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油泥处理废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27 01:18: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垃圾、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针对油泥水洗废水或热解废水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2.在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中,需要将含油污物特殊处理,,含油的污泥或者污水大部分都是炼化企业产生的含油废水,针对含油的污泥或者污水例如采用下来公开文献的处理方法,《含油废水处理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该专利申的请号为201880002262.8,其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和方法,但该技术方案会对于油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如水洗废水和热解废水,针对水洗废水和热解废水的cod含量和含盐量更高,处理难度更大,目前并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能够很好处理油泥水洗废水或热解废水的系统和相应工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泥处理废液处理系统,沿着对废液的处理线系统依次设有:
5.隔油池:收集油污废水并初步去除浮油及悬浮物;
6.调节池:内部设有搅拌机构;
7.软化系统:依次设有加药混合区和沉淀出水区,所述油污废水经加药混合区向沉淀出水区流动,并在沉淀出水区使油污废水中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经沉淀去除;
8.涡凹气浮:加入破乳剂与沉淀出水区的出水混合;
9.溶气气浮;
10.中间水池:暂存由溶气气浮流流出的出水;
11.氧化池:依次设有ph预调区、氧化区、ph回调区,
12.水解酸化池:使大分子有机物质开环断链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13.mbr生化系统:包括反硝化池、硝化池、uf系统:
14.dtro系统:将浓液收集外运,将洁净的已处理污水排出。
15.所述隔油池通过泵将油污废水提升至隔油池内,所述隔油池底部设有定期排泥的排泥泵,所述隔油池通过出水自流方式将油污废水流入调节池。
16.所述调节池内通过搅拌机构的搅拌对油污废水进行水量及水质的调节,所述调节池通过泵将油污废水提升软化系统。
17.所述软化系统的加药混合区内投入碳酸钠、pac及pam,所述沉淀出水区通过出水自流依次进入涡凹气浮、溶气气浮系统。
18.所述溶气气浮配有油渣池,定期收集涡凹气浮内积攒的油渣。
19.所述中间水池污水经泵提升进入氧化池。
20.所述氧化池内的ph预调区投加盐酸溶液,氧化区投加过氧化氢溶液,ph回调区投加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氧化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出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
21.所述水解酸化池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进入mbr生化系统。
22.所述mbr生化系统通过射流曝气充氧,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水中大部分cod及氨氮,所述uf产水进入uf产水池,经泵提升进入dtro系统。
23.所述软化系统和uf系统底部均设有排泥泵,并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池,所述污泥池连接污泥脱系统,所述污泥脱系统将分离出的干泥外运,污水回流至调节池。
24.本发明能够适应污染物因子更加复杂的含油废水,处理效果好,能够可靠解决油泥水洗废水或热解废水的处理问题。
附图说明
25.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26.图1为油泥处理废液处理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28.油泥处理废液处理系统适应的进水水质数据见下表:
[0029][0030]
出水水质的主要指标按下表要求执行,下表中未列出的指标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级标准,出水水质见下表:
[0031][0032]
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隔油池、调节池、软化系统、涡凹气浮、溶气气浮、中间水池、氧化池、水解酸化池、mbr生化系统、dtro系统,下面针对每个部分详细说明如下:
[0033]
(1)油污废水经泵提升进入隔油池,初步去除浮油及悬浮物,采用排泥泵定期排泥防止污泥沉积。
[0034]
(2)隔油池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设搅拌机,对污水进行水量及水质的调节。
[0035]
隔油池和调节池主要的作用是预处理,该工艺段主要是初步去除进水中浮油及大颗粒沉淀物质,并将水储存在调节池中,调节水质水量波动;
[0036]
