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8-31 23:13: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均匀,经过开松、梳理、铺网得到非织造布基布;步骤2:将中空复合抗菌颗粒浸渍在异丙醇溶液中预处理;将其与有机硅密封胶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得到抗菌粘胶液;步骤3:将聚丙烯、木质素、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硼酸锌混合均匀,挤出造粒;纺丝、成网;得到聚丙烯无纺布;步骤4:将非织造布基布表面喷涂抗菌粘胶液;覆盖聚丙烯无纺布;干燥、热轧,得到复合非织造布;将其经过预浸湿、正反水刺加固;得到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预处理过程中,中空复合抗菌颗粒与异丙醇的固液比为1g:100ml,预处理温度为45~55℃,预处理时间为1.5~2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粘胶液的原料中包括:按重量计,中空复合抗菌颗粒12~16份、有机硅密封胶15~18份、无水乙醇30~35份。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复合抗菌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碳酸钙在黄胶原溶液中搅拌浸渍20~30分钟;转移至壳聚糖溶液、锌纳米溶胶的混合液中搅拌浸渍10~15分钟;再浸渍在黄胶原溶液中10~15分钟;转移至壳聚糖溶液中搅拌浸渍20~30分钟;转移中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溶液中搅拌20~30分钟;洗涤、干燥,得到中空复合抗菌颗粒。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胶原溶液的浓度为0.9~1.2mg/l;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0.9~1.2mg/l;纳米碳酸钙与黄胶原溶液、壳聚糖溶液的浸渍比为1g:200ml;纳米碳酸钙与混合液的浸渍比为1g:150ml,其中壳聚糖溶液、锌纳米溶胶的体积比为120:30ml;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溶液的浓度为0.2mol/l。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硝酸锌加入聚乙二醇溶液中,加入乙二醛水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设置温度为80~90℃搅拌反应40~60分钟,得到锌纳米溶胶。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锌与聚乙二醇的摩尔体积比为3.5~4.5mmol:30ml;所述乙二醛水溶液的浓度为0.1~0.2mol/l,加入量为8~12ml;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浓度为1~2mol/l,加入量为10~15ml。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聚丙烯无纺布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计,聚丙烯80~85份、木质素6~8份、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8~12份、硼酸锌1~2份。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挤出造粒的温度为170~180℃;纺丝温度为180~190℃,成网的牵引气流压力为1.5~2kpa;步骤4中,水刺处理过程中,水喷射压力为40~55bar。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层水刺非织造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透气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均匀,经过开松、梳理、铺网得到非织造布基布;步骤2:将中空复合抗菌颗粒浸渍在异丙醇溶液中预处理;将其与有机硅密封胶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得到抗菌粘胶液;步骤3:将聚丙烯、木质素、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硼酸锌混合均匀,挤出造粒;纺丝成网;得到聚丙烯无纺布;步骤4:将非织造布基布表面喷涂抗菌粘胶液;覆盖聚丙烯无纺布;干燥、热轧,得到复合非织造布;将其经过预浸湿、正反水刺加固;得到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该方案在保证多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具有良好吸湿透气性上,增加了抗菌性和耐久性。菌性和耐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龙 朱晨萍 吴亮成 谷袓伟 徐晓禹 崇庆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通州江华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2/8/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