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标识物及模具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14:03: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领域,具体为标识物及模具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商品或者工件上常需要具有一些标识结构,如商标、网址等,为了使这些标识结构足够明显,一般需要将标识结构的颜色与工件的颜色在制作时区分开来,但现有的模具难以实现上述需求,只能通过印刷的方式解决颜色区分问题,印刷上去的标识结构往往很容易掉色、缺失或者脱落,无法实现良好的标识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标识物及模具设备。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识物,包括固定部及凸设于所述固定部的标识部,所述固定部开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于所述固定部相对背离的两侧,用于供注塑用的熔体流至所述标识部。
5.如此设置,熔体能够通过第一流道流向标识部的周围,使标识物能够在注塑时被熔体包裹并固定在工件中。
6.为了提高注塑质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部具有多个标识元件,所述第一流道贯穿所有所述标识元件。
7.如此设置,在注塑具有标识物的工件时,贯穿所有标识元件的第一流道能够使标识物的多个标识元件周围及/或内部均能够充满熔体,使工件成型后的效果更佳。
8.为了提高注塑质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标识元件具有封闭式结构,所述第一流道能够贯穿于所述标识元件封闭式结构的内部。
9.如此设置,无论标识元件是否是封闭式结构,第一流道均能够保证标识元件周围及/或内部充满熔体,使工件成型后的效果更佳。
10.为了提高注塑后标识物在工件中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至少在某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标识部在该方向的尺寸。
11.如此设置,熔体能够将标识物的固定部更牢固的固定在工件中,使标识物部分外漏的情况下仍能够不易与工件相脱落。
12.一种模具设备,包括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内开设有第二流道,所述模具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流道的周壁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固定标识物,所述模具设备用于注塑具有所述标识物的工件。
13.如此设置,能够满足工件与标识物颜色不同的需求,且能够将标识物内扣在工件中,保证标识物能够长期稳定的固定在工件上,不易缺失或者脱落,且不存在掉色问题。
14.为了便于固定标识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仁及第二模仁,所述第一模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模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模仁与所述第二模仁相互扣合,使得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所述第二流道;所述
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模仁。
15.如此设置,标识物能够通过定位部固定在第一模仁上进行注塑,便于注塑具有标识物的实芯工件。
16.为了便于固定标识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标识物的标识部。
17.如此设置,标识物能够嵌置于第一容置槽中,使标识物不易在熔体注入时脱离。
18.为了更稳定的固定标识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形状与所述标识物的标识部形状相匹配。
19.如此设置,标识物标识部的结构与第一容置槽相互匹配,使标识物置于第一容置槽后更加不易脱落。
20.为了便于熔体流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标识物中标识部的高度。
21.如此设置,能够使标识物的固定部与第一模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便于熔体流入包裹标识物的固定部,使标识物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工件中。
22.为了便于固定标识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凸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标识物的标识部。
23.如此设置,标识物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使标识物不易在熔体注入时脱离。
24.为了更加稳定的固定标识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形状与所述标识物的标识部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标识物的标识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25.如此设置,标识物标识部的结构与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相互匹配,能够使标识物更加稳定的套设于第一固定件上,不易在注塑过程中脱落。
26.为了注塑具有标识物的空芯工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组件还包括模芯,所述模芯容置于所述第二流道中,所述模芯能够将所述标识物压持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
27.如此设置,第一模仁与模芯外周壁及第二模仁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流道,如此能够注塑具有标识物的空芯工件。
28.为了便于注塑及脱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仁为定模仁,所述第二模仁为动模仁。
