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停车场推荐方法及汽车与流程

2022-08-30 20:51: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车场推荐方法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并得到广泛使用。目前,由于汽车数量剧增,停车难成为当前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当前,各停车场仅能对该停车场中的停车进行管理,因此,在缺乏车位时,汽车用户仅能为了寻找停车位而反复在目的地兜圈以寻找合适的停车场,如此,大大占用了城市道路,增加了城市拥堵,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场推荐方法及汽车,以解决停车难的技术问题。
4.一种停车场推荐方法,包括:
5.接收停车场推荐指令,根据当前时间点以及所述停车场推荐指令中包含的目的地位置确定预设数量的备选停车场;
6.根据所述目的地位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一距离值;
7.根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历史停车数据确定第一价格值;
8.根据各所述备选停车场的天气信息、历史经停信息及停车场类型,确定各所述备选停车场的第一类型值;
9.根据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在所述当前时间点的停车状态数据确定第一状态系数;
10.将与同一个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所述第一距离值、第一价格值、第一类型值以及第一状态系数输入第一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中,获取与该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推荐值;
11.根据所述第一推荐值确定推荐停车场。
12.一种汽车,包括用于执行所述停车场推荐方法的控制模块。
13.本发明提供的停车场推荐方法及汽车,本发明的停车场推荐方法包括:接收停车场推荐指令,根据当前时间点以及所述停车场推荐指令中包含的目的地位置确定预设数量的备选停车场;根据所述目的地位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一距离值;根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历史停车数据确定第一价格值;根据各所述备选停车场的天气信息、历史经停信息及停车场类型,确定各所述备选停车场的第一类型值;根据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在所述当前时间点的停车状态数据确定第一状态系数;将与同一个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所述第一距离值、第一价格值、第一类型值以及第一状态系数输入第一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中,获取与该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推荐值;根据所述第一推荐值确定推荐停车场。本发明中,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只需要录入目的地位置,即可自动根据目的地位置、当前时间点、历史停车数据、天气信息、历史经停信息、停车场类型以及停车状态数据等综合确定合适的推荐停车场并在汽车的预设显示界面中进行展示,为汽车用户准确指引了当前可进行停车的停车场的具体位置,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同时,由于推荐停车场的确定
过程中考虑了距离、价格、停车场类型以及停车状态等因素,因此,该推荐停车场是汽车用户综合上述因素的当前最优选择,为停车节约了时间和费用,也与汽车用户自身喜好和价格可接受程度等相符,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停车场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16.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停车场推荐方法的步骤s70流程图;
17.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停车场推荐方法的步骤s703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本发明提供一种停车场推荐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0-s70:
20.s10、接收停车场推荐指令,根据当前时间点以及所述停车场推荐指令中包含的目的地位置确定预设数量的备选停车场;本发明停车场推荐方法可以应用在汽车上的控制模块,或者与汽车的控制模块连接(可以获取控制模块中的汽车相关数据)的其他控制终端(比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上。在该步骤中,停车场推荐指令是汽车用户在汽车中与控制模块连通的预设显示界面或者上述控制终端中录入目的地位置之后自动生成的。在接收到停车场推荐指令之后,控制模块(或控制终端)开始在目的地位置附近搜索符合条件的停车场以便给该汽车用户进行推荐推荐较为合适的停车场。
21.在该步骤中,所述根据当前时间点以及所述停车场推荐指令中包含的目的地位置确定预设数量的备选停车场具体是指首先根据以下条件筛选备用停车场:条件一、当前时间点仍然开放(当前时间点与该停车场的开放时间匹配)且该停车场未停满(具有空闲的停车位);条件二、距离目的地位置在预设距离(比如500米)以内。
