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1:35: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发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吹风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个人护理产品,主要用于干发及毛发定型等等。但是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吹风机工作时由于风机的转动导致产生的噪音非常大,进而造成噪声污染,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吹风机,旨在降低吹风机工作时的噪音。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吹风机,包括:
5.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出风口,另一端设有朝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隆起的凸弧面,所述凸弧面布设有若干进风口;
6.风筒,安装于所述外壳内,并具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主风道;
7.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主风道内,所述风机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经过所述主风道流向所述出风口;以及
8.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主风道内,并位于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9.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主体和后盖,所述壳主体的一端设有所述出风口,另一端设有安装口,所述风筒安装于所述壳主体内,所述主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安装口,所述后盖可拆卸地罩设于所述安装口,并形成有所述凸弧面和所述进风口。
10.可选地,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罩设于所述安装口,所述后盖罩设于所述第一滤网外,以将所述第一滤网限制在所述壳主体。
11.可选地,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安装于所述风筒,并覆盖所述主风道。
12.可选地,所述第二滤网上过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上过孔的孔径。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滤网包括环形周壁、覆盖于所述环形周壁一端的底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环形周壁另一端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连接于所述风筒,所述环形周壁位于所述风筒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底壁均设有若干过孔;所述环形周壁的直径在靠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呈减缩设置。
14.可选地,所述壳主体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部分设有第一阶部,所述第一阶部环绕于所述安装口,并相对所述壳主体的外表面凹陷设置,所述后盖的周缘卡接于所述第一阶部。
15.可选地,所述第一阶部包括至少一个前凸段和至少一个后凸段,所述前凸段相对所述后凸段朝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前凸段和所述后凸段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依次交替分布。
16.可选地,所述风筒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共同形成所述主风道,所述第二筒体相对所述第一筒体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筒体内设有所述风机组件,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加热组件。
17.可选地,所述第一筒体包括两个拼接壳部,两个所述拼接壳部拼合形成所述第一筒体的内腔,所述第一筒体的内腔壁设有安装槽,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18.可选地,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包括环形周壁、覆盖于所述环形周壁一端的底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环形周壁另一端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卡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环形周壁位于所述第一筒体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风机组件抵接于所述连接翻边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19.可选地,所述主风道内至少靠近所述出风口的风道部分呈收缩设置。
20.可选地,所述风筒设有安装过口,所述外壳设有朝侧向延伸的手柄,所述吹风机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手柄内,并自所述安装过口伸入所述主风道,以供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安装过口之间密封设置。
