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剥壳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13:46: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壳工具,尤其是剥瓜子壳工具。


背景技术:

2.以西瓜子为代表的瓜子是常见零食。但比较难剥。
3.瓜子壳是脆性材料。脆性材料的特点是,所受外力超过强度极限时会突然破碎。如果尝试用老虎钳剥瓜子,瓜子壳破碎前,一般人会一直增加钳的力度,却无法预知瓜子壳何时破裂,只有瓜子壳“啪”的一声裂开时,人才从听觉上感知到破壳了。此时瓜子壳已破开,对钳子头的支撑力减小甚至丧失,人会因突然没有了支撑,反应不过来继续用力,导致果仁和壳一起被夹的粉碎。这种因突然没有了支撑,反应不过来继续用力的状态,很像走路踩空。人踩空时的反应不是收回脚步,而是更加向下寻找支撑。后文将类似踩空的感觉称为“踩空效应”。人的反应时间加上“踩空效应”造成的结果是:瓜子壳破碎后,手停不住,会连带的将瓜子仁粉碎。
4.现有手工剥瓜子壳工具基本用类似钳子夹的方法来剥瓜子。
5.为便于说明,本文将现有钳式工具剥瓜子的行程分为三段,从钳子张开最大状态到闭合钳头刚好接触到瓜子壳,为一个阶段称为自由行程;从钳头接触到瓜子壳,持续用力到瓜子壳破碎,但果仁尚且完好,为第二阶段,称为破壳行程;将瓜子壳破碎以后,钳子因人反应时间和踩空效应的影响,继续运动的阶段,称为粉碎行程,此阶段果仁被挤压裂开甚至粉碎。
6.剥瓜子的工具效果要好,就需要小的粉碎行程,甚至没有粉碎行程。
7.部分现有手工剥瓜子工具为了减小粉碎行程,避免将瓜子仁一起挤碎,采取的方法是:设置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使钳子闭合时,挤压瓜子的部位仍留有一定空间,使瓜子仁在该空间内得到保护。问题是限位装置是刚性的,每个限位装置提供的的保护空间大小固定,瓜子外形尺寸却是波动的,造成的结果是,剥多个瓜子时,某些瓜子的仁已经粉碎了,另一些瓜子壳还未裂开。
8.部分现有钳式剥瓜子工具会采用弹簧,但现有工具中弹簧的作用是为了让钳式工具手柄自动回位。这类工具剥瓜子的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受力,并一直给钳子两臂一个支撑反力。人在操作时,自由行程阶段也需要克服弹力,故而为了剥开瓜子壳,人会很大程度忽略该弹力给人的反馈,所以回位弹簧对去除和减小粉碎阶段的作用不明显。
9.另外:弹性体是“在常温下呈现橡胶状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包括橡胶和类橡胶物质)的总称,包括各种天然胶和合成胶”。随着弹性体合成技术的发展及性能的提高,橡胶和弹性体的概念日益相通,习惯上两者已称为同义词,经常互相代用。


技术实现要素:

