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解锁和锁紧的锁紧器及具有该锁紧器的换跟鞋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20:57: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锁紧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解锁和锁紧的锁紧器及具有该锁紧器的换跟鞋。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锁紧技术领域内,常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实现两个连接部件的锁紧,但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实现两个连接部件的锁紧后,因拆卸螺栓或螺钉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螺纹连接方式无法很好的满足需要快拆或快速锁紧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地,传统锁紧器不能实现随本体旋转自动锁紧和解锁,需要用按压或拧动的外力驱动实现锁紧或解锁,但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因不经意的误操作而导致锁紧器开锁,从而使得传统锁紧器存在一定的使用安全风险;进一步地,现有的能够更换鞋跟的鞋,在跟换鞋跟时,实现鞋跟与鞋连接的锁紧器的锁紧及解锁操作过于繁琐,不利于实现鞋跟的快速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内容所述描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解锁和锁紧的锁紧器及具有该锁紧器的换跟鞋。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解锁和锁紧的锁紧器,包括锁紧器本体、驱动杆、锁紧钢珠、驱动杆顶压机构、限位体,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锁紧器本体内,在所述锁紧器本体上部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驱动杆上部斜上方的卡置孔,且卡置孔实现锁紧器本体内部与外界的贯通,所述驱动杆顶压机构用于始终向所述驱动杆施加一个推力,所述锁紧钢珠在驱动杆的推动下,能够实现在所述卡置孔内的稳定卡置,当所述锁紧钢珠被牢固顶压在对应的所述卡置孔内时,所述锁紧钢珠的外侧位于所述锁紧器本体的侧壁外侧,所述限位体设置在锁紧器本体内,且限位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运动到驱动杆的下方或脱离驱动杆的下方,当限位体位于所述驱动杆下方时,通过限位体对驱动杆的向下移动限位,实现锁紧钢珠稳定卡置在对应的卡置孔内;当限位体脱离所述驱动杆的下方时,所述锁紧钢珠在外力的挤压下能够缩回到锁紧器本体内。
5.优选地,所述驱动杆的上部设置一用于顶压所述锁紧钢珠的球形顶头,在所述驱动杆的下部设置一限位板。
6.进一步地,在所述锁紧器本体内设置一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的下方为活动腔,上方为顶压腔,所述驱动杆套置在所述限位台阶上,且驱动杆相对于所述限位台阶能够自由上下滑动,所述球形顶头位于所述顶压腔内,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活动腔内,在所述活动腔的一侧设置一与其相贯通的容置腔,所述限位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在所述活动腔和容置腔之间自由切换停留位置。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顶压机构为一弹簧,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驱动杆上,且弹簧卡置在所述球形顶头和限位台阶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体为一阻挡钢珠。
9.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为一倾斜板。
10.进一步地,在所述容置腔与活动腔交汇处设置一挡板,所述挡板的上部与限位台阶的底部固定连接,当所述阻挡钢珠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挡板用于阻挡所述阻挡钢珠进入到限位台阶与限位板之间的空隙中。