29.如此设置,由于固定部设置在定模仁上,因此注塑过程及熔体固化后脱模过程均能够保证标识部的稳固性,提高成型工件的质量。
30.为了便于固定标识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仁、第二模仁及模芯,所述模芯容置于所述第一模仁与所述第二模仁之间,且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一模仁及所述第二模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道;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模芯。
31.如此设置,标识物能够通过定位部固定在模芯上,使注塑完成后,标识物能够固定在成型工件上。
32.为了便于固定标识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开设于所述模芯上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标识物的固定部,且所述第二容置槽
的深度小于所述标识物的总高度。
33.如此设置,标识物能够嵌置于第二容置槽中,使标识物不易在熔体注入时脱离,且第二容置槽的深度小于标识物的总高度时,标识物的标识物能够高于模芯的周壁,使模芯与第一模仁之间形成空隙,为熔体注入提供空间。
34.为了便于固定标识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凸设于所述模芯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标识物的固定部,且第二固定件能够给所述标识物中固定部上的第一流道让位。
35.如此设置,标识物能够套设于第二固定件上,使标识物不易在熔体注入时脱离,且第二固定件的设置处于标识物固定部第一流道所在的位置的避让位时,能够保证熔体通过第一流道正常流向标识结构的周围及内部,保证注塑效果。
36.为了提高注塑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为多个。
37.如此设置,模具设备能够同时注塑多个具有标识物的工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38.为了便于熔体流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为两个,所述模具组件还开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为十字形流道,所述第三流道连通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道。
39.如此设置,十字形流道能够使熔体在注入后同时向两侧的第二流道中流入,保证模具设备能够同时注塑两个具有标识物的工件,且能够两个具有标识物的工件注塑时的同步性和注塑后的质量。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设备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图1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图1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图1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图1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5.图6为图5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46.图7为图1中模具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7.图8为图2中第一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图9为图8中第一模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9.图10为图2中第二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0.图11为图10中第二模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51.图1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设备第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52.图13为图12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4为图13中x部的放大示意图;
5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模仁上的定位部与标识物另一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6为图12的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7为图16中y部的放大示意图;
57.图18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58.图19为图18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59.图20为图19中z部的放大示意图;
60.图21为本实用新型模芯上定位部与标识物另一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61.图2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标识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2.图23为图22中标识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63.图24为图23中标识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6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65.100、模具设备;10、模具组件;11、第二流道;12、第一模仁;121、第一凹槽;1211、第一容置槽;1212、第一固定件;13、第二模仁;131、第二凹槽;14、模芯;141、第二容置槽;142、第二固定件;15、第三流道;16、固定座;20、第一固定板;21、导套;30、第二固定板;31、导柱;40、第一盖板;41、注塑孔;50、封闭件;60、顶出装置;61、顶板;611、顶出件;612、复位孔;62、第三固定板;621、复位杆;63、支撑件;70、第二盖板;71、连接件;72、通孔;80、导出装置;81、垫块;82、压条;83、挡板;200、标识物;210、固定部;2101、第一流道;220、标识部;2201、标识元件。
