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污泥粘附的干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08:31: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污泥粘附的干化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工业废水排放带来的城市污泥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环境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干化,污泥干化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
3.现有的污泥干化设备一般以空气热源为能源,将空气热源通过干化室内,对污泥进行干化,污泥在干燥履带上持续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污泥中的水分被空气热源蒸发,从而实现对污泥的干化,但是污泥在干燥履带上运输的过程中,会粘附在干燥履带上,需要定期的清理干燥履带,给人们带来了麻烦;现有的也有对干燥履带进行清理的刮板,但是由于其结构简单,在具体使用时,刮板与干燥履带接触程度不可控,过大虽然清理效果好,但是会损伤干燥履带,过小则清理效果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污泥粘附的干化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清污效果差和对干燥履带损伤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防污泥粘附的干化设备,包括干化室,干化室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加料斗,干化室的内部沿横向设置有多级干燥履带,上级干燥履带与下级干燥履带的输送方向相反,下级干燥履带的始端位于上级干燥履带末端的下方;所述干化室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干化室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干燥履带的末端设置有打散清污装置,所述打散清污装置包括打散齿组、下导轮、上导轮和气喷头组;所述干化室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架,所述打散齿组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打散齿组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驱使打散齿组的下端紧贴在干燥履带的上表面,所述打散齿组上的每个打散齿末端均呈向上的弧形;所述下导轮和上导轮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干燥履带底部的内侧和外侧,所述下导轮位于上导轮的斜下方,使干燥履带向下形成了弧形凸起;所述上导轮上固定安装有轮架,所述轮架上固定有气喷头组,所述气喷头组上设置有多个气喷头,每个气喷头的出气方向正对弧形凸起的外侧面。
6.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履带的始端上方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向下固定在干化室的内侧壁上。
7.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轮的上侧面与干燥履带的履带轮的下侧面齐平,使干燥履带经过上导轮后处于水平状态。
8.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轮的直径大于下导轮的直径。
9.进一步的,上级干燥履带上的打散齿与下级干燥履带上的打散齿交错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气喷头对应设置在打散齿组的齿间。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对干燥履带的清污刮
板进行改进,在干燥履带的末端上方设置了打散齿组,从加料斗处进入的污泥一般处于松散的状态,随着干化进度会有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结痂,不仅会影响干化效果,结痂底部的潮湿污泥会粘附在干燥履带上;打散齿轮能够对干燥履带上的污泥进行打散,使污泥在干燥履带上形成规则的条状结构,且各条状结构之间存在沟槽,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了污泥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同时避免污泥形成过大结痂,使污泥过多粘附在干燥履带上。
12.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干燥履带末端的下部设置有下导轮、上导轮和气喷头组,下导轮位于干燥履带内部并向下使干燥履带形成向下的弧形凸起,粘附的污泥经过弧形凸起时,在下导轮的作用下会降低污泥与干燥履带的粘附程度,同时在气喷头组的作用下将污泥从干燥履带上剥离。
13.由此本实用新型结构新型,大大降低了污泥在干燥履带上的粘附量,基本免去了人工清理的工序,减少了停机次数,提高了污泥干化的效率,极具推广价值,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6.图中的标号为:图中的标号为:1为干化室,2为加料斗,3为出料斗,4为进气口,5为出气口,6为干燥履带,7为导流板,8为打散齿组,81为固定架,82为弹簧;9为履带轮,10为上导轮,11为下导轮,12为轮架,13为气喷头组。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1:一种防污泥粘附的干化设备,旨在针对现有的污泥处理设备中的清污刮板结构上的缺陷,在使用过很难清理粘附在干燥履带上的污泥,且容易损伤干燥履带,给人们带来了麻烦,本实施例基于此提供了一种防污泥粘附的干化设备。
19.如图1所示,一种防污泥粘附的干化设备包括干化室1,干化室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加料斗2,干化室1的内部沿横向设置有多级干燥履带3,上级干燥履带与下级干燥履带的输送方向相反,如图1所示,上级干燥履带向左运输,下级干燥履带向右运输,且下级干燥履带的始端位于上级干燥履带末端的下方,这样污泥从上级干燥履带末端掉落至下级干燥履带的始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干燥履带处于持续的运作,这样污泥会在干燥履带上形成较薄的一层,在空气热源的作用下,污泥中的水分会持续蒸发,达到污泥干化的目的。
20.所述干化室1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有进气口4和出气口5,出气口5处设置加快气体流速的排风扇;干化室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料斗;空气热源从干化室的下部向上注入,由于热气上行热气会持续上行并在上行过程中将污泥中的水分带走。
21.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履带的末端设置有打散清污装置,所述打散清污装置包括打散齿组8、下导轮11、上导轮10和气喷头组13;所述干化室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架81,所述打散齿组8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81上,所述打散齿组8和固定架81之间设置有弹簧82,弹簧82驱使打散齿组的下端紧贴在干燥履带6的上表面,所述打散齿组8上的每个打散齿末端均呈向上的弧形。
22.如图1所示,打散齿组8向干燥履带6的末端倾斜,并在固定架81与打散齿组8之间设置有弹簧82,从而能使打散齿组8始终压触在干燥履带6上,且不会由于过硬的污泥对打散齿组造成损坏,打散齿组能在污泥运输过程中对污泥进行打散,使污泥在干燥履带上形成规则的条状结构,且各条状结构之间存在沟槽,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了污泥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同时避免污泥形成过大结痂,使污泥过多粘附在干燥履带上,所述上导轮的直径大于下导轮的直径,这样能提高弧形凸起的弧度,同时所述上导轮的上侧面与干燥履带的履带轮的下侧面齐平,使干燥履带经过上导轮后处于水平状态。
23.所述下导轮11和上导轮10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干燥履带底部的内侧和外侧,所述下导轮11位于上导轮10的斜下方,使干燥履带向下形成了弧形凸起;所述上导轮上固定安装有轮架12,所述轮架12上固定有气喷头组13,每个气喷头的出气方向正对弧形凸起的外侧面;下导轮11位于干燥履带6内部并向下使干燥履带形成向下的弧形凸起,粘附的污泥首先沿弧形凸起向下,然后经过弧顶,在经过弧顶时在下导轮的作用下会降低污泥与干燥履带的粘附程度,使粘附的污泥与干燥履带产生间隙;经过弧顶后在斜向上沿干燥履带运输,后在气喷头组的作用下将污泥从干燥履带上剥离,本实施例中气喷头组经气管与外部的气泵连通(如何排布气管管路不多做说明)。
24.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设置了导流板7。
25.如图1所示,所述干燥履带6的始端上方设置有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倾斜向下固定在干化室1的内侧壁上,导流板7与干化室1内壁之间设置有斜撑,从而保证了导流板7的稳定,导流板7的设置,其目的在于防止污泥直落至干燥履带上,在污泥掉落过程中,给污泥一个缓冲。
26.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对打散齿组8和气喷头组13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27.本实施例中上级干燥履带上的打散齿与下级干燥履带上的打散齿交错设置,这样能提高打散齿组的打散能力,同时所述气喷头组上设置有多个气喷头,每个气喷头对应设置在打散齿的齿间,这样能够针对容易产生粘附的区域针对性的处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