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20: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服装加工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工艺。


背景技术:

2.羽绒服由面料、衬子之间夹有羽绒,在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将羽绒注入到夹层之间,起到轻薄保暖作用。
3.现有的充绒工艺是通过风机将羽绒吹至夹层的内部,而羽绒由于过于轻巧易于分散,尤其是在羽绒服清洗过后,若羽绒时直接充入服装夹层内,极易出现跑绒现象。
4.现有技术中,会在羽绒服上设置裁定线,以限制跑绒,而考虑服装加工后的美观性,裁定线不会过多,故而难以有效解决跑绒问题;同时羽绒直接充入服装夹层内,还容易钻绒;此外,为了保证羽绒服具有一定的抗风性夹层面料选择用不透风的面料,这就导致羽绒服在注入羽绒的过程当中会将空气注入夹层当中,导致后期的加工需要将夹层中的空气赶出,而夹层内充有过多的羽绒,既不易对夹层内部空气进行抽取,同时还会造成将夹层内的羽绒带出,这样就导致了生产加工效率低下。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工艺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工艺,利用多个长柱型结构的绒套进行羽绒填料的充入,相对如直接将羽绒填料充入夹层内,绒套对羽绒填料起到限位作用,在充绒完毕后,再利用多个套设于绒套上的弹性绑带对绒套进行分段收紧,将绒套分隔成多个充绒部,进一步对绒套内部的羽绒填料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跑绒,同时,弹性绑带与外接抽吸体相配合后,用于对多个充绒部进行分段抽吸,即利于对空气的抽出,又不易于将绒套内侧的羽绒填料带出,充绒完毕后的多个绒套阵列分布于夹层内,并利用两组封定线将多个绒套与夹层进行缝线定位,既有效防止多个绒套的移位,提高体验效果,绒套与夹层的配合,又有效减少钻绒现象的发生。
8.2.技术方案
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0.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1.s1、准备夹层、多个绒套以及羽绒填料;
12.s2、在绒套上沿水平方向等间距套设多个弹性绑带,利用外接风机将羽绒填料充入绒套内,待绒套充绒完毕后,收紧多个弹性绑带,多个弹性绑带将绒套分隔成多个充绒部;
13.s3、利用收紧后的弹性绑带与外接抽吸体配合,将多个充绒部内的气体抽出;
14.s4、将s3处理后的绒套水平放置于夹层内,在夹层的左右两侧分别绗缝上封定线,
封定线与阵列分布的绒套相连接,最后对夹层进行包边处理,即完成服装加工用的充绒操作。
15.进一步的,所述夹层为采用热熔胶覆合工艺将高透气性薄膜与纺织面料覆合针织的防钻绒夹层,所述纺织面料为天然纤维面料,天然纤维面料与人体接触,高透气性薄膜采用具有较高的防钻绒性能的覆膜,在具有防钻绒性能牢度好的前提下,可耐多次水洗且性能还不降低。
16.进一步的,所述绒套采用柔性保温材料制成,所述绒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绒套的内部设有限绒体,绒套可依靠多个弹性绑带的收紧进行分隔成充绒部。
17.进一步的,所述限绒体包括环形分布于绒套内侧的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均通过多个纤维丝与绒套内壁相连接,加强筋与纤维丝的配合,不仅对绒套起到强度提高作用,还有利于对羽绒填料起到限位包裹作用,不易于羽绒填料的分散。
1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弹性绑带与绒套内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弹性绑带上开设有多个抽吸孔,弹性绑带不仅对绒套起到分段收紧作用,其与绒套内部相连通,在对绒套进行分段后,利用弹性绑带与外接抽吸体相配合,易于对多个充绒部进行空气的抽吸。
1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绑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绑带内嵌设有延伸至外的弹性绳,弹性绳的设置易于实现弹性绑带的收紧操作。
2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绑带的外端面上包覆有防溢气薄膜,所述防溢气薄膜粘接于弹性绑带外端面,在充绒过程中,弹性绑带外端包覆一层防溢气薄膜,羽绒填料不易于通过弹性绑带的抽吸孔向外钻出,而当充绒完毕后,在收紧弹性绑带后,撕去防溢气薄膜,此时,当外接抽吸体套设于弹性绑带上后,便可实现抽吸操作。
21.进一步的,所述外接抽吸体为套设于多个弹性绑带上的抽吸套,所述抽吸套与抽吸孔相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抽吸套上连接有抽吸管,且抽吸管相互连接设置。
