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交替式播种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8:35: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16)、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所述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设置于传送机构(16)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检测育苗盘位置的第一传感器(20),所述下种管排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吸放种排组件;所述下种管排组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下种管(11),所述下种管(11)包括上端的进料口和下端的出料口;所述吸放种排组件包括转轴(1)、支架(3)、摆动气缸(2)、排杆(8)、摆臂(5)、吸嘴(17)和种盘(12);所述转轴(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3),所述支架(3)上端设置有所述摆动气缸(2),所述转轴(1)与所述摆动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所述排杆(8)与所述转轴(1)并列设置,所述摆臂(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1),所述摆臂(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杆(8),所述排杆(8)内设置有与气压调节机构连通的气道(10),所述排杆(8)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吸嘴(17),所述吸嘴(17)与所述气道(10)连通,各所述吸嘴(17)与所述下种管(11)对应设置,所述转轴(1)的下方设置所述种盘(12),所述种盘(12)设置有振动器(13);所述摆动气缸(2)分别设有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应吸嘴(17)摆动至种盘(12)和下种管(11)的位置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管(11)为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下种管(11)固定于横梁(14),所述横梁(14)的两端固定于支架(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杆(8)的侧壁设置有t型槽(9),所述t型槽(9)内倒挂有调节螺栓(6),所述调节螺栓(6)的端部穿设于所述摆臂(5)的另一端,所述调节螺栓(6)的端部与螺母(7)配合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5)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1)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置有紧固螺栓(4),所述紧固螺栓(4)的端部抵靠至所述通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盘(12)的盘底设置有若干排渣孔(1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盘(12)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片(18)连接至所述支架(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17)为平头针管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交替式播种机构,涉及播种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传送机构、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所述吸放种排组件包括转轴、支架、摆动气缸、排杆、摆臂、吸嘴和种盘;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所述摆动气缸,所述转轴与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所述排杆与所述转轴并列设置,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杆,吸嘴与所述气道连通,各所述吸嘴与所述下种管对应设置,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所述种盘,所述种盘设置有振动器。通过在下种管组件两侧分别设置吸放种排组件,交替将种盘的种子吸附之后然后投放到下种管内,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播种的效率。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播种的效率。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播种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邹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邹涛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2/8/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