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

2022-08-21 15:5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生态系统重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形势的不断恶化,众多科学研究者都在不断探索各种治理富营养化的技术。在各种处理手段中,生态修复方法因投资成本低且可以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水体自净能力等优点,被广泛研究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技术中。而沉水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涌现的诸多技术,如原位种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浮床技术等新型修复技术中均有沉水植物的身影。
3.水盾草(学名:cabomba caroliniana a.gray)隶属于莼菜科水盾草属多年生水生植物。该物种繁殖力强,可折段式或断裂式繁殖,主要以带沉水叶的断枝进行繁殖和扩散。水盾草对水中的tn、tp及cod等指标均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近年来该物种在受污水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比例逐渐提升。
4.污染水体沉水植物重建的瓶颈问题是:在种植初期,沉水植物尚未适应修复区的水质情况,导致种植后的植物大面积死亡。现有关于水体沉水植物重建的研究多集中于通过调节水深、种植基质、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及分阶段、分批施工方式等手段促进目标水域沉水植物的定植与恢复,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1911188556.7)公开了一种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的方法及水生态系统梯级式修复系统,通过向水中投入水体底质改良剂、构建生态拦截系统降低水体悬浮物浓度,从而改善水体光补偿条件的方法以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该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工程量大、成本偏高。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2110638557.8)公开了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森林的构建方法,通过改善沉水植物种植基质和种植装置促进水下森林构建的方法,该方法的瓶颈之处在于工作量大、操作繁琐、管理难度大。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2010015883.9)公开了污染淡水域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方法,通过分阶段种植的方式实现目标水域沉水植物重建的目的,该技术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周期长,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
5.综上所述,目前针对水体现有沉水植物重建过程中存在的初期植物存活率偏低这一技术问题,还未发现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水体沉水植物重建方法成本高、工作量大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繁殖体的准备:采集水盾草鲜体,清洗后优选出长势良好的植株体;将植株剪成带沉水叶的断枝;
9.s2、植物处理剂的配置:植物处理剂为芸苔素内酯(br),浓度为10-15mg/l;培养液
为稀释5倍的霍格兰培养液;
10.s3、预处理方式:将剪好的断枝浸泡在含有植物处理剂的培养液中;处理后的水盾草断枝即可扦插至沉水植物修复区。
11.技术方案的原理:芸苔素内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可通过增加酶活性、促进细胞分裂、强化植物生长素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
12.进一步的,步骤s2中断枝的长度为6cm-12cm。既保证存活率又降低成本。
13.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处理剂浸泡方式为单次,浸泡时间为3-5min。节约时间,操作方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5.本方案在沉水植物扦插前对繁殖体进行简单的预处理操作。预处理浸泡步骤中使用的植物处理剂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生态安全性高,在低浓度下即可加强植物繁殖体的生理过程,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能,从而有助于目标水域沉水植被的快速重建。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施例中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植株移栽一周后存活率对比图;
17.图2是本实施例中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植株移栽两周后新芽个数对比图;
18.图3是本实施例中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植株移栽两周后植株增高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实施例
21.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s1、繁殖体的准备:水盾草植株采回后清洗,水族缸中暂养一周,选取长势优良的植株。将植株剪成长度为6-12cm且带沉水叶的断枝作为繁殖体。本实施例中繁殖体采用10cm。
23.s2、植物处理剂的配置:本实施例中采用稀释5倍的霍格兰培养液作为稀释液,配置浓度为10mg/l芸苔素内酯的浸泡液。
24.s3、预处理方式:采用繁殖体单次浸泡方式,将扦插用的水盾草断枝浸泡到配置好的植物处理剂中3-5min,处理后的水盾草断枝即可扦插至沉水植物修复区。本实施例中浸泡时间采用3min。
25.s4、繁殖体的移栽:将预处理后的断枝(作为处理组)和未经预处理的断枝(对照组)分别移栽到体积为6l的水族缸中,每个水族缸中种植10个断枝,以灭菌后的石英砂为种植基质,实验用水为河道过滤后的水。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设置三个重复,即处理组3个水族缸,对照组3个水族缸。
26.s5、观察记录:试验开始后每周观察水盾草断枝的生长情况,包括存活率,新芽数及长度等指标。
27.如附图1所示,扦插一周后,经预处理过的处理组中水盾草断枝生长状态良好,存活率高达100%,显著高于未做预处理的对照组中的断枝扦插存活率;对照组中断枝繁殖体的存活率仅为60%。可见,扦插前的预处理可增强繁殖体的抗逆性,预处理后的繁殖体能更
快适应环境。
28.如附图2所示,移栽两周后,经植物处理剂预处理过的处理组中水盾草断枝的平均新芽个数达8个,而未经植物处理剂预处理过的对照组中水盾草断枝的平均新芽数仅4个。可见,断枝移栽前的预处理可显著促进水盾草新芽的萌发,有利于水盾草群落的快速构建。
29.如附图3所示,移栽两周后,经植物处理剂预处理过的处理组中水盾草断枝的平均增高率达65%,而对照组中断枝繁殖体的平均增高率为55%,标明移栽前的预处理有助于促进植物生长。
30.本方案通过沉水植物种植前的预处理措施以解决植物种植初期存活率和生长状态偏低的问题。本方案创新的通过短时的植物处理剂浸泡预处理手段,实现提升沉水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根发芽、生长性能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沉水植物重建过程中初期存活率偏低这一“卡脖子”的技术难点问题。
31.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繁殖体的准备:采集水盾草鲜体,清洗后优选出长势良好的植株体;将植株剪成带沉水叶的断枝;s2、植物处理剂的配置:植物处理剂为芸苔素内酯(br),浓度为10-15mg/l;培养液为稀释5倍的霍格兰培养液;s3、预处理方式:将剪好的断枝浸泡在含有植物处理剂的培养液中;处理后的水盾草断枝即可扦插至沉水植物修复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断枝的长度为6cm-1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处理剂浸泡方式为断枝整体单次浸泡,浸泡时间为3-5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盾草断枝扦插前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水生态系统重建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繁殖体的准备:采集水盾草鲜体,清洗后优选出长势良好的植株体;将植株剪成带沉水叶的断枝;S2、植物处理剂的配置:植物处理剂为芸苔素内酯(BR),浓度为10-15mg/L;培养液为稀释5倍的霍格兰培养液;S3、预处理方式:将剪好的断枝浸泡在含有植物处理剂的培养液中;处理后的水盾草断枝即可扦插至沉水植物修复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水体沉水植物重建方法成本高、工作量大的问题,实现了高效低成本水体修复。现了高效低成本水体修复。现了高效低成本水体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张梅菁 刘玉超 高洋 王蓉 徐盼盼 何培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8/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