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推力轴承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5:58: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推力轴承。


背景技术:

2.在圆柱形滚子推力轴承中,滚子和轴承座圈的接触区域中的相对速度会产生滑动现象。这种现象从滚子末端到滚子中部线性地减小,在中部没有滑动,因为滚子中部的一小块区域发生实际的滚动行为。接触区域中受滑动现象影响的部分会磨损,但中间区域不会。因此,在具有围绕滚动座圈周向延伸的单排滚子的推力轴承的情况下,由于与滚子中部相比,滚子末端处的磨损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滚子和/或座圈在径向方向上不均匀地磨损。在某些应用中,座圈和/或滚子采用峰形,其中峰定位成与滚子中间周向对准。这导致该区域中的接触压力增大,并且最终导致座圈和/或滚子上的局部材料脱落。
3.滚子在轴承座圈上的速度根据直径而增加,从而当滑动现象在较大直径处发生时导致较大的材料磨损。在多个周向延伸的滚子排的情况下,在最外排中的座圈和/或滚子上的材料磨损较高。
4.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包括圆柱形滚子的推力轴承。


技术实现要素: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推力轴承,该推力轴承包括周向布置在轴承座圈中的圆柱形滚子,所述圆柱形滚子的旋转轴线径向地指向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并且各自具有绕圆柱形滚子并且沿其纵向延伸的接触表面,圆柱形滚子包括至少径向相邻的第一滚子对,每对中的径向内部第一滚子被布置成其旋转轴线与该对的径向外部第一滚子的旋转轴线对准,并且圆柱形滚子包括第二滚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滚子在周向方向上被布置在相邻的第一滚子对之间,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相对于径向外部第一滚子在径向方向上偏移,至少一个第二滚子周向布置在径向外部第一滚子之间,其中径向偏移使得位于沿每个径向外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的中间处的中线与位于沿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从其接触表面的纵向端起的四分之一处的四分之一线在径向外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的正负5%内周向对准。
6.在此推力轴承的一个任选示例中,区域径向地位于周向相邻的第一滚子对中的每一者的径向内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与径向外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之间,第二滚子在该周向方向上布置在周向相邻的第一滚子对之间,并且其中位于沿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从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所述接触表面的纵向端起的四分之三处的四分之三线与周向相邻的第一滚子对的区域在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的正负5%内周向对准,至少一个第二滚子在该周向方向上布置在周向相邻的第一滚子对之间。
7.每个第一滚子对的径向内部第一滚子和径向外部第一滚子在其纵向端处被支撑成能够彼此接触,所述纵向端在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上相邻。第一滚子可由保持器支撑。保持器还可支撑第二滚子。
8.一个或多个第二滚子可任选地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滚子之间。在一个示例中,在周向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滚子对之间仅布置一个第二滚子。
9.在任选示例中,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的纵向端是接触表面的径向外端。然后,第二滚子可相对于外部第一滚子径向向内偏移。在另一示例中,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的纵向端是接触表面的径向内端。然后,第二滚子可相对于外部第一滚子径向向外偏移。
10.在任选示例中,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具有相同的长度。
11.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如本文所公开的推力轴承。致动器可用于调整飞行器上的升降舵。
12.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如本文所公开的推力轴承的方法,其中推力轴承位于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并且允许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对旋转。
13.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相对旋转到最大25rpm或20rpm或15rpm。
