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6:1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


背景技术:

2.常见的围堰结构一般为单层式结构或双层式升降结构;单层式结构无法根据水位高度变化调节自身的高度;当围堰外水位突然升高时,容易导致水漏进围堰内造成施工事故;现有的双层式升降结构中,两层围堰板之间仅设置简单的防水结构来防水,防水性较差,容易导致水从两层围堰板之间渗入,造成围堰内周围施工环境潮湿,造成工期延误,或者漏水破坏施工环境,诱发施工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通过内挡板和外挡板之间的压合组件的设置,使得内挡板和外挡板相互运动升高的连接处的防水结构更加严密,从而水利施工围堰装置漏入的水减少,更不容易引发施工事故。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包括内挡板以及外挡板,还包括转动件、滑动组件、移动组件、防水组件以及压合组件;所述外挡板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内挡板的放置槽;所述内挡板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内挡板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合组件活动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与压合组件动力连接,并能控制压合组件与外挡板相抵/分离;所述防水组件设置于安装槽的槽底与槽壁上;所述压合组件表面设有防水层。
6.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杆、转动把手以及螺纹块;所述内挡板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设置于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把手设置于内挡板的侧面,并与第一螺杆连接;所述螺纹块设置于放置槽的槽底,并伸入转动槽内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螺杆以及轴承套管;所述第二螺杆螺纹穿设于内挡板内部,其一端转动套设有轴承套管,另一端与转动件连接;所述轴承套管的自由端与压合组件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上开设有用于避让轴承套管的避让槽。
9.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组件为伸缩防水橡胶带。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柔性防水垫,所述柔性防水垫设置在外挡板靠近内挡板的一面上,并与内挡板相贴。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在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活动的设置有压合组件,压合组件能够朝向外挡板移动,并与外挡板抵紧从而防止水渗入,并且在安装槽的槽底与槽壁上还设置有防水组件,防止水从压合组件与内挡板之间渗入,这种双重防水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渗入施工区域内部,从而保证围堰板四周的地基干燥,保证围堰板稳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外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1中内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图3中正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图3中压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内挡板;101、转动槽;2、外挡板;201、放置槽;3、转动件;401、第一螺杆;402、螺纹块;501、第二螺杆;502、轴承套管;6、防水组件;7、压合组件;8、安装槽;9、转动把手;10、防水层;11、避让槽;12、柔性防水垫。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21.如图1-6所示,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包括内挡板1以及外挡板2,还包括转动件3、滑动组件、移动组件、防水组件6以及压合组件7;所述外挡板2朝向内挡板1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内挡板1的放置槽201;所述内挡板1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放置槽201内,使得内挡板1可以相对外挡板2上升,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水位高度变化调节自身高度;所述内挡板1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朝向外挡板2;所述压合组件7活动设置在安装槽8内,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安装槽8内,并与压合组件7动力连接;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压合组件7与外挡板2相抵/分离,使得压合组件7能贴紧或者离开外挡板2表面,贴紧时能够在防止水从内挡板1与外挡板2之间漏下,分离时便于内挡板1调整高度;所述防水组件6固定于安装槽8的槽底与槽壁上,防水组件6用于密封内挡板1与压合组件7之间的间隙,防止渗水;且防水组件6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能配合压合组件7的运动;所述压合组件7朝向外挡板2的表面上设有防水层10,防水层10为防水橡胶制成,使得压合组件7贴紧外挡板2表面,减少二者之间的缝隙提升防水性。
22.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两组第一螺杆401、转动把手9以及螺纹块402;所述内挡板1上开设有两组转动槽101;所述第一螺杆401转动设置于转动槽101内;所述转动把手9设置于内挡板1背离安装槽8的一面上,并与第一螺杆401的一端连接,施工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把手9来转动第一螺杆401;所述螺纹块402设置于放置槽201的槽底,在配合时伸入转动槽101内与第一螺杆401螺纹连接,因螺纹块402固定在外挡板2上,转动第一螺杆401即可带动内挡板1上下移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调整高度功能。
23.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螺杆501以及轴承套管502;所述第二螺杆501螺纹穿设于内挡板1内部,其一端转动套设有轴承套管502,另一端与转动件3连接,轴承套管502包括一根单开口套管以及设置于管内的轴承,第二螺杆501的一端插设入轴承内;所述轴承套管
502的自由端与压合组件7固定连接,转动件3转动第二螺杆501,使得第二螺杆501相对内挡板1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压合组件7伸缩。
24.所述安装槽8上开设有用于避让轴承套管502的避让槽11,从而压合组件7能收回时能与内挡板1相贴。
25.所述防水组件6为伸缩防水橡胶带,自身能够小范围形变,从而能够配合压合组件7的往复移动,且伸缩防水胶带通过防水胶体固定在压合组件7和内挡板1之间,从而密封压合组件7与内挡板1之间的缝隙,防止渗水。
26.还包括柔性防水垫12,所述柔性防水垫12设置在外挡板2与内挡板1相邻的一面上并与内挡板1相贴,用于防止顶部渗水。
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包括内挡板(1)以及外挡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件(3)、滑动组件、移动组件、防水组件(6)以及压合组件(7);所述外挡板(2)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内挡板(1)的放置槽(201);所述内挡板(1)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放置槽(201)内;所述内挡板(1)表面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压合组件(7)活动设置在安装槽(8)内,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安装槽(8)内,与压合组件(7)动力连接,并能控制压合组件(7)与外挡板(2)相抵/分离;所述防水组件(6)设置于安装槽(8)的槽底与槽壁上;所述压合组件(7)表面设有防水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杆(401)、转动把手(9)以及螺纹块(402);所述内挡板(1)上开设有转动槽(101);所述第一螺杆(401)转动设置于转动槽(101)内;所述转动把手(9)设置于内挡板(1)的侧面,并与第一螺杆(401)连接;所述螺纹块(402)设置于放置槽(201)的槽底,并伸入转动槽(101)内与第一螺杆(40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螺杆(501)以及轴承套管(502);所述第二螺杆(501)螺纹穿设于内挡板(1)内部,其一端转动套设有轴承套管(502),另一端与转动件(3)连接;所述轴承套管(502)的自由端与压合组件(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上开设有用于避让轴承套管(502)的避让槽(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6)为伸缩防水橡胶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防水垫(12),所述柔性防水垫(12)设置在外挡板(2)与内挡板(1)相邻的一面上,并与内挡板(1)相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围堰装置,包括内挡板以及外挡板,还包括转动件、滑动组件、移动组件、防水组件以及压合组件;所述外挡板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内挡板的放置槽;所述内挡板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内挡板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合组件活动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与压合组件动力连接,并能控制压合组件与外挡板相抵/分离;所述防水组件设置于安装槽的槽底与槽壁上;所述压合组件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压合组件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压合组件表面设有防水层。


技术研发人员:李经纬 龙蛟 戴培义 方佳 王英森 王伟 周锦 陈龙 李尔来 杨文杰 李冀 赵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8/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