66.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6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6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70.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设备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设备100,应用于成型具有标识物的工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设备100也可应用于其他工件的成型需求中。
72.现有的商品或者工件上常需要具有一些标识结构,如商标、网址等,为了使这些标识结构足够明显,一般需要将标识结构的颜色与工件的颜色在制作时区分开来,但现有的模具难以实现上述需求,只能通过印刷的方式解决颜色区分问题,印刷上去的标识结构往往很容易掉色、缺失或者脱落,无法实现良好的标识作用。
73.基于此,参见图1、图22、图23及图24,图2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标识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标识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中标识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7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识物200及一种模具设备100,模具设备100用于注塑具有标识物200的工件。
75.其中,标识物200包括固定部210及凸设于固定部210的标识部220,固定部210开设有第一流道2101。
76.标识部220具有多个标识元件2201,第一流道2101贯穿所有标识元件2201。可以理解,标识元件2201可以为数字、字母或者其他具有标识作用的图案、文字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标识部220也可仅具有一个标识元件2201,只要不影响标识物200的功能即可。
77.此外,至少部分标识元件2201具有封闭式结构,第一流道2101能够贯穿于标识元件2201封闭式结构的内部。
78.可以理解,封闭式结构包括但不限于a、o、p、0、4、6、8等数字或者字母,也可以是一些其他具有封闭结构的文字或者图案,在此不一一举例。
79.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标识物200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成型工件中,固定部 210至少在某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标识部220在该方向的尺寸。如此,标识物200 的标识部220能够部分外漏起到标识作用,而标识物200的固定部210将会被注塑在工件中,使标识物200不易脱离成型后的工件。
80.参见图2、图3及图4,图2为图1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81.基于上述标识物20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设备100包括模具组件10,模具组件10内开设有第二流道11,模具组件10靠近第二流道11的周壁上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用于固定标识物200,模具设备100用于注塑具有标识物200 的工件。
82.第二流道11为多个。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流道11也可设置为一个。
83.参见图5及图6,图5为图1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模具设备的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84.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流道11为两个,模具组件10 还开设有第三流道15,第三流道15为十字形流道,第三流道15连通于两个第二流道11。
85.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二流道11为两个以上时,第三流道15 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连通所有第二流道11即可。
86.请再次参见图2,且一并参见图8、图9、图10及图11,图8为图2中第一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第一模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中第二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第二模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87.为了便于固定标识物200,本实用新型共提供了六种实施方式,其中第一个实施例与第二个实施例未设置模芯14,第三个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第五个实施例及第六个实施例均设置有模芯14;
88.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及第四个实施例固定标识物 200的定位部均设置于第一模仁12;具体的,第一个实施例及第三个实施例标识物200均容置于第一模仁上的第一容置槽1211中进行固定,第二个实施例及第四个实施例标识物200均套设于第一模仁上的第一固定件1212上进行固定;第五个实施例及第六个实施例,定位部则设置于模芯14上。
89.以下为具体介绍:
90.请再次参见图1至图11,且一并参照图12、图13、图14、图16及图17,图1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设备第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 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x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6为图12的 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y部的放大示意图。
