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保温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13:39: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保温烹调器。


背景技术:

2.例如,存在如下保温烹调器,即、在用炉灶等加热放入有食材的烹调锅使其沸腾之后,将其收纳于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保温容器,从而困住已施加于烹调锅的热,对食材进行保温烹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3.具体而言,保温烹调器具备:隔热外容器(保温容器),具有真空隔热构造;隔热外容器盖,封堵隔热外容器的上端开口部;内容器(烹调锅),收纳于隔热外容器;以及内容器盖,封堵内容器的上端开口部。
4.在这样的保温烹调器中,例如在进行长时间的炖煮烹调时,不需要持续地加热,所以具有安全还能够节省水电煤气费的优点。另外,在保温烹调中能够省去照看烹调锅的工夫、时间。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8005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26325号公报
7.然而,在现有的保温烹调器中,存在上述的优点,相反地,在烹调锅的温度因时间的经过而下降、低于能够进行保温烹调的温度的情况下,需要对烹调锅进行再加热。特别是在户外等使用的情况下,必须使用炉灶、篝火等受限的热源来进行再加热,效率非常差。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再加热的保温烹调器。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装置。
10.〔1〕一种保温烹调器,具备:
11.隔热容器,其上部开口;
12.隔热盖,封堵上述隔热容器的上部开口部;以及
13.带盖烹调容器,收纳于上述隔热容器的内侧,
14.在上述带盖烹调容器以加热了的状态收纳于上述隔热容器的内侧之后,上述隔热盖封堵上述隔热容器的上部开口部,由此对上述带盖烹调容器内的食材进行保温烹调,
15.上述保温烹调器的特征在于,
16.上述带盖烹调容器具有: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和封堵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盖体,
17.上述盖体在表面侧具有第一把手部,在背面侧具有第二把手部,在表面朝外的状态和背面朝外的状态反转自由地封堵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
18.〔2〕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保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体以背面朝外的状态封堵了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下,在上述带盖烹调容器收纳于上述隔热容器
的内侧的状态下,在上述盖体之上配置热源,由此对上述带盖烹调容器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烹调。
19.〔3〕根据上述〔2〕所记载的保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体以表面朝外的状态封堵了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下,上述带盖烹调容器以上述隔热盖封堵了上述隔热容器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收纳于上述隔热容器的内侧,
20.在上述盖体以背面朝外的状态封堵了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下,上述带盖烹调容器以上述隔热盖敞开了上述隔热容器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收纳于上述隔热容器的内侧。
21.〔4〕根据上述〔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保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具有上述表面侧成为凸面、上述背面侧成为凹面的形状。
22.〔5〕根据上述〔4〕所记载的保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具有从上述背面突出的突出部,
23.在上述盖体以背面朝外的状态封堵了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下,上述突出部与上述隔热盖抵接,由此上述带盖烹调容器以上述隔热盖敞开了上述隔热容器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收纳于上述隔热容器的内侧。
24.〔6〕根据上述〔5〕所记载的保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是从上述盖体的背面突出为环状的凸缘壁。
25.〔7〕根据上述〔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保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隔热盖具有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层而成的隔热构造,上述内壳体的至少与上述盖体对置的部分由金属构成。
26.〔8〕根据上述〔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保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隔热容器具有在外容器与内容器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而成的真空隔热构造。
27.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再加热的保温烹调器。
附图说明
2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温烹调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29.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保温烹调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30.图3是表示锅盖表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收纳于图1所示的保温烹调器的内侧的状态的剖视图。
31.图4是表示锅盖背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收纳于图1所示的保温烹调器的内侧的状态的剖视图。
32.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外盖而得到的立体图。
33.图6是表示外盖的结构的剖视图。
34.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锅盖表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的结构的剖视图。
35.图8是表示图4所示的锅盖背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的结构的剖视图。
36.图9是从表面侧观察锅盖而得到的立体图。
37.图10是从背面侧观察锅盖而得到的立体图。
38.图11是表示锅盖的结构的剖视图。
39.图12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保温烹调器中在锅盖之上配置有热源的状态的立体图。
40.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温烹调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41.图14是表示锅盖表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收纳于图13所示的保温烹调器的内侧的状态的剖视图。
42.图15是表示锅盖背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收纳于图13所示的保温烹调器的内侧且在锅盖之上配置有热源的状态的剖视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1a、1b

