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装置及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2022-08-31 19:35: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生理信号传感和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掌部的融合式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和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生理信号采集中,通常是按照不同类型的生理信号单独设置相应的生理信号传感器或生理信号采集装置。在独立心电信号采集装置的心电电缆中设置所有用于测量心电的电极连接线。在独立血氧信号采集装置的血氧电缆中设置所有用于测量血氧的电极连接线。在独立体温信号采集装置的体温电缆中设置用于测量体温的电极连接线。
3.如此设计,使得多参数监护设备的附件种类繁多,收纳极其繁琐。要测量三个生理参数必须配置3种不同的附件;那就意味着,要分别收纳多种附件,不仅增加了收纳的难度和工作量,对使用来说,需要分别在不同的身体部位上固定多个不同类型的信号采集装置。
4.对多参数监护设备来说,为了适应不同的附件,需要在多参数监护设备上分别设置各种生理参数测量用的电缆接口,比如多参数监护设备的外壳上要分别设置血氧电缆接口、心电电缆接口和体温电缆接口;这样多个接口的设置增加了设备设计和实现的成本。
5.对心电测量来说,心电电缆的电极连接线至少需要三条,因此单独的心电信号采集装置中,从主心电电缆至少需要分出三根独立的电连接线用于和不同的心电电极电连接,由于心电电极的位置不同,这三根独立的电连接线的长度也有相应的要求,这样就导致心电电缆的分支多,收纳变得更加麻烦。
6.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进行多参数监测时,各种生理信号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了血氧测量,设置了独立的一个血氧信号传感装置;为了体温测量,设置了独立的一个体温信号传感装置;为了心电测量,设置了独立的一个心电信号传感装置;为了和三个独立的生理信号传感装置连接,多参数监护设备的侧面设置有三个接口,三个接口分别和一种生理信号传感装置连接。
7.如图1所示,为了进行心电信号的测量,心电信号传感装置中设置有多个心电电极连接点,多个心电电极连接点需要设置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也就意味着心电信号传感装置必须有多条长短不一且要足够长的电缆线,这些电缆线一端和贴敷在人体表面的心电电极连接,另外一端通过集线器汇总后经过电缆进入多参数监护设备进行信号处理。
8.现有技术中有将多种生理信号测量的电缆整合的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1898306u的一种多参数电缆分线器中,是将多个独立的心电电缆通过多参数电缆分线器转接后与多参数监护仪的主体连接。在这样的整合中,多参数监护仪使用时,在病人端,还是要用多个独立的心电信号采集装置,即心电电极和心电电缆连接;血氧探头与血氧电缆连接,体温探头与体温电缆连接,并不能将心电电缆的电极连接端与血氧探头或体温探头整合在一起;对多参数监护设备所监护的对象来说,还是需要分别在不同的部位固定心电电极、血氧探头和体温探头。
9.对被监测的病人来说,往往是胸部贴着多个心电电极,手指上夹着血氧探头,还有
特定的位置固定了体温电极;对病人来说,在多个不同的部位固定或贴附电极并连接,是极其不适的;但凡稍微移动,多个电缆容易互相拉扯影响各个电缆的连接状态;使病人在测量过程中的体验非常不好。且多条和心电电极连接的单条心电信号连接线在使用中很容易被拉扯,比集线器后端的电缆更容易损坏。
10.对护士来说,也需要分别找寻病人合适的身体部位来分别固定各个生理参数采集装置。心电电极通常贴附在胸部和四肢;血氧探头通常夹持或贴附在身体的肢体末端;多个部位和不同的信号采集装置连接,不仅使病人在测量过程中的体验非常不好,也增加了护士固定上述多个信号采集装置的工作量。在多个不同的部位固定或贴附电极并连接,是不舒服且效率低下的。多个单条心电信号连接线和人体接触,在更换使用者时,也增加了消毒的工作量。
11.为了减少多个信号采集装置的电缆给多参数监护设备的设计、使用和收纳带来的不便,尤其是提升病人的体验和护士的使用效率,迫切需要提出革命性的解决方案。但自从监护设备诞生以来,大家都似乎习惯或适应了这样的分别独立设置生理信号采集装置的方式,并没有找到真正能改善和提升病人的体验和护士的使用效率的解决方案。
12.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25222745的多生理信号传感和检测装置及监护仪中设计了一种同时进行多种生理参数采集的融合式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能将心电、血氧、体温以及呼吸这四种生理信号采集装置融合,采用两个融合探头和相应的电缆就能完成多种生理信号的同时采集。然而两个融合探头还是采用常规的指夹式和贴片式探头。贴片式探头的形式,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贴片的位置每次粘贴的位置不同可能会对信号采集产生影响。以心电信号为例,当两个配套使用的融合探头位置所对应的心电向量投影差异性不足够时,获取的心电信号强度受到影响,而生理信号本身通常都是弱信号,若由于融合探头位置差异引起的信号减弱,就会进一步放大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及传感装置,探头定位部同手指或脚趾固定连接时,使探头主体上的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贴合朝向手掌心或脚掌心一侧,能使信号采集部能尽量与人体部位贴合到位,提高信号采集的可靠性,降低噪声。
1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包括探头主体和探头定位部;探头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探头定位部和探头主体连接;探头定位部用于使探头主体与手指或脚趾连接;探头定位部同手指或脚趾连接时,使探头主体上的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朝向手掌心或脚掌心一侧,使种生理信号采集部能贴合于手掌或脚掌。
15.探头定位部是指套,用于套接拇指;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包括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位置相对于指套位置固定。
16.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包括至少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以最大间距方式设置在探头主体的同一侧。
17.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为手套式;探头定位部包括手套中任意一个手指套入的一个位置;或探头定位部包括多个手指套入的多个位置;探头主体设置在手套掌
部;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设置在手套掌部的内表面上;手套整体套接于手掌或脚掌时,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朝向并贴合于手掌心或脚掌。
