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通道蓄冷介质循环泵及应用其的中央空调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9-04 02:45: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通道蓄冷介质循环泵及应用其的中央空调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中央空调是现有办公楼常用的一种结构,其中,中央空调主要包括制冷机组,并且制冷机组一般需要单独设置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内,之后在每层楼设置空气处理机组,用于连接制冷机组并且吹出凉风或者热风,最后在楼顶或者其他位置设置冷却塔,并且也与制冷机组连接。蓄冷介质的循环需要利用循环泵实现,现有的循环泵的出液口通常只连接一根管并且通过一根管设置分叉依次连接多个空气处理机组,并且此管在由制冷机组的蒸发器连接后,其内蓄冷介质的温度一般只有6-8℃,为了避免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管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因此会选择在管外套接保温层,用于保温,但是问题在于,包裹保温层虽然能够提供保温效果,但是此管就无法进行拓展应用,针对于现有办公楼经常会在夏天设置饮料冰柜的特点,如果能够将此低温管用于解决并提供一种带有冷储功能的结构,将对现有中央空调的应用有进一步意义,并且仅仅在低温管外设置冷储结构,并不能提供冷储效果,相应的,如果低温管的保温受到影响,则中央空调的制冷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中央空调冷管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通道蓄冷介质循环泵及应用其的中央空调冷却系统。
4.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双通道蓄冷介质循环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泵体内还设置有叶轮,且所述泵体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叶轮的外周,所述泵体的出液口连接有分叉管,所述分叉管设置一个进口通道和两个出口通道,且所述进口通道与出液口连接。
6.一种中央空调冷却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循环泵,还包括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有第一冷管,所述第一冷管另一端与第一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分叉管连接有竖直布置的综合管路,所述综合管路依次设置多个,且多个综合管路间通过汇集管连接,所述汇集管设置连接管连接有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空气处理机组设置与汇集管相同的多个,末端的所述综合管路通过密封管密封,所述第二通道连接有第二冷管,所述第二冷管设置多个分管连接多个所述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第三通道连接有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远离制冷机组的一端连接至冷却塔,所述第四通道连接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远离制冷机组的一端连接至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冷却管连接至冷却塔。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管路结构,通过综合管路实现拓展功能。
7.针对于综合管路的具体结构设计为,所述综合管路包括中心管和铺设冷管,且所
述分叉管的出口分别连接中心管和铺设冷管。
8.为了解决分别连接综合管路两个管口的问题,所述汇集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开口,且分别于中心管与铺设冷管连接。
9.为了实现针对于中心管和铺设冷管的选择设计,所述中心管的两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铺设冷管的两端设置有电磁阀。
10.针对于所述铺设冷管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铺设冷管包括上下分层设置的多个横置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通过多个立管首尾依次连接,且所述输液管为弧形,所述中心管与弧形的输液管的中心线同轴设置。
11.针对上述输液管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铺设冷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管,两个所述固定管包括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其中第一固定管连接分叉管,第二固定管连接汇集管。
12.为了提供拓展的功能,所述综合管路外设置有储存柜体,所述储存柜体包括呈弧形设置的主柜体,所述主柜体的中心设置有保温腔体,所述保温腔体由中心管穿过,且所述主柜体上方设置保温盖,所述保温盖套接在中心管上,且密封所述保温腔体。
