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热作模具钢、其热处理方法及热作模具与流程

2022-08-17 10:26: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其钢材合金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u:2~8%,ni:0.8~6%,且ni:cu≥0.4,c: 0~0.2%,mo: 0~3%,w: 0~3%,nb: 0~0.2%,mn: 0~0.8%,cr: 0~1%,其余为fe及杂质,其钢材室温下硬度≥hrc4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其钢材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合金成分进一步还包括:0~3%的al,且满足ni:al≥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其钢材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合金成分进一步还包括:3%以下的al,且满足ni:al在2~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其钢材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合金成分进一步还包括:1)(mo w)≤6%;2)(mo w):2/3c在8~35;3)mo:1/2w≥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钢板热冲压成形模具、铝合金压铸、热锻模具、热挤压模具、压铸模具、热镦锻模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微观组织包括:10000~20000个/μm3的cu的析出物,其平均尺寸为10nm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微观组织进一步还包括:10000~20000个/μm3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析出,其平均尺寸为10nm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微观组织包括以面积计进一步包括:2%以下的mo和w的合金碳化物,其一次碳化物平均尺寸为100nm以下,二次碳化物平均尺寸为10nm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其钢材室温下性能为:热导率≥35w/mk、无缺口7
×
10mm试样室温冲击功≥250j。10.一种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作模具,由如下热处理方法获得,所述方法包括:a)硬化热处理:在400~550℃保温0.1至96小时, 然后以任意方式冷却至室温。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硬化热处理在450~550℃保温2~24小时。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冷却至室温的方式为空冷。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在a)硬化热处理工序之前,还进行:b)固溶处理:在800~1200℃保温0.1至72小时,然后以任意方式冷却至室温。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处理方法,所述固溶处理的保温在900~950℃持续0.1至72小时。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在固溶处理中保温之后,冷却至室温的方式为空冷。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在固溶处理后,钢材的硬度≤38hrc。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作模具钢、其热处理方法及热作模具。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材,其合金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u:2~8%,Ni:0.8~6%,且Ni:Cu≥0.4,C:0~0.2%,Mo:0~3%,W:0~3%,Nb:0~0.2%,Mn:0~0.8%,Cr:0~1%,其余为Fe和其它合金元素及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所述热作模具钢材进行的热处理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所述热作模具钢材经过所述热处理方法热处理之后用做的热作模具。述热处理方法热处理之后用做的热作模具。述热处理方法热处理之后用做的热作模具。


技术研发人员:易红亮 刘连骞 王国栋 熊小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育材堂(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1
技术公布日:2022/8/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