22.在筛选出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停车场之后,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停车场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预设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比如5个)时,将满足上述条件且距离目的地位置最近的预设数量的停车场确定为备选停车场。而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停车场数量少于预设数量,则继续搜索,将仅满足条件一,且距离目的地位置最近的预设数量的停车场确定为备选停车场。可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仅满足条件一且距离目的地位置最近的停车场也小于预设数量,或者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停车场数量小于特定数值(比如3个)时,又或者在选取的所有的备选停车场均处于繁忙状态(该备选停车场中的空闲停车位的数量小于预设车位数量)时,均会触发短距离接驳方案的执行(也即自后续步骤s701中获取与所述当前时间点匹配的短距离接驳类型开始至步骤s704所对应的方案),以结合短距离
接驳方案确定推荐停车场。s20、根据所述目的地位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一距离值;也即,在该步骤中,将目的地位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之间的距离作为推荐停车场的一个考虑因素。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的地位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一距离值,包括:
24.获取所述汽车历史停车的各历史停车场以及与其对应的历史目的地之间的历史距离;
25.获取各所述历史距离的平均值;
26.根据第一距离模型确定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模型为:
27.d=50h/d
28.其中,d为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距离值;h为各所述备选停车场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d为各所述历史距离的平均值。
29.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首先从各汽车的历史停车数据中确定其历史停车的历史停车场到与其对应的历史目的地之间的历史距离的平均值,以此该平均值设定为50分,而将距离0设定为100分,建立线性的第一距离模型,之后,根据当前的备选停车场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距离模型确定第一距离值。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将该平均值设定为除50分之外的其他分值a,此时,第一距离模型即为d=(100-a)h/d。
30.s30、根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历史停车数据确定第一价格值;也即,在该步骤中,将根据第一历史停车数据得到的在各备选停车场停车所需花费的费用对应的第一价格值,作为推荐停车场的一个考虑因素。
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历史停车数据确定第一价格值,包括:
32.自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历史停车数据中,获取与所述当前时间点最接近的第一停车次数(根据需求设定,比如10次)内的第一停车信息;第一历史停车数据是指所述汽车在与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不同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历史停车数据;
33.根据所述第一停车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在第一停车次数内停车的第一平均停车时长和第一平均停车费用;
34.根据第一价格模型确定各所述备选停车场的第一价格值;所述第一价格模型为:
35.y=50x/f
36.其中,y是指所述备选停车场的第一价格值;x是指所述汽车在所述备选停车场内停车所述第一平均停车时长所对应的第一停车价格;f是指所述第一平均停车费用。
37.也即,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价格值建立在考虑第一平均停车时长(第一停车次数内的历史停车的停车时长的平均值)和第一平均停车费用(第一停车次数内的历史停车的停车费用的平均值)的基础上,也即,将第一平均停车时长作为当前汽车的停车时长,获取各备选停车场的收费规则之后,根据各收费规则计算汽车在所述备选停车场内停车所述第一平均停车时长所对应的第一停车价格;同时,将第一平均停车费用设定为50分,0元设定为100分,建立线性的第一价格模型(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将第一平均停车费用设定为除50分之外的其他分值b,此时,第一价格模型即为y=bx/f),将所述第一停车价格输入所述第一价格模型中,确定各所述备选停车场的第一价格值。
38.s40、根据各所述备选停车场的天气信息、历史经停信息及停车场类型,确定各所述备选停车场的第一类型值;可选地,停车场类型包括室内(地下)停车类型及室外停车类型等;天气信息可以分类为包括雨雪大风天气或者其他等;历史经停信息是指该汽车是否曾经在该备选停车场中停车。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40具体为,可以根据天气信息首先确定备选停车场当前天气是否为雨雪大风天气,若是,在备选停车场对应的停车场类型为室内停车场时,在第一类型值中增加第一分数(比如30分),在备选停车场对应的停车场类型为室外停车场时,在第一类型值中减第一分数。其次,根据汽车历史停车数据确定在与各停车场类型对应的停车场中停车的次数,以确定该汽车用户偏爱(偏爱的停车场类型是指,该汽车用户选择在该停车场类型的停车场中停车的次数超过或远远超过在其他停车场类型的停车场中停车的次数)的停车场类型为室内(地下)停车类型还是室外停车类型,并在备选停车场对应的停车场类型与该偏爱的停车场类型相符时,在第一类型值中增加第二分数(比如10分)。再次,根据历史经停信息确定该汽车是否在预设计算时长内(比如半年内)曾经进入过该备选停车场并在其中停车,若是,则根据计分规则在第一类型值中额外加分,该积分规则为,预设计算时长内每停过1次增加一个第三分数(比如5分)。
