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强度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31 02:4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强度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动摩托车是电动车的一种,用电瓶来驱动电机行驶。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摩托车的其它装置基本与内燃机的相同。类型依最大速度或电机功率分为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普通摩托车。
3.现有的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多是通过简单焊接拼装成的钢结构,自身不具备减震功能,抗冲击性能差,进而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减震性能较好的高强度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包括前套管、上v形架、上侧边梁、翘起尾架、下v形架、下侧边梁、后支撑管和减震单元,所述上v形架固定设于前套管上,所述上侧边梁对称固定设于上v形架两端,所述翘起尾架固定设于两组上侧边梁之间,所述下v形架固定设于前套管上并且位于上v形架下方,所述下侧边梁对称固定设于下v形架两端,所述后支撑管固定设于上侧边梁与下侧边梁之间,所述减震单元设于上侧边梁与下侧边梁之间,所述减震单元包括支架、减震仓、传递件、中间块、空心柱、滑柱、弹簧一、滑轨、滑块、摆杆、转块和弹簧二,所述支架固定设于下侧边梁上,所述减震仓固定设于支架上,所述传递件固定设于上侧边梁底端并且一端滑动穿过减震仓顶壁,所述中间块固定设于传递件底端,所述空心柱固定设于减震仓内侧底端,所述滑柱滑动穿过空心柱顶端并且固定设于中间块底端,所述弹簧一固定设于空心柱内侧顶端与滑柱底端之间,所述滑轨固定设于减震仓内,所述滑块竖直滑动设于滑轨内,所述转块转动设于滑块上,所述摆杆一端铰接设于中间块上并且滑动贯穿转块,所述弹簧二固定设于摆杆远离中间块的一端与转块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上v形架与下v形架之间固定设有v形加强筋。
7.进一步地,所述传递件为y形设置,用于保持传递件与上侧边梁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单一焊接点在颠簸时断裂。
8.进一步地,所述上侧边梁与下侧边梁之间固定设有前支撑管。
9.作为优选的,所述摆杆、转块、弹簧二、滑块和滑轨均对称设有两组,用于保障传递件底部与中间块的运行平稳。
10.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通过减震单元的设置,提升了上侧边梁与下侧边梁之间的抗冲击性,保障了使用者舒适度的同时使得上侧边梁与下侧边梁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增长了使用寿命。
12.2、v形加强筋增强了以上v形架与下v形架为连接的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上下部的整体强度,翘起尾架在增添美观程度的同时使得电动摩托车两侧的上侧边梁获得稳定的连接,增强了上侧边梁的强度。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前套管,2、上v形架,3、上侧边梁,4、翘起尾架,5、下v形架,6、下侧边梁,7、前支撑管,8、后支撑管,9、v形加强筋,10、支架,11、减震仓,12、传递件,13、中间块,14、空心柱,15、滑柱,16、弹簧一,17、滑轨,18、滑块,19、摆杆,20、转块,21、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包括前套管1、上v形架2、上侧边梁3、翘起尾架4、下v形架5、下侧边梁6、后支撑管8和减震单元,所述上v形架2固定设于前套管1上,所述上侧边梁3对称固定设于上v形架2两端,所述翘起尾架4固定设于两组上侧边梁3之间,所述下v形架5固定设于前套管1上并且位于上v形架2下方,所述下侧边梁6对称固定设于下v形架5两端,所述后支撑管8固定设于上侧边梁3与下侧边梁6之间,所述减震单元设于上侧边梁3与下侧边梁6之间,所述减震单元包括支架10、减震仓11、传递件12、中间块13、空心柱14、滑柱15、弹簧一16、滑轨17、滑块18、摆杆19、转块20和弹簧二21,所述支架10固定设于下侧边梁6上,所述减震仓11固定设于支架10上,所述传递件12固定设于上侧边梁3底端并且一端滑动穿过减震仓11顶壁,所述中间块13固定设于传递件12底端,所述空心柱14固定设于减震仓11内侧底端,所述滑柱15滑动穿过空心柱14顶端并且固定设于中间块13底端,所述弹簧一16固定设于空心柱14内侧顶端与滑柱15底端之间,所述滑轨17固定设于减震仓11内,所述滑块18竖直滑动设于滑轨17内,所述转块20转动设于滑块18上,所述摆杆19一端铰接设于中间块13上并且滑动贯穿转块20,所述弹簧二21固定设于摆杆19远离中间块13的一端与转块20之间。
20.其中,所述上v形架2与下v形架5之间固定设有v形加强筋9。所述传递件12为y形设置。所述上侧边梁3与下侧边梁6之间固定设有前支撑管7。所述摆杆19、转块20、弹簧二21、滑块18和滑轨17均对称设有两组。
21.具体使用时,电动摩托车行驶时,上侧边梁3的颠簸经传递件12(y形设置的传递件12能保持与上侧边梁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单一焊接点在颠簸时断裂)带动中间块13上下浮动并通过滑柱15克服弹簧一16阻力,从而使弹簧一16吸收震动而减轻对电动摩托车的冲击。中间块13上下浮动时,两侧的摆杆19随之摆动并克服弹簧二21阻力使转块20在摆杆19上滑动,且使与转块20相对转动的滑块18在滑轨17内滑动,从而与弹簧一16、滑柱15和空心柱14协同作用,增强了减震性能。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