例性的,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左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d3可以为
2mm,或者15mm或者30mm。
134.参照图9所示,沿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右端至左端的方向,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逐渐减小,可以方便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注模成型。
135.参照图9所示,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t2范围为3mm-20mm。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从而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具有足够的高度尺寸,从而满足强度需求。
136.示例性的,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t2可以为3mm,或者10mm,或者20mm。
137.参照图10所示,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上的前侧面与背侧面之间的距离t3范围为5mm-30mm。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前侧面和背侧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具有足够的厚度尺寸,从而满足强度需求。
138.示例性的,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前侧面与背侧面之间的距离t3为5mm,或者15mm,或者30mm。
139.参照图1和图3所示,转动连接部100的顶部朝上凸出形成圆弧形凸出面或尖角状凸出面,从而在向容器400内倒入面粉时能够避免面粉在转动连接部100的顶部堆积。
140.具体实现时,转动连接部100的顶部可以为半圆球形或者圆锥形,从而仍可以避免面粉在转动连接部100的顶部堆积。更为具体的,转动连接部100的顶部可以为光滑的表面,进一步避免面粉或者水等在转动连接部100的顶部堆积。
141.此外,转动连接部100可以注塑成型或者一体铸造而成。
142.实施例二
143.参照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装置,包括容器400、驱动组件610以及设于容器400内的和面刀。其中,该容器400具体可以为和面桶或者可以为搅拌桶。该和面刀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和面刀的结构以及相应的效果相同。
144.简单而言,该搅拌装置的和面刀的挤压工作面310和搅拌工作面210位于和面刀的不同侧面上,从而通过不同的侧面实现对面粉的搅拌以及挤压,从而可以避免搅拌以及挤压的载荷集中在和面刀的同一侧面造成载荷集中,导致易于发生疲劳受损的问题。
145.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10包括驱动电机611以及齿轮箱612,齿轮箱61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61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612的另一端与转动连接部100连接,齿轮箱612用于在驱动电机611的驱动下带动转动连接部100旋转,以实现搅拌和挤压操作。
146.具体实现时,参照图5所示,将挤压刀本体300自上而下划分为两段,上方为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下方为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其中,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可以一体成型,以确保整体结构强度。或者,也可以为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和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分别成型后焊接或者粘接在一起。
1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设定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不接触,即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d1,该间隙d1介于1mm-30mm之间,从而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范围,从而使得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形成可以容置适量大小的面团的挤压腔,进而通过挤压腔对面团进行挤压成团。
148.也就是说,当搅拌挤压后的小面团的尺寸较小时,可以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间隙较小,比如为2mm-10mm;当搅拌挤压后的小面团的尺寸适中时,可以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间隙适中,比如为10mm-20mm;当搅拌挤压后的小面团的尺寸较大时,可以设置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间隙较大,比如为20mm-30mm。
149.示例性的,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左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间隙d1可以为2mm,或者15mm或者30mm。
150.参照图5至8所示,在沿和面刀的旋转方向(参照图2的箭头s1所示)上,挤压刀本体300可以相对于转动连接部100转动一个角度,从而使得挤压工作面310与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进而使得挤压工作面310和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有利于挤压刀本体300在旋转过程中挤压面团。
151.比如,本实施例中的旋转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则沿着顺时针方向上,由于设置挤压工作面310与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挤压工作面310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开口逐渐增大的挤压腔,以便于面团500进入到挤压腔内被挤压形成一个大面团500。
