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6:56: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同时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目前一些壁挂式充电桩上的直流插头通常利用线缆连接,当线缆不再使用时,人们会将其反复缠绕在充电桩上的挂杆上,从而避免线缆散落的情况出现,由于线缆通常利用弹性材料制成,当线缆缠绕后不再受到外力影响时,可能会出现回弹导致再次脱落的现象出现。
3.中国专利cn214420243u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的线缆收纳在挂杆上后容易脱落的问题,但在该专利中,只能够对线缆进行限位,由于线缆具有一定长度,从而导致限位后的线缆仍呈下垂状,存在容易绊倒人们的风险,无法满足人们对其整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直流充电桩。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装有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直流插头,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位于一侧位置处固装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表面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u形槽,所述连接块的内部靠近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6.为了将线缆整理,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长杆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所述连接块等距分布在空心杆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空心杆的一端装有握把。
7.为了提高限位块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为弧形,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装有滑棒,所述滑棒与连接块滑动连接。
8.为了将充电桩本体固定,本实用新型改进有,还包括墙体,所述墙体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一侧,所述墙体的表面固装有安装座。
9.为了方便人们拆卸充电桩本体,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安装座与充电桩本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拉簧,所述拉簧固装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棒,所述限位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安装座的表面靠近限位棒的位置处固装有挡块。
10.为了提高充电桩本体牢固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限位棒对称分布在安装座的两侧,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位于限位棒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孔。
11.为了将挡块限位,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挡块的一侧呈凹陷状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充电桩本体、线缆、直流插头、长杆、空心杆、连接块、u形槽、弹簧和限位块,使人们能够快速对线缆进行整理,同时利用限位块将卡块限位,避免线缆在收纳后回弹脱落的现象出现,操作简单便捷,利于实际使用。
14.2、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使人们能够快速将充电桩本体从墙体上取下,避免传统使用螺栓固定充电桩本体的方式,造成拆卸过程繁琐的情况,方便人们对充电桩本体进行维护,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充电桩中图1中空心杆位置处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充电桩中图2中a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充电桩的侧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充电桩中图4中b处放大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充电桩中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
22.1、充电桩本体;2、线缆;3、直流插头;4、长杆;5、空心杆;6、连接块;7、u形槽;8、弹簧;9、限位块;10、滑棒;11、握把;12、墙体;13、安装座;14、拉簧;15、限位棒;16、转块;17、挡块;18、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装有线缆2,线缆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直流插头3,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位于一侧位置处固装有长杆4,长杆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空心杆5,长杆4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通过设置橡胶套,增加了长杆4的摩擦力,起到了限位空心杆5的作用,还包括墙体12,墙体12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墙体12的表面固装有安装座13,通过安装座13,使充电桩本体1能够稳定安装在墙体12上。
26.请参阅图1-3,空心杆5的表面装有连接块6,连接块6等距分布在空心杆5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设置多组连接块6,使线缆2能够反复缠绕,空心杆5的一端装有握把11,通过设置握把11,方便人们将空心杆5移动,连接块6的表面开设有u形槽7,连接块6的内部靠近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限位块9的表面为弧形,通过设
置弧形形状的限位块9,方便人们快速固定线缆2,限位块9的一侧装有滑棒10,滑棒10与连接块6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棒10,起到了使限位块9平稳移动的作用,同时也方便人们将限位块9移动。
27.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6,安装座13与充电桩本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拉簧14,拉簧14固装在安装座13的内部,拉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棒15,限位棒15对称分布在安装座13的两侧,充电桩本体1的两侧位于限位棒15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孔18,通过设置多组限位棒15,当限位棒15贯穿充电桩本体1上的限位孔18时,使充电桩本体1两侧均能够得到限位,提高了充电桩本体1的牢固性。
28.请参阅图5,限位棒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块16,安装座13的表面靠近限位棒15的位置处固装有挡块17,挡块17的一侧呈凹陷状结构,通过将挡块17一侧设置成凹陷状,使转块16能够嵌入挡块17之间,避免其在挡块17上出现晃动的情况。
29.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充电桩本体1、线缆2、直流插头3、长杆4、空心杆5、连接块6、u形槽7、弹簧8和限位块9,当人们不再使用直流插头3时,首先,人们将握把11握持,同时将空心杆5拉动,空心杆5在长杆4的表面滑动,当空心杆5延伸至长杆4一侧时,由于长杆4一端呈凸起状,当空心杆5一端与长杆4贴合时,这时空心杆5无法从长杆4表面滑脱,接着人们将线缆2缠绕在连接块6表面,当线缆2与限位块9表面贴合时,此时继续对线缆2施力,由于限位块9表面为弧形,当限位块9受到外力影响时,这时限位块9带动弹簧8缩紧,同时限位块9回退至连接块6内部,在限位块9移动的过程中,此时滑棒10也会在连接块6内部滑动,当线缆2移动至u形槽7之间时,这时线缆2移动至限位块9一侧,并且限位块9不再受到外力影响,接着弹簧8则会带动限位块9复位,使其对u形槽7一侧进行封堵,从而使弹性材质的线缆2无法从u形槽7中弹出,起到了限位线缆2的作用,人们通过反复将线缆2缠绕在连接块6上的方式,即可对其进行收纳整理,当线缆2缠绕完毕时,只需将空心杆5回推即可,当空心杆5靠向充电桩本体1内部时,这时松开空心杆5,由于长杆4表面设置有橡胶套,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使不再受到外力影响的空心杆5得到限位,当人们需要将线缆2取出时,只需拉动滑棒10使限位块9从u形槽7一侧移开即可,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当人们需要将充电桩本体1从墙体12上安装座13拆卸时,首先将转块16拉动,转块16则带动限位棒15和拉簧14运动,当转块16移动至挡块17一侧位置处时,此时转动转块16,转块16在限位棒15一侧转动,当转块16与挡块17上凹陷位置处保持平齐时,这时松开转块16,拉簧14则会带动转块16始终贴合在挡块17表面,起到了阻止限位棒15移动的作用,接着人们通过同样的方式将安装座13另一侧限位棒15从限位孔18中移出,此时充电桩本体1不再受到限位,人们通过抬起充电桩本体1的方式即可将其拆卸,当人们需要将充电桩本体1固定时,只需将其放在安装座13上即可,随后拉起并转动转块16,使其不再与挡块17贴合,最后拉簧14则会带动限位棒15复位,使其重新贯穿限位孔18中。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