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08:43: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镍钴氢氧化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镍钴氢氧化物的生产工艺流程为:

硫酸镍溶液、硫酸钴溶液、纯水配制镍钴二元液,

镍钴二元液、氨水、液碱共沉淀反应,

压滤、洗涤,

离心脱水、闪蒸干燥,

筛分、除铁、包装。镍钴二元液、氨水、液碱共沉淀反应开机前,需在反应釜中加入纯水、液碱、氨水配制反应底液,然后升温至工艺温度,底液中氨浓度、ph、温度均达到工艺要求后,再进原料镍钴二元液、液碱、氨水开机反应。整个开机前的准备工作耗时较长,生产线的每台反应釜每次开机均需重复配制反应底液的操作,且反应釜每次配制均需检测ph和氨浓度,操作和检测频次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配制槽(1)、预热槽(2)、至少一台反应釜(3)、回水收集槽(4);所述预热槽(2)包括槽体(5),所述槽体(5)的外壁设有热水夹套(6),所述槽体(5)设有的进料口与配制槽(1)设有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槽体(5)设有的出料口与反应釜(3)设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釜(3)包括釜体(7),所述釜体(7)的外壁设有蒸汽夹套(8),所述蒸汽夹套(8)设有的出水口与回水收集槽(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收集槽(4)设有的出水口与热水夹套(6)设有的进水口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配制槽(1)顶部设有多个进料口。
7.进一步地,所述槽体(5)的进料口与配制槽(1)的出料口、槽体(5)的出料口与反应釜(3)的进料口、回水收集槽(4)的出水口与热水夹套(6)的进水口之间均设有输送泵。
8.进一步地,所述热水夹套(6)设有的出水口与冷凝系统连接。
9.一种采用上述系统的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纯水、液碱、氨水分别通过配制槽(1)顶部设有的多个进料口加入配制槽(1)中,将配制完成的反应底液输送至预热槽(2)中,通过通入热水夹套(6)中的回用热水对预热槽(2)中的反应底液进行预热,将预热好的反应底液输送至反应釜(3)中用于镍钴氢氧化物的制备,将蒸汽夹套(8)中通入的蒸汽冷凝后的热水通过出水口输送至回水收集槽(4)中,将回水收集槽(4)中收集的回用热水输送至热水夹套(6)中,用于对预热槽(2)中的反应底液进行预热。
10.进一步地,所述回用热水温度为50-60℃。
11.进一步地,对预热槽(2)中的反应底液预热至45~55℃。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后,(1)反应底液配制完成后加入到反应釜中,可供多台反应釜使用,无须每台反应釜均设置配制反应底液的过程,简化了反应工序操作流程,减少了反应底液配制操作和取样检测的次数,减少了反应开机前准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2)反应底液先预热再加入到反应釜,可减少反应釜的升温时间,反应釜加入预热到工艺温度的反应底液后可以进原料镍钴二元液、液碱、氨水开机反应,提高了生产效率;(3)反应釜蒸汽夹套回水用来给反应底液预热,回水余热利用,可减少反应釜升温过程中的蒸汽使用,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配制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6.如图1所示,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包括:配制槽1、预热槽2、至少一台反应釜3、回水收集槽4;
17.配制槽1包括中空槽体,中空槽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料口,用于与纯水、氨水、液碱的供料管分别连接,中空槽体的一侧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配制槽用于配置用于生产镍钴氢氧化物的反应底液;
18.预热槽2包括中空的槽体5,槽体5可以为方形、圆筒形等,槽体5的外壁设有热水夹套6,热水夹套6可以通过套装的方式安装在槽体5的外壁,热水夹套6的一侧下端设有进水口、另一侧的上端设有出水口,热水夹套6设有的出水口与冷凝系统连接;槽体5上端设有的进料口与配制槽1设有的出料口通过第一输送泵9连接,槽体5一侧侧壁底部设有的出料口与反应釜3顶部设有的进料口通过第二输送泵10连接;
19.反应釜3包括釜体7,釜体7的外壁设有蒸汽夹套8,蒸汽夹套8的下端设有进汽口,用于与蒸汽供气装置连接,上端设有的出水口与回水收集槽4上端设有的进水口连接,回水收集槽4一侧侧壁底部设有的出水口与热水夹套6设有的进水口通过第三输送泵11连接,回水收集槽4为中空的槽体。
20.如图2所示,一种采用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的配制方法,包括:将纯水、液碱、氨水分别通过配制槽1顶部设有的多个进料口加入配制槽1中,配制氨浓度为6-10g/l、ph为11-12的反应底液,经过取样检测氨浓度和ph,检验合格后,将配制完成的反应底液输送至预热槽2中,通过通入热水夹套6中的50-60℃回用热水对预热槽2中的反应底液进行预热45-55℃(即保持至反应开机的要求温度),将预热好的反应底液输送至反应釜3中用于镍钴氢氧化物的制备,设置好反应釜温度,加入镍钴二元液、氨水、液碱发生共沉淀反应,将蒸汽夹套8中通入的蒸汽冷凝后的热水输送至回水收集槽4中,将回水收集槽4中收集的回用热水输送至热水夹套6中,用于对预热槽2中的反应底液进行预热。
21.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反应底液集中配制,预热后加入到多台反应釜可以提高底液配制效率,减少检测频次和反应釜开机前的准备时间;反应釜蒸汽夹套出来的热水用
来预热,可以减少蒸汽用量,还可以减少热水冷凝系统负荷,减少热水冷凝耗能,可以节能降耗。
2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配制槽(1)、预热槽(2)、至少一台反应釜(3)、回水收集槽(4);所述预热槽(2)包括槽体(5),所述槽体(5)的外壁设有热水夹套(6),所述槽体(5)设有的进料口与配制槽(1)设有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槽体(5)设有的出料口与反应釜(3)设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釜(3)包括釜体(7),所述釜体(7)的外壁设有蒸汽夹套(8),所述蒸汽夹套(8)设有的出水口与回水收集槽(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收集槽(4)设有的出水口与热水夹套(6)设有的进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槽(1)顶部设有多个进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5)的进料口与配制槽(1)的出料口、槽体(5)的出料口与反应釜(3)的进料口、回水收集槽(4)的出水口与热水夹套(6)的进水口之间均设有输送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夹套(6)设有的出水口与冷凝系统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镍钴氢氧化物生产用反应底液的配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配制槽、预热槽、至少一台反应釜、回水收集槽;预热槽包括槽体,槽体的外壁设有热水夹套,槽体设有的进料口与配制槽设有的出料口连接,槽体设有的出料口与反应釜设有的进料口连接;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外壁设有蒸汽夹套,蒸汽夹套设有的出水口与回水收集槽的进水口连接,回水收集槽设有的出水口与热水夹套设有的进水口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反应底液集中配制,预热后加入到多台反应釜可以提高底液配制效率,减少检测频次和反应釜开机前的准备时间;反应釜蒸汽夹套出来的热水用来预热,可以减少蒸汽用量,还可以减少热水冷凝系统负荷,减少热水冷凝耗能,可以节能降耗。能降耗。能降耗。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 刘郁 任云强 吴雨晴 薛飞 周林 陈先雄 余尚清 邓凯 孙越 周毅 董柯静 胡丰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林爱科(荆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9/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