13.作为优选,所述主柜体外周向设置多层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环形排列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输液管之间,且所述储存盒与主柜体采用抽拉结构固定,所述储存盒远离主柜体的一侧为保温结构。
14.作为优选,所述主柜体嵌于墙面的凹槽内。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为一种双通道蓄冷介质循环泵及应用其的中央空调冷却系统,在原有中央空调结构的基础上,在中心管外设置铺设冷管,且铺设冷管分层设置多个,且呈弧形,弧形的设计能够获得更好的冷储效果,且中心能够构成保温腔体,通过保温盖的使用,能够保证在储存柜体内部的管路,拥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进而避免出现中央空调降温效果差的问题,而多层设置铺设冷管,能够将用于存储的储存盒放置在两个铺设冷管间,相应的,冷储效果就会更好并且,本装置采用嵌入墙体的设计,针对于保温,存储和安装,都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17.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储存柜体相关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不同状态下储存柜体相关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储存柜体隐藏保温盖后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铺设冷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24.1、制冷机组;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第四通道;2、第一循环泵;21、分叉管;3、第二循环泵;31、冷却管;4、中心管;5、铺设冷管;51、输液管;52、立管;53、
固定管;6、汇集管;61、连接管;7、空气处理机组;8、冷却塔;9、密封管;10、储存柜体;101、主柜体;102、保温盖;103、保温层;104、储存盒;105、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26.实施例
27.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中央空调冷却系统,包括制冷机组1,所述制冷机组1设置有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第三通道13和第四通道14,其中制冷机组1主要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中蒸发器用于连接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而冷凝器则用于连接第三通道13和第四通道14。
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11连接有第一冷管,所述第一冷管另一端与第一循环泵2的进液口连接,也就是,蓄冷介质通过循环泵进口进入,由循环泵推动完成整个循环过程,并且所述第一循环泵2的出液口通过分叉管21连接有综合管路,所述综合管路依次设置多个,距离数量需要视楼层数量,制冷机组1功率等问题规划,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综合管路至少包括两套管路结构。
29.如图1所示,多个综合管路间通过汇集管6连接,所述汇集管6设置连接管61连接有空气处理机组7,空气处理机组7为现有结构,因此对其结构不再进行赘述,目的在于提供中央空调的基本降温功能,并且所述空气处理机组7设置与汇集管6相同的多个,末端的所述综合管路通过密封管9密封,在本结构中,针对于综合管路的连接做了分体设计,首先,汇集管6属于独立于综合管路外的设计,并且汇集管6一般情况下需要贯穿楼层面板使用,不易拆装,并且位置也难以挪动,因此用来连接空气处理机组7是很有必要的。
30.进一步的,针对于综合管路的具体结构设计为,所述综合管路包括中心管4和铺设冷管5,且所述分叉管21的出口分别连接中心管4和铺设冷管5,且中心管4需要设置在中心位置,并且采用直上直下的方式连接汇集管6,而铺设冷管5由于需要具备新的功能,因此在结构设计上,不能采用与中心管4相同的设计。
31.并且,针对于上述汇集管6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也就是所述汇集管6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开口,且分别于中心管4与铺设冷管5连接,并且汇集管6采用三段式设计,其中,中间段包括三通管,并且三通管平行于地面的管路为连接管61,能够在安装汇集管6时比较方便,而三通管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分叉管,用于连接中心管4和铺设冷管5,由于两端设置两个开口后,汇集管6两端的横截面积肯定大于中间位置,因此在整个机构安装时,就会比较麻烦,需要以大的横截面积为直径开孔,但是开孔较大,仅放置汇集管6的情况下,对楼体表面的开孔过大,影响密封,并且在安装后的固定,也比较困难。
