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体式燃烧器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8 08:1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燃烧器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2.天然气在燃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燃烧器,燃烧器中包含点火装置,用于在燃烧器开始工作时引燃中心火焰。在现有技术中,燃烧器的点火装置不易引燃中心火焰,点火成功率低,并且难以稳定维持中心火焰燃烧,容易熄火。
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燃烧器的点火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分体式燃烧器点火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的点火装置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尤其是为了实现更容易引燃中心火焰,提高点火成功率,并且能够稳定维持中心火焰燃烧,不易熄火。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燃烧器点火装置,包括:具气流腔的进气风道,内置于所述气流腔的点火电极部,与所述点火电极部活动连接的燃气管部;
6.所述燃气管部包括:供点火燃气排出的衔接管,同轴套设于所述衔接管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遮挡部分所述气流腔内部流通的点火空气,所述衔接管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位于所述衔接管外部的混合区域,所述第二挡板用于阻挡流经所述混合区域的点火空气并引导点火空气回流与衔接管排出的点火燃气混合;
7.所述点火电极部包括:位于所述混合区域内的点火电极芯,所述点火电极芯用于点燃混合区域中点火空气与点火燃气混合形成的点火气体。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管包括:管壁,所述管壁围设形成供点火燃气流通的内腔,贯通所述管壁并沿所述管壁长度方向连续等间距排布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用于引导所述内腔内部的点火燃气流入所述混合区域。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板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挡板的直径尺寸,以促使被所述第一挡板遮挡的部分点火空气流向所述混合区域中与点火燃气混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火电极部还包括:第一套管,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第二套管,内嵌于所述第一挡板并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装配位于所述混合区域内的点火电极芯,所述点火电极芯用于点燃所述混合区域内部混合的点火气体。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火电极芯面向所述管壁的一端延伸形成点火电极头,所述点火电极头位于所述排气孔出口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气管部还包括:所述衔接管反向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设置管套,连接所述管套的进气管,所述管套靠近所述点火电极部的一侧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管套连通所述衔接管,所述进气管用于向所述内腔输入点火燃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点火空气在气流腔内流通,部分点火空气在流通的过程中将会与第一挡板接触并被第一挡板遮挡,以降低部分点火空气流速,同时,被降低流速的部分点火空气将会被外围高速流动的点火空气带动与第二挡板接触,并被第二挡板阻挡使其回流至混合区域中,从而使该回流的点火空气与从衔接管排出的点火燃气混合,以形成呈涡状的混合气流;同时,再通过点火电极芯将混合气流点燃,使得被点燃的混合气流被外围高速流动的点火空气带动并向外围扩散,以此形成呈喇叭口状的火焰,并且该呈喇叭口状的火焰更容易引燃气流腔内的中心火焰,提高点火成功率,并且能够稳定维持中心火焰燃烧,使中心火焰不易熄火。
附图说明
16.图1为进气风道与点火电极部的剖视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3为第三套管与第一挡板的俯视图;
19.图4为管套与进气管的正视图;
20.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燃烧器点火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3.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24.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例中,术语“围设”是指在管壁内部形成包围设置。术语“纵截面”如无特殊说明均指沿图4中以垂直方向平行于纸面的角度剖切各个部件所形成的截面图。
25.请参图1至图6所揭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燃烧器点火装置(以下简称“点火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点火装置在燃烧器开始工作时执行引燃中心火焰的作用,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点火装置火焰燃烧的范围更广,能够更容易引燃中心火焰。通过引导点火空气回流,使回流的点火空气与点火燃气混合,形成呈涡状的混合气流,在混合气流被点燃时,外围高速流动的点火空气将带动被点燃的混合气流向外围扩散,形成呈喇叭口状的火焰,通过呈喇叭口状的火焰更容易引燃进气风道内的中心火焰,因此具有更高