9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设备100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组件10包括第一模仁12及第二模仁13,第一模仁12开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二模仁13开设有第二凹槽131,第一模仁12与第二模仁13相互扣合,使得第一凹槽121与第二凹槽131形成第二流道11;定位部设置于第一模仁12。
92.优选的,第一模仁12为定模仁,第二模仁13为动模仁。可以理解,第一模仁12与第二模仁13仅为相对概念,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定位部设置于第二模仁13上,那么也可将第一模仁12设置为动模仁,而第二模仁13设置为定模仁。
93.进一步的,定位部为开设于第一凹槽121内壁上的第一容置槽1211,第一容置槽1211用于容置标识物200的标识部220。
94.再进一步的,第一容置槽1211的形状与标识物200的标识部220形状相匹配;且第一容置槽1211的深度小于标识物200中标识部220的高度h1(参照图24)。如此,第一容置槽1211与标识部220的结构能够相互配合,将标识物 200固定在第一容置槽1211中,使标识物200在注塑过程中不易脱落。且第一容置槽1211的深度小于标识物200中标识部220的高度h1,能够使标识物200 的固定部210与第一模仁1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使熔体能够顺利注入第二流道11中,并能够将标识物200的固定部210封闭在工件内。
95.请再次参见图1、图2及图23,为了保证注塑过程模具组件10的稳定性,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模具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20及第二固定板30,第一固定板20与第一模仁12相连,第二固定板30与第二模仁13相连,第一固定板20上设置有导套21,第二固定板30上设置有导柱31,第一固定板20 与第二固定板30通过导套21与导柱31的配合固定模具组件10。如此,能够提高注塑效率并提高成型后的工件的质量。
96.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20开设有第一通道(未标号),第一模仁12开设有第二通道(未标号),第一通道连通于第二通道,第二通道连通于第三流道15,模具设备100还包括第一盖板40,第一盖板40连接于第一固定板20相对远离第一模仁12的一侧,第一盖板40开设有注塑孔41,注塑孔41与第一固定板 20的第一通道连通,可以理解,注塑孔41、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流道15、第二流道11、第一流道2101为依次连通。
97.请再次参见图3,优选的,模具设备100还包括封闭件50,封闭件50用于封闭注塑孔41。
98.请再次参见图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模具设备100还包括顶出装置60,顶出装置包括顶板61、第三固定板62及两个支撑件63,顶板61固定于第三固定板62靠近第二模仁13的一侧,两个支撑件63分别设置于顶板61及第三固定板62相对的两个侧面,且处于顶板61运动的避让位,两个支撑件63具有高度,高度用于为顶板61提供运动行程。优选的,两个支撑件63为长方体,可以理解,两个支撑件63之间能够为顶板61提供运动行程即可,支撑件63的形状不作限定。
99.请再次参见图2及图3,进一步的,顶板61靠近第二模仁13的一面设置有若干顶出件611,第二模仁13及第二固定板30均开设有若干顶出孔未标注,所有顶出孔与所有顶出件
均为一一对应,顶出件611能够跟随顶板61顶升穿过顶出孔。如此,顶出件611能够协助成型后的工件进行脱模。
100.请再次参见图5,且一并参见图7,图7为图1中模具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优选的,模具设备100还包括第二盖板70,第二盖板70靠近顶板61 的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71,第二盖板70通过若干连接件71与第二模仁13固连,两个支撑件63分别固定在第二盖板70靠近第二模仁13的表面的两侧。
101.进一步的,第二盖板70开设有通孔72,通孔72用于注塑机顶升顶板61。
102.请再次参见图3,再进一步的,第三固定板62设置有若干复位杆621,顶板61开设有若干复位孔612,复位杆621穿过复位孔612,顶板61能够沿复位杆621的杆长方向运动。可以理解,顶板61在顶升后,能够顺着复位杆621下降,从而完成复位便于下一次顶升后协助成型工件脱模。
10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模具设备100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实用新型构思及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定位部与标识物200的配合关系不同。
104.参见图15,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模仁上的定位部与标识物另一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05.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定位部为凸设于第一凹槽121内壁上的第一固定件 1212,第一固定件1212用于固定标识物200的标识部220。
106.进一步的,第一固定件1212的形状与标识物200的标识部220形状相匹配,以使标识物200的标识部220能够卡接于第一固定件1212。如此,第一固定件 1212与标识部220的结构能够相互配合,将标识物200固定在模具组件10中,是标识物200在注塑过程中不易脱落。
107.现有的模具,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需要先注塑一个内套,然后在内套上形成logo或者其他具有标识信息的标识物,进而再次在内套上注塑一个不同颜色的外套,如此使标识物的颜色不同于工件的其他部位,但这样的注塑模具注塑时熔体难以均匀流入,极易堵塞报废,凝固后的成型工件质量差,且注塑后的工件具有两层注塑层,使得成型工件的外壁极厚,拿放、使用均较为不便。