152.具体的,第一挤压刀本体段32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可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夹角∠a。具体的,∠a可以为5
°
,或者30
°
或者60
°

153.和/或,第二挤压刀本体段330的右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可以形成如图6所示的∠b,∠b的角范围为5
°‑
60
°
。示例性的,∠b可以为5
°
,或者30
°
或者60
°

154.具体实现时,参照图5和7所示,在沿挤压刀本体300的顶部至挤压刀本体300的底部的方向上(参照图1所示的z方向),挤压工作面310的上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挤压工作面310的下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挤压工作面310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可以形成容纳较大面团的挤压腔,从而可以对较大的面团进行挤压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团500。
155.具体实现时,搅拌刀本体200包括上方的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以及连接在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底部的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即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位于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的下方,其中,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和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即搅拌刀本体200实质上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以使得搅拌刀本体20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156.具体实现时,沿和面刀的顶部至和面刀的底部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z方向)上,可以仅设置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沿远离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对容器400内的面粉进行有效搅动,从而使面粉与水进行混合。
157.也就是说,第一搅拌刀本体200沿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而第二搅拌刀本体200也可以设置为沿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或者竖直延伸或者水平延伸。
158.本实施例中,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沿水平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x方向)延伸,从而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可以对容器400的底部的面粉进行充分搅拌。
159.另外,沿着搅拌刀本体200的靠近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至远离转动连接部100的一端的方向上,即参照图1所示的图纸方向,搅拌刀本体200沿左至右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
可以设置为一致,或者也可以设置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厚度尺寸,或者也可以设置第一搅拌刀本体段220的厚度尺寸小于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厚度尺寸。
160.参照图9所示,第二搅拌刀本体200与容器400的底壁之间不接触,即第二搅拌刀本体200与容器400的底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d4,预设间隙d4的范围为1mm-30mm。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和容器400的底壁之间的预设间隙,从而可以使得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对容器400的底部的面粉进行有效搅动,使得水和面粉充分混合从而有利于后续挤压成团。
161.示例性的,该预设间隙d4可以为1mm,或者15mm或者30mm。
162.参照图9所示,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左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d3的范围为2mm-30mm。通过合理设置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左端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满足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对面粉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也可以确保容器400不会对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旋转造成干涉。
163.示例性的,第二搅拌刀本体段230的左端面与容器4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d3可以为2mm,或者15mm或者30mm。
164.具体的采用该搅拌装置和面方式为:首先向容器400内加入面粉,然后按比例加入水,加入水后,此时驱动组件610的驱动电机611启动,通过齿轮箱612带动和面刀沿着旋转方向(比如为顺时针)旋转,在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的作用下水和面粉开始混合;搅拌刀本体200位于和容器400的底部,能够翻动位于容器400底部的面粉,便于面粉的混合。挤压刀本体300较高,能够翻动位于表面的水和面粉,让水和面粉初步混合。
