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接头组件、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2022-08-27 20:54: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接头组件、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2.发动机中设置有多个水管,且每个水管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例如,水管可以是用于连接发动机和水箱的进水管和回水管,还可以是连接发动机冷却系统与整车散热器、暖风和膨胀箱的冷却水管。而管接头又是将水管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结构上的重要部件,例如,水管和发动机水泵的连接就需要通过管接头实现。
3.目前,发动机中所采用的管接头主要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不可旋转的方式,另一种是可旋转的方式。对于不可旋转的管接头,因对于管接头的安装角度需求不同,每个配套厂家和每个用途都需要设计单独的管接头,导致同一部件上的零部件种类太多,各个管接头难以标准化生产,进而带来管理和采购成本急剧增加。对于可旋转的管接头,其安装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在管接头的外壁面涂密封胶后,用锤子猛烈敲击管接头实现安装,但该方法会产生很大的敲击噪声,与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不和谐;(2)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相应的结构上,且在内外螺纹之间设置密封胶,但由于难以保证内外螺纹旋合间隙内的密封胶分布的均匀性,使得管接头故障率较高,容易出现漏水现象;(3)采用f型标准可旋转管接头安装,通过螺母拧紧并增加o型密封圈实现密封,但由于采用了o型密封圈、螺母拧紧,且需要保护o型密封圈在螺母拧紧过程中不被破坏,在o型密封圈和螺母之间使用了压入后翻边整形的平垫片,导致工艺复杂,成本大幅上升。因此亟需发明一种可旋转的、密封性好、紧固性高且安装时噪音较小的管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接头组件、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管接头组件,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转动连接,所述管接头组件包括管接头和备紧螺母,所述管接头包括一体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侧面设为外圆柱面,所述外圆柱面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段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备紧螺母安装于所述外螺纹上并用于将所述管接头备紧于发动机水路接口。
7.本技术中的管接头组件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8.所述管接头还包括用于与发动机的管路连接的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方向延伸。
9.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外周设有防脱凸起。
10.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垂直。
11.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重合。
1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如前所述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组件与所述水泵的水路接口转动连接;所述水路接口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以及与所述外圆柱面相对应的内圆孔面,所述外圆柱面和所述内圆孔面间隙配合且所述外圆柱面和所述内圆孔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胶层,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连接,所述备紧螺母安装于所述外螺纹上并将所述管接头备紧于所述水路接口。
13.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设有第二密封胶层。
14.所述外螺纹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备紧螺母的轴向长度。
15.部分所述第二密封胶层延伸至所述备紧螺母和所述外螺纹之间。
1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包括如前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首先,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通过外螺纹实现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转动连接,使管接头可旋转以满足安装角度的可调整,提升了管接头组件对不同配套、不同用途的适配性,有助于减少发动机的零部件总成,降低生产成本。
19.其次,管接头的第一连接段的外侧面设为外圆柱面,外圆柱面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密封配合,相较于现有中通过内外螺纹之间涂胶密封的方式而言,外圆柱面相较于复杂的螺纹结构具有更为简单且光滑的表面,且外圆柱面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更容易控制,更易保证所涂设在外圆柱面和发动机水路接口内壁面之间的密封胶的均匀性和密封胶固化后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了管接头和发动机水路接口的长效密封。特别地,当外圆柱面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时,不仅方便了密封胶的涂设,而且,无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管接头和发动机水路接口过盈配合并通过锤击实现管接头安装的方式,管接头安装过程噪音大大降低,不易出现噪声污染,满足发动机装配现代化生产线的要求。
20.此外,管接头的第二连接段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螺纹连接,备紧螺母安装于外螺纹上并用于将管接头备紧于发动机水路接口,在管接头通过外螺纹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螺纹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备紧螺母对管接头的备紧,实现管接头安装紧固的双重保证,而且,在保证管接头安装紧固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还通过与外圆柱面和发动机水路接口内壁面的配合一起增大了管接头所能承载的破坏力矩,大大降低与管接头连接的水管长期晃动时对管接头的影响,提升了管接头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所提供的管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所提供的管接头组件和水泵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管接头,11第一连接段,12第二连接段,13第三连接段,131防脱凸起,2备紧螺母,3水泵,31水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管接头组件、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为便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下述内容,均是在图示产品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阐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仅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和示意性的说明,并不能构成对于本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定。
32.如图1所示,一种管接头组件,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转动连接,所述管接头组件包括管接头1和备紧螺母2,所述管接头1包括一体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所述第一连接段11的外侧面设为外圆柱面,所述外圆柱面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段12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备紧螺母2安装于所述外螺纹上并用于将所述管接头1备紧于发动机水路接口。