14.由推力轴承传递的轴向负载可小于或等于25吨或20吨或15吨。
附图说明
15.图1示出了具有外排和内排圆柱形滚子的已知推力轴承的一个象限的示意性平面图。
16.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具有外排和内排圆柱形第一滚子和一排圆柱形第二滚子的推力轴承的一个象限的示意性平面图。
17.图3示出了图1的已知推力轴承的圆柱形滚子对的与示出滚子的磨损特性和/或由在座圈中滚动的滚子造成的座圈磨损的曲线图并置的示意图。
18.图4示出了图2的推力轴承的第一滚子对和第二滚子的与示出滚子的磨损特性和/或由在座圈中的滚子造成的座圈磨损的曲线图并置的示意图。
19.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磨损特性和图4所示的特性中的一者的曲线图,以供比较。
20.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具有三排圆柱形第一滚子和两排圆柱形第二滚子的推力轴承的一个象限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图1示出了具有外排和内排圆柱形滚子91的已知推力轴承100的示意性平面图。滚子保持在环形保持器93中,以绕其纵向中心轴线旋转,这些旋转轴线径向指向推力轴承100的中心轴线a。每个滚子91具有绕滚子并且沿其纵向延伸的接触表面。在该推力轴承中,每个滚子的接触表面延伸滚子的长度。滚子91以径向(相对于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相邻的滚子成对地布置,每对中的径向内部滚子91a被布置成其旋转轴线与该对中的径向外部滚子91b的旋转轴线对准。滚子容纳在推力轴承的每个轴向侧上的轴承座圈(未示出)中,从而轴承允许轴向相对的轴承座圈在传递轴向负载的同时相对旋转。
22.每个外部滚子91b具有长度(在推力轴承100的径向方向上)l1o,每个内部第一滚子91a具有与l1o相同的长度l1i。
23.每个外部滚子91b与滚子对的内部滚子91a端对端松动接触。松动接触允许外部滚子和内部滚子以不同的旋转速度独立地旋转。
24.仅示出了推力轴承的一个象限,并且整个轴承在整个圆周上方延伸。在该示例中,推力轴承总共具有三十二个滚子,由十六对组成。
25.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示例的示意性平面图。该图示出了具有外排和内排圆柱形第一滚子1和一排圆柱形第二滚子2的推力轴承10的一个象限。滚子保持在环形保持器3中,以绕其纵向中心轴线旋转,这些旋转轴线径向指向推力轴承10的中心轴线a。第一滚子1以径向(相对于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相邻的第一滚子成对的布置,每对中的径向内部第一滚子1a被布置成其旋转轴线与该对中的径向外部第一滚子1b的旋转轴线对准。第二滚子2在周向方向(相对于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上布置在相邻的第一滚子对之间。
26.每个滚子1、2具有绕滚子并且沿其纵向延伸的接触表面。内部第一滚子1a具有接触表面4a,外部第一滚子1b具有接触表面4b,并且第二滚子具有接触表面5。区域6径向地位于内部第一滚子1a的接触表面4a与外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4b之间。在该示例中,假定每个滚子的接触表面4a、4b、5延伸滚子的长度。
27.滚子容纳在推力轴承的每个轴向侧上的轴承座圈(未示出)中,从而轴承允许轴向相对的轴承座圈在传递轴向负载的同时相对旋转。
28.在使用中,例如在用于调整飞行器上的升降舵的致动器中,推力轴承位于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允许部件之间的相对旋转,同时传递轴向负载。
29.每个外部第一滚子1b具有长度(在推力轴承10的径向方向上)l1o,每个内部第一滚子1a具有长度l1i,并且每个第二滚子2具有长度l2。在该示例中,这些长度是相同的,但这不是必须的。外部第一滚子1b可具有与内部第一滚子1a不同的长度。第二滚子2可具有与外部第一滚子1b不同的长度。第二滚子2可具有与内部第一滚子1a不同的长度。所有滚子都具有相同的长度是方便且经济的,因为这只需要制造一种类型的滚子。所有滚子的接触表面具有彼此相同的长度也是方便且经济的。
30.在该示例中,每个外部第一滚子1b与第一滚子对的内部第一滚子1a端对端松动接触。松动接触允许外部滚子和内部滚子以不同的旋转速度独立地旋转。其由环形保持器3如此支撑。在其他示例中,滚子可使其端在该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
31.在该示例中,每个第一滚子1在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上的长度为10mm。每个第二滚子2也具有10mm的长度。
32.仅示出了推力轴承的一个象限,并且整个轴承在整个圆周上方延伸。在该示例中,推力轴承总共具有三十个滚子,由以十对布置的二十个第一滚子1和十个第二滚子2组成,各自位于两对周向相邻的第一滚子1之间。然而,这仅仅是可如何应用本公开的原理的一个示例,并且在应用这些原理时可采用其他数量的滚子和滚子的布置。
33.该示例性推力轴承10适用于用来调整飞行器上的升降舵的致动器中,涉及重负载、低转速和/或润滑不良。例如,在推力轴承的每一端处的两个部件的最大相对转速在15吨的负载下可以是15rpm。
34.图3示出了图1的已知推力轴承100的第一滚子对91的与示出滚子的磨损特性和/或由滚子对推力轴承的每个轴向侧上的轴承座圈(未示出)造成的磨损特性的曲线图并置的示意图。平行的竖直虚线r0