165.水和面粉初步混合后,在搅拌中逐渐形成面絮和小面团,在翻动的过程小颗粒会下沉,大颗粒会上浮,位于下方的小面团会在挤压刀本体300的下部受到挤压,较大的面团会在挤压刀本体300的上部受到挤压;面粉和面絮在搅拌刀本体200的作用下翻动,翻动过程中位于底部的面粉会逐步完全结合成面絮。底部的面絮和小面团在搅拌工作部的挤压作用下逐步结合成更大的面团,当面团变大后,会在挤压刀本体300上部受到挤压,随着挤压刀本体300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一个完成的大面团500。
166.本实施例中的和面刀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和面刀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167.另外,本实施例的搅拌装置既可以用于和面机,从而用于制作面团。或者,搅拌装置也可以用于面条机,从而用于和面后对和面形成的面絮或面团进行挤压从而形成面制品,面制品比如可以为面条、面片或者麻食等。
168.实施例三
169.参照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面条机,包括机座800、以及上述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设于机座800上。该面条机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面制品,面制品比如各种形状以及厚度的面条、面片、麻食等;或者,也可以用于制作面团。
170.具体的,该面条机的搅拌装置包括和面刀,和面刀包括转动连接部100、搅拌刀本体200以及挤压刀本体300。搅拌刀本体200与挤压刀本体300沿转动连接部100的周向间隔分布,从而使得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分布在转动连接部100的周向上的不同位
置,从而当搅拌刀本体200在对水和面粉进行搅拌从而承受负载以及挤压刀本体300在对面团进行挤压从而承受负载时,搅拌刀本体200承受的负载和挤压刀本体300承受的负载可以分布在转动连接部100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以避免负载集中在转动连接部100的同一侧而导致和面刀容易疲劳受损。
171.具体的该面条机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向容器400内加入适量的面粉以及水,然后驱动组件610驱动转动连接部100沿着旋转方向转动,然而转动连接部100带动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沿着旋转方向转动(比如为顺时针),在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的作用下水和面粉开始混合;搅拌刀本体200位于和容器400的底部,能够翻动位于容器400底部的面粉,便于面粉的混合。挤压刀本体300较高,能够翻动位于表面的水和面粉,让水和面粉初步混合。
172.水和面粉初步混合后,在搅拌中逐渐形成面絮和小面团,在翻动的过程小颗粒会下沉,大颗粒会上浮,位于下方的小面团会在挤压刀本体300的下部受到挤压,较大的面团会在挤压刀本体300的上部受到挤压;面粉和面絮在搅拌刀本体200的作用下翻动,翻动过程中位于底部的面粉会逐步完全结合成面絮。底部的面絮和小面团在搅拌工作部的挤压作用下逐步结合成更大的面团,当面团变大后,会在挤压刀本体300上部受到挤压,随着挤压刀本体300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一个完成的大面团500。
17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实施例的面条机用于进行和面时,加入容器400中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的范围可以为35%-60%。比如,加入容器400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的可以为35%,或者加入容器400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的可以为45%,或者加入容器400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的可以为60%。
174.当本实施例的面条机用于进行面条等面制品的制作时,加入容器400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的范围可以为30%-40%。示例性的,加入容器400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的可以为30%,或者,加入容器400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可以为35%,或者,加入容器400内的水和面粉的预设质量比可以为40%。
175.本实施例中的面条机包括的搅拌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二提供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二的描述。
176.其中,参照图13所示的图纸方向,机座800可以划分为左右两部分,即包括第一安装部815和第二安装部816。设定机座800的右半部分为第一安装部815,而机座800的左半部分为第二安装部816,且第二安装部816的高于第一安装部815。第二安装部816的顶部高于第一安装部815的顶部,且第一安装部815和第二安装部816的底部平齐,从而使得第一安装部815的顶面和第二安装部816的靠近容器400的一侧(即右侧侧面)共同围合形成l形结构的容置结构817,该容置结构817可以用于安装容器400。需要说明的是,该容置结构817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安装部815的顶面以及第二安装部816的靠近容器400的一侧侧壁以及第一安装部815的顶面以及第二安装部816的靠近容器400的一侧侧壁共同围合形成的用于容纳容器400的腔体。
177.另外,面条机还可以设置有水箱组件700等,水箱组件700与容器400水路连通,从而向容器400内加水。水箱组件700具体可以设置在机座800的顶部,从而方便安装水箱组件700。
178.具体实现时,机座800的顶部形成有与水箱组件700适配的安装腔,水箱组件700安装在安装腔内且与机座800可以卡接或者螺接,以便于在水箱组件700或者机座800损坏时将二者拆卸下来,以便于只更换损伤的一者即可。另外,水箱组件700具体可以包括圆形水箱也可以包括方形水箱,具体的水箱的形状以及容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的,水箱组件700和容器400可以沿着机座8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即参照图13所示,水箱组件700可以位于容器400的左侧。