保温烹调器;2

保温容器(隔热容器);3

外盖(隔热盖);4

带盖烹调锅(带盖烹调容器);5

外容器;6

内容器;7

真空隔热层;8

底部件;9

肩部件;10

外壳体;11

内壳体;12

隔热层;13

手柄部;14

锅主体(容器主体);15

锅盖(盖体);15a

凸面;15b

凹面;16

提手部;17a

第一把手部;17b

第二把手部;18

突出部;18a

凸缘壁;19

铰接部;20

提手部;w

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4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
46.(第一实施方式)
47.首先,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如对图1~图12所示的保温烹调器1a进行说明。
48.此外,图1是表示保温烹调器1a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保温烹调器1a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锅盖15表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4收纳于保温烹调器1a的内侧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锅盖15背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4收纳于保温烹调器1a的内侧的状态的剖视图。
49.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外盖3而得到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外盖3的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锅盖15表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4的结构的剖视图。
50.图8是表示锅盖15背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4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是从表面侧观察锅盖15而得到的立体图。图10是从背面侧观察锅盖15而得到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锅盖15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在保温烹调器1a中在锅盖15之上配置有热源h的状态的立体图。
51.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具备:保温容器2,其上部开口;外盖3,封堵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以及带盖烹调锅4,收纳于保温容器2的内侧。
52.保温容器2由双层构造的容器构成为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隔热容器,双层构造的容器例如具有由不锈钢等构成的有底筒状的外容器5以及内容器6,在内容器6收纳于外容器5的内侧的状态下将相互的口边部接合而成。在外容器5与内容器6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7。真空隔热层7例如能够通过在减压(抽真空)为高真空的腔室内堵住设置于外容器5的底面中央部的脱气孔来形成。
53.此外,在保温容器2的外周面也可以实施涂装、印刷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保温容器2,但保温容器2也可以是具有真空隔热构造以外的隔热构造的隔热容器。
54.保温容器2具有:大致圆形状的底部2b;主体部2c,从底部2b的外周立起为大致筒状;以及突缘部2d,从主体部2c的上端部向扩径方向遍及整周突出。另外,主体部2c的上端
部开口为圆形状,作为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
55.保温容器2具有在底部2b安装了底部件8、在主体部2c安装了肩部件9的构造。底部件8以及肩部件9例如由聚丙烯(pp)、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abs)、聚甲醛(pom)等的树脂成型件构成。
56.底部件8整体上形成为偏平的有底圆筒状。底部件8通过嵌装在保温容器2的底部2b与主体部2c之间而以覆盖保温容器2的底部2b的状态安装。在底部件8的下表面,沿周向上排列设置有支承保温容器2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5个)脚部8a。
57.肩部件9整体上形成为偏平的大致圆筒状。肩部件9通过以与突缘部2d接触的状态嵌装于保温容器2的主体部2c而安装于保温容器2。
58.如图3~图6所示,外盖3由双层构造的盖构成为具有隔热构造的隔热盖,该双层构造的盖具有例如由聚丙烯等耐热性树脂构成的外壳体10和例如由不锈钢等构成的金属制的内壳体11,外壳体10和内壳体11嵌合而成。外盖3的内部构成为配置有空气或者隔热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隔热材料)作为隔热层12。
59.外壳体10具有:大致圆板状的上壁部10a;外周壁部10b,从上壁部10a的外周下降为大致圆筒状;以及嵌合凹部10c,遍及整周对外周壁部10b的内周面进行开槽。
60.内壳体11具有:大致圆板状的下壁部11a;内周壁部11b,从下壁部11a的外周立起为大致圆筒状;以及嵌合凸部11c,从内周壁部11b的外周面遍及整周突出。
61.外壳体10和内壳体11通过将内周壁部11b嵌入至外周壁部10b的内侧并且使嵌合凸部11c嵌合于嵌合凹部10c,从而构成组合为一体的外盖3。
62.在外盖3设置有手柄部13。手柄部13是供使用者把持外盖3的部分,在外盖3的外周部的相互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在外周壁部10b(外壳体10)的周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并且从外周壁部10b(外壳体10)的外周面向扩径方向突出的形状的手柄部13。此外,关于手柄部13,并不一定限定于这样的形状、配置,能够适当变更。