108.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模具设备100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
109.请再次参见图1至图14,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模具组件10还包括模芯14,模芯14容置于第二流道11中,模芯14能够将标识物200压持在第一凹槽121 的内壁上。
110.可以理解,此时,第一模仁12与模芯14及第二模仁13之间形成的区域为第二流道11,第一凹槽121及第二凹槽131的内壁及模芯14的外周壁均属于第二流道11的周壁。
111.如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第二流道11注塑成型的工件,既能够满足标识物与工件外壁颜色不同,又能够避免成型后工件外壁过厚,得到质量及使用均较佳的成型工件。
112.例如,在钳子、榔头等手柄握持处套置具有标识物的薄壁外套,则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标识模具,可以理解,在注塑时,其中模芯14可以是额外制作的与钳子握持部的手柄一致的芯棒,也可以是钳子握持部手柄本身。
113.优选的,采用与待注塑工件一致的芯棒作为模芯14,将芯棒放置于第二流道11中,
将所需标识物200固定在第一容置槽1211中,向注塑孔41中注塑熔体,熔体经过第一固定板20的第一通道,再经过第一模仁12的第二通道流入十字形的第三流道15中,进而从十字形的两侧分别流入第二流道11中,即第一模仁12与模芯14及第二模仁13之间形成的区域。具体的,熔体在流经标识物200处时,能够通过固定部210与第一模仁12之间的间隙及固定部210底部,使熔体贯穿第一流道2101上下,如此,熔体能够将标识物200标识部220上表面以外的部分完全封闭固定在第二流道11所注塑的工件中,使具有标识作用的文字、图案或者其他标识结构正常显示;同时如此注塑所得的工件仅具有一层熔体材料,即注塑后的工件壁厚较薄,在套置在钳子、榔头等手柄握持处时,能够使手柄握持更舒适,且使用更轻便。如此注塑所得的成型工件也不易出现现有技术中内套透色的现象,能够保证标识物突出的标识作用。
114.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13及图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模具设备100第四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二个实施例实用新型构思及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模具组件10还包括模芯14,模芯14容置于第二流道11中,模芯14能够将标识物200压持在第一凹槽121的内壁上。
115.可以理解,此时,第一模仁12与模芯14及第二模仁13之间形成的区域为第二流道11,第一凹槽121及第二凹槽131的内壁及模芯14的外周壁均属于第二流道11的周壁。
1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模具设备100第五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实用新型构思及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定位部与标识物200的配合关系不同,在第五个实施例中,定位部设置于模芯14上。
117.请参见图18、图19及图20,图18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z部的放大示意图。
118.具体的,模具组件10包括第一模仁12、第二模仁13及模芯14,模芯14 容置于第一模仁12与第二模仁13之间,且模芯14与第一模仁12及第二模仁 13之间形成第二流道11;定位部设置于模芯14。
119.定位部为开设于模芯14上的第二容置槽141,第二容置槽141用于容置标识物200的固定部210,且第二容置槽141的深度小于标识物200的总高度h(参照图24)。
1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模具设备100第六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五个实施例实用新型构思及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定位部与标识物200的配合关系不同。
121.请参见图21,图21为本实用新型模芯上定位部与标识物另一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22.在第六个实施例中,定位部为凸设于模芯14上的第二固定件142,第二固定件142用于固定标识物200的固定部210,且第二固定件142能够给标识物 200中固定部210上的第一流道2101让位。
123.此外,在上述第三个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第五个实施例及第六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4,模具组件10还包括固定座16,固定座16与模芯14的一端固连。固定座16用于协助模芯14脱离第二流道11。
124.请再次参见图1及图4,进一步的,模具设备100还包括导出装置80,导出装置80上形成有承载空间,固定座16与模芯14能够在承载空间滑动。
125.具体的,导出装置80包括垫块81及两个压条82,两个压条82分别凸设于垫块81的
两侧,两个压条82与垫块81之间形成承载空间。
126.再进一步的,导出装置80还包括挡板83,挡板83连接于垫块81相对远离模芯14的一侧。挡板83用于避免固定座16及模芯14滑出掉落。
127.可以理解,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第二流道11的两个开口端均设置有封堵部件(未标号),封堵部件只要能够起到封堵作用即可,在此对封堵部件的材料、形状等不做限制。
12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型方法,能够利用模具设备100制备具有标识物 200的工件,模具设备100内设有第二流道11,标识物200包括相互连接的标识部220及固定部210,固定部210上开设有第一流道2101;
129.成型方法包括:
130.将标识物200定位于模具设备100的第二流道11的周壁,并使第一流道2101 连通于第二流道11;
131.向第二流道11内注入熔体;
132.熔体固化后,脱模获得具有标识物200的成型工件。
1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设备100包括第一模仁12及第二模仁13,第一模仁12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211,或者第一模仁12的周壁上凸设有第一固定件1212;