32.在进行上述设计后,为了实现针对于中心管4和铺设冷管5的选择功能,所述中心管4的两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铺设冷管5的两端设置有电磁阀。也就是能够设置三种模式,分别为仅中心管4工作,仅铺设冷管5工作和中心管4和铺设冷管5同时工作,需要视情况选择。
33.重点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铺设冷管5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铺设冷管5包括分层设
置的多个横置的输液管51,所述输液管51通过多个立管52首尾依次连接,也就是蓄冷介质在铺设冷管5中流动的过程为,立管-输液管-立管-输液管的依次流动,确保每一段的蓄冷介质都是流动的,避免出现部分蓄冷介质静止,导致温度差异大的问题。
34.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51呈弧形设置,且所述铺设冷管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管53,两个所述固定管53分别用于连接分叉管21和汇集管6,并且所述固定管53、立管52和输液管51一体成型或者采用无缝焊接的方式连接,确保蓄冷介质在连接段不会出现漏液的问题,并且,呈弧形设置的输液管51在后续的应用中,发挥效果更好。
35.针对于上述铺设冷管5提供拓展的功能为,如图2-4所示,所述综合管路外设置有储存柜体10,所述储存柜体10包括呈弧形设置的主柜体101,也就是与弧形的输液管51采用仿形设计,并且,所述主柜体101的中心设置有保温腔体,所述保温腔体由中心管4穿过,并且在所述主柜体101上方设置保温盖102后,能够密封所述保温腔体,在此过程中,保温腔体的作用,相当于原有的保温层结构,用于防止在蓄冷介质到达空气处理机组前,温度升高至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从而导致中央空调的制冷效果失效,并且针对于保温盖102,所述保温盖102的顶端,也就是上表面,需要设置保温层,用于套接在中心管4的外侧,提供保温效果,原因在于,由于楼层的高度远高于人的正常身高,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高于身高的高度设计就会丧失意义,因此不能依靠楼层高度来确定存储柜体10的高度。
36.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所述主柜体101外周向设置多层储存盒104,所述储存盒104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输液管51之间,保证冷储效果。
37.并且,所述储存盒104与主柜体101采用抽拉结构固定,也就是浮空设置在输液管51之间,不能与输液管51接触,防止长时间碰撞接触导致输液管51发生凹陷等问题,导致蓄冷介质的运输出现问题,且所述储存盒104远离主柜体101的一侧为保温结构,当储存盒104关闭时,能够提供保温效果,避免输液管51和立管52这一部分巨大接触面与外界换热后升温,造成中央空调的制冷不理想。并且所述储存盒104设置有锁扣105,能够与主柜体101实现固定,避免无人为操作情况下,储存盒104开启,并导致铺设冷管5的温度升高的情况。
38.最后,所述主柜体101嵌于墙面的凹槽内,并且所述墙面的凹槽处的下方用于设置分叉管21,且综合管路与分叉管21的安全和拆卸均在所述凹槽内进行。
39.上述为第一通道12的具体连接方式,也为本发明的主要内容。以下则为中央空调功能实现的必要设计。
40.所述第二通道12连接有第二冷管,所述第二冷管设置多个分管连接所述空气处理机组7。
41.所述第三通道13连接有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远离制冷机组1的一端连接至冷却塔8。
42.所述第四通道14连接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远离制冷机组1的一端连接至第二循环泵3,所述第二循环泵3通过冷却管31连接至冷却塔8。
43.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除针对于第一通道12的结构比较特殊外,其他结构与现有中央空调的设计相同,因此相关功能结构不再赘述。
44.除上述结构外,还公开了一种双通道蓄冷介质循环泵,用于在本发明中发挥作用,其中,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泵体内还设置有叶轮,且所述泵体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叶轮的外周,所述泵体的出液口
连接有分叉管21,所述分叉管21设置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且所述进口与出液口连接。
45.本发明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常规情况下,铺设冷管5的电磁阀全部关闭,也就是仅由中心管4运输传递蓄冷介质,此情况下,与常规中央空调的使用并无差异,而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当开启铺设冷管5的电磁阀后,两个管路同时用于运输传递蓄冷介质,而此时的存储柜体10在铺设冷管5开启的情况下,是能够拥有冷储功能的,此时,可以在储存盒104内放置需要冷藏的东西,包括且不限于午饭等,也可用于冷藏饮料等。此情况下,冷藏效果一般,蓄冷介质主要有中心管4通过,而第三种选择,也就是铺设冷管5开启,中心管4关闭的情况下,能够发挥较好的冷藏效果,并且任意模式开启,中央空调都能拥有制冷效果,而差别在于,制冷的温度不同。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