179.具体实现时,对于水箱组件700和安装腔的连接结构具体为:水箱组件700的底部上可以设置第一卡接部,安装腔上与第一卡接部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第二卡接部,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卡接配合,从而将水箱组件700固定在安装腔内,即可以确保水箱组件700不会发生晃动或者脱落,也可以易于拆卸水箱组件700。
180.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可以为卡筋,第二卡接部为卡槽,从而在从上向下安装水箱组件700时,通过水箱组件700底部的卡筋插入安装腔内的卡槽中,从而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卡接部为卡槽,第二卡接部为卡筋,通过水箱组件700底部的卡槽卡住安装腔的卡筋,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181.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了更便于从上向下安装水箱组件700,设置卡筋时,卡筋可以沿机座800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延伸,从而当从上向下卡接水箱组件700时,水箱组件700直接通过竖直延伸的卡筋与卡槽配合,实现其在安装腔上的固定连接。
182.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卡筋也可以为沿水平方向延伸,此时可以先将水箱组件700相对倾斜一点,将卡筋卡入卡槽内后,然后实现水箱组件700在安装腔内的安装。
183.综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面条机,水箱组件700可以从上向下竖向进行安装,也可以使得水箱组件700的安装以及拆卸维修更为方便。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水箱组件700也可以从侧面安装在机座800上。具体的水箱组件700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184.另外,容器400具体可以包括搅拌杯420以及杯盖410,杯盖410上可以设置防尘盖430。具体的,杯盖410上设置有进水口,从而使得水箱组件700内的水可以经杯盖410上的进水口进入至搅拌杯420内。为了避免进水口受到尘土污染,因此可以在杯盖410上对应围着设置防尘盖430,从而可以对进水口进行遮挡,不仅可以避免进水口污染,也可以使得容器400的整体外表面更为美观平整。
185.具体实现时,和面刀的转动连接部100的下端与驱动组件610传动连接,而转动连接部100的上端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自由端;或者,如图11所示,转动连接部100的上端也可以与杯盖410抵接或卡接,具体可以为卡接在杯盖410上,从而可以限制和面刀向上蹿动。
186.具体的,杯盖410的底面上设置有卡接孔,卡接孔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与转动连接部100的外轮廓相适配,从而使得转动连接部100的上端卡接在该卡接孔内。
187.进一步地,面条机还包括挤压组件900,挤压组件900具体可以包括与容器400连通的挤压筒910,设于挤压筒910内的挤压螺杆920以及出面模头930,当和面刀将面粉和成一个面絮或小面团以后,面絮或者小面团进入到挤压筒910内并在挤压螺杆920的挤压下输送至出面模头930处,经出面模头930后可以制备出任意形状以及粗细的面制品,以此完成面制品的制备。
188.出面模头930上具体可以设置有用于制作不同面制品的出面部,比如,出面部可以
为圆孔以制备圆面条,圆孔的直径可以根据实际所要制作的粗细不同的面条进行选择。或者,出面部可以为方形孔以制备扁面条。或者,出面部也可以为椭圆形,以制备麻食等。具体的出面部的形状以及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所要制备的面制品进行选择。
189.另外,出面模头930上的出面部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出面部可以呈阵列分布,从而可以一次挤压成型多个同一面型或者不同面型的面制品。即多个出面部的形状以及尺寸一致时,一次挤压成型的面制品的面型一致,多个出面部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完全一致时,则一次挤压成型的面制品的面型也不完全一致。在实际使用中,一个出面模头930上设置的多个出面部的形状以及尺寸一般均相同。
190.具体实现时,出面模头930可以设置在挤压筒910的底面,从而使得经出面模头930挤出的面条等面制品可以经挤压筒910的底面缓缓落下。
191.具体实现时,齿轮箱612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传动轴和锥齿轮组件,外壳与机座800连接。传动轴与驱动电机611传动连接,且锥齿轮组件设于传动轴上,使得驱动电机611驱动传动轴转动时可以带动锥齿轮组件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和锥齿轮组件可以传动不同方向的力。
192.具体实现时,传动轴的左端与驱动电机611的输出轴连接,挤压螺杆920与传动轴的右端连接,锥齿轮组件设于传动轴上,且与转动连接部100连接,使得传动轴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提供给挤压螺杆920和转动连接部100不同方向的驱动力,使得和面刀可以对容器400内的面粉和水进行搅拌形成面絮;而挤压螺杆920则可以对搅拌后的面絮进行传动,以使得面絮经出面模头930挤压成型。
193.更为具体的,锥齿轮组件包括两个锥齿轮,即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设于传动轴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且第二锥齿轮与转动连接部100连接。
194.具体的驱动过程为:当需要进行和面时,驱动电机611比如可以为正向转动,从而驱动传动轴转动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转动连接部100转动,此时搅拌刀本体200和挤压刀本体300转动从而进行和面。当需要进行面制品操作时,驱动电机611比如可以为反向转动,从而驱动传动轴转动并带动与传动轴连接的挤压螺杆920转动,从而对面絮进行挤压后从出面模头930出成型。
195.另外,机座800的底部还设置有底盖810。具体实现时,该面条机还可以包括水泵组件830。机座800底部设置的底盖810和机座800共同围合形成封闭腔室,用于放置水泵组件830等。
196.在制面时,通过水泵组件830连通容器400以及水箱组件700,以将水箱组件700内的水通过水泵组件830输送至容器400内,然后可以通过称适量的面粉加入到容器内,然后驱动组件610带动容器400内的和面刀转动以进行和面或揉面,当和面或者揉面完成后并需要制作面条等面制品时,可以再通过驱动组件610带动挤压筒910内的挤压螺杆920转动,以将面絮或面团输送至出面模头930处对面团或面絮进行挤压成型后送出,即可完成一次制面。
