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6:17: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


背景技术:

2.家用电梯中,轿厢的架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顶板,底板的结构强度较大,侧板以及顶板的结构强度较低,因此,轿厢的侧板以及顶板不能直接连接至电梯的曳引系统,而是需要通过轿架转接。所述轿架包括由上梁、下梁以及左右直梁组成的矩形框架,下梁上固定有水平的托架,轿厢就安装在托架上,上梁则安装绳轮组件,通过绳轮组件连接电梯的曳引系统,直梁的外侧安装有安全钳,所述安全钳与固定在井道壁上的导轨配合,使轿厢紧急情况下制动。由于家用电梯的井道一般比较狭小,而轿架的存在占用了相当一部分的井道宽向空间,导致轿厢的宽向尺寸难以做大,轿厢舒适性降低。因此,亟需一种无轿架的家用电梯轿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轿架就能安装到电梯中使用的优点,能有效提高轿厢的宽向尺寸,提高轿厢舒适性,并且噪音也较低。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顶板,底板的底部设有多个沿轿厢宽向排布的第一加强筋和多个沿轿厢深度方向排布的第二加强筋,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位于轿厢的中部,底板的下方设有两组、每组两个的绳轮组件,同一组内的两个绳轮组件分别位于轿厢的左右侧,两组绳轮组件分别位于第三加强筋的前后两侧。
5.前述的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中,所述顶板的外缘向上折弯而形成第一折弯部,所述左侧板的上端、右侧板的上端和后侧板的上端均向外折弯形成l形的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与顶板螺钉连接;所述右侧板的前后端和左侧板的前后端均向外两次折弯而形成l形的第三折弯部,后侧板与对应的第三折弯部螺钉连接,所述后侧板的左右端均向外两次折弯而形成l形的第四折弯部;所述左侧板的下端、右侧板的下端和后侧板的下端均向外折弯而形成第五折弯部,第五折弯部与底板螺钉连接。
6.前述的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中,所述第三加强筋的截面为u型,第三加强筋的开口向内,第三加强筋的两臂向外折弯后与左侧板或右侧板焊接固定。
7.前述的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均为u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开口向上,第一加强筋从第二加强筋中穿过,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均与底板焊接。
8.前述的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中,所述位于外侧的第一加强筋上设有凹槽,所述绳轮组件的支架与外侧的第一加强筋固定,所述绳轮组件的绳轮的上端位于凹槽内。
9.前述的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中,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上端设有安全钳,所述顶
板上设有与安全钳连接的提拉机构。
10.前述的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中,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顶板、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组成轿厢的坯厢,坯厢的外侧面喷涂有沥青阻尼层,沥青阻尼层的外侧喷涂有封闭漆层。
11.前述的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中,所述沥青阻尼层的外表面为波浪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轿厢的结构做的改进,主要的改进是将绳轮组件置于轿厢的底部,使轿厢连接曳引系统后以结构强度较大的底板受力,并在轿厢的左右侧壁上增加了用于固定安全钳的加强筋,使轿厢在紧急制动状态下不会被安全钳的巨大拉力破坏,还对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顶板的结构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进一步的增加了轿厢结构强度,从而轿厢不需要轿架和托盘,直接与通过底部的绳轮组件连接至电梯的曳引系统即可,减少了井道的占用空间,使轿厢的宽向尺寸可以做大,轿厢的舒适性提高。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轿厢主体为薄壁钣金结构,轿厢通过安全钳直接与电梯的导轨相连,轿厢升降过程中安全钳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噪音直接传递到轿厢,失去轿架的噪音中继阻隔后,轿厢噪音会有所变大,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轿厢的外侧设置沥青阻尼层,并将沥青阻尼层的外表面设置为波浪形,可以有效的降低轿厢噪音,为避免沥青中的有害物质或是含臭物质挥发,在沥青层的外侧进一步的涂刷封闭漆层。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轿架就能安装到电梯中使用的优点,能有效提高轿厢的宽向尺寸,提高轿厢舒适性,并且噪音也较低。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6.图4是沥青阻尼层的结构。
17.图5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18.图6是图1在b处的放大图。