2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远离出风口的一端设有朝远离出风口的方向隆起的凸弧面,并在凸弧面布设有若干进风口。这样可以在凸弧面上设置较多进风口,能增大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从而可以减小进风口处的气流流速,有利于降低气流在进风口处因流速过大而产生噪音的可能。同时,所有进风口均布设于凸弧面,流向进风口的气流可以较好地沿着凸弧面滑向各个进风口,可以降低进风气流与凸弧面碰撞和因气流紊乱而产生的噪音。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风口设置在凸弧面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吹风机工作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后盖、第一滤网和壳主体的爆炸图;
25.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4为图2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1中吹风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5中吹风机装上风嘴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图6中吹风机的剖视图;
30.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31.图9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32.图10为图7中风筒的爆炸图。
33.附图标号说明:
34.10、外壳;11、壳主体;101、安装口;102、出风口;103、支撑格栅;104、通风口;111、风筒部;112、手柄部;113、挡环;115、第一阶部;1151、前凸段;1152、后凸段;1153、扣接孔;1154、卡接凸部;1155、定位孔;116、第二阶部;117、第一壳体;118、第二壳体;12、后盖;121、
进风口;122、凸弧面;123、卡扣;124、卡孔;125、定位凸部;20、风筒;21、主风道;22、导流风道;23、第一筒体;231、拼接壳部;232、安装槽;24、第二筒体;30、风嘴;31、套接段;32、导风段;40、风机组件;41、安装筒体;42、电机;43、扇叶;50、电路板;60、加热组件;70、第一滤网;80、第二滤网;81、环形周壁;82、底壁;83、连接翻边。
3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吹风机。
4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10,该吹风机包括外壳10、风筒20和风机组件40,外壳10的一端设有出风口102,另一端设有朝远离出风口102的方向隆起的凸弧面122,凸弧面122布设有若干进风口121;风筒20安装于外壳10内,并具有连通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02的主风道21;风机组件40安装于主风道21内,风机组件40被配置为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21经过主风道21流向出风口102。
41.本实施例中,吹风机还包括电控装置和加热组件60,风机组件40和加热组件60均与电控装置电连接,加热组件60设于主风道21内,并位于风机组件40和出风口102之间,风机组件40启动时用于驱动外界气流从进风口121进入,并驱使气流流经加热组件60后从出风口102吹出。风机组件40、电控装置和加热组件6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凸弧面122可以为椭球面、球面或其它弧形面等等。
42.外壳10包括风筒20部111和手柄部112,手柄部112连接于风筒20部111的侧部,风筒20部111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21,另一端设有出风口102,风机组件40设于风筒20部111内,电控装置至少部分设于手柄部112。
4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10远离出风口102的一端设有朝远离出风口102的方向隆起的凸弧面122,并在凸弧面122布设有若干进风口121。这样可以在凸弧面122上设置较多进风口121,能增大进风口121的进风面积,从而可以减小进风口121处的气流流
速,有利于降低气流在进风口121处因流速过大而产生噪音的可能。同时,所有进风口121均布设于凸弧面122,流向进风口121的气流可以较好地沿着凸弧面122滑向各个进风口121,可以降低进风气流与凸弧面122碰撞和因气流紊乱而产生的噪音。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风口121设置在凸弧面122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吹风机工作时的噪音。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壳主体11和后盖12,壳主体11的一端设有出风口102,另一端设有安装口101,风筒20安装于壳主体11内,主风道21连通进风口121和安装口101,后盖12可拆卸地罩设于安装口101,并形成有凸弧面122和进风口121。如此能够便于单独成型后盖12,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也可以通过将后盖12拆下,从而可以对壳主体11内以及后盖12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还包括第一滤网70,第一滤网70罩设于安装口101,后盖12罩设于第一滤网70外,以将第一滤网70限制在壳主体11。通过将第一滤网70罩设于壳主体11的安装口101处,再将后盖12罩设于第一滤网70外,而后盖12与壳主体11可拆卸连接,从而将第一滤网70限制在壳主体11上。