18.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包括心电信号采集电极、血氧信号采集部或体温信号采集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9.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一种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中包括电连接线组和一个探头,该电连接线组和探头电连接;两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中,其中至少一个探头为上述的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两个传感组件中,至少一个传感组件中的电连接线组中设置有血氧信号连接线,至少有一个探头中设置有血氧信号采集部;血氧信号采集部和血氧信号连接线电连接;每个传感组件中,每一电连接线组中至少设置有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每个探头中至少设置有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用于和被测人体体表直接接触;各探头中的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分别与各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电连接。
20.一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为上述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另一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为贴片式或指夹式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或两个传感组件的探头均为上述的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
21.一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中设置有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另一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中设置有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探头中的各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与相应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电连接;任选一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用作地线或驱动线,以获取体表基础电信号;该电连接线组中,剩余的心电信号连接线分别与各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获取相应位置的体表电信号;剩余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分别与各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获取相应位置的体表电信号。
22.剩余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用作体温信号连接线,相应的探头中设置有体温信号采集部,体温信号连接线和体温信号采集部电连接获取体表体温电信号。
2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一种监护仪,包括上述的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
24.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探头定位部能使探头主体与手指或脚趾固定连接;探头主体和手指或脚趾固定连接时,使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贴合朝向手掌心或脚掌心一侧。能使信号采集部尽量与人体部位贴合到位,提高信号采集的可靠性,降低噪声。
25.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二,探头定位部即指套套接在拇指或其他指头时;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的位置相对于指套的位置固定,这样的设计方式,使探头固定后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的位置也固定了,不会发生移动;降低了因为探头位置偏差引入的信号噪声。探头定位部套接在手指,尤其是套接在大拇指上时,其中至少一个生理信号采集部与手掌在鱼际位置附近贴合。鱼际位置附近是手掌上肌肉较为丰满的部位,能更好地使生理信号采集部与手掌贴合获取生理信号。
26.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三,当两个探头都和手掌固定连接时,掌定位式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具有类似左右上肢肢体导联的效果,能通过该两个探头获得的心电信号差分后获取最大幅度的心电i导联信号;同时还能获得两处手掌上血氧和体温信
号。
27.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四,当两个探头中的一个和手掌固定连接时,无论另一探头的固定位置是在额头或是在下肢或脚掌,都能在差分后获取较大幅度的心电ii导联或iii导联信号;同时还能获得身体两处位置的血氧和体温信号。当能同时获取多处位置的血氧和体温信号时,为进一步的信号处理和融合奠定了良好的信号基础。
28.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五,将心电信号采集和血氧信号和体温信号采集进行了融合,无需复杂多头的心电电缆,只凭借两个传感组件,就能同时完成心电、血氧、体温和基于心电电极的阻抗呼吸这4种生理信号的采集。
附图说明
29.图1是现有技术中多个生理信号采集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30.图2是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的示意图之一;
31.图3是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的示意图之二;
32.图4是手掌和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的位置示意图;
33.图5是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与监护仪的连接示意图之一;
34.图6是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与监护仪的连接示意图之二;
35.图7是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与监护仪的连接示意图之三;
36.图8是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内部的电连接示意图;
37.图9是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的电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内容做进一步详述。