19.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后侧板,5-顶板,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第三加强筋,9-绳轮组件,10-第一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12-第三折弯部,13-第四折弯部,14-第五折弯部,15-凹槽,16-安全钳,17-提拉机构,18-坯厢,19-沥青阻尼层,20-封闭漆层,21-第四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1.实施例。一种无轿架家用电梯轿厢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后侧板4和顶板5,特点是,底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沿轿厢宽向排布的第一加强筋6和多个沿轿厢深度方向排布的第二加强筋7,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外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三加强筋8,第三加强筋8位于轿厢的中部,底板1的下方设有两组、每组两个的绳轮组件9,同一组内的两个绳轮组件9分别位于轿厢的左右侧,两组绳轮组件9分别位于第三加强筋8的前后两
侧。
22.所述顶板5的外缘向上折弯而形成第一折弯部10,顶板5的顶部还可设置若干第四加强筋21,所述左侧板2的上端、右侧板3的上端和后侧板4的上端均向外折弯形成l形的第二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11与顶板5螺钉连接;所述右侧板3的前后端和左侧板2的前后端均向外两次折弯而形成l形的第三折弯部12,后侧板4与对应的第三折弯部12螺钉连接,所述后侧板4的左右端均向外两次折弯而形成l形的第四折弯部13;所述左侧板2的下端、右侧板3的下端和后侧板4的下端均向外折弯而形成第五折弯部14,第五折弯部14与底板1螺钉连接。
23.所述第三加强筋8的截面为u型,第三加强筋8的开口向内,第三加强筋8的两臂向外折弯后与左侧板2或右侧板3焊接固定。
24.所述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的截面均为u型,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的开口向上,第一加强筋6从第二加强筋7中穿过,第二加强筋7和第三加强筋8均与底板1焊接。
25.所述位于外侧的第一加强筋6上设有凹槽15,所述绳轮组件9的支架与外侧的第一加强筋6固定,所述绳轮组件9的绳轮的上端位于凹槽15内。将绳轮组件9的一部分嵌入到第一加强筋6内,可以有效的降低轿厢的高度,有利于轿厢在电梯井道内的排布。
26.所述第三加强筋8的上端设有安全钳16,所述顶板5上设有与安全钳16连接的提拉机构17。图1中位于第三加强筋8外侧的是与安全钳配合的导轨,不属于轿厢,仅为示意。安全钳16和提拉机构17均为现有的零部件,提拉机构17连接电梯的制动器。
27.所述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后侧板4、顶板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8组成轿厢的坯厢18,坯厢18的外侧面喷涂有沥青阻尼层19,沥青阻尼层19的外侧喷涂有封闭漆层20。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后侧板4、顶板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8材质均为不锈钢板。
28.所述沥青阻尼层19的外表面为波浪形。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后侧板4、顶板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8组成轿厢的坯厢18后,将沥青喷涂在坯厢18外壁上,用带有波浪齿的齿板在沥青表面刮除波浪形即可,干燥后就形成了沥青阻尼层19,然后喷涂封闭漆,如环氧树脂漆,得到封闭漆层20。将沥青阻尼层19的外表面设置为波浪形,目的是使相应的轿厢侧壁厚度不一致,不易共振,并能减少噪音传递,从而使轿厢运行过程中发出的噪音小,还能节约材料。
29.由于轿厢底部具有两组、共四个绳轮组件9,相应的曳引系统所使用的曳引机应该采用双曳引轮式,每个曳引轮上的曳引轮对应绕过一组绳轮组件9,连接方式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赘述。
30.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轿厢的结构做的改进,主要的改进是将绳轮组件置于轿厢的底部,使轿厢连接曳引系统后以结构强度较大的底板受力,并在轿厢的左右侧壁上增加了用于固定安全钳的加强筋,使轿厢在紧急制动状态下不会被安全钳的巨大拉力破坏,还对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顶板的结构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进一步的增加了轿厢结构强度,从而轿厢不需要轿架和托盘,直接与通过底部的绳轮组件连接至电梯的曳引系统即可,减少了井道的占用空间,使轿厢的宽向尺寸可以做大,轿厢的舒适性提高。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轿厢主体为薄壁钣金结构,轿厢通过安全钳直接与电梯的导轨相连,轿厢升降
过程中安全钳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噪音直接传递到轿厢,失去轿架的噪音中继阻隔后,轿厢噪音会有所变大,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轿厢的外侧设置沥青阻尼层,并将沥青阻尼层的外表面设置为波浪形,可以有效的降低轿厢噪音,为避免沥青中的有害物质或是含臭物质挥发,在沥青层的外侧进一步的涂刷封闭漆层。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轿架就能安装到电梯中使用的优点,能有效提高轿厢的宽向尺寸,提高轿厢舒适性,并且噪音也较低。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