的中心火焰点火成功率。本技术所揭示的点火装置具体实现方式在下文中予以详细阐述。
27.参图1、图3与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分体式燃烧器点火装置包括:燃气管部30,燃气管部30还包括:衔接管302反向于第二挡板305的一端设置管套301,连接管套301的进气管306,管套301靠近点火电极部20的一侧设置连接件307,连接件307同轴套设于第二套管202。通过管套301用于对进气管306与衔接管302进行连接,通过进气管306用于向衔接管302注入点火燃气,通过连接件307对第二套管202予以支撑。
28.具体地,进气管306通过管套301连通衔接管302,进气管306用于向内腔3022输入点火燃气。通过管套301将进气管306与衔接管302相连通,在点火装置在运行时,进气管306向衔接管302内注入点火燃气,点火燃气将沿图1中箭头e方向进入衔接管302内,同时,被注入的点火燃气将沿图2中箭头e方向在内腔3022中流通。
29.如图2、图5与图6所示,衔接管302包括:管壁3021,管壁3021围设形成供点火燃气流通的内腔3022,贯通管壁3021并沿管壁3021长度方向连续等间距排布若干排气孔3023,排气孔3023用于引导内腔3022内部的点火燃气流入混合区域303。随着点火燃气不断注入进内腔3022中,使内腔3022中流通的点火燃气将沿图2中箭头f方向穿过排气孔3023排出并进入混合区域303中。
30.第一挡板304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挡板305的直径尺寸,以促使被第一挡板304遮挡的部分点火空气流向混合区域303中与点火燃气混合。点火空气在沿图2中箭头b方向在气流腔101中流通时,部分点火空气将与第一挡板304接触,并被第一挡板304遮挡,从而降低部分点火空气流速,被降低流速的部分点火空气将继续沿图2中箭头b'方向越过第一挡板304,同时,沿图3中沿箭头b''方向高速流动的外围点火空气将带动被降低流速的部分点火空气进入混合区域303,使被降低流速的部分点火空气卷入排气孔3023外围,并被第二挡板305阻挡,从而使被降低流速的部分点火空气沿图3中箭头c方向在混合区域303中进行回流,进而使回流的部分点火空气与排气孔3023排出的点火燃气混合,形成回流的混合气体,回流的混合气体再沿图3中箭头d方向与第一挡板304面向第二挡板305的一侧接触并向外流动,由此使得点火空气与点火燃气混合后的混合气体整体形成涡状气流,同时,涡状气流将被外围高速流动的点火空气带动向外扩散。
31.如图1至图3与图6所示,点火电极部20还包括:第一套管201,连接第一套管201的第二套管202,内嵌于第一挡板304并连接第二套管202的第三套管203,第三套管203装配位于混合区域303内的点火电极芯204,点火电极芯204用于点燃混合区域303内部混合的点火气体。通过第一挡板304能够对第三套管203予以支撑,通过点火电极芯204对混合区域303中的涡状气流予以点燃,同时,被点燃的涡状气流将被外围高速流动的点火空气带动沿图3中箭头h方向向外扩散,并形成图3中呈喇叭口状的火焰g,该呈喇叭口状的火焰g更容易引燃气流腔101内的中心火焰,提高点火成功率,并且能够稳定维持中心火焰燃烧,使中心火焰不易熄火。
32.具体地,点火电极芯204面向管壁3021的一端延伸形成点火电极头205,点火电极头205位于排气孔3023出口。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点火电极头205位于沿管壁3021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二组排气孔3023出口处(经实验测试,此处点燃混合气体的成功率最高)。通过点火电极头205对排气孔3023排出的点火燃气与回流的部分点火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气体进行成功点火以形成火焰g。
33.如图1至图6所示,具气流腔101的进气风道10,内置于气流腔101的点火电极部20,与点火电极部20活动连接的燃气管部30。燃气管部30包括:供点火燃气排出的衔接管302,同轴套设于衔接管302的第一挡板304,第一挡板304用于遮挡部分气流腔101内部流通的点火空气,衔接管302远离第一挡板304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挡板305,第一挡板304与第二挡板305之间形成位于衔接管302外部的混合区域303,第二挡板305用于阻挡流经混合区域303的点火空气并引导点火空气回流与衔接管302排出的点火燃气混合。点火电极部20包括:位于混合区域303内的点火电极芯204,点火电极芯204用于点燃混合区域303中点火空气与点火燃气混合形成的点火气体。首先,进气风道10内形成的气流腔101用于供点火空气流通,点火空气在气流腔101内流通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点火空气与第一挡板304接触,并被第一挡板304遮挡,从而降低被遮挡的部分点火空气的流速,使得被降低流速的部分点火空气将会被外围沿图1中b''方向高速流动的点火空气带动,促使被降低流速的部分点火空气沿图1中b'方向流向混合区域303,并被高速流动的点火空气卷入排气孔3023外围,同时,通过第二挡板305对被卷入的部分点火空气进行进一步的阻拦,使得被卷入的部分点火空气将沿图3中箭头c方向在混合区域303中进行回流,回流的同时被卷入的部分点火空气将与排气孔3023排出的点火燃气进行混合,形成可点燃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再沿图3中箭头d方向与第一挡板304面向第二挡板305的一侧接触并向外流动,使得混合气体的整体形状进一步的形成涡状气流;其次,再通过点火电极芯204点燃涡状气流,以形成火焰g;最后,火焰g将被外围高速流动的点火空气带动沿图3中箭头h方向扩散,使得火焰g的形状扩散形成喇叭口状,通过该呈喇叭口状的火焰g能够更容易引燃气流腔101内的中心火焰,提高点火成功率,并且能够稳定维持中心火焰燃烧,使中心火焰不易熄火。
34.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