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10:33: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2.图1所示为背景技术一种流量控制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100、设置于阀体100内并与阀体100焊接固定的阀芯的导向套200、金属材料制的阀芯300、塑料螺母400,阀芯300与导向套200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500,阀芯300的位于密封组件500下侧的部分与导向套200滑动配合,阀芯300在螺母400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导向套200轴向滑动以与密封件700抵接或分离。阀座900的环状凸缘部1000包括阀口901,密封件700与内套800套接,内套800与阀座900焊接固定,该流量控制阀,由于不锈钢材料制的阀芯300直接与橡胶材料制的密封件700抵接,流量控制阀多次开关动作后,由于密封件700的变形可能使流量控制阀内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改善流量控制阀的关阀可靠性。
4.本技术的流量控制阀,包括阀座部件和阀芯部件,所述阀座部件包括阀座和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支撑体和密封体,所述密封体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阀芯部件包括阀芯,所述阀芯能够相对于所述阀座轴向移动,所述阀芯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下端能够与所述密封体抵接,所述支撑体为金属材料,所述密封体为非金属材料。
附图说明
5.图1所示为背景技术一种流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6.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流量控制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7.图3所示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8.图4所示为图2中密封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9.图5所示为图4中第一构件的支撑体的剖面示意图;
10.图6所示图2中限位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需要先说明的是,本文中若使用方位词,如“上”和“下”等,均是以本文说明书附图中图示位置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不应当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12.本文中的“阀口”是指在流量控制阀处于最大开阀位置时,决定了流体在第一流体端口与第二流体端口之间的通流面积,则为阀口。
1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如图2所示,该流量控制阀包括阀座部件10、阀体部件30、阀芯部件20。阀体部件30包括阀体31,阀体31设置有第二流体端口40,第二接管b伸入第二流体端口40并与阀体31焊接。阀座部件10包括阀座11、密封构件12、限位件15。阀座11与阀体31焊接固定,限位件15与阀座11铆接或焊接固定。阀芯部件20包括阀芯21,阀芯21能够相对于阀座11轴向移动,阀芯21包括圆筒形的环形部211,环形部211的下端能够与密封构件12抵接或分离。
15.如图2-图5所示,密封构件12作为整体能够弹性变形,这样在阀芯21与之抵接时形成密封配合。密封构件包括支撑体和密封体,支撑体为金属材料,密封体为非金属材料,密封体固定于支撑体,环形部211能够与密封体抵接或分离以实现关阀或开阀。如此设计,密封体固定在支撑体上,相比于背景技术中的阀芯完全由橡胶制成,能够改善因流量控制阀多次开关后密封体变形导致的泄漏。
16.密封构件12包括第一构件121和第二构件122,第一构件121呈环状,此处的环状是指,第一构件121在作为零件时,其具有轴向的通孔,而非实心体,包括但不限于圆环、圆筒,带翻边的圆环或圆筒等结构。
17.第一构件121包括前述的支撑体121a和密封体121b,支撑体121a包括筒状部1210a和径向翻边状部1210b,径向翻边状部1210b自筒状部1210a向外凸出。第二构件122与第一构件121分体设置,第二构件122套在筒状部1210a的外部,第二构件122为弹性体,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橡胶材料的o形圈,在流量控制阀的纵向,第二构件122与第一构件121抵接,第二构件122还与阀座11抵接。如此设置,在流量控制阀多次开关动作后,第二构件122在受到阀芯21的关阀力后发生的弹性变性能够弥补密封体121b的变形量,保持密封构件12作为整体的关阀可靠性,改善泄漏。
18.更进一步,阀座11包括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包括第一台阶面111和第一台阶壁112,密封构件12坐落于第一台阶面111,第二构件122的内壁与衬套14的外壁过盈配合,第二构件122坐落于第一台阶面111,第二构件122与第一台阶面111抵接,支撑体121a与衬套14的外壁间隙配合,第二构件122的外壁与第一台阶壁112间隙配合。
19.阀座11包括第二台阶面311和第二台阶壁312,第一台阶壁112的上端与第二台阶面311连接,第一台阶面111与支撑体121a的下端之间具有轴向间隙。也即,轴向间隙为第一构件121在轴向提供了一个行程,其有益之处在于,该轴向间隙能够为第二构件122的形变提供空间,保证密封构件的密封可靠性。
20.具体地,密封体121b为塑料或橡胶或ptfe材料,其通过注塑方式形成于支撑体121a,加工起来方便,材料耐磨性也较好。
21.阀座部件10还包括衬套14,衬套14呈环状,衬套14包括阀口1400,衬套14与阀座11铆接或焊接固定连接,阀座11包括第一流体端口50,第一流体端口50与阀口1400始终连通,第一接管a伸入第一流体端口50与阀座11焊接固定。第一流体端口50与阀口1400始终连通,阀芯21的环形部211的下端与第一构件121抵接时,第二流体端口40与阀口1400不连通(不包括密封不严时的状态),环形部211的下端与第一构件121分离时,第二流体端口40与阀口1400连通。密封构件12套设在衬套14的外侧,衬套14与阀座11固定连接,衬套14与阀座11共同对密封构件12的周向进行限位,并且,阀口1400形成在衬套14上,使得阀口加工容易,而且,将阀口1400开设在衬套14上(即衬套14自身具有阀口1400),使得整个流道能够更加顺滑,更容易控制流量控制阀满足需要的流量曲线需求。再者,将阀口1400开设衬套14上,还
便于流量控制阀口径(衬套14的内孔的最小通流量)的系列化,即通过设置衬套14的内壁的形状及其尺寸,即可改变流量控制阀的阀口的通径及流量曲线,无需改变阀座11的结构及尺寸。
22.如图2和3所示,衬套14包括本体部141和沿本体部141的外壁向外侧伸出的上凸出部142,上凸出部142抵接密封构件12,具体地,上凸出部142紧压第一构件121的上端。衬套14还包括下凸出部143,下凸出部143与阀座11铆接固定。阀座部件10还包括图6所示的限位件15,限位件15部分坐落于阀座11的上表面,部分位于第一构件121的上方,限制密封构件12在轴向脱离阀座11。当环形部211与密封体121a抵接时,限位件15位于环形部211的外侧,上凸出部142位于环形部211的内侧。当流量控制阀刚开阀时,即流量控制阀小开度时,可以通过环形部211与限位件15及上凸出部142的配合调节流量。
23.衬套14包括第一泄压通道,形成第一泄压通道的壁与第一台阶面111相对,本实施例中,第一泄压通道为开设在衬套14的本体部141的壁部的通孔。限位件15包括第二泄压通道150,第一台阶壁112与密封构件12之间具有间隙,第二泄压通道150连通该间隙与流量控制阀的阀腔,本实施例中,第二泄压通道150为贯穿限位件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若干通孔。前述泄压通道的设置,使得关阀时,积聚在密封构件12与阀座11之间或密封构件12与衬套14之间的流体得到泄出,提高密封构件12的密封可靠性。
24.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流量控制阀进行了举例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