3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首先,管接头1的第二连接段12通过外螺纹实现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转动连接,使管接头1可旋转以满足安装角度的可调整,提升了管接头组件对不同配套、不同用途的适配性,有助于减少发动机的零部件总成,降低生产成本。
34.其次,管接头1的第一连接段11的外侧面设为外圆柱面,外圆柱面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密封配合,相较于现有中通过内外螺纹之间涂胶密封的方式而言,外圆柱面相较于复杂的螺纹结构具有更为简单且光滑的表面,在实际加工工艺中,外圆柱面的圆
跳动控制难度比外螺纹的圆跳动控制难度更小,因此外圆柱面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更容易把控,更易保证所涂设在外圆柱面和发动机水路接口内壁面之间的密封胶的均匀性和密封胶固化后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了管接头1和发动机水路接口的长效密封。
35.特别地,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使外圆柱面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间隙配合,当外圆柱面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时,不仅方便了密封胶在二者之间的涂设,而且,无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管接头1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过盈配合并通过锤击实现管接头安装的方式,安装过程噪音大大降低,不易出现噪声污染,满足发动机装配现代化生产线的要求。
36.此外,管接头1的第二连接段12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螺纹连接,备紧螺母2安装于外螺纹上并用于将管接头1备紧于发动机水路接口,在管接头1通过外螺纹与发动机水路接口螺纹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备紧螺母2对管接头1的备紧,实现管接头1安装紧固的双重保证,而且,在保证管接头1安装紧固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还通过与外圆柱面和发动机水路接口内壁面的配合一起增大了管接头1所能承载的破坏力矩,大大降低与管接头1连接的水管长期晃动时(在复杂工况中,例如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时,水管易出现晃动)对管接头1的影响,提升了管接头1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所述的发动机水路接口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其可以为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水泵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又如,其还可以为发动机水箱的出水口或回水口,再如,其还可以为发动机散热器、暖风器、汽化器、scr取水等结构的水流接口等。
3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管接头1还包括用于与发动机的管路连接的第三连接段13,所述第三连接段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相连,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方向延伸。
3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使水管直接与第二连接段12连接而言,第三连接段13的设置方便了管接头1与水管的连接,避免水管与第二连接段12产生干涉而影响管接头1与发动机水路接口的连接。
4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可以使所述第三连接段13的外周设有防脱凸起131。
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水管与第三连接段13配合安装后,防脱凸起131的存在可以提升水管的防脱性能,降低水管自管接头1上脱出的可能性。
4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第三连接段13的设置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43.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连接段1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中心轴线垂直。
44.第三连接段13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连接段12的中心轴线垂直,使得管接头1整体呈l型结构。
45.实施例2:虽然附图并未进行绘示,但本实施例中可以使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重合。
46.第三连接段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重合,使得管接头呈直线型结构。
4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水泵3,所述发动机冷却系
统还包括如前所述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组件与所述水泵3的水路接口31转动连接;所述水路接口31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以及与所述外圆柱面相对应的内圆孔面,所述外圆柱面和所述内圆孔面间隙配合且所述外圆柱面和所述内圆孔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胶层,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连接,所述备紧螺母2安装于所述外螺纹上并将所述管接头1备紧于所述水路接口31。
48.所述的水泵3的水路接口31可以为水泵3的进水口,还可以为水泵3的出水口。具体地,管接头组件安装时,可将备紧螺母2预装在外螺纹的合适位置,例如,可将备紧螺母2预装在第二连接段12的远离第一连接段11的一端,然后在外圆柱面上涂设第一密封胶层,然后将管接头1拧入水泵3的水路接口31内,直至外圆柱面与水路接口31的内圆孔面密封配合到位,然后回转备紧螺母2以通过备紧螺母2将管接头1备紧在水路接口31上,从而依靠外圆柱面与内圆孔面之间的第一密封胶层实现管接头1和水路接口31的长效密封,并依靠外螺纹与内螺纹的旋合以及备紧螺母2的备紧作用实现管接头1与水路接口31的双重紧固。
49.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中的管接头组件,因此,管接头组件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所包含的,在此不做赘述。
5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以使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设有第二密封胶层。
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设有第二密封胶层,进一步提升了管接头1与水路接口31连接的密封性,进而提升了管接头1安装后的防漏水效果。
52.进一步地,还可以使所述外螺纹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备紧螺母2的轴向长度。
5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外螺纹的轴向长度大于备紧螺母2的轴向长度,为备紧螺母2和外螺纹的配合以及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留足空间。使得预装备紧螺母2时,无需为了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腾挪空间而使备紧螺母2与外螺纹脱离配合而增加备紧螺母2的回转难度。
54.更进一步的,还可以使部分所述第二密封胶层延伸至所述备紧螺母2和所述外螺纹之间。
55.通过使部分第二密封胶层延伸至备紧螺母2和外螺纹之间,进一步提升了管接头1与水路接口31连接的密封效果。具体安装时,在将备紧螺母2预装在外螺纹的远离第一连接段11的一端后,可以在剩余的未与备紧螺母2配合的外螺纹涂设第二密封胶层,当回转备紧螺母2将管接头1备紧在水路接口31后,备紧螺母2和外螺纹之间便存在第二密封胶层。
5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中,包括如前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
57.由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如前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因此,发动机冷却系统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所包含的,在此不做赘述。
58.本技术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59.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6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