39.s50、根据各所述备选停车场在所述当前时间点的停车状态数据确定第一状态系数;可理解地,备选停车场在所述当前时间点的停车状态数据包括空闲状态(该备选停车场中的空闲停车位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车位数量)、繁忙状态(该备选停车场中的空闲停车位的数量小于预设车位数量)和满员状态(该备选停车场中没有空闲停车位);可选地,空闲状态的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状态系数为1;满员状态的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状态系数为0,繁忙状态的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状态系数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为0-1中间的数值,比如,可以将其设定为等于该备选停车场的空闲停车位的数量与所有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空闲停车位的总数量的比值;亦可以直接设定为某一个定值,比如0.6。
40.s60、将与同一个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所述第一距离值、第一价格值、第一类型值以及第一状态系数输入第一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中,获取与该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推荐值;可理解地,第一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为:第一推荐值=((第一距离值 第一价格值)/2 第一类型值)*第一状态系数。也即,上述第一距离值、第一价格值、第一类型值均为经过归一化处理之后的分值,因此,可以根据上述第一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确定第一推荐值。
41.s70、根据所述第一推荐值确定推荐停车场,并在汽车上的预设显示界面中显示所述推荐停车场。在该实施例中,仅需要在预设显示界面中录入目的地位置对应的经纬度坐标,即可生成停车场推荐指令,进而综合考虑上述目的地位置、当前时间点、历史停车数据、天气信息、历史经停信息、停车场类型以及停车状态数据等之后,直接输出推荐停车场并进行展示,上述在预设显示界面中展示的推荐停车场可以是指一个停车场,亦可以是指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多个推荐停车场,展示内容可以包括推荐停车场的名称、距离、收费信息和位置信息等。可理解地,上述展示内容中的部分(比如,仅提取推荐停车场名称等关键信息进行提示)或者全部亦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提示亦可。
42.可选地,所述步骤s70中,根据所述第一推荐值确定推荐停车场,包括:在所述第一推荐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比如50分)时,将与最大的第一推荐值对应的备选停车场记录为推荐停车场。也即,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首先按照第一推荐值的高低将所有备选停车场插
入备选队列中,在该备选队列中只要存在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推荐值,即会将其中第一推荐值最高的备选停车场记录为推荐停车场并对其进行展示。
43.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按照第一推荐值的高低将所有备选停车场插入备选队列中之后,进而在备选队列中选取序列在先的预设个数备选停车场作为推荐停车场亦可,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需要满足具有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推荐值的备选停车场的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个数,若小于,则可能会减少推荐停车场的个数(仅推荐具有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推荐值的备选停车场,或仅推荐第一推荐值最高的备选停车场均可)。
44.本发明中,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只需要录入目的地位置,即可自动根据目的地位置、当前时间点、历史停车数据、天气信息、历史经停信息、停车场类型以及停车状态数据等综合确定合适的推荐停车场并在汽车的预设显示界面中进行展示,为汽车用户准确指引了当前可进行停车的停车场的具体位置,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同时,由于推荐停车场的确定过程中考虑了距离、价格、停车场类型以及停车状态等因素,因此,该推荐停车场是汽车用户综合上述因素的当前最优选择,为停车节约了时间和费用,也与汽车用户自身喜好和价格可接受程度等相符,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4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70中,根据所述第一推荐值确定推荐停车场,包括:
46.s701,在所有所述第一推荐值均低于预设阈值时,获取与所述当前时间点匹配的短距离接驳类型;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为地铁接驳、公交接驳、共享单车接驳和出租车接驳等。可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所有所述备选停车场对应的第一推荐值均低于预设阈值时,将会触发短距离接驳方案的执行,也即,首先获取目的地位置附近的地铁站点信息、公交站点信息、共享单车站点信息和出租车站点信息,进而,将所述当前时间点与上述获取的各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当前时间点是否在其运营时间内,具体地,确定当前时间点,目的地位置附近的地铁站、公交站、共享单车站、出租车站是否处于运营工作状态(比如,确定当前时间点各公交站和地铁站是否处于正常运营时间,或者共享单车站或出租车站是否在维修维护等而不可停放共享单车或出租车等),若处于运营工作状态则视为该短距离接驳类型与所述当前时间点匹配,否则视为该短距离接驳类型与所述当前时间点不匹配。