10.针对现有剥壳工具的问题,减小剥瓜子时的粉碎行程,本发明公开方案如下:
11.一种剥壳工具,包括两压杆,所述两压杆可相对张开和闭合,其特征是所述两压杆
之间设置有橡胶块作为缓冲和支撑元件。
12.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块和所述两压杆之一连接。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所述两压杆分别和所述底板铰接。
14.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底板相对,所述上压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为所述两压杆和所述橡胶块。
15.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块和所述底板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两压杆直接铰接。
17.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两压杆之一固定连接。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缓冲元件缓冲和支撑,延长了破壳行程和粉碎行程的时间,给操作者提供了更长的反应时间,从而很大程度减小了前述的粉碎行程。又因缓冲元件的支撑,消除了“踩空效应”,从而使果仁更完整,实现更好的剥壳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一的外观立体图。
20.图2为实施例一的缓冲元件立体图。
21.图3为实施例一去除上压板的立体图。
22.图4为实施例一有回位弹簧的附图。
23.图5为实施例二的附图。
24.图6为实施例三的附图。
25.图7为实施例四的附图。
26.图8为实施例四有回位弹簧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
28.实施例一,见图1到图3,包括底板1,两个压杆2,缓冲元件3,上压板4。其中缓冲元件3也可参见图2,为块状的常温下呈现橡胶状弹性的高分子材料的弹性体,本例中为近似t形的橡胶块。两压杆2的一端各自分别和底板1在底板1的上部通过销轴连接(图中仅画出连接孔,销轴未画出)。底板1下部和两压杆2间的空间为放置瓜子的地方,称为工作区。缓冲元件3放在两压杆2之间。上压板4扣在两压杆2和缓冲元件3之上,上压板4上部和底板1和压杆2同轴连接(图中仅画出了孔,轴未画出)。上压板4,底板1的工作区,缓冲元件3和两压杆2围成一个小空间,剥瓜子时,将瓜子伸入该空间。上压板4有防止瓜子壳飞出的作用。
29.剥瓜子操作过程:将瓜子平放入上压板4,两压杆2和底板1之间,最好使瓜子底部接触到缓冲元件3,然后合拢两压杆2,听到“啪”的一声,即操作完成。
30.缓冲元件3作用和特点是,在两压杆2接近果壳后以及果壳破裂后,给压杆2一个支撑,保护果仁。因为橡胶块的弹性是非线性的,压缩量小时,弹力小,随着压缩量增加,弹力增加很快。压杆2刚开始挤压缓冲元件3时,给予压杆2的弹力小,所以对小于正常大小的瓜子,也只需稍施加一压力,就可压缩橡胶块3,并使压杆2接触到瓜子壳。压杆2接触到瓜子壳后,果壳对压杆2的反作用力大于橡胶块3的弹力。在瓜子壳突然破碎后,瓜子壳失去给压杆2的支撑力,但缓冲元件3被压缩后,弹力以非线性的形式急剧加大,会继续给压杆2一个更
强的支撑力,这样延长了供操作者反应的时间,避免类似踩空的感觉和效应,从而达到保护果仁的目的。这里缓冲元件3还起到一个带有弹性的限位作用。
31.技术效果上,本发明中缓冲元件3在剥壳过程中的破壳行程和粉碎行程给予瓜子仁以额外支持,剥壳效果更好些。
32.关于缓冲元件3的固定方式,本例中,缓冲元件3为t形,t形的长竖设置有楔形,缓冲元件3放置在两压杆2之间,依靠t形的短横和楔形,被两压杆2夹持限位。缓冲元件3也可采用其他限位或固定方式,比如:也可在底板1上设置孔洞,缓冲元件3背面设置穿过底板1上孔洞的凸起,依靠凸起和孔配合固定位置。
33.另外,作为可选,在本实施例一中两压杆2之间还可增加回位弹簧,就如图4中的弹簧5。回位弹簧5两端和两压杆2两杆分别连接。回位弹簧5的作用使两压杆2自动分开的更大,更便于操作。回位弹簧5的设置属于现有技术,超出本发明保护范围。
34.实施例二,如图5。两个压杆21直接通过图中孔的位置用销轴连接,缓冲元件22为橡胶块,缓冲元件22连接在两压杆21中的一个压杆上。实施例二操作时,将瓜子竖着放在压杆21上靠近缓冲元件22的位置的圆弧缺口中,圆弧缺口起到定位瓜子的作用。
35.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两压杆31通过图中孔的位置用销轴连接,底板33为一平板,固定设置在两个压杆31之一上。缓冲元件32背部靠着底板,缓冲元件32和压杆31之一连接。也可使缓冲元件32和底板33连接。实施例三操作时,将瓜子平放在底板33上靠近缓冲元件32的位置的圆弧缺口之间,圆弧缺口起到定位瓜子的作用,然后用压杆31剥壳。这里缓冲元件32还起到一个带有弹性的限位作用。
36.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两压杆41中部通过图中的孔的位置用销轴连接。一个压杆41的头部设置有缓冲元件42。为了剥壳后,压杆41能自动弹开,实施例四也可增加回位弹簧43,回位弹簧43和两压杆41两杆分别连接,如图8所示。这里缓冲元件42还起到了带有弹性的限位的作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