如此相当于通过后盖12和壳主体11共同夹持第一滤网70,可以避免在第一滤网70和壳主体11之间或第一滤网70和后盖12之间设置滤网安装结构,既可以简化第一滤网70、后盖12和壳主体11的结构,也可以减少第一滤网70的拆装工序,只需要将后盖12从壳主体11上拆下,即可实现第一滤网70的拆卸,且使得第一滤网70相对后盖12和壳主体11独立,降低第一滤网70清洗难度,极大方便了第一滤网70的清洁。此外,即使第一滤网70损坏而不能正常使用时,能便于单独更换第一滤网70。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网70呈朝远离出风口102的方向隆起设置,并贴合于后盖12的内侧面,这样可以通过后盖12支撑第一滤网70,能够降低第一滤网70在风压较大时的变形风险。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滤网70也可以呈片状,并与后盖12的内侧面间隔。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主体11于安装口101处设有支撑格栅103,支撑格栅103和后盖12共同夹持第一滤网70。具体地,支撑格栅103主要由纵横交错的支撑条构成,这样通过支撑格栅103和后盖12共同夹持第一滤网70,可以通过支撑格栅103有效支撑第一滤网70的内侧,使得第一滤网70安装稳定,且能避免第一滤网70朝安装口101内变形的风险。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滤网70也可以仅由并行且间隔的多个支撑条构成。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格栅103朝远离安装口101的方向隆起设置,以将第一滤网70压合在后盖12的内侧面。具体地,第一滤网70和后盖12均朝远离安装口101的方向隆起设置,支撑格栅103、第一滤网70和后盖12隆起的形状大致相同,以使支撑格栅103、第一滤网70和后盖12能够较好地配合。这样设置,可以增大第一滤网70的表面积,从而增大第一滤网70的进风面积,能够增加进风量。其中,支撑格栅103、第一滤网70和后盖12隆起的形状可以呈半球形、椭球形或其它形状。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还包括第二滤网80,第二滤网80安装于风筒20,并覆盖主风道21。即第二滤网80覆盖主风道21,第一滤网70覆盖第二滤网80,这样气流从进风口121流入后,需要依次经过第一滤网70和第二滤网80过滤后才进入主风道21,这样通过第一滤网70和第二滤网80过滤,可以提升进入到主风道21内的空气洁净度,减少风机组件40和加热组件60内的灰尘。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网80上过孔的孔径小于第一滤网70上过孔的孔径。如此可以通过第一滤网70过滤较大的灰尘颗粒或头发等,而第二滤网80可以过滤更加细小的灰
尘,这样分级过滤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过滤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大颗粒杂物堵住第二滤网80上过孔的情况。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网80在远离出风口102的方向呈减缩设置,如此设置,也可以使得第二滤网80的形状与第一滤网70的形状近似,经过第一滤网70流向第二滤网80的气流可能较好地径直地穿过第二滤网80,有利于减小气流损耗。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网80包括环形周壁81、覆盖于环形周壁81一端的底壁82以及连接于环形周壁81另一端的连接翻边83,连接翻边83连接于风筒20,环形周壁81位于风筒20朝向出风口102的一侧,环形周壁81和底壁82均设有若干过孔。这样使得第二滤网80的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增大第二滤网80的表面积,从而增大第二滤网80的进风面积,能够增加进风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滤网80也可以呈椭球形、半球形或锥形等等。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周壁81的直径在靠近出风口102的方向呈减缩设置。这样可以使得第二滤网80的形状与第一滤网70的形状接近,经过第一滤网70流向第二滤网80的气流可能较好地径直地穿过第二滤网80,有利于减小气流损耗。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环形周壁81也可以呈直筒状。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主体11于安装口101的边缘部分设有第一阶部115,第一阶部115环绕于安装口101,并相对壳主体11的外表面凹陷设置,后盖12的周缘卡接于第一阶部115。具体地,第一阶部115相对壳主体11外表面的凹陷深度与后盖12的周缘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当,相当于将后盖12的周缘搭接于第一阶部115,这样在将后盖12的周缘对应卡接于第一阶部115时,可以使得后盖12的外表面与壳主体11的外表面大致平齐。即第一阶部115的设置,可以减小后盖12相对壳主体11外表面的凸出高度或者避免后盖12凸出于壳主体11的外表面。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部115为连续的环状结构,如此可以使得第一阶部115的结构强度高,且与后盖12的接触面积大,能提升后盖12安装稳定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阶部115包括多个连接部,多个连接部沿安装口101的周向间隔分布,后盖12与连接部卡接。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主体11和后盖12中的一者设有扣接孔1153,另一者设有与扣接孔1153卡接配合的卡扣123。具体地,第一阶部115和后盖12中的一者设有扣接孔1153,另一者设有与扣接孔1153卡接配合的卡扣123。如此使得壳主体11与后盖12的卡接结构简单,有利于简化壳主体11和后盖12的结构,而且使得卡扣123插接于扣接孔1153内时,可以使得卡扣123与扣接孔1153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实现卡接固定的同时,还能提升后盖12的限位效果,即能够有效防止后盖12相对壳主体11松动的情况,提升后盖12安装稳定性。