47.s702,根据与匹配到的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对应的筛选规则,筛选与所述目的地位置对应的接驳停车场;
48.s703,获取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第二推荐值;
49.s704,根据所述第二推荐值或/和所述第一推荐值确定推荐停车场。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与所述当前时间点匹配的各短距离接驳类型对应的不同筛选规则筛选接驳停车场,进而确定各接驳停车场的第二推荐值之后,根据第二推荐值或/和第一推荐值确定推荐停车场。
50.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与最大的第二推荐值对应的接驳停车场或与最大的第一推荐值对应的备选停车场记录为推荐停车场,也即,在该实施例中一方面,可以首先按照第一推荐值和第二推荐值的高低将所有备选停车场和接驳停车场插入第一可选队列中,在该第一可选队列中最高值(第二推荐值或第一推荐值中的最高值)对应的备选停车场或接驳停车场记录为推荐停车场并对其进行展示。在该实施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
第一可选队列中选取序列在先的至少两个备选停车场和/或接驳停车场作为推荐停车场亦可。作为优选,多个第二推荐值对应的接驳停车场可能相同,第一推荐值对应的备选停车场和第二推荐值对应的接驳停车场也可能相同;此时,可以将该接驳停车场(或备选停车场)与其对应的第一推荐值或第二推荐值中的最大值保留在第一可选队列中,而将与其对应的其他第一推荐值或者第二推荐值自该第一可选队列中删除。
51.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考虑到第一推荐值对应的备选停车场均不尽如人意才会触发短距离接驳方案的执行(比如,所有所述第一推荐值对应的备选停车场均低于预设阈值、选取的所有的备选停车场均处于繁忙状态、可以被选择的备选停车场数量不满足要求等),因此,在此处,可以仅根据第二推荐值的高低推荐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接驳停车场,也即,首先按照第二推荐值的高低将所有接驳停车场插入第二可选队列中,进而将该第二可选队列中最高的第二推荐值对应的接驳停车场记录为推荐停车场并对其进行展示,或在第二可选队列中选取序列在先的至少两个接驳停车场作为推荐停车场亦可。作为优选,多个第二推荐值对应的接驳停车场可能相同;此时,可以将该接驳停车场与其对应的第二推荐值中的最大值保留在第二可选队列中,而将与其对应的其他第二推荐值自该第二可选队列中删除。
52.在又一实施例中,若获取的所有第二推荐值终端最高值低于所有第一推荐值中的最低值,此时,并不考虑第二推荐值对应的接驳停车场,而依旧仅根据第一推荐值确定推荐停车场,具体参照步骤s70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5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包括地铁接驳和公交接驳;所述步骤s702,也即根据与匹配到的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对应的筛选规则,筛选与所述目的地位置对应的接驳停车场,包括:
54.在匹配到的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为地铁接驳或公交接驳时,确定终点接驳站;所述终点接驳站是指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地铁站或公交站;也即,在确定地铁接驳或公交接驳与所述当前时间点匹配(目的地位置附近的地铁站或公交站处于运营工作状态)之后,可以首先确定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终点接驳站(比如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800米的地铁站或与公交站)。可理解地,若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内不存在公交站或者地铁站,那么将会不再考虑通过地铁接驳或公交接驳的方式进行接驳,也即,该地铁接驳或公交接驳将被确定为与该汽车的目的地位置不匹配,将考虑通过其他与目的地位置匹配的短距离接驳类型进行接驳,进而确定接驳停车场。
55.获取与终点接驳站关联的所有起始接驳站及其站点位置;所述起始接驳站是指与所述终点接驳站位于同一线路上且与所述终点接驳站之间的间隔站数不超过预设站数的地铁站或公交站;具体地,当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为地铁接驳或公交接驳时,搜索包含所述终点接驳站的所有线路(该步骤中的同一线路可以是指转车或直达的同一条线路),选出与所述终点接驳站相距预设站数(比如3站)以内的所有地铁站或公交站,并将其记录为起始接驳站。
56.根据所述站点位置和所述当前时间点确定接驳停车场。也即,在本发明中,同样可以综合考虑每一个起始接驳站的站点位置和当前时间点之后,确定接驳停车场。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s10中对应的以下条件筛选接驳停车场:条件a、当前时间点仍然开放(当前时间
点与该停车场的开放时间匹配)且该停车场未停满(具有空闲的停车位);条件b、距离起始接驳站的站点位置在预设距离(比如500米)以内。可理解地,若最终筛选出的停车场数量低于预设数量阈值,比如10个,则将所有筛选出的停车场作为接驳停车场;若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则可以选取与各起始接驳站的站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最近的预设数量阈值的停车场作为接驳停车场亦可。
