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大吨位电梯对重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22:19: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吨位电梯对重架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而不可或缺,现有大吨位电梯对重架结构,由于对重块数量多吨位大,对重框架的承载强度大,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对重框架容易变形和损坏,有鉴于此遂有了本方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吨位电梯对重架结构,它能够保证多个对重组件之间连接牢固,从而提升整个对重架结构的可靠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吨位电梯对重架结构,包括多个对重组件和多个第一缓冲块,多个所述对重组件横向依次排布且相邻所述对重组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块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对重组件相贴合处的下表面,所述对重组件包括对重框架、多个固定件、压板、第二缓冲块和导轮组件,所述对重框架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承载座;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相互朝向的一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承载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下表面,多个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相适配,多个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多个所述固定件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所述承载座上方,所述压板与位于最上方的固定件的上表面相贴合且与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块位于所述承载座下表面,所述导轮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对重框架的上方。
5.所述第一缓冲块和所述第二缓冲块朝下的一面相齐平。
6.所述第一缓冲块包括连接架和缓冲头,所述连接架呈u形,所述缓冲头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架套设在所述承载座的下方且固定连接。
7.所述导轮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导轮主体,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两端,所述导轮主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且转动连接。
8.所述导轮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导轮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离所述导轮主体最短距离为1.2-2倍钢丝绳的宽度。
9.所述对重架结构还包括多个对重缓冲器,多个所述对重缓冲器安装井道底部,多个所述对重缓冲器与多个第一缓冲块和多个第二缓冲块相对应。
10.所述第二缓冲块位于所述承载座下表面的中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多个对重组件相交处的下表面设置多个第一缓冲柱,防止电梯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相邻的对重组件之间的连接松动或者是应力集中导致钢材变形。
13.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冲柱包括u形连接架和缓冲头,设置u形连接架可以更好的包围住相邻对重组件相交处的侧壁,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够进一步增强相邻对重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吨位电梯对重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曳引机上钢丝绳一端缠绕导轮组件的原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冲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记:1、对重组件;11、对重框架;111、第一导向板;112、第二导向板;113、承载座;12、固定件;13、压板;14、第二缓冲块;15、导轮组件;151、第一连接板;152、第二连接板;153、导轮主体;154、第一限位板;155、第二限位板;2、第一缓冲块;21、连接架;22、缓冲头;3、对重缓冲器;4、定滑轮;5、曳引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9.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吨位电梯对重架结构,包括四个对重组件1和三个第一缓冲块2和七个对重缓冲器3。
20.四个对重组件1横向依次排布且相邻对重组件1固定连接,三个第一缓冲块2分别位于四个对重组件1相贴合处的下表面,七个对重缓冲器3固定连接在电梯的井道底部且位于对重组件1的下方,其中三个对重缓冲器3与三个第一缓冲块2相对应,相邻的对重组件1相交处的下表面设置第一缓冲柱,防止电梯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相邻的对重组件1之间的连接松动或者是应力集中导致钢材变形。
21.第一缓冲块2包括连接架21和缓冲头22,缓冲头22连接在连接架21的下表面,连接架21呈u形,连接架21套设在承载座113的下方且固定连接,设置u形连接架21可以更好的包围住相邻对重组件1相交处的侧壁,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够进一步增强相邻对重组件1之间的连接强度。
22.对重组件1包括对重框架11、多个固定件12(也就是现有技术中的对重块)、压板13、第二缓冲块14和导轮组件15,对重框架11包括第一导向板111、第二导向板112和承载座113;第一导向板111和第二导向板112间隔设置,第一导向板111和第二导向板112相互朝向的一面形成有凹槽,承载座113连接在第一导向板111和第二导向板112的下表面,多个固定件12的两端形成有凸台,凸台与凹槽相适配,多个固定件12位于第一导向板111和第二导向板112之间,限制了固定件12水平面方向的位移,固定件12的数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多个固定件12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承载座113上方,压板13与位于最上方的固定件12的上表面相贴合且与第一导向板111和第二导向板112固定连接,限制了固定件12上下方向的位移,四个第二缓冲块14位于承载座113下表面的中部,而且四个对重缓冲器3与四个第二
缓冲块14相对应,通过设置第二缓冲块14位于对重组件1下表面的中部,且第一缓冲块2和第二缓冲块14朝下的一面相齐平,当对重降到底部,第一缓冲块2和第二缓冲块14与对重缓冲器3相接触时,能够大大的减少冲击力,提升对重组件1运作可靠度。
23.导轮组件15固定连接在对重框架11的上方。具体地,导轮组件15包括第一连接板151、第二连接板152、导轮主体153、第一限位板154和第二限位板155,第一连接板151和第二连接板15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导向板111和第二导向板112之间的两端,导轮主体153位于第一连接板151和第二连接板152之间且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板154和第二限位板155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51和第二连接板152之间,第一限位板154和第二限位板155分别位于导轮主体153的两侧,第一限位板154和第二限位板155离导轮主体153最短距离为1.2-2倍钢丝绳的宽度,具体地,最短距离为1.5被最为合适,如图2所示,曳引机5上的钢丝绳绕过最右侧的导轮主体153的下周面,然后绕过位于机房内的定滑轮4的上周面,同理可得中间两个导轮主体153和定滑轮4支架缠绕方式也与上述相同,直至钢丝绳绕过最左侧的导轮主体153下周面后,向上伸出固定到电梯井道上端或者进入到机房内固定在相应的地方,通过上述设置的结构曳引比为8:1。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