39.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实施例中,包括探头主体和探头定位部;探头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探头定位部和探头主体连接;探头定位部用于使探头主体与手指或脚趾连接;探头定位部同手指或脚趾连接时,使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朝向手掌心或脚掌心一侧,使种生理信号采集部能贴合于手掌或脚掌。探头定位部和探头主体连接可以是完全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探头定位部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指套,也可以是绑带,魔术贴等各种形式的固定部件。
40.图2中,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100包括了探头主体110和探头定位部120;探头定位部是指套,用于套接拇指或其他手指;探头主体110上设置了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即第一ecg电极131和第二ecg电极132;探头定位部120,包括了第一指套121和第二指套122;第一指套121用于和拇指套接;第二指套122用于和其他手指套接;在实际应用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指套均能被用作是探头定位部120。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包括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位置相对于指套位置固定。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包括至少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以最大间距方式设置在探头主体的同一侧。
41.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实施例中,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为手套式;探头定位部包括手套中任意一个手指套入的一个位置;或探头定位部包括多个手指套入的多个位置;探头主体设置在手套掌部;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设置在手套掌部的内表面上;手套整体套接于手掌或脚掌时,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朝
向并贴合于手掌心或脚掌。
42.如图3所示,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包括心电信号采集电极、血氧信号采集部和体温信号采集部。图3中,探头主体110上设置了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即第一ecg电极131和第二ecg电极132;探头主体110上还设置了血氧信号采集部151和体温信号采集部161。
43.图4中,第一ecg电极131大致在手掌的大鱼际处,第二ecg电极132靠近小拇指附近的掌部;这样第一ecg电极131和第二ecg电极132的间距能尽量大一些,两处采集到的体表心电信号向量的差异会尽量大,有利于后续的i导或ii导心电信号的计算获得。
44.如图5至图7所示的一种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的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中包括电连接线组和一个探头,该电连接线组和探头电连接;两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中,其中至少一个探头为上述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两个传感组件中,至少一个传感组件中的电连接线组中设置有血氧信号连接线,至少有一个探头中设置有血氧信号采集部;血氧信号采集部和血氧信号连接线电连接;每个传感组件中,每一电连接线组中至少设置有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每个探头中至少设置有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用于和被测人体体表直接接触;各探头中的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分别与各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电连接。
45.图5所示,图5中包含了两个适用于手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标号101为第一探头,标号102为第二探头;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均为适用于手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可以分别套接在被监护对象的两只手上,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配合进行多种生理信号的获取。
46.图6所示,一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为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另一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为贴片式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图6中,标号103为第三探头,标号201为第四探头;第三探头103为适用于手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第四探头为贴片式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第三探头可以套接在手上,第四探头可以贴合在额头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配合进行多种生理信号的获取。第四探头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231;第四探头上可以设置血氧信号采集部251和体温信号采集部261。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探头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231;而在第三探头上设置血氧信号采集部体温信号采集部,这样也可以使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配合进行多种生理信号的获取。
47.如图5和图7所示,两个传感组件的探头均为上述的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图7中包含了一个适用于手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和一个适用于脚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的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与监护仪的连接示意图;标号105为第五探头,第五探头105为适用于手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标号301为第六探头,第六探头301为适用于脚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