5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包括共享单车接驳和出租车接驳;所述步骤s702,也即根据与匹配到的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对应的筛选规则,筛选与所述目的地位置对应的接驳停车场,包括:
58.在匹配到的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为共享单车接驳或出租车接驳时,确定终点接驳站;所述终点接驳站是指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共享单车站或出租车站;也即,在确定共享单车接驳或出租车接驳与所述当前时间点匹配(目的地位置附近的共享单车站或出租车站处于运营工作状态)之后,可以首先确定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终点接驳站(比如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200米的共享单车站或出租车站)。可理解地,若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内不存在共享单车站或出租车站,那么将会不再考虑通过共享单车接驳或出租车接驳的方式进行接驳,也即,该共享单车接驳或出租车接驳将被确定为与该汽车的目的地位置不匹配,将考虑通过其他与目的地位置匹配的短距离接驳类型进行接驳,进而确定接驳停车场。
59.获取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第二距离阈值的可选停车场,并将关联有起始接驳站的可选停车场记录为接驳停车场;所述起始接驳站是指与所述可选停车场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且存在空闲车辆的共享单车站或出租车站;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之和。具体地,当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为共享单车接驳时,搜索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比如500米)且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比如2公里)范围内的可选停车场;当所述短距离接驳类型为出租车接驳时,搜索目的地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比如2公里)且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比如3公里)范围内的可选停车场。
60.这些可选停车场同时还需要满足在第三预设距离(比如200米)内存在有起始接驳站(也即具有空闲车辆的共享单车站或者出租车站)。可理解地,由于起始接驳站和终点接驳站之间需要通过共享单车或者出租车进行接驳,因此,起始接驳站和终点接驳站之间应该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之和。可理解地,在本发明中,上述各距离阈值和各预设距离可以为直线距离亦可以为电子地图上两个位置之间的路径所对应的距离。
6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703,也即获取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第二推荐值,包括:
62.s7031,根据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接驳距离确定第二距离值;所述接驳距离为最终距离和中转距离之和,所述最终距离是指所述终点接驳站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中转距离是指各所述起始接驳站的站点位置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接驳停车场之间的距离;也即,在该步骤中,将最终距离和中转距离均作为推荐停车场的一个考虑因素。
6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接驳距离确定第二距离值,
包括:
64.获取接驳距离;所述接驳距离为最终距离和中转距离之和,所述最终距离是指所述终点接驳站与所述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中转距离是指各所述起始接驳站的站点位置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接驳停车场之间的距离。
65.获取所述汽车历史停车的各历史停车场以及与其对应的历史目的地之间的历史距离;
66.获取各所述历史距离的平均值;
67.根据第二距离模型确定第二距离值,所述第二距离模型为:
68.d'=50h'/d
69.其中,d'为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第二距离值;h'为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接驳距离;d'为各所述历史距离的平均值。
70.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首先从各汽车的历史停车数据中确定其历史停车的历史停车场到与其对应的历史目的地之间的历史距离的平均值,以此该平均值设定为50分,而将距离0设定为100分,建立线性的第二距离模型,之后,根据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接驳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模型确定第二距离值。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将该平均值设定为除50分之外的其他分值a,此时,第二距离模型即为d'=(100-a)h'/d。
71.s7032,根据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第二历史停车数据,确定第二价格值;也即,在该步骤中,将根据第二历史停车数据得到的在各接驳停车场停车所需花费的费用对应的第二价格值,作为推荐停车场的一个考虑因素。
7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第二历史停车数据,确定第二价格值,包括:
73.自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第二历史停车数据中,获取与所述当前时间点最接近的第二停车次数内的第二停车信息;第二历史停车数据是指所述汽车在与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不同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历史停车数据;
74.根据所述第二停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在第二停车次数内的第二平均停车时长和第二平均停车费用;
75.根据第二价格模型确定各所述接驳停车场的第二价格值;所述第二价格模型为:
76.y'=50x'/f'
77.其中,y'是指所述接驳停车场的第二价格值;x'是指接驳价格与第二停车价格之和,所述接驳价格是指所述起始接驳站到终点接驳站之间的接驳乘车费用;所述第二停车价格是指所述汽车所述接驳停车场内停车所述第二平均停车时长所对应的停车价格;f'是指所述第二平均停车费用。
78.也即,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价格值建立在考虑第二平均停车时长(第二停车次数内的历史停车的停车时长的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停车费用(第二停车次数内的历史停车的停车费用的平均值)的基础上,也即,将第二平均停车时长作为当前汽车的停车时长,获取各接驳停车场的收费规则之后,根据各收费规则计算汽车在所述接驳停车场内停车所述第二平均停车时长所对应的第二停车价格;同时计算起始接驳站到终点接驳站之间的接驳乘车费用(接驳价格,也即,通过公交接驳、地铁接驳、共享单车接驳或者出租车接驳进行接驳阶段所需要花费的乘车费用);同时,将第二平均停车费用设定为50分,0元设定为100分,建立
线性的第二价格模型(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将第二平均停车费用设定为除50分之外的其他分值b,此时,第二价格模型即为y'=bx'/f'),在得到所述第二停车价格与接驳价格之和之后,将其输入所述第二价格模型中,确定各所述接驳停车场的第二价格值。
79.s7033,根据各所述接驳停车场的天气信息、历史经停信息及停车场类型,确定各所述接驳停车场的第二类型值;可选地,停车场类型包括室内(地下)停车类型及室外停车类型等;天气信息可以分类为包括雨雪大风天气或者其他等;历史经停信息是指该汽车是否曾经在该接驳停车场中停车。在该步骤中,可以根据天气信息首先确定接驳停车场当前天气是否为雨雪大风天气,若是,在接驳停车场对应的停车场类型为室内停车场时,在第二类型值中增加第一分数(比如30分),在接驳停车场对应的停车场类型为室外停车场时,在第二类型值中减第一分数。其次,根据汽车历史停车数据确定在与各停车场类型对应的停车场中停车的次数,以确定该汽车用户偏爱(偏爱的停车场类型是指,该汽车用户选择在该停车场类型的停车场中停车的次数超过或远远超过在其他停车场类型的停车场中停车的次数)的停车场类型为室内(地下)停车类型还是室外停车类型,并在接驳停车场对应的停车场类型与该偏爱的停车场类型相符时,在第二类型值中增加第二分数(比如10分)。再次,根据历史经停信息确定该汽车是否在预设计算时长内(比如半年内)曾经进入过该接驳停车场并在其中停车,若是,则根据计分规则在第二类型值中额外加分,该积分规则为,预设计算时长内每停过1次增加一个第三分数(比如5分)。
80.s7034,根据各所述接驳停车场在所述当前时间点的停车状态数据以及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高峰时段的匹配度,确定第二状态系数;
81.可理解地,接驳停车场在所述当前时间点的停车状态数据包括空闲状态(该接驳停车场中的空闲停车位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车位数量)、繁忙状态(该接驳停车场中的空闲停车位的数量小于预设车位数量)和满员状态(该接驳停车场中没有空闲停车位);可选地,空闲状态的接驳停车场对应的初始第二状态系数为1;满员状态的接驳停车场对应的初始状态系数为0,繁忙状态的接驳停车场对应的初始状态系数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为0-1中间的数值,比如,可以将其设定为等于该接驳停车场的空闲停车位的数量与所有接驳停车场对应的空闲停车位的总数量的比值;亦可以直接设定为某一个定值,比如0.6。进一步地,在该步骤中,还需要根据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高峰时段的匹配度进一步对初始状态系数进行调整,也即,在当前时间点处于预设高峰时段(比如工作日的早8点到9点半,晚5点到7点半范围)内时,确认匹配度为1,此时,将初始状态系数乘以预设权重(比如0.6)之后记录为第二状态系数,同时,在预设显示界面中的推荐停车场时标注高峰期提醒。可理解地,上述标注信息亦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提示亦可。
82.s7035,将与同一个所述接驳停车场对应的所述第二距离值、第二价格值、第二类型值以及第二状态系数输入第二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中,获取与该接驳停车场对应的第二推荐值。可理解地,第二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为:第二推荐值=((第二距离值 第二价格值)/2 第二类型值)*第二状态系数。也即,上述第二距离值、第二价格值、第二类型值均为经过归一化处理之后的分值,因此,可以根据上述第二预设停车场推荐模型确定第二推荐值。
8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用于执行所述停车场推荐方法的控制模块。
84.关于控制模块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停车场推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
赘述。上述控制模块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8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