57.本实施例中,后盖12周缘的内侧部分设有卡扣123,第一阶部115设有扣接孔1153,具体地,相较于扣接孔1153的结构,卡扣123的尺寸较小,通过将扣接孔1153设置在壳主体11,可以充分利用壳主体11上的空间设置扣接孔1153,使得扣接孔1153处的结构强度较高,而在后盖12设置卡扣123时,卡扣123在后盖12上的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减小后盖12的厚度,从而使得后盖12上通风过孔的孔深较小,减小风阻,还能简化后盖12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后盖12上设置扣接孔1153,在第一阶部115设置卡扣123。另外,还可以在第一阶部115(壳主体11)和后盖12均设置卡扣123,第一阶部115(壳主体11)上的卡扣123与后盖12上的卡扣123相互扣接。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部115包括至少一个前凸段1151和至少一个后凸段1152,前凸段1151相对后凸段1152朝出风口102的方向凸出设置,前凸段1151和后凸段1152沿安装口101的周向依次交替分布,后盖12的周缘适配安装于前凸段1151和后凸段1152。具体地,第一阶部115为连续的环状结构,前凸段1151和后凸段1152均呈弧形设置,即前凸段1151呈朝靠近出风口102的方向凸出设置的凸弧状,后凸段1152呈朝远离出风口102的方向凸出设置的凸弧状。各前凸段1151和各后凸段1152沿安装口101的周向依次交替分布,相当于第一阶部115在安装口101的周向上呈波浪形结构,这样可以增加外壳10与后盖12的接触面积,能提升后盖12的安装稳定性。其中,前凸段115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后凸段1152的数量与前凸段1151的数量一致。
5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部115至少具有分设于安装口101相对两侧的两个前凸段1151,两个前凸段1151均设有扣接孔1153,后盖12对应前凸段1151的部分设有朝扣接孔1153延伸的卡扣123,两个扣接孔1153相互远离的孔壁设有卡接凸部1154,卡扣123卡接于卡接凸部1154,且卡扣123背离卡接凸部1154的一侧与扣接孔1153的孔壁之间形成活动空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阶部115具有两个前凸段1151和两个后凸段1152,两个前凸段1151和两个后凸段1152沿安装口101的周向依次交替分布,两个前凸段1151分设于安装口101相对两侧。两个前凸段1151均设有扣接孔1153,后盖12对应每个扣接孔1153均设有卡扣123。
60.通过在两个扣接孔1153相互远离的孔壁设有卡接凸部1154,卡扣123伸入扣接孔1153内,且与卡接凸部1154卡接时,可以使得卡扣123与对应扣接孔1153的另一孔壁(与卡接凸部1154所在孔壁相对的孔壁)间隔,以形成活动空间,该活动空间用于供卡扣123形变。即在需要将后盖12拆下时,可以通过按压后盖12对应位于两个前凸段1151处的部分,使得卡扣123朝活动空间内运动,从而使得卡扣123脱离卡接凸部1154,当卡扣123脱离卡接凸部1154后,即可将后盖12取下。这样可以避免暴力将后盖12拔下的情况,能够减小卡扣123和卡接凸部1154的磨损,有利于延长后盖12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便于用户拆装。这样还能使得卡扣123和扣接孔1153隐藏在内,避免暴露在外而积灰、被剐蹭或影响外观的情况。其中,卡扣123的结构具有多种,例如,一实施例中,卡扣123设有卡孔124,卡接凸部1154卡接于卡孔124内。另一实施例中,卡扣123设有卡凸,卡凸抵接于卡接凸部1154朝向出风口102的一侧。
6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部115和后盖12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孔1155,另一者设有定位凸部125,定位凸部125与定位孔1155插接配合。如此设置,能够便于壳主体11与后盖12精准定位安装,而且还能增加后盖12与壳主体11的接触面积,提升后盖12安装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后盖12设有定位凸部125,第一阶部115设有定位孔1155,相较于定位孔1155的结构,定位凸部125的尺寸较小,通过将定位孔1155设置在壳主体11,可以充分利用壳主体11上的空间设置定位孔1155,使得定位孔1155处的结构强度较高,而在后盖12设置定位凸部125时,定位凸部125在后盖12上的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减小后盖12的厚度,从而使得后盖12上通风过孔的孔深较小,减小风阻,还能简化后盖12的结构。
6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部115靠近安装口101的部分设有第二阶部116,第二阶部116环绕于安装口101设置,第一滤网70的周缘搭设于第二阶部116。具体地,第二阶部116相对第一阶部115的凹陷深度与第一滤网70周缘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当,相当于将第一滤网70的周缘搭接于第二阶部116,这样在将第一滤网70的周缘对应卡接于第二阶部116时,可以
