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菌棒培育架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02:00: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养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菌棒培育架。


背景技术:

2.菌菇类的食品自古便被大众接受和喜爱,随着饮食科学的发展,对于菌菇的食用除了直接作为菜品端上餐桌之外,还会制作成各种各样形式不同的食品,如香菇酱、罐头、菇粉、菇粒、菇丝等等,以及在保健品的制作上也有很多以食用菌为材料的生产加工方向。
3.对于作为原材料的食用菌种植来说,目前大多食用菌都可采用菌棒的形式进行初期的培育,菌棒又称为菌包、菌袋,以菌棒作为食用菌的初期种植,大大节省了人力的消耗。目前作为菌棒培育的方式基本均是在适当的培育环境内摆设支架,然后将菌棒横置在支架上,通过人工观察菌棒内部基质上产生菌丝的状态,需要在适当位置进行扎孔,当菌棒初步发育完毕后,转移到下一培育环境。
4.目前因为没有特定的支架用于摆放菌棒,所以菌棒的摆放均为横置,这一放置方式导致往往朝向菌棒上侧的位置首先发育,而朝下的部分则需要在后期对菌棒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才便于生长。而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对菌棒观察时则需要将每根菌棒拿起,扎孔后再摆放至原位。而且,因为菌棒适宜堆叠放置,只能将其水平摊铺,普通的货架结构作为菌棒的培育支架使用,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棒培育架。
6.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矩形体的框架,所述框架的长轴呈水平状态,框架上侧固定设置若干滑道,滑道的长轴与所述框架的短轴平行,所述滑道沿框架的长轴方向直线阵列设置;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滑条,所述滑条下侧连接若干吊架;
7.所述吊架包括吊篮,吊篮顶部与所述滑条下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吊篮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板及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若干竖直的支杆连接;
8.所述支杆沿所述上板及下板的边缘设置,所述上板、下板及支杆之间形成用于摆放菌棒的竖直柱状空间。
9.优选为,所述滑条的纵截面为倒置的“凸”形;
10.所述滑道内开设有对应滑条的滑槽。
11.优选为,所述滑条下侧阵列设置若干转轴,所述吊架顶部固定设置顶板,顶板上侧面中部与转轴转动连接;
12.所述顶板下侧连接所述吊篮。
13.优选为,所述滑条至少一端固定设置拉手。
14.优选为,所述吊篮的上端面与顶板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15.优选为,所述下板上侧固定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端为尖端。
16.优选为,当仅设置一个定位块时,定位块位于下板中心处,当设置若干个定位块
时,定位块以下板的中心圆周阵列均布。
17.优选为,至少一根所述支杆为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板或下板铰接连接,另一端插接连接;
18.所述活动杆的中部为弹性材料制成的波纹杆。
19.优选为,所述顶板下侧面固定设置插筒,所述上板上侧固定设置插杆,所述插筒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插杆的外径,所述插筒的筒壁上开设有“l”形的限位槽;
20.所述插杆外部固定设置对应限位槽的限位块。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将菌棒成竖直立起状进行分布摆放,更便于菌棒内菌种的分布成长,相比水平横置的放置方法来说,成长时间相对有所缩短,且采用吊架的放置方式,对于空间的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条及吊架结构放大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条及插筒结构放大图。
26.其中,附图标记为:1、框架;2、滑道;3、滑条;31、转轴;32、拉手;4、吊架;41、吊篮;42、上板;43、下板;44、顶板;45、拉簧;46、定位块;47、支杆;471、活动杆;472、波纹杆;48、插筒。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31.实施例1
32.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棒培育架,包括矩形体的框架1,框架1的长轴呈水平状态,框架1上侧固定设置若干滑道2,滑道2的长轴与框架1的短轴平行,滑道2沿框架1的长轴方向直线阵列设置;滑道2内滑动连接滑条3,滑条3下侧连接若干吊架4;
33.吊架4包括吊篮41,吊篮41顶部与滑条3下侧面转动连接;吊篮41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板42及下板43,上板42和下板43之间通过若干竖直的支杆47连接;
34.支杆47沿上板42及下板43的边缘设置,上板42、下板43及支杆47之间形成用于摆放菌棒的竖直柱状空间。
35.本装置采用矩形体的框架1,可以便于将多个框架1竖直堆叠摆放,对于空间的利用率极高。而采用了吊架4的吊篮41结构,可以将菌棒以竖直形态吊挂,对于菌棒内菌种的发育有更好的效果,可以让菌种更加快速均匀的从菌棒上进行发育。而吊架4与滑条3采用转动连接的连接形式,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观察菌棒的周侧,并在适当位置进行扎孔通气。
36.借助滑条3和滑道2的配合,则可以将滑条3向外抽出,便于观察滑条3下侧的每个吊架4。
37.滑条3的纵截面为倒置的“凸”形;
38.滑道2内开设有对应滑条3的滑槽。
39.滑条3下侧阵列设置若干转轴31,吊架4顶部固定设置顶板44,顶板44上侧面中部与转轴31转动连接;
40.顶板44下侧连接吊篮41。
41.滑条3至少一端固定设置拉手32。拉手32便于工作人员将滑条3连同吊架4拉出至框架1外,方便对菌棒进行操作。
42.实施例2
4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吊篮41的上端面与顶板44之间通过拉簧45连接。通过拉簧45,工作人员工作时可以将吊篮41小距离的拉动歪斜,操作更加便捷。
44.下板43上侧固定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块46,定位块46上端为尖端。
45.当仅设置一个定位块46时,定位块46位于下板43中心处,当设置若干个定位块46时,定位块46以下板43的中心圆周阵列均布。
46.实施例3
4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至少一根支杆47为活动杆471,活动杆471的一端与上板42或下板43铰接连接,另一端插接连接;
48.活动杆471的中部为弹性材料制成的波纹杆472。
49.本实施例中,活动杆471设置四根,活动杆471底端与下板43铰接,上板42下侧面设置带有插孔的定位块,活动杆471顶端插入至上板42的定位块内。通过本结构,当需要向吊篮41内放入菌棒时,拉动活动杆471,令其波纹杆472处收缩,从而活动杆471从顶端的定位块内脱出,活动杆471向远离吊篮41内部的方向弯折,便可将菌棒轻松放入,然后将活动杆471复位,即可完成菌棒与吊篮41的组合。
50.实施例4
51.参见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顶板44下侧面固定设置插筒48,上板42上侧固定设置插杆,插筒48的内径大于等于插杆的外径,插筒48的筒壁上开设有“l”形的限位槽;
52.插杆外部固定设置对应限位槽的限位块。
53.通过插筒48的结构,可以在对吊篮41内的菌棒操作完成后,利用插筒48和插杆组合确保吊篮41与顶板44的稳定连接,避免因为单纯依靠拉簧45连接而导致吊篮41的不稳定问题出现。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