48.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了两个传感组件,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第一传感组件中包括了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一个血氧信号采集部和一个体温信号采集部;第二传感组件中包括了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和一个血氧信号采集部。借助上述两个传感组件,同时完成血氧、心电和体温这三种生理参数的获取。同时还能借助心电电极实现阻抗呼吸信号的获取。
49.由于在两个传感组件中分别设置了一个或多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及其电连接线组,且在两个传感组件都设置了血氧信号采集部及其电连接线,因此通过两个传感器组件
的联合使用,能在获取两个部位血氧信号的同时,还能通过两个传感器组件的联合使用获取不同点上的体表电位,并通过不同点上的体表电位的计算获取心电信号。
50.在一些附图中未展示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有三个或四个甚至更多个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中分别包括适用于相应部位的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可以根据临床监护需求灵活组合使用,适用于不同场景,以尽量精简的传感器与人贴合连接的界面。
51.如三个传感器组件,其中两个传感组件中分别包括一个适用于手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另一个传感组件中是适用于脚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
52.如四个传感器组件,其中两个传感组件中分别包括一个适用于手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另一个传感组件中是适用于脚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剩余传感组件是现有技术中的贴片式或指夹式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
53.本技术中,巧妙地在每个传感组件同时设置血氧和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及电连接线组,使得传感器外部与病人的连接界面得以简化;只需要与被测主体有两个部位的传感器接触,就能完成多个生理参数的采集。可以不需要在胸部贴敷多个心电电极,从而也不需要每个心电电极上分别与一条心电电缆连接,也需要使用多头心电电缆。只需要设置两个和现有技术中类似的血氧传感器,即能同时完成两种生理信号的采集和检测。
54.如图8和图9所示,一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中设置有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另一个传感组件的探头中设置有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探头中的各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与相应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电连接;任选一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用作地线或驱动线,以获取体表基础电信号;该电连接线组中,剩余的心电信号连接线分别与各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获取相应位置的体表电信号;剩余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分别与各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获取相应位置的体表电信号。剩余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用作体温信号连接线,相应的探头中设置有体温信号采集部,体温信号连接线和体温信号采集部电连接获取体表体温电信号。
55.图8和图9中为了方便表达电连接关系,并未展示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的结构特征,而是以框图的形式来展示其中的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多种生理信号采集部包括心电信号采集电极、血氧信号采集部和体温信号采集部。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中至少包括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也可以包括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当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中包括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时,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的间距可以尽量拉开。适用于掌部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中可以只包含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也可以是,既包括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也包括血氧信号采集部;也可以是,同时包括心电信号采集电极、血氧信号采集部和体温信号采集部。血氧信号采集部中可以包含spo2光源和spo2探测器。
56.如图8和图9所示,电连接线组被包覆在电缆主体中,该电连接线组中至少有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探头、电连接线组和电缆主体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感组件。两个传感组件配合形成一个完成的可用于多生理信号检测的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图8和图9中,横置圆柱是电缆主体的示意,电缆主体中包覆有电连接线组。
57.图8中,电连接线组中有四条电连接线,其中两条电连接线分别和一个心电电极电连接;一条电连接线和血氧信号采集部电连接;另一条连接线和体温电极电连接。如图8所
示的实施例中,探头中分别设置有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相应的电连接线组中设置有三条心电信号连接线,如图中的虚线,其中两条电连接线分别用于和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一条电连接线用于和体温信号采集部电连接;相应的电连接线组中还设置有一条或一组血氧信号连接线用于和spo2光源和spo2探测器电连接。