使得第一滤网70的外表面与第一阶部115表面大致平齐。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滤网70与后盖12干涉。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主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拼合形成安装口101和出风口102。具体地,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均呈一体设置,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共同拼合形成风筒20部111和手柄部112,安装时,可以先将风筒20、风机组件40和加热组件60等内部结构安装于第一壳体117或第二壳体118,在将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拼接即可,这样能够便于风机组件40和加热组件60等内部结构的装配,还可以使得风筒20部111和手柄部112的连接结构稳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主体11包括分体设置的筒体和手柄,手柄安装于筒体的一侧,筒体形成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02。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主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拼合形成进风口121、出风口102和扣接孔1153,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于扣接孔1153内各设有一个卡接凸部1154,卡扣123设于卡孔124,扣接孔1153内的两个卡接凸部1154卡接于卡孔124。即第一壳体117和第二壳体118拼接形成扣接孔1153的部分各设有一个卡接凸部1154,第一壳体117上的卡接凸部1154和第二壳体118上的卡接凸部1154相邻或相互抵接在一起,将后盖12安装于壳主体11时,第一壳体117上的卡接凸部1154和第二壳体118上的卡接凸部1154同时卡入卡扣123的卡孔124内。这样有利于提升后盖12的卡接稳定性。
65.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筒2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筒体23和第二筒体24,第一筒体23和第二筒体24共同形成主风道21,第二筒体24相对第一筒体23靠近出风口102设置,第一筒体23内设有风机组件40,第二筒体24内设有加热组件60。即在安装时,可以先将风机组件40安装于第一筒体23内,将加热组件60安装于第一筒体23内后,再将第一筒体23和第二筒体24连接,这样便于加热组件60和风机组件40的安装,可以简化吹风机的装配难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风筒20包括两个半圆壳,两个半圆壳共同拼接形成主风道21,两个半圆壳的拼接面沿主风道21的延伸方向延伸。
6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体23包括两个拼接壳部231,两个拼接壳部231拼合形成第一筒体23的内腔,第一筒体23的内腔壁设有安装槽232,风机组件40安装于安装槽232内。具体地,两个拼接壳部231的拼接面沿主风道21的延伸方向延伸,两个拼接壳部231内均形成有凹槽,两个拼接壳部231内的凹槽拼接形成安装槽232,安装槽232与第一筒体23的两端间隔设置。风机组件40包括安装筒体41、安装于安装筒体41内的电机42以及安装电机42转子的扇叶43,安装筒体41对应安装于安装槽232内。即在安装时,可以先将风机组件40的安装筒体41放置在其中一个拼接壳部231的凹槽内,再将另一个拼接壳部231盖合风机组件40,使得两个拼接壳部231固定,从而实现第一筒体23和风机组件40的安装,这样使得风机组件40的安装较为方便,可以避免另外设置风机组件40的固定零件,有利于简化吹风机的结构和装配难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筒体23也可以呈完整的筒体结构,将安装筒体41过盈配合的插入第一筒体23内。
6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网80的周缘部分设有连接翻边83,连接翻边83卡于安装槽232内,并抵接于安装槽232靠近进风口121的侧壁,风机组件40抵接于连接翻边83背向进风口121的一侧。具体地,第二滤网80包括环形周壁81、覆盖于环形周壁81一端的底壁82以
及连接于环形周壁81另一端的连接翻边83,连接翻边83卡于安装槽232内,环形周壁81位于第一筒体23朝向进风口121的一侧,风机组件40抵接于连接翻边83背离进风口121的一侧。这样可以通过风机组件40和安装槽232共同固定第二滤网80,可以减少第二滤网80的固定零部件,可以简化吹风机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接结构将第二滤网80固定在第一筒体23的端部。
68.在一些实施例中,主风道21至少靠近出风口102的风道部分呈收缩设置。这样可以增大出风口102处的风速,增大出风速度和出风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主风道21也可以呈直筒状。
69.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筒20设有安装过口,外壳10设有朝侧向延伸的手柄,吹风机包括电路板50,电路板50设于手柄内,并自安装过口伸入主风道21,以供风机组件40电连接,电路板50与安装过口之间密封设置。具体地,电路板50为电控装置的一部分,电路板50伸入主风道21内的部分设有电路结构,风机组件40与该部分电路结构连接,这样便于风机组件40的电路连接。同时使得电路板50与安装过口之间密封设置时,可以避免主风道21的气流从电路板50与安装过口之间泄漏,可以避免主风道21漏风。可选地,电路板50与安装过口通过密封圈密封,以便于拆装维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路板50与安装过口也可以通过密封胶粘接密封。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风机组件40的电路结构从主风道21的端部伸出。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还包括风嘴30,外壳10(壳主体11)于靠近出风口102的侧面设有通风口104(通风口10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风筒20至少部分位于出风口102处,风筒20与外壳10之间形成导流风道22,导流风道22连通通风口104和出风口102。风嘴30可拆卸地套设于风筒20的外侧面,以将主风道21和导流风道22隔开。
