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换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8 08:45: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换向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换向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立体停车是指利用空间资源,把车辆进行立体停放,节约土地并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停车。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
3.现有的立体停车库用停车换向辅助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减震功能,当汽车行驶到停车换向辅助装置表面的时候,会产生冲击力,而冲击力对停车换向辅助装置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停车换向辅助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停车换向辅助装置无法精确转换停车角度,停车角度通常为人为控制,因此在进行立体停车时,需要对停车进行多次角度调整,过程较为繁琐,影响停车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换向辅助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换向辅助装置,包括基地和基坑,所述基地的上表面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内壁的下表面安装有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心处与固定块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上表面设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上表面分别与若干个弹簧c的下表面固接,且若干所述弹簧c的上表面分别与缓冲板的下表面固接,且若干所述弹簧c相互对称。
6.优选的,所述防尘板外表面与滑块的内壁固接,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开设在基地的上表面。
7.优选的,所述基坑的内壁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壁下表面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与四个减震轮a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且四个所述减震轮a分别安装在防尘板的下表面,所述防尘板下表面的左右前后四侧分别对称固接有四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安装有减震轮b,所述减震轮b的下表面与基坑的内壁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防尘板上表面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安装有四个电动推杆。
9.优选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安装在基坑内壁下表面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a的下表面固接,所述齿轮a的外表面与齿轮b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轮b的下表面与基坑内壁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齿轮b的上表面与连接柱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接。
10.优选的,所述齿轮a的齿数是齿轮b齿数的四分之一。
11.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块上表面的四个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内壁
的下表面与弹簧a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弹簧a的上表面与固定柱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固定柱的上表面与防尘板的下表面固接,所述防尘板下表面的左右前后四侧分别对称固接有四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与弹簧b的上表面固接,所述弹簧b的下表面与连接筒内壁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连接筒安装有防尘板的上表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a旋转带动齿轮b旋转齿轮b旋转带动支撑板、防尘板和缓冲板进行旋转,对缓冲板上方的汽车进行换向,齿轮a旋转一圈带动齿轮b旋转九十度,进而通过齿轮b旋转九十度带动支撑板、防尘板和缓冲板旋转九十度,对缓冲板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控制,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精确转换停车角度,停车角度通常为人为控制,因此在进行立体停车时,需要对停车进行多次角度调整的问题。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板受到冲击后通过若干个弹簧c将冲击力传递至防尘板,通过防尘板、固定柱和连接杆将冲击力传递至弹簧a和弹簧b,弹簧a、弹簧b和弹簧c对汽车行驶到缓冲板上方造成的冲击力进行减震,减震轮a和减震轮b对支撑板所承受的压力进行减震缓冲,同时将冲击力分散至基坑内和支撑槽内,进而解决了冲击力对停车换向辅助装置造成冲击,影响停车换向辅助装置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尘板和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基地;2、基坑;3、支撑槽;4、减震轮a;5、滑槽;6、滑块;
21.换向组件:71、伺服电机;72、齿轮a;73、齿轮b;74、连接柱;
22.8、支撑板;
23.减震组件:91、减震孔;92、弹簧a;93、固定柱;94、连接筒;95、连接杆;96、弹簧b;
24.10、固定块;11、防尘板;12、缓冲板;13、弹簧c;14、支撑块;15、减震轮b;16、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换向辅助装置,包括基地1和基坑2,所述基地1的上表面开设有基坑2,所述基坑2内壁的下表面安装有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的上方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表面的中心处与固定块
10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固定块10的上表面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上表面设有防尘板11,所述防尘板11的上表面分别与若干个弹簧c13的下表面固接,且若干所述弹簧c13的上表面分别与缓冲板12的下表面固接,且若干所述弹簧c13相互对称。
28.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防尘板11外表面与滑块6的内壁固接,所述滑块6的外表面与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槽5开设在基地1的上表面;
29.滑块6和滑槽5对外部的灰尘进行阻挡,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基坑2内部,污染基坑2内部的动力组件。
30.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基坑2的内壁开设有支撑槽3,所述支撑槽3内壁下表面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与四个减震轮a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且四个所述减震轮a4分别安装在防尘板11的下表面,所述防尘板11下表面的左右前后四侧分别对称固接有四个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下表面安装有减震轮b15,所述减震轮b15的下表面与基坑2的内壁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31.伺服电机71带动支撑板8旋转,支撑板8旋转带动支撑块14、减震轮a4和减震轮b15进行旋转,减震轮a4和减震轮b15对支撑板8所承受的压力进行减震缓冲。
32.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防尘板11上表面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安装有四个电动推杆16;
33.当需要换向的车辆过重时,通过外接电源启动四个电动推杆16的伸缩端向上移动推动防尘板11对防尘板11进行支撑。
34.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安装在基坑2内壁下表面的伺服电机71,所述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与齿轮a72的下表面固接,所述齿轮a72的外表面与齿轮b73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轮b73的下表面与基坑2内壁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齿轮b73的上表面与连接柱74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连接柱74的上表面与支撑板8的上表面固接;
35.通过外接电源启动伺服电机71,伺服电机71启动带动齿轮a72旋转,齿轮a72旋转带动齿轮b73旋转齿轮b73旋转带动支撑板8、防尘板11和缓冲板12进行旋转,对缓冲板12上方的汽车进行换向。
36.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齿轮a72的齿数是齿轮b73齿数的四分之一;
37.齿轮a72旋转一圈带动齿轮b73旋转九十度,进而通过齿轮b73旋转九十度带动支撑板8、防尘板11和缓冲板12旋转九十度,进而对缓冲板12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控制。
38.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块10上表面的四个减震孔91,所述减震孔91内壁的下表面与弹簧a92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弹簧a92的上表面与固定柱93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固定柱93的上表面与防尘板11的下表面固接,所述防尘板11下表面的左右前后四侧分别对称固接有四个连接杆95,所述连接杆95的下表面与弹簧b96的上表面固接,所述弹簧b96的下表面与连接筒94内壁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连接筒94安装有防尘板11的上表面;
39.缓冲板12受到冲击后通过若干个弹簧c13将冲击力传递至防尘板11,通过防尘板11、固定柱93和连接杆95将冲击力传递至弹簧a92和弹簧b96,弹簧a92、弹簧b96和弹簧c13对汽车行驶到缓冲板12上方造成的冲击力进行减震,进而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42.伺服电机71启动带动齿轮a72旋转,齿轮a72旋转带动齿轮b73旋转齿轮b73旋转带动支撑板8、防尘板11和缓冲板12进行旋转,对缓冲板12上方的汽车进行换向,齿轮a72旋转一圈带动齿轮b73旋转九十度,进而通过齿轮b73旋转九十度带动支撑板8、防尘板11和缓冲板12旋转九十度,进而对缓冲板12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控制;
43.缓冲板12受到冲击后通过若干个弹簧c13将冲击力传递至防尘板11,通过防尘板11、固定柱93和连接杆95将冲击力传递至弹簧a92和弹簧b96,弹簧a92、弹簧b96和弹簧c13对汽车行驶到缓冲板12上方造成的冲击力进行减震,减震轮a4和减震轮b15对支撑板8所承受的压力进行减震缓冲,同时将冲击力分散至基坑2内和支撑槽3内。
44.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