63.在内壳体11的下壁部11a呈同心圆状地排列设置有:中央凹部11d,使中央部凹陷为大致圆锥台状而成;球面凹部11e,使中央凹部11d的外周凹陷为球面状而成;平面凸部11f,使球面凹部11e的外周突出为平面状而成;以及外缘部11g,将平面凸部11f的外周折弯为倾斜面状而成。
64.如图2~图4、图7以及图8所示,带盖烹调锅4作为带盖烹调容器而具有:锅主体14,其上部开口;和锅盖15,封堵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
65.锅主体14是例如由不锈钢等构成的金属制的容器主体。锅主体14具有:大致圆形状的底部14b;主体部14c,从底部14b的外周立起为大致纺锤圆筒状;大致圆筒状的口颈部14d,在主体部14c的上部侧缩径。另外,口颈部14d的上端部开口为圆形状,作为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此外,关于锅主体14,并不一定限定于这样的形状,能够适当变更。
66.在锅主体14经由一对转动部16a以转动自由的方式安装有提手部16。提手部16是供使用者把持锅主体14或者勾挂锅主体14的部分,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
67.在本实施方式中,提手部16配合锅主体14的口颈部14d的形状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并且其两端部经由一对转动部16a以转动自由的方式安装于口颈部14d(锅主体14)的外周部的相互对置的位置。此外,关于提手部16,并不一定限定于这样的结构,能够适当变更。
68.如图2~图4以及图7~图11所示,锅盖15是例如由不锈钢等构成的金属制的盖体。
锅盖15具有以表面(一面)侧成为凸面15a、背面(另一面)侧成为凹面15b的方式整体弯曲为大致球面状的大致圆板形状。
69.锅盖15能够在图3以及图7所示的表面朝向锅主体14的外侧、背面朝向锅主体14的内侧的状态(以下,称为“表面朝外的状态”)和图4以及图8所示的背面朝向锅主体14的外侧、表面朝向锅主体14的内侧的状态(以下,称为“背面朝外的状态”)反转自由地封堵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
70.锅盖15在表面的中央部具有第一把手部17a,在背面的中央部具有第二把手部17b。第一把手部17a以及第二把手部17b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
71.第一把手部17a是供使用者把持锅盖15的部分,例如具有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逐渐扩径的突缘形状,其基端部一体地安装于锅盖15的表面。此外,关于第一把手部17a,并不一定限定于这样的形状,能够适当变更。
72.第二把手部17b是供使用者把持锅盖15或者悬吊锅盖15的部分,例如具有将棒状的臂的两端向同一方向折弯为直角的形状,其两端部一体地安装于锅盖15的背面。此外,关于第二把手部17b,并不一定限定于这样的形状,能够适当变更。
73.在锅盖15的背面设置有突出部18。突出部18由凸缘壁18a构成,该凸缘壁18a以包围凹面15b的周围的方式从锅盖15的背面突出为偏平圆筒状(环状)。另外,凸缘壁18a从锅盖15的背面突出得比第二把手部17b高。
74.在锅盖15呈同心圆状地排列设置有:外缘部15c,从凸面15a的外周向扩径方向遍及整周突出而成;台阶部15d,将外缘部15c的外周朝向背面侧折弯为大致直角而成;以及突缘部15e,从台阶部15d的前端部向扩径方向遍及整周突出而成。
75.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中,在用炉灶等加热放入有食材的带盖烹调锅4使其沸腾之后,如图7所示,锅盖15以表面朝外的状态封堵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
76.此时,成为锅盖15的突缘部15e在锅盖15的凸缘壁18a(突出部18)位于比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靠内侧的状态下与锅主体14的口颈部14d的上端部遍及整周抵接的状态。
77.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中,在从该状态起如图3所示地将带盖烹调锅4收纳于保温容器2的内侧之后,利用外盖3封堵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
78.此时,成为内壳体11(外盖3)的下壁部11a在锅盖15的第一把手部17a位于内壳体11(外盖3)的中央凹部11d的内侧的状态下与保温容器2的突缘部2d遍及整周抵接的状态。
79.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中,能够利用上述的保温容器2与外盖3的密闭状态来困住已施加于带盖烹调锅4的热,对食材进行保温烹调。
8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中,例如在进行长时间的炖煮烹调时,不需要持续地加热,因而具有安全还能够节省水电煤气费的优点。另外,在保温烹调中能够省去照看带盖烹调锅4的工夫、时间。
81.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中,如图8所示,锅盖15以背面朝外的状态封堵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
82.此时,成为锅盖15的突缘部15e在锅盖15的第一把手部17a位于比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靠内侧的状态下与锅主体14的口颈部14d的上端部遍及整周抵接的状态。
83.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中,在从从该状态起如图4所示地将带盖烹调锅4收
纳于保温容器2的内侧之后,在欲利用外盖3封堵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时,凸缘壁18a(突出部18)与外盖3的内壳体11、具体而言是与下壁部11a的平面凸部11f抵接。由此,成为外盖3敞开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的状态。