(3)调节池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进入软化系统,软化系统由加药混合区和沉淀出水区组成,通过投加碳酸钠、pac及pam和污水充分混合使污水中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经沉淀去除。
[0037]
废水中存在钙镁离子以及氟化物,通过物化沉淀的方式去除。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碳酸氢纳,使二价金属离子与之形成沉淀,同时通过投加絮凝剂及助凝剂使他们附聚搭接而成为较大颗粒或絮体吸附污染物质,进而从水中分离出来。
[0038]
1)碳酸钠投加装置:软化加药,去除金属离子;
[0039]
2)pac投加装置:混凝反应投加pac;
[0040]
3)pam投加装置:混凝反应投加pam;
[0041]
4)加碱泵:加碱调节ph;
[0042]
(4)沉淀池出水自流依次进入涡凹气浮、溶气气浮系统,通过投加破乳剂去除水中乳化油,油渣收集于油渣池定期清理。气浮出水进入中间水池暂存;
[0043]
涡凹气浮、溶气气浮主要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同时通过投加破乳剂破坏乳化油滴的乳化作用,并粘附污水中悬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漂浮到水面通过刮渣板去除的过程;
[0044]
(5)中间水池污水经泵提升进入高级氧化系统,该系统由ph预调区、氧化区、ph回调区,依次通过投加盐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将废水中大分子及难分解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0045]
(6)高级氧化系统出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进一步使大分子有机物质开环断链分解成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为后续生化做好准备。
[0046]
氧化池利用双氧水的强氧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降解部分有机物质,并使得难
分解有机物转变为可生化小分子的易分解有机物,为后端的生化系统创造有利条件。
[0047]
(7)水解酸化池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进入mbr生化系统,该生化系统由硝化、反硝化及外置式uf系统组成,该系统中通过射流曝气充氧,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水中大部分cod及氨氮。
[0048]
水解酸化出水进入膜生化反应器,硝化池和反硝化池通过高污泥负荷的能力以最经济的方法降低水中有机物质及氨氮,具体处理参数可参考下表:
[0049][0050]
uf系统的mbr超滤膜工艺主要是利用膜的物理截留作用截留水体中的悬浮物、细菌等,经过抽吸泵负压抽吸产水。实现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特别是优势菌群)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率。同时,通过降低f/m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甚至为零),从而基本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
[0051]
(8)uf产水进入uf产水池,经泵提升进入dtro系统,进一步浓缩污水中污染物质,浓液收集于浓液池外运处理,清液达标外排。
[0052]
dtro系统采用dtro膜技术,即碟管式膜技术,是一种膜分离设备,它的膜组件构造与传统的卷式膜着截然不同,原液流道:碟管式膜组件具有专利的流道设计形式,采用开放式流道,料液通过入口进入压力容器中,从导流盘与外壳之间的通道流到组件的另一端,在另一端法兰处,料液通过8个通道进入导流盘中,被处理的液体以最短的距离快速流经过滤膜,然后180
°
逆转到另一膜面,再从导流盘中心的槽口流入到下一个导流盘,从而在膜表面形成由导流盘圆周到圆中心,再到圆周,再到圆中心的双“s”形路线,浓缩液最后从进料端法兰处流出。dt组件两导流盘之间的距离为4mm,导流盘表面有一定方式排列的放射线。这种特殊的水力学设计使处理液在压力作用下流经滤膜表面遇放射线碰撞时形成湍流,增加透过速率和自清洗功能,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膜堵塞和浓度极化现象,成功地延长了膜片的使用寿命;清洗时也容易将膜片上的积垢洗净,保证碟管式膜组适用于处理高浑浊度和高含砂系数的废水,适应更恶劣的进水条件。
[0053]
透过液流道:过滤膜片由两张同心环状反渗透膜组成,膜中间夹着一层丝状支架,使通过膜片的净水可以快速流向出口。这三层环状材料的外环用超声波技术焊接,内环开口,为净水出口。渗透液在膜片中间沿丝状支架流到中心拉杆外围的透过液通道,导流盘上的o型密封圈防止原水进入透过液通道。图示透过液从膜片到中心的距离非常短,且对于组件内所的过滤膜片均相等。
[0054]
(9)整个系统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收集于污泥池中,经污泥脱水系统处理,脱水后含水率≤85%,隔油池及气浮产生的油渣贮存于油渣池,定期清理回收。
[0055]
沉淀产生的污泥和生化(mbr)产生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进料泵提升入污泥脱水机,进料过程中投加适量的絮凝剂以提高固液分离效果。污泥脱水产生的清液回流生化前端,污泥脱水产生的干泥集中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处置。
[005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