22.进一步的,所述抽吸套采用两个半圆柱形体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半圆柱形体相衔接的一端通过柔性层相粘接,两个所述半圆柱形体相衔接的另一端磁吸设置,易于将抽吸套套设于弹性绑带上,且也易于将抽吸套从弹性绑带上拆除,操作简易可行,而弹性绑带在收紧后,其端壁上的抽吸孔缩小,在利用抽吸套进行抽吸工作时,不易于将充绒部内的羽绒填料抽出。
2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绑带的外侧套设有衔接于相邻两个充绒部之间的柔性整平套,所述柔性整平套内填充有纤维填料,柔性整平套用于对两个充绒部之间的空隙起到填充作用,从而实现绒套的外端部处于一个饱和状态,当多个绒套阵列分布于夹层内后,不会造成过多空隙。
24.3.有益效果
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6.(1)本方案利用多个长柱型结构的绒套进行羽绒填料的充入,相对如直接将羽绒填料充入夹层内,绒套对羽绒填料起到限位作用,在充绒完毕后,再利用多个套设于绒套上的弹性绑带对绒套进行分段收紧,将绒套分隔成多个充绒部,进一步对绒套内部的羽绒填料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跑绒,同时,弹性绑带与外接抽吸体相配合后,用于对多个充绒部进行分段抽吸,即利于对空气的抽出,又不易于将绒套内侧的羽绒填料带出,充绒完毕后的多个绒套阵列分布于夹层内,并利用两组封定线将多个绒套与夹层进行缝线定位,既有
效防止多个绒套的移位,提高体验效果,绒套与夹层的配合,又有效减少钻绒现象的发生。
27.(2)夹层为采用热熔胶覆合工艺将高透气性薄膜与纺织面料覆合针织的防钻绒夹层,纺织面料为天然纤维面料,天然纤维面料与人体接触,高透气性薄膜采用具有较高的防钻绒性能的覆膜,在具有防钻绒性能牢度好的前提下,可耐多次水洗且性能还不降低。
28.(3)绒套采用柔性保温材料制成,绒套为圆柱形结构,绒套的内部设有限绒体,绒套可依靠多个弹性绑带的收紧进行分隔成充绒部,限绒体包括环形分布于绒套内侧的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均通过多个纤维丝与绒套内壁相连接,加强筋与纤维丝的配合,不仅对绒套起到强度提高作用,还有利于对羽绒填料起到限位包裹作用,不易于羽绒填料的分散。
29.(4)多个弹性绑带与绒套内部相连通设置,弹性绑带上开设有多个抽吸孔,弹性绑带不仅对绒套起到分段收紧作用,其与绒套内部相连通,在对绒套进行分段后,利用弹性绑带与外接抽吸体相配合,易于对多个充绒部进行空气的抽吸。
30.(5)弹性绑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绑带内嵌设有延伸至外的弹性绳,弹性绳的设置易于实现弹性绑带的收紧操作。
31.(6)弹性绑带的外端面上包覆有防溢气薄膜,防溢气薄膜粘接于弹性绑带外端面,在充绒过程中,弹性绑带外端包覆一层防溢气薄膜,羽绒填料不易于通过弹性绑带的抽吸孔向外钻出,而当充绒完毕后,在收紧弹性绑带后,撕去防溢气薄膜,此时,当外接抽吸体套设于弹性绑带上后,便可实现抽吸操作。
32.(7)外接抽吸体为套设于多个弹性绑带上的抽吸套,抽吸套与抽吸孔相连通设置,多个抽吸套上连接有抽吸管,且抽吸管相互连接设置,抽吸套采用两个半圆柱形体拼接而成,两个半圆柱形体相衔接的一端通过柔性层相粘接,两个半圆柱形体相衔接的另一端磁吸设置,易于将抽吸套套设于弹性绑带上,且也易于将抽吸套从弹性绑带上拆除,操作简易可行,而弹性绑带在收紧后,其端壁上的抽吸孔缩小,在利用抽吸套进行抽吸工作时,不易于将充绒部内的羽绒填料抽出。
33.(8)弹性绑带的外侧套设有衔接于相邻两个充绒部之间的柔性整平套,柔性整平套内填充有纤维填料,柔性整平套用于对两个充绒部之间的空隙起到填充作用,从而实现绒套的外端部处于一个饱和状态,当多个绒套阵列分布于夹层内后,不会造成过多空隙。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35.图2为本发明将多个绒套放置于夹层内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的绒套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向绒套充绒后收紧弹性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向绒套充绒后收紧弹性绑带的部分内部剖视图;
39.图6为本发明的绒套与限绒体结合处的内部示意图;
40.图7为本发明利用多个弹性绑带对绒套进行收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发明在利用外接抽吸体与绒套相匹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为本发明在绒套上套设多个柔性整平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0为本发明充绒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44.图中标号说明:
45.1夹层、2绒套、3弹性绑带、4加强筋、5纤维丝、6羽绒填料、7柔性整平套、8封定线、9抽吸套。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9.实施例1:
50.请参阅图1