134.将标识物200定位于模具设备100的第二流道11的周壁步骤包括:
135.将标识物200的标识部220容置于第一容置槽1211中,或者将标识物200 的标识部220定位于第一固定件1212上。
1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识物200的标识部220具有封闭式结构;
137.将标识物200的标识部220定位于第一固定件1212上的步骤包括:
138.将标识物200的封闭式结构套设并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212上。
1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设备100包括第一模仁12、第二模仁13及模芯 14,模芯14容置于第一模仁12与第二模仁13之间,且模芯14与第一模仁12 及第二模仁13之间形成第二流道11;定位部为开设于模芯14上的第二容置槽 141,第二容置槽141用于容置标识物200的固定部210,且第二容置槽141的深度小于标识物200的总高度;
140.将标识物200定位于模具设备100的第二流道11的周壁步骤包括:
141.将标识物200的固定部210容置于第二容置槽141中。
1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设备100包括第一模仁12、第二模仁13及模芯 14,模芯14容置于第一模仁12与第二模仁13之间,且模芯14与第一模仁12 及第二模仁13之间形成第二流道11;定位部为凸设于模芯14上的第二固定件 142,第二固定件142用于固定标识物200的固定部210,且第二固定件142能够给标识物200中固定部210上的第一流道2101让位;
143.将标识物200定位于模具设备100的第二流道11的周壁步骤包括:
144.将标识物200的固定部210定位于第二固定件142上。
145.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流道11为两个,模具组件10还开设有第三流道15,第三流道15为十字形流道,第三流道15连通于两个第二流道 11;
146.向第二流道11内注入熔体步骤包括:
147.向第三流道15内注入熔体,熔体通过第三流道15分别流入两个第二流道 11。
148.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设备还包括固定座16,固定座16与模芯14的一端固连,模具设备100还包括导出装置80,导出装置80包括垫块81 及两个压条82,两个压条
82分别凸设于垫块81的两侧,两个压条82与垫块 81之间形成承载空间,固定座16与模芯14能够在承载空间中滑动;
149.熔体固化后,脱模获得具有标识物200的成型工件步骤之前还包括。
150.拉动固定座16使模芯14向远离第二流道11的方向运动。
151.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组件10包括第一模仁12及第二模仁 13,第一模仁12开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二模仁13开设有第二凹槽131,第一模仁12与第二模仁13相互扣合,使得第一凹槽121与第二凹槽131形成第二流道11;模具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20及第二固定板30,第一固定板20 与第一模仁12相连,第二固定板30与第二模仁13相连,第一固定板20与第二固定板30用于固定模具组件10,第一固定板20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模仁 12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连通于第二通道,第二通道连通于第三流道15,模具设备100还包括第一盖板40,第一盖板40连接于第一固定板20相对远离第一模仁12的一侧,第一盖板40开设有注塑孔41,注塑孔41与第一固定板 20的第一通道连通,可以理解,注塑孔41、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流道15、第二流道11、第一流道2101为依次连通。
152.向第二流道11内注入熔体的步骤包括:
153.向注塑孔41中注入熔体,熔体通过注塑孔41,流经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后流入第三流道15,并从第三流道15分别流入两个第二流道11。
154.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组件10还包括顶出装置60,顶出装置包括顶板61、第三固定板62及两个支撑件63,顶板61固定于第三固定板62 靠近第二模仁13的一侧,两个支撑件63分别设置于顶板61及第三固定板62 相对的两个侧面,且处于顶板61运动的避让位,两个支撑件63具有高度,高度用于为顶板61提供运动行程;顶板61靠近第二模仁1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顶出件611,第二模仁13开设有若干顶出孔,顶出件611能够通过顶板61顶升穿过顶出孔;
155.熔体固化后,脱模获得具有标识物200的成型工件步骤包括:
156.熔体固化后,通过顶出件611将成型工件与模具组件10分离并获得具有标识物200的成型工件。
157.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组件10还包括第二盖板70,第二盖板 70开设有通孔72,通孔72用于注塑机顶升顶板61。
158.通过顶出件611将成型工件与模具组件10分离步骤包括:
159.注塑机通过通孔72顶升顶板61,带动顶出件611将成型工件与模具组件 10分离。
160.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板62设置有若干复位杆621,顶板61开设有若干复位孔612,复位杆621穿过复位孔612,顶板61能够沿复位杆621的杆长方向运动;
161.熔体固化后,脱模获得具有标识物200的成型工件之后还包括步骤:
162.顶板61沿复位杆621移动并复位至预备顶升状态。
163.可以理解,预备顶升状态是指,顶板61在顶升后顺着复位杆621下降,从而复位至便于下一次顶升后协助成型工件脱模的状态。
1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设备100,能够满足工件与标识物200颜色不同的需求,且能够将标识物200内扣在工件中,保证标识物200能够长期稳定的固定在工件上,不易缺失或者脱落,且不存在掉色问题。
16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6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