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01:54: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空调器一般包括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内设有压缩机和冷凝器,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最后通过毛细管输送到空调内机。空调内机内设有蒸发器和贯流风扇,液态制冷剂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发生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可吸收大量的热量;贯流风扇引导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经过,空气在蒸发器中换热后从空调内机吹出至环境中,以降低环境的温度。
3.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为了提高空调内机送风的舒适性,使得送风更加智能化,在空调内机的出风口处还设有人感装置,人感装置可以检测人与出风口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上传到空调内机的处理器中,空调内机的处理器可进一步控制电机,以调节竖摆叶的摆风角度,进而改变空调内机的送风方向。
4.但是,采用上述相关技术的方案,由于人感装置安装在空调内机的出风口内,当空调内机制冷时,可能会使人感装置表面出现冷凝水,冷凝水有可能会进入人感装置内部,从而影响人感装置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当空调内机制冷时,人感装置表面产生的冷凝水有可能会进入人感装置内部,进而影响人感装置的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6.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包括:
7.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出风口;
8.人感装置,所述人感装置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内;所述人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人感探头;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包括朝向所述出风口的第一表面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侧壁,所述前壳体包括背离所述出风口的第二表面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侧壁,多个所述第一侧壁和多个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连接;
9.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壁上还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设置。
10.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可选地,所述机壳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所述人感装置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拆卸连接;
11.所述人感装置沿第二方向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止挡部,且所述止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13.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可选地,所述止挡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设置。
14.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可选地,所述止挡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20
°

15.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可选地,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后壳体一体成型。
16.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人感电路板,所述人感探头设置在所述人感电路板上;
17.所述后壳体内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有螺纹孔,所述人感电路板上设有通孔,紧固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后固定在所述螺纹孔内;
18.所述前壳体上还设有探测孔,所述人感探头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探测孔内。
19.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前壳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后壳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前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后壳体的第一端卡接固定;所述前壳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后壳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前壳体的第二端和所述后壳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20.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可选地,所述后壳体的第一端还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人感装置与所述第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卡扣和第二卡槽卡接固定;
21.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后将所述人感装置与所述第二侧面固定连接。
22.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人感装置的长度为所述出风口长度的3%-4%;
23.所述后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摆叶装置的连接柱。
24.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互相连接的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其中,所述空调内机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空调内机。
2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器,空调内机包括机壳和人感装置,机壳上设有出风口;人感装置安装在出风口内;人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人感探头;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后壳体包括朝向出风口的第一表面以及垂直于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侧壁,前壳体包括背离出风口的第二表面以及垂直于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侧壁,多个第一侧壁和多个第二侧壁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第一侧壁上还设有止挡部,止挡部垂直于第一侧壁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本技术的空调内机在制冷时,出风口吹出的冷风被止挡部阻挡而改变方向,从而减少了冷热空气在人感装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拼接缝处的交互量,进而减少了冷凝水的产生,降低了冷凝水进入人感装置内部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人感装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
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结构简图;
28.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29.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人感装置的结构简图;
30.图4是图3的爆炸视图;
31.图5是图3中a-a处的截面图;
32.图6是图3中b-b处的截面图。
33.附图标记:
34.100-机壳;110-出风口;120-第一侧面;130-第二侧面;131-紧固件;
35.200-人感装置;
36.210-人感探头;
37.220-前壳体;221-第二表面;2211-探测孔;222-第二侧壁;223-第一卡扣;
38.230-后壳体;231-第一表面;232-第一侧壁;233-止挡部;2331-倾斜面;234-固定柱;235-第二卡扣;236-连接柱;
39.240-人感电路板;241-通孔;242-紧固螺钉;
40.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41.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为了提高空调内机送风的舒适性,使得送风更加智能化,在空调内机的出风口处还设有人感装置,人感装置可以检测人与出风口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上传到空调内机的处理器中,空调内机的处理器可进一步控制电机,以调节竖摆叶的摆风角度,进而改变空调内机的送风方向。