11.优选地,所述锁紧器本体的上半部呈圆柱形或方体形。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跟鞋,该换跟鞋包括上述内容所述的锁紧器,该换跟鞋还包括鞋本体、鞋跟,在所述鞋本体内设置有鞋底钢钩心,在所述鞋跟内设置有所述锁紧器,且所述锁紧钢珠位于所述鞋跟的上平面上方,在所述鞋底钢钩心的后端设置一与所述锁紧器本体的上部大小相适应的插接孔,所述鞋跟通过锁紧钢珠卡置在所述插接孔的上侧边上实现与鞋本体的稳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加工制造成本低;在锁紧器处于锁紧状态时,阻挡钢珠位于限位板的下方,当锁紧钢珠受到外部挤压力的挤压时,因阻挡钢珠顶部与限位板的底部预留有实现阻挡钢珠自由活动的活动间隙,故驱动杆在锁紧钢珠的回缩运动挤压下,则会向下移动一个上述活动间隙的距离,当驱动杆完成上述活动间隙的移动距离后,则限位板顶压在阻挡钢珠上,此时,锁紧钢珠通过驱动杆的限位,无法再继续进行回缩运动,从而实现锁紧钢珠在卡置孔内的锁紧,因上述活动间隙非常小,从而使得锁紧钢珠的回缩行程非常小,继而确保了锁紧钢珠的锁紧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同时满足锁紧钢珠受到外部挤压力及阻挡钢珠脱离限位板下方这两个解锁条件,才能够实现后续的解锁流程,从而提高了本锁紧器的锁紧可靠性;当阻挡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到容置腔内后,则解除了阻挡钢珠对限位板的下移限位,此时,如果锁紧钢珠受到外部持续的挤压力,则在外力的推动下,锁紧钢珠进行回缩运动,在锁紧钢珠进行回缩运动过程中,推动驱动杆持续向下移动,当锁紧钢珠回缩到锁紧器本体内后,锁紧钢珠失去卡紧作用,此时,便可将锁紧器本体的上部从对应的卡孔内拉出,继而实现解锁;在需要进行卡接锁紧或解锁时,只需通过旋转锁紧器本体一定角度使得阻挡钢珠进入到容置腔内,在锁紧时,通过推动锁紧器本体,使得锁紧器本体的上部的两个锁紧钢珠卡入到对应的卡孔上部,继而实现锁紧功能;在解锁时,通过持续拉动锁紧器本体,使得两个锁紧钢珠回缩到锁紧器本体内,锁紧钢珠回缩到锁紧器本体内后,失去在卡孔上的卡置限位作用,从而实现解锁功能;上述锁紧器的锁紧和解锁操作过程安全便利,从而使得具有该锁紧器的鞋跟在与鞋本体进行锁紧和解锁时,操作也非常安全便利,从而使得换鞋跟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对操作安全和舒适的要求,用户穿着的高跟鞋加装具有该锁紧器的鞋跟就可以改装成换跟鞋,利于换跟鞋的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锁紧钢珠在外力的推动下实现锁紧器解锁时的状态剖视图;
16.图2为锁紧钢珠稳定卡置在卡置孔内实现锁紧器锁紧时的状态剖视图;
17.图3为鞋跟利用锁紧器实现与鞋本体相连接后的局部剖视图;
18.图4为锁紧器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锁紧器上部卡置在鞋底钢钩心上的状态示意图;
20.图6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1.图中:1锁紧器本体、11限位台阶、12活动腔、13顶压腔、14容置腔、141倾斜板、142 挡板、15卡置孔、16空隙、2驱动杆、21球形顶头、22限位板、3锁紧钢珠、4驱动杆顶压机构、5限位体、6鞋本体、61鞋底钢钩心、611插接孔、62容纳空间、7鞋跟。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解锁和锁紧的锁紧器(如图1所示),包括锁紧器本体1、驱动杆2、锁紧钢珠3、驱动杆顶压机构4、限位体5,在实际应用中,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可做成圆柱形或者方体形;所述驱动杆2设置在所述锁紧器本体1内,在所述锁紧器本体1上部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驱动杆2上部斜上方的卡置孔15,且卡置孔15实现锁紧器本体内部与外界的贯通,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可将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做成圆柱形,且在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外侧设置有两个卡置孔15,所述驱动杆顶压机构4用于始终向所述驱动杆2施加一个推力,该推力的方向沿着驱动杆2的轴向方向并指向驱动杆2的上部,所述锁紧钢珠3在驱动杆2的推动下,能够实现在所述卡置孔15内的稳定卡置,当所述锁紧钢珠被牢固顶压在对应的所述卡置孔内时,所述锁紧钢珠的外侧位于所述锁紧器本体的侧壁外侧,即当驱动杆2在驱动杆顶压机构4的推动下,向上运动时,随着驱动杆2的不断向上运动,则驱动杆2的上部推动相应的锁紧钢珠3进入到卡置孔15内,因卡置孔15的内径小于锁紧钢珠3的直径,从而使得锁紧钢珠3的一部分能够贯穿卡置孔15裸露在锁紧器本体1的外侧,当锁紧钢珠3与卡置孔15紧密贴合后,则锁紧钢珠3停止移动,此时,驱动杆2在锁紧钢珠 