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9:24: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多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建筑中墙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愈发重要。
3.由于传统的多高层建筑的墙体结构抗震能力较差,所以通常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与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来增强墙体结构来增强抗震能力,但是这两种结构钢质材料消耗较多,增加了工期和投入成本,所以将再生混凝土这个环保材料用于建筑建设势在必行。
4.但是目前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在材料的连接间仍有不牢固和需要改进之处,使再生混凝土墙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优势,也不利于墙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形成和稳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存在的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若干个剪力墙和设置在剪力墙之间的h型的钢梁;
7.其中,所述剪力墙包括:
8.桁架,所述桁架被构成为若干根中空的钢管、若干对成对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管的管侧之间并且设置方向与钢管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波浪形的钢板,以及填充在所述钢管中和每对所述钢板之间的再生混凝土;
9.外填充混凝土,填充在所述桁架的外部;
10.以及,所述剪力墙在靠近所述钢梁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钢梁的腹板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腹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弯折形的钢片,一个所述钢片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上从所述连接板的端侧延伸至与另一个钢片间隔所述腹板进行螺栓连接。
11.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钢管的相对管侧之间的垂直距离是钢管在钢板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的两倍。
12.可选地,所述钢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梯形。
13.可选地,每个所述剪力墙中所述钢管的设置数量为四个;
14.以及,每个所述剪力墙中所述钢管的设置数量为三对。
15.可选地,设置在两个剪力墙之间的钢梁的设置数量为两个;
16.以及,设置在两个剪力墙之间的所述连接板的设置数量为四个,设置在两个剪力墙之间的所述钢片的设置数量为八个。
17.可选地,所述螺栓的设置数量为八个;
18.以及,八个所述螺栓并排排成两列并且列向与所述钢梁的延伸方向垂直。
19.可选地,两个所述钢片与所述连接板和钢梁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包括一个三角形。
20.可选地,所述再生混凝土为一次、二次或多次再生混凝土。
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剪力墙和钢梁。剪力墙包括桁架、外填充混凝土、连接板和钢片。桁架包括钢管、钢板和再生混凝土。本技术通过将钢板设置为波浪形减小了钢板的受力压强,提高了剪力墙的承重能力和整个墙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并且钢片的设置提高了剪力墙与钢梁的连接强度,也提高了墙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综上可知,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存在的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的俯视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的侧视图;
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桁架的切面图;
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片、钢片和钢梁的连接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28.图6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29.其中,1-剪力墙;1-桁架;111-钢管;112-钢板;113-再生混凝土;12-连接片;121-连接钢板;122-卡接钢板;13-钢片;2-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若干个剪力墙1和设置在剪力墙1之间的h型的钢梁2。
3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的侧视图,墙体结构除了剪力墙还有若干个设置墙体和若干个楼板,设置墙体根据需求设置在剪力墙之间,设置墙体具体指除了剪力墙以外设置的墙体。楼板设置在钢梁2之上,楼板的设置数量和形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33.其中,剪力墙1包括桁架11和外填充混凝土。
34.桁架11被构成为若干根中空的钢管111、若干对成对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管111的管侧之间并且设置方向与钢管11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波浪形的钢板112,以及填充在钢管111中和每对钢板112之间的再生混凝土113。
35.具体地,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桁架的切面图,钢管111沿竖直方向延伸,钢管1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梯形。两个波浪形的钢板112沿水平方向弯曲延伸并与钢管111连接形成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半闭合结构。再生混凝土113填充进中空的钢管111,以及由钢板112和钢管111形成的半闭合结构中。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钢管111的相对管侧之间的垂直距离是钢管111在钢板112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的两倍。再生混凝土113为一次、二次或多次再生混凝土113。每个剪力墙1中钢管111的设置数量为四个;以及,每个剪力墙1中钢管111的设置数量为三对。
37.另外,桁架11的形状根据需求确定,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
38.外填充混凝土,填充在桁架11外。
39.具体地,根据建筑需要,外填充混凝土用于与相关材料将桁架11包裹成墙体。
40.剪力墙1在靠近钢梁2的一侧设置有与钢梁2的腹板连接的连接板12;腹板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弯折形的钢片13,一个钢片13在远离连接板12的方向上从连接板12的端侧延伸至与另一个钢片13间隔腹板进行螺栓连接。
41.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片、钢片和钢梁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连接板12用于连接剪力墙1和钢梁2。连接板12设置在剪力墙1的端侧上。由于楼板设置在钢梁2上,所以钢梁2于连接板12的连接必须稳固。其中,连接板12被构成为一块与所述剪力墙1的端侧贴合设置的连接钢板121,以及两块垂直于连接钢板121并且相互平行的卡接钢板122。
42.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栓的设置数量为八个;以及,八个螺栓并排排成两列并且列向与钢梁2的延伸方向垂直。
43.h形钢梁2卡接在两个卡接钢板122之间并与所述连接板12焊接。钢梁2的腹板的设置方向垂直于卡接钢板122的设置方向。
44.钢梁2的腹板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弯折形的钢片13。钢片13的一端与连接板12的端侧焊接,钢片13的另一端延伸至腹板上并间隔腹板与另一个钢片13螺栓连接。两个钢片13与连接板12和钢梁2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包括一个三角形。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两个剪力墙1之间的钢梁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以及,设置在两个剪力墙1之间的连接板12的设置数量为四个,设置在两个剪力墙1之间的钢片13的设置数量为八个。
46.安装过程:首先进行桁架11的焊接和安装,然后通过连接板12和钢片13连接桁架11和钢梁2,随后进行楼板部分的浇筑和安装,最后再进行再生混凝土113和外填充混凝土的浇筑。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钢筋骨架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剪力墙1和钢梁2。剪力墙1包括桁架11、外填充混凝土、连接板12和钢片13。桁架11包括钢管111、钢板112和再生混凝土11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钢板112设置为波浪形减小了钢板112的受力压强,提高了剪力墙1的承重能力和整个墙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并且钢片13的设置提高了剪力墙1与钢梁2的连接强度,也提高了墙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48.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