4和图7

10,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1.s1、准备夹层1、多个绒套2以及羽绒填料6;
52.s2、在绒套2上沿水平方向等间距套设多个弹性绑带3,利用外接风机将羽绒填料6充入绒套2内,待绒套2充绒完毕后,收紧多个弹性绑带3,多个弹性绑带3将绒套2分隔成多个充绒部;
53.s3、利用收紧后的弹性绑带3与外接抽吸体配合,将多个充绒部内的气体抽出;
54.s4、将s3处理后的绒套2水平放置于夹层1内,在夹层1的左右两侧分别绗缝上封定线8,封定线8与阵列分布的绒套2相连接,最后对夹层1进行包边处理,即完成服装加工用的充绒操作。
55.其中,夹层1为采用热熔胶覆合工艺将高透气性薄膜与纺织面料覆合针织的防钻绒夹层,纺织面料为天然纤维面料,天然纤维面料与人体接触,高透气性薄膜采用具有较高的防钻绒性能的覆膜,在具有防钻绒性能牢度好的前提下,可耐多次水洗且性能还不降低。
56.请参阅图3

5,绒套2采用柔性保温材料制成,绒套2为圆柱形结构,绒套2的内部设有限绒体,绒套2可依靠多个弹性绑带3的收紧进行分隔成多个充绒部,限绒体包括环形分布于绒套2内侧的多个加强筋4,加强筋4采用柔性纤维材料制成,多个加强筋4均通过多个纤维丝5与绒套2内壁相连接,纤维丝5以股为单位进行设置,加强筋4与纤维丝5的配合,不仅对绒套2起到强度提高作用,还有利于对羽绒填料6起到限位包裹作用,不易于羽绒填料6的分散。
57.多个弹性绑带3与绒套2内部相连通设置,弹性绑带3上开设有多个抽吸孔,弹性绑带3不仅对绒套2起到分段收紧作用,其与绒套2内部相连通,在对绒套2进行分段后,利用弹
性绑带3与外接抽吸体相配合,易于对多个充绒部进行分段式的空气抽吸;
58.请参阅图4和7

8,具体的,弹性绑带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绑带3内嵌设有延伸至外的弹性绳,弹性绳的设置易于实现弹性绑带3的收紧操作,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弹性绑带3的外端面上包覆有防溢气薄膜,防溢气薄膜粘接于弹性绑带3外端面,在充绒过程中,弹性绑带3外端包覆一层防溢气薄膜,羽绒填料6不易于通过弹性绑带3的抽吸孔向外钻出,而当充绒完毕后,在收紧弹性绑带3后,撕去防溢气薄膜,此时,当外接抽吸体套设于弹性绑带3上后,便可实现抽吸操作;
59.外接抽吸体为套设于多个弹性绑带3上的抽吸套9,抽吸套9与抽吸孔相连通设置,且抽吸套9与弹性绑带3两端的充绒部相密封贴附,多个抽吸套9上连接有抽吸管,且抽吸管相互连接设置,抽吸管与外接抽吸泵相连接,抽吸套9采用两个半圆柱形体拼接而成,两个半圆柱形体相衔接的一端通过柔性层相粘接,两个半圆柱形体相衔接的另一端磁吸设置,在两个半圆柱形体远离柔性层一端设置相互磁吸的磁性材料,以实现抽吸套9能够成环套设于弹性绑带3上,易于将抽吸套9套设于弹性绑带3上,且也易于将抽吸套9从弹性绑带3上拆除,操作简易可行,而弹性绑带3在收紧后,其端壁上的抽吸孔缩小,在利用抽吸套9进行抽吸工作时,不易于将充绒部内的羽绒填料6抽出。
60.请参阅图9,此外,弹性绑带3的外侧套设有衔接于相邻两个充绒部之间的柔性整平套7,柔性整平套7内填充有纤维填料,柔性整平套7用于对两个充绒部之间的空隙起到填充作用,从而实现绒套2的外端部处于一个饱和状态,当多个绒套2阵列分布于夹层1内后,不会造成过多空隙。
6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充绒工艺,本方案利用多个长柱型结构的绒套2进行羽绒填料6的充入,相对如直接将羽绒填料6直接充入至夹层1内,绒套2对羽绒填料6起到限位作用,在充绒完毕后,再利用多个套设于绒套2上的弹性绑带3对绒套2进行分段收紧,将绒套2分隔成多个充绒部,进一步对绒套2内部的羽绒填料6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跑绒,同时,弹性绑带3与外接抽吸体相配合后,用于对多个充绒部进行分段抽吸,即利于对空气的抽出,又不易于将绒套2内侧的羽绒填料6带出,充绒完毕后的多个绒套2阵列分布于夹层1内,并利用两组封定线8将多个绒套2与夹层1进行缝线定位,既有效防止多个绒套2的移位,提高体验效果,绒套2与夹层1的配合,又有效减少钻绒现象的发生。
62.本发明中的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