3的阻挡下也停止了移动,然后,在驱动杆顶压机构4施加的持续推力下,使得锁紧钢珠3 稳定卡置在卡置孔15内,在实际应用中,当锁紧钢珠3保持不动后,锁紧钢珠3凸出锁紧器本体1外侧的部分,如果恰好卡置在对应的卡孔的边缘上,则实现锁紧钢珠3对锁紧器本体 1的下拉移动限位,从而可实现锁紧功能;所述限位体5设置在锁紧器本体1内,且限位体5 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运动到驱动杆2的下方或脱离驱动杆的下方,当限位体5位于所述驱动杆2下方时,通过限位体5对驱动杆2的向下移动限位,实现锁紧钢珠3稳定卡置在对应的卡置孔15内;当限位体5脱离所述驱动杆2的下方时,所述锁紧钢珠3在外力的挤压下能够缩回到锁紧器本体1内,锁紧钢珠3缩回到锁紧器本体1内后,锁紧钢珠3失去了卡位功能,此时,继续拉动锁紧器本体1,可使得锁紧器本体1从对应的卡孔内拉出,继而实现解锁功能。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便于实现限位体5在重力作用下的灵活移动,在此,将限位体5 设置为一阻挡钢珠,为能够实现阻挡钢珠在驱动杆2下方能够自由活动,同时,使得阻挡钢珠又能够阻挡驱动杆2进行大行程的下移,可使得阻挡钢珠的最高点与驱动杆2的底平面之间的垂直高度为2丝左右。
24.当阻挡钢珠位于驱动杆2的下方时,实现锁紧钢珠3在卡置孔15内的稳定卡置过程为:阻挡钢珠位于驱动杆2的下方,当锁紧钢珠3受到外部挤压力的挤压时,因阻挡钢珠顶部与驱动杆2的底部预留有实现阻挡钢珠自由活动的活动间隙,故驱动杆2在锁紧钢珠3的回缩运动挤压下,则会向下移动一个上述活动间隙的距离,随着锁紧钢珠3的持续回缩,当驱动杆2完成上述活动间隙的移动距离后,则驱动杆2顶压在阻挡钢珠上,此时,锁紧钢珠3通过驱动杆2的限位,无法再继续进行回缩运动,从而实现锁紧钢珠3在卡置孔15内的锁紧,因上述活动间隙非常小,从而使得锁紧钢珠3的回缩行程非常小,继而确保了锁紧钢珠3的锁紧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同时满足锁紧钢珠3受到外部挤压力及阻挡钢珠脱离限位杆2下方这两个解锁条件,才能够实现后续的解锁流程,从而提高了本锁紧器的锁紧可靠性。
25.当阻挡钢珠不在驱动杆2的下方时,实现锁紧钢珠3回缩到锁紧器本体1内的过程为:当阻挡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驱动杆2的下方移开后,则解除了阻挡钢珠对驱动杆2的下移限位,此时,如果锁紧钢珠3受到外部持续的挤压力,则在外力的推动下,锁紧钢珠3进行回缩运动,在锁紧钢珠3进行回缩运动过程中,推动驱动杆2持续向下移动(虽然,此时驱动杆顶压机构仍给驱动杆2施加一个推力,但此推力比锁紧钢珠3施加给驱动杆2的反向推力要小,从而使得驱动杆2向下运动),当锁紧钢珠回缩到锁紧器本体1内后,锁紧钢珠3 失去卡紧作用,此时,便可将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从对应的卡孔内拉出,继而实现解锁,当锁紧器本体1发生转动时,为便于实现阻挡钢珠在活动腔12和容置腔14之间的顺利有效转移,在此,使得容置腔14的底部为一倾斜板141,在锁紧状态下,阻挡钢珠处于限位板22 下方,当阻挡钢珠发生滚动时,倾斜板141能够有效阻止阻挡钢珠进入到容置腔14内,在阻挡钢珠发生距离运动,通过倾斜板141进入到容置腔14内,因倾斜板141是倾斜设置的阻挡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无法在容置腔14内停留,其在倾斜板141的导流下仍会回到限位板 22的下方。
26.为便于实现驱动杆2的上部与锁紧钢珠3之间发生相对滑移运动,在此,在驱动杆2的上部设置一用于顶压所述锁紧钢珠3的球形顶头21,为便于驱动杆2的下部实现与阻挡钢珠的有效接触,在此,在驱动杆2的下部设置一限位板22。