84.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中,如图12所示,能够利用上述的保温容器2与外盖3的敞开状态,在锅盖15之上例如配置烧过的炭、石头等热源w来不截断空气地对带盖烹调锅4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烹调。
85.另外,在处于背面朝外的状态的锅盖15之上,能够确保用于在该锅盖15的凹面15b与凸缘壁18a之间配置热源w的空间。并且,外盖3的与锅盖15对置的部分(下表面)由金属制的内壳体11构成,因而能够确保耐热性以便能够与热源w接触。
86.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a中,在带盖烹调锅4的温度因时间的经过而下降、低于能够进行保温烹调的温度的情况下等,能够通过在锅盖15之上配置热源w来容易地进行带盖烹调锅4的再加热。
87.即,在需要进行带盖烹调锅4的再加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从表面朝外变为背面朝外的状态的盖体15之上配置热源w来容易地进行带盖烹调锅4的再加热,而不将带盖烹调锅4从保温容器2取出来用炉灶等进行再加热。
88.此外,在加热烹调之后,从锅主体14取下锅盖15时,将起盖器(lid lifter)等的钩部勾挂于第二把手部17b来将锅盖15连同热源w一起提起。此时,热源w配置在锅盖15的凹面15b与凸缘壁18a之间,因而能够防止热源w从该锅盖15之上脱落。
89.另外,能够使用工作手套、垫布等把持提手部16来将锅主体14(带盖烹调锅4)向保温容器2的外侧取出。
90.(第二实施方式)
91.接下来,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如对图13~图15所示的保温烹调器1b进行说明。
92.此外,图13是表示保温烹调器1b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表示锅盖15表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4收纳于保温烹调器1b的内侧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锅盖15背面朝外的带盖烹调锅4收纳于保温烹调器1b的内侧且在锅盖15之上配置有热源w的状态的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保温烹调器1a等同的部位,省略说明并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93.如图13、图14以及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b具有外盖3经由铰接部19相对于保温容器2安装为转动自由的结构。另外,在外盖3,在与铰接部19相反的一侧设置有手柄部13。并且,在保温容器2经由一对转动部20a以转动自由的方式安装有提手部20。
94.另外,在内壳体11的下壁部11a呈同心圆状地排列设置有:中央凹部11d,使中央部凹陷为大致圆锥台状而成;平面凸部11f,使中央凹部11d的外周突出为平面状而成;以及台阶部11h,在平面凸部11f的外周设置台阶并折弯而成。除此以外,具有与上述保温烹调器1a基本相同的结构。
95.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b,在用炉灶等加热放入有食材的带盖烹调锅4使其沸腾之后,如图14所示,在从锅盖15以表面朝外的状态封堵了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的状态将带盖烹调锅4收纳于保温容器2的内侧之后,利用外盖3封堵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
96.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b中,能够利用这样的保温容器2与外盖3的密闭状态来困住已施加于带盖烹调锅4的热,对食材进行保温烹调。
97.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b中,例如在进行长时间的炖煮烹调时,不需要持续地加热,因而具有安全还能够节省水电煤气费的优点。另外,在保温烹调中能够省去照看带盖烹调锅4的工夫、时间。
98.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b中,如图15所示,在从锅盖15以背面朝外的状态封堵了锅主体14的上部开口部14a的状态将带盖烹调锅4收纳于保温容器2的内侧之后,在欲利用外盖3封堵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时,凸缘壁18a(突出部18)与外盖3的内壳体11、具体而言是与下壁部11a的平面凸部11f抵接。由此,成为外盖3敞开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的状态。
99.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b中,能够利用这样的保温容器2与外盖3的敞开状态,在锅盖15之上例如配置烧过的炭、石头等热源w来不截断空气地对带盖烹调锅4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烹调。
100.另外,在背面朝外的锅盖15之上,能够确保用于在该锅盖15的凹面15b与凸缘壁18a之间配置热源w的空间。并且,外盖3的与锅盖15对置的部分(下表面)由金属制的内壳体11构成,因而能够确保耐热性以便能够与热源w接触。
101.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温烹调器1b中,在带盖烹调锅4的温度因时间的经过而下降、低于能够进行保温烹调的温度的情况下等,能够通过在锅盖15之上配置热源w来容易地进行带盖烹调锅4的再加热。
102.此外,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103.例如,上述突出部18并不一定限定于上述的凸缘壁18a的结构,只要能够通过与外盖3的与锅盖15对置的部分(内壳体11)抵接来成为外盖3敞开了保温容器2的上部开口部2a的状态即可。
104.此外,应用了本发明的保温烹调器并不限定于具有上述的外观形状,能够根据其尺寸、功能、设计等来适当施加变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