58.如图8至图9所示的一种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的实施例中,至少有一个探头中设置有血氧信号采集部;血氧信号采集部中包括spo2光源和spo2探测器。两个传感组件中,至少一个传感组件中的电连接线组中设置有血氧信号连接线。在一些附图中未显示的实施例中,一个传感组件中的血氧信号连接线可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或每个传感组件中都设置有血氧信号连接线,相应地探头中也设置有血氧信号采集部。这样每个传感组件都具有血氧信号的检测能力。
59.如图8至图9所示的一种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的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线组中至少设置有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每个探头中至少设置有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可以是ecg电极片,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心电电极;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用于和被测人体体表直接接触;各探头中的心电信号采集电极分别与各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电连接。即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连接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
60.如图9所示的一种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的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传感组件;即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中包括电连接线组和一个探头,电连接线组和探头电连接。图9中,上面的第一传感组件中,电连接线组中有三条电连接线,其中一条电连接线和一个心电电极电连接;一条电连接线和血氧信号采集部电连接;另一条连接线和体温电极电连接。图9中,下面的第二传感组件中,电连接线组中有三条电连接线,其中两条电连接线分别和一个心电电极电连接;一条电连接线和血氧信号采集部电连接。这样的设置,若对应的两个探头是适用于手掌的多生理信号传感探头,则可以获得两手掌处对应的血氧信号。这样的探头组合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灵活设置;比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检测身体不同部位的血氧和体温信号时,每个探头上都可以因地制宜地配置上相应的信号采集部。
61.图9中,每个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都包含有两条心电信号连接线,一条电连接线用于和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一条电连接线用于和体温信号采集部电连接;相应的电连接线组中还设置有一条或一组血氧信号连接线用于和spo2光源和spo2探测器电连接。另一个探头相应的电连接线组中有两条电信号连接线,两条电连接线分别用于和两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该相应的电连接线组中还设置有一条或一组血氧信号连接线用于和spo2光源和spo2探测器电连接。两个传感组件构成的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能同时获取心电信号,两处的血氧信号和一处的体温信号。
62.如图9所示的一种多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了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各传感组件中的各电连接线组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一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各心电信号连接线与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组信号输入端子电连接;另一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各心电信号连接线与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组信号输入端子电连接。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从两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中各获取一个体表电信号,用该两个体表电信号计算获得心电信号。
63.如图9所示的一种多生理信号检测装置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差分运算子模
块;一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至少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与差分运算子模块的正极输入端子电连接;该电连接线组中的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将获取的第一体表电信号输入至差分运算模块正极输入端;另一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至少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与差分运算子模块的负极输入端子电连接;该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将获取的第二体表电信号输入至差分运算模块负极输入端;差分运算模块,对第一体表电信号和第二体表电信号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心电信号。
64.在一些附图中未呈现的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实施例中,任选一传感组件的电连接线组中的一条心电信号连接线用作地线或驱动线,以获取体表基础电信号;该电连接线组中的剩余的心电信号连接线分别与各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获取相应位置的体表电信号;剩余电连接线组中的心电信号连接线分别与各一个心电信号采集电极电连接,获取相应位置的体表电信号;所述差分运算子模块和用作地线或驱动线的心电信号连接线电连接;差分运算子模块输出的运算后信号,经用作地线或驱动线的心电信号连接线及其心电信号采集电极,传递至被测者体表。
65.如图9所示的一种多生理信号检测装置中,还包括用于生理信号测量及分析的主控制模块;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中的两电连接线组组分别和主控制模块电连接;主控制模块包括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或主控制模块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主控制模块从任意一电连接线组中获取血氧采集信号。
66.在一些附图中未显示的一种用于多生理信号参数检测的监护仪,实施例中包括,上述多生理信号传感装置。
6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