42.但是,采用上述相关技术的方案,由于人感装置安装在空调内机的出风口内,当空调内机制冷时,空调内机的出风温度低于人感装置周围的环境温度,冷热空气相遇后可能会使人感装置表面出现冷凝水。而一般的人感装置的壳体是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装而成的,其中前壳体朝向出风口的外侧,后壳体朝向出风口的内侧,冷凝水有可能会通过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拼接缝进入人感装置内部,落在人感探头上,从而影响人感探头的探测精度,使得人感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4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器,通过在人感装置的后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止挡部,止挡部垂直于后壳体的侧壁设置,空调内机吹出的冷风被止挡部阻挡而改变方向,从而减少了冷热空气在人感装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拼接缝处的交互量,进而减少了冷凝水的产生,降低了冷凝水进入人感装置内部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人感装置的正常工作。
4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5.实施例一
4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人感装置的结构简图;图4是图3的爆炸视图;图5是图3中a-a处的截面图;
47.图6是图3中b-b处的截面图。
48.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包括:
49.机壳100,机壳100上设有出风口110。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可以为柜机,机壳100大体呈长方体状或圆柱状,出风口110设置在机壳100的侧壁上。出风口110内设有竖摆叶组件,竖摆叶组件可以调节从出风口110内吹出的风的方向。
50.人感装置200,人感装置200安装在出风口110内;人感装置200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人感探头210;其中,壳体用于与机壳100固定,人感探头210用于检测人与出风口110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上传到空调内机的处理器中,空调内机的处理器可进一步控制电机,以调节竖摆叶组件的摆风角度,进而改变空调内机的送风方向。
51.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体220和后壳体230,后壳体230包括朝向出风口110的第一表面231以及垂直于第一表面231的多个第一侧壁232,前壳体220包括背离出风口110的第二表面221以及垂直于第二表面221的多个第二侧壁222;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侧壁232和多个第二侧壁222均是平行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侧壁232和多个第二侧壁222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壳体的安装和拆卸。
52.本实施例在至少一个第一侧壁232上还设有止挡部233,止挡部233垂直于第一侧壁232设置。通过设置止挡部233,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在制冷时,出风口110吹出的冷风被止挡部233阻挡而改变方向,从而减少了冷热空气在人感装置的前壳体220和后壳体230之间的拼接缝处的交互量,进而减少了冷凝水的产生,降低了冷凝水进入人感装置内部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人感装置的正常工作。
53.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机壳10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20和第二侧面130,出风口110设置在第一侧面120和第二侧面130之间,人感装置200与第一侧面120和第二侧面130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安装与拆卸。
54.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在人感装置200沿第二方向y的两个第一侧壁232上均设有止挡部233,且止挡部233沿第一方向x延伸;这样设置可以在不影响人感装置200与机壳100固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止挡部233的遮挡面积,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冷凝水产生的几率,确保人感装置200的正常工作。
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且均垂直于出风口110的出风方向。
56.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止挡部233靠近第一侧壁232和第二侧壁222的连接处设置,这样设置能够较大限度的降低冷热空气在人感装置的前壳体220和后壳体230之间的拼接缝处的交互量,进而减少了冷凝水的产生几率。
57.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止挡部233朝向出风口110的表面为倾斜面2331,倾斜面2331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角度α为10-20
°
,这样设置能够更好的引导出风口110吹出的冷风的流动方向,使得冷风依然会吹向出风口110处,降低冷风的损耗量;并且保证冷风尽可能少的在前壳体220和后壳体230之间的拼接缝处与热空气交互。
5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止挡部233与后壳体230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后壳体230的生产效率。
59.请继续参照图4-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壳体内设有人感电路板240,人感电路板240与空调内机的处理器通信连接。人感探头210设置在人感电路板240上,并通过人感电路板240与空调内机的处理器实现通信。
60.后壳体230内设有多个固定柱234,固定柱234内设有螺纹孔,人感电路板240上设有通孔241,紧固螺钉242穿过通孔241后固定在螺纹孔内,从而将人感电路板240固定在后壳体230上,防止产生晃动和脱落。
61.前壳体220上还设有探测孔2211,人感探头210至少部分伸入探测孔2211内,探测孔2211可以对人感探头210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人感探头210的使用寿命。
6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x,本实施例的前壳体22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扣223,后壳体23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槽,前壳体220的第一端与后壳体230的第一端卡接固定。
63.前壳体220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孔,后壳体23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131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将前壳体220的第二端和后壳体23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其中,紧固件可选用紧固螺钉等。
64.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前壳体220和后壳体2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
65.进一步地,后壳体230的第一端还设有第二卡扣235,第一侧面120上设有第二卡槽,人感装置200与第一侧面120通过第二卡扣235和第二卡槽卡接固定。
66.第二侧面130上设有第三连接孔,紧固件131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后将人感装置200与第二侧面130固定连接。
67.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人感装置200与机壳1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并且沿第一方向x人感装置200的第二端在连接时,前壳体220、后壳体230和第二侧面130利用同一个紧固件131实现连接,从而有利于降低装置整体的零部件数量。
6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y上,本实施例的人感装置200的长度为出风口110长度的3%-4%,这样设置可以减少出风口110的面积,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空调内机的喘息现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9.本实施例的后壳体230在第二方向y的两个第一侧壁232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摆叶装置的连接柱236,从而便于摆叶装置的安装。
70.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人感装置200的后壳体230的至少一个第一侧壁232上设置止挡部233,当空调内机在制冷时,出风口110吹出的冷风被止挡部233阻挡而改变方向,从而减少了冷热空气在人感装置的前壳体220和后壳体230之间的拼接缝处的交互量,进而减少了冷凝水的产生,降低了冷凝水进入人感装置内部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人感装置的正常工作。
71.实施例二
7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互相连接的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其中,空调内机采用如上实施例一的空调内机。
73.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因此能够降低冷凝水进入
人感装置内部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人感装置的正常工作,有利于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7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