197.另外,本实施例的面条机外可以配置一个电子秤820,用于称面,使得面粉可以精确地和水进行配比,以实现面制品(比如面条、面片等)的制备。具体的,电子秤820可以为蓝牙电子秤。具体的电子秤820的型号以及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198.具体的制备面条的操作流程为:电子秤820与面条机先通过蓝牙或者信号线进行连接。当电子秤820称好面粉后,按动面条机上的操作显示板组件620上的菜单按键以选择相应的面条按键,然后将称好的面粉倒入容器的搅拌杯420内,然后盖上杯盖410。选择相应的指令,启动程序,面条机开始运行执行对应的指令,水泵组件830将水箱组件700内的水传入搅拌杯420内。通过驱动组件610驱动搅拌杯420内的和面刀旋转,和面刀将面粉和水搅拌形成面絮,然后驱动组件610驱动挤压组件900的挤压螺杆920将面絮输送到挤压组件900的出面模头930处挤出成型,从而完成一次制面。
199.具体的制面团的操作流程为:电子秤820与面条机先通过蓝牙或者信号线进行连接。当电子秤820称好面粉后,按动面条机上的操作显示板组件620上的菜单按键以选择相应的面团按键,然后将称好的面粉倒入容器的搅拌杯420内,然后盖上杯盖410。选择相应的指令,启动程序,面条机开始运行执行对应的指令,水泵组件830将水箱组件700内的水传入搅拌杯420内。通过驱动组件610驱动搅拌杯420内的和面刀旋转,和面刀将面粉和水搅拌形成小面团,然后小面团在挤压刀本体300的挤压作用下结合形成完整的大面团。
200.具体实现时,可以将驱动组件610置于机座800内且位于水箱组件700的下方。具体的,驱动组件610的驱动电机611具体可以提供竖直和平衡方向的两个作用力。竖直方向提供力给和面刀以将面粉和水(或其它液体)搅拌成面絮;平衡方向提供力给挤压螺杆920挤出成型。
201.具体实现时,水泵组件830位于机座800内且位于驱动组件610的上方,并位于水箱组件700的一侧,使得其与水箱组件700的位置较近,从而使得整个面条机的内部结构较为紧凑,以减小相关水路误差。具体操作时,通过按动操作显示板组件620的按键,则可以实现自动加水,此时水泵组件830的水泵启动,将水箱组件700内的水经水泵组件830的水管进入水泵,再经过水泵流出机座800,再流到搅拌杯420内。具体的,按键可以包括面条按键以及面团按键,即通过按压面条按键可以用于制作面条等面制品,通过按压面团按键可以用于制作面团。
202.另外,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面条机还可以设置有导风排水系统840,置于容器400的下方,并紧靠机座800上的出面口。导风排水系统840用于通过风机841将风从机座800的底部吸入,并经由机座800的出风口811排出,出风口811与出面口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对挤出成型的面条进行风干,减少食物的粘连。
203.具体实现时,导风排水系统840具体包括抽屉组件842、抽屉支架843、风机841以及风机罩844。抽屉组件842安装在抽屉支架843内,风机841用于将从底盖810的底部进入的空气传输至出风口811处,以对出面口挤压出的面条进行风干。另外,风机罩844用于罩设在风机841的外部,从而起到对风机841进行保护的作用。另外,风机罩844上与风机841的出风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以通过该开口运行风机841吹出的风经机座800上的出风口811吹出。此外,抽屉支架843具体可以与机座800通过卡接连接,或者抽屉支架843也可以与机座80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进行连接。
204.具体实现时,出风口811可以位于机座800的右侧面上,挤压筒910位于容器400的底部且朝向延伸,从而使得从出风口811吹出的风可以吹到从挤压筒910的右端面底部的出面模头930挤出的面制品,从而起到对面制品进行风干,防止其粘连的作用。
205.示例性的,出风口811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出风口,或者也可以为圆形或者菱形出风
口,具体的出风口811的形状以及尺寸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206.另外,当用完电子秤820后,可以将电子秤820收纳至抽屉组件842内,从而防止电子秤820易于丢失。
207.此外,参照图13所示,容器400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发热膜812,从而可以实现醒面功能。
208.另外,机座800的顶部还设置有装饰件813,通过将装饰件813盖设在机座800的顶部,且参照图13所示的图纸方向,装饰件813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从而贴合在机座800的相对的两侧,从而对机座800的外表面起到装饰的作用,以提高面条机的外观性。此外,装饰件813的两端与机座800的侧面的对应位置可拆卸连接,以确保装饰件813的便于拆卸更换,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09.此外,还设置有侧面装饰板814,且侧面装饰板814与装饰件813的延伸至机座800的侧面的部分重叠,从而进一步提升面条机的外观性。
210.具体实现时,侧面装饰板814是一个直板或带有特殊形状的零件,周圈带有翻筋。翻筋底面是一个平面,该翻筋起到加强侧面装饰板814强度的作用。另外,侧面装饰板814的侧壁的翻筋和机座800外侧与之配合凹槽形成一个导轨结构。侧面装饰板814可以由底部滑进机座800侧面,机座800的凹槽用于限制侧面装饰板814,防止侧面装饰板814往外脱出。最后盖上底盖810,底盖810与机座800用螺丝固定,压住侧面装饰板814在机座800上,避免侧面装饰板814移动。
211.更进一步的,操作显示板组件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组件610启动的控制按键,以驱动和面刀和/或挤压螺杆920进行相应的操作。具体的操作显示板组件620可以包括控制板以及显示屏,控制板以及显示屏设于机座800的相应位置,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键,通过按压显示屏上的对应位置即可触发不同功能的控制按键,进而使得面条机执行不同的操作。具体的操作显示板组件620的结构以及控制过程可以参照现有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212.具体实现时,为了便于用户操作该操作显示板组件620,本实施例的操作显示板组件620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竖直设置,而是倾斜设置,且倾斜设置在机座800的侧面。
21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14.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