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杆2在锁紧器本体1内设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所述锁紧器本体1内设置一限位台阶11,所述限位台阶11的下方为活动腔12,上方为顶压腔13,所述驱动杆2套置在所述限位台阶11上,且驱动杆2相对于所述限位台阶11能够自由上下滑动,所述球形顶头21位于所述顶压腔13内,所述限位板22位于所述活动腔12内,在所述活动腔12的一侧设置一与其相贯通的容置腔 14,所述限位体5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在所述活动腔12和容置腔14之间自由切换停留位置,在锁紧状态时,阻挡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从容置腔14内滚动到活动腔12内,并位于限位板22下方,从而可实现驱动杆2的下移限位,当将锁紧器本体1旋转一定角度后,阻挡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则滚动到容置腔14内,此时,阻挡钢珠不再位于限位板22的下方,继而使得锁紧钢珠3可推动驱动杆2下移,继而实现后续解锁;在阻挡钢珠位于容置腔14内时,为防止阻挡钢珠因锁紧器本体1的剧烈晃动,而使得阻挡钢珠存在卡入到限位台阶11与限位板22之间的空隙16中,在此,在所述容置腔14与活动腔12交汇处设置一挡板142,所述挡板142的上部与限位台阶11的底部固定连接,当所述阻挡钢珠位于所述容置腔14内时,所述挡板142用于阻挡所述阻挡钢珠进入到限位台阶11与限位板22之间的空隙16中,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挡板142的长度设置的比空隙16的开口长度大一点,同时,使得挡板 142的侧壁与限位板22
的侧壁相贴合,这样挡板142就完全实现了空隙16的封闭,使得阻挡钢珠无法进入到空隙16中,也可使得挡板142的长度为阻挡钢珠直径的3/4,同样也可实现阻挡钢珠进入到空隙16中的阻挡功能。
27.为便于实现驱动杆顶压机构在锁紧器本体1内的设置及对驱动杆2施加有效推力,在此,使得驱动杆顶压机构4为一弹簧,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驱动杆2上,且弹簧卡置在所述球形顶头21和限位台阶11之间。
28.在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部件的锁紧时,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固定设置在一个连接部件上,在另一个连接部件上设置有与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对应的卡口,当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卡入到对应卡口上,并使得锁紧钢珠3外凸的部分卡置在卡口的上边缘处,从而可实现两个连接部件的锁紧。
2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跟鞋,所述换跟鞋包括上述所述的锁紧器,还包括鞋本体6、鞋跟7,在所述鞋本体6内设置有鞋底钢钩心61,鞋底钢钩心61为制鞋技术领域中常用已知产品,故在此,对于鞋底钢钩心61在鞋本体6内上的设置方式及鞋底钢钩心61的结构不再做详细说明,在所述鞋跟7内设置有所述锁紧器,且所述锁紧钢珠3位于所述鞋跟7的上平面上方,在所述鞋底钢钩心61的后端设置一与所述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大小相适应的插接孔 611,所述鞋跟7通过锁紧钢珠3卡置在所述插接孔611的上侧边上实现与鞋本体6的稳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插接孔611做成方形口,同时,使得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为与方形口大小相适应的方形体,方形体插入到方形口内,则通过方形口对方形体的转动限位,使得鞋跟7在卡紧后不会发生转动,同时,利用方形口上边缘对锁紧钢珠3的卡置限位,实现鞋跟7与鞋本体6的稳定卡紧连接,为便于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顺利卡入到鞋本体6内,在此,在鞋本体6内设置有位于插接孔611上方的容纳腔62,容纳腔62为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提供活动空间,以便使其顺利插入到插接孔611内。在需要将鞋跟7卡置在鞋本体6上时,只需旋转鞋跟7使得阻挡钢珠滑动到容置腔14内,然后,将锁紧器本体1的上部直接卡入到插接孔611内即可实现锁紧,当需要将鞋跟7从鞋本部6上拆卸下来时,只需整体转动鞋子,使得阻挡钢珠滚动到容置腔14内,然后,用力拉取鞋跟7,便可使得鞋跟7与鞋本体6分离。
30.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31.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32.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