71.即吹风机至少具有一个风嘴30,风嘴30的类型可以为多种,例如,风嘴30可以为扁头风嘴30(集风嘴30),或者风嘴30为扩散风嘴30(梳风嘴30),又或者风嘴30为直筒状等等。
72.风筒20的外径与风嘴30的内径大致相当,可以使风嘴30轻微的过盈配合套设于风筒20的外侧面,以使风嘴30与风筒20之间的密封设置,从而在安装风嘴30的情况下防止外界气流从风嘴30与风筒20之间流向出风口102。
73.在出风口102处未安装风嘴30的情况下,风机组件40驱使出风气流从出风口102吹出时,由于文丘里效应,在出风气流的带动下,可以带动吹风机周侧的空气经通风口104流入导流风道22,并形成经过导流风道22后从出风口102流出的牵引气流。这样可以使得牵引气流随着出风气流一同吹出,相当于通过出风气流夹带牵引气流一同吹出。从而可以在不增加风机在功率和尺寸的情况下提升吹风机的出风量,以便于用户在短时间内吹干头发,还有利于减轻吹风机的重量和体积。
74.在将风嘴30套设于风筒2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风嘴30将主风道21和导流风道22隔开,从而避免牵引气流的产生,使得从出风口102吹出的出风量和从进风口121进入的进风量大致相当。而且当风嘴30为集风嘴30时,可以避免因风嘴30出口端尺寸小带来的阻力效应而导致出风气流从导风风道和通风口104流出的情况,避免出风气流的损失。
75.即通过使得风筒20至少部分位于出风口102处,且风筒20与外壳10之间形成与外壳10出风口102连通的导流风道22,同时在外壳10上靠近出风口102的侧面设有与导流风道22连通的通风口104。这样当风机组件40驱使出风气流从出风口102吹出时,由于文丘里效
应,在出风气流的带动下,可以带动吹风机周侧的空气经通风口104流入导流风道22,并形成经过导流风道22后从出风口102流出的牵引气流。这样可以使得牵引气流随着出风气流一同吹出,从而可以在不增加风机在功率和尺寸的情况下提升吹风机的出风量,以便于用户在短时间内吹干头发,还有利于减轻吹风机的重量和体积。而在将风嘴30套设于风筒20的外侧面,以使出风气流经过风嘴30吹出时,可以通过风嘴30改变吹风机的出风状态。即用户可以通过安装风嘴30改变吹风机的出风状态,使得吹风机至少具有直接从外壳10出风口102吹出的出风状态(未安装风嘴30)和安装风嘴30后经风嘴30吹出后的出风状态,便于用户根据不同出风需求调整吹风机的出风状态。
76.而且通过将风嘴30套设于风筒20的外侧面来将主风道21和导流风道22隔开时,相较于将风嘴30从出风口102插入后,使得风嘴30外周面与外壳10的内壁面贴合而封堵通风口104的方式,风筒20的尺寸相较外壳10的尺寸较小,成型精度易于控制,从而能使得风筒20和风嘴30的配合精度较高,提升风嘴30与风筒20之间贴合紧密性,从而可以提升风嘴30与风筒20之间的密封性能,还能使得风嘴30安装稳定,降低风嘴30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风险。
77.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嘴30包括相连接的套接段31和导风段32,套接段31可拆卸地套设于风筒20的外侧面,套接段31的长度小于导流风道22的长度,至少部分通风口104位于套接段31远离导风段32的一侧。即在将套接段31套设于风筒20的外侧面,以位于导流风道22内时,可以使得至少部分通风口104与导流风道22连通,这样在吹风机内的加热组件60工作时,可以通过导流风道22与通风孔进行散热,从而降低风嘴30因受热变形而脱落的风险。
78.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筒20的外侧面为完整的回转面。这样可以使得风嘴30与风筒20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贴合更加紧密,提升风嘴30与风筒20之间的密封性能,还使得风嘴30安装稳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风筒20的外侧面沿其周向分布有多个导流凹槽,以增加导流风道22的截面积,在安装风嘴30时,使得风嘴30将导流凹槽盖合在内,以将导流凹槽和通风口104隔开。
79.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的内侧和风筒20的外侧面中至少一者设有挡环113,挡环113环设于风筒20外周,挡环113位于通风口104远离出风口102的一侧。即挡环113位于外壳10的内侧和风筒20的外侧面之间,以阻挡气流从外壳10的内侧和风筒20的外侧面之间朝进风口121所在方向流动。这样结构简单,便于成型。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外壳10的内侧面和风筒20的外侧面直接接触。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和风筒20中至少一者一体成型有挡环113。这样可以减少吹风机的零部件数量,减少挡环113的安装步骤,能简化吹风机的装配工序,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外壳10的内侧一体成型有设有挡环113,挡环113的内侧与风筒20的外侧面抵接。另一实施例中,风筒20的外侧面一体成型有设有挡环113,挡环113的外侧与外壳10的内侧抵接。其它实施例中,外壳10和风筒20均一体成型有挡环113,外壳10上的挡环113的内侧与风筒20的外侧面抵接,风筒20上的挡环113的外侧与外壳10的内侧抵接,且外壳10上的挡环113和风筒20上的挡环113沿风筒20的轴向分布。另外,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挡环113独立设置,例如挡环113为密封圈。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
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