r8表示推力轴承100中的周向延伸线的展开,展开成直线以示出滚子91上的相对径向位置,即推力轴承100延伸通过其中心轴线的半径上的位置。因此,每条线r0

r8从推力轴承中心轴线以给定半径延伸。线r0在内部滚子91a的内端处,线r4
在内部滚子91a的外端和外部滚子91b的内端相交的半径处,线r8在外部滚子91b的外端处。线r1位于沿内部滚子91a的长度从滚子的内端起的四分之一处,线r2位于沿内部滚子91a的长度从其内端(也从其外端)起的一半处,线r3位于沿内部滚子的长度从其内端起的四分之三处。线r5位于沿外部滚子91b的长度从滚子的内端起的四分之一处,线r6位于沿外部滚子91b的长度从其内端(也从其外端)起的一半处,线r7位于沿外部滚子91b的长度从其内端起的四分之三处。
35.图3底部处的曲线图示出了内部滚子91a和外部滚子91b的磨损特性和/或在使用中由图1的已知推力轴承的那些滚子对轴承座圈造成的磨损特性。x轴线示出了沿与图中顶部所示的滚子相对应的滚子的长度的位置。向下延伸的y轴线示出了滚子的磨损量和/或由滚子对推力轴承的每个轴向侧上的轴承座圈造成的磨损量。磨损特性由曲线图中的实线示出,并且示出滚子的磨损量或由滚子造成的磨损量,即磨损轮廓。
36.在实线与线r6相交的地方,即外部滚子91b在轴承座圈中滚动而不滑动的地方,该相交点位于滚子的中间,在该中间处,由滚子的接触表面造成的滚子或轴承座圈的磨损非常小。这表示为低磨损部分p6,并且位于外部滚子1b的纵向中心。就滚子而言,低磨损部分p6绕滚子延伸,并且就轴承座圈而言,低磨损部分p6绕轴承座圈的圆周延伸,该轴承座圈相对于该推力轴承周向地延伸。
37.在低磨损部分p6的沿滚子91b的纵向方向(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的每一侧上,存在高磨损部分。高磨损部分p7位于低磨损部分p6的纵向外侧,高磨损部分p5位于低磨损部分p6的纵向内侧。高磨损部分p7的磨损量大于高磨损部分p5的磨损量,这是由于高磨损部分p7比高磨损部分p5离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更大,因此在使用中经受更高的速度。
38.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用所示的轮廓,其结果是轴向负载(相对于推力轴承)集中在低磨损部分p6处。增加的应力会导致滚子或轴承座圈的该部分脱落。
39.在这些部件中的一者(诸如轴承座圈)具有大部分磨损并且因此具有峰形的情况下,脱落将倾向于发生在另一部件(诸如滚子)上。
40.关于内部滚子91a的磨损轮廓或由该内部滚子造成的磨损轮廓,这也由实线示出。在该实线与线r2相交的地方,即滚子在轴承座圈中滚动而不滑动的地方,该相交点位于滚子的中间,在该中间处,由内部滚子的接触表面造成的滚子或轴承座圈的磨损非常小。这表示为低磨损部分p2,并且位于内部滚子1a的纵向中心。就滚子而言,该低磨损部分p2绕滚子延伸,并且就轴承座圈而言,该低磨损部分p2绕轴承座圈的圆周延伸,该轴承座圈相对于该推力轴承周向地延伸。
41.在低磨损部分p2的沿滚子91a的纵向方向(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的每一侧上,存在高磨损部分。高磨损部分p3位于低磨损部分p2的纵向外侧,高磨损部分p1位于低磨损部分p2的纵向内侧。高磨损部分p3的磨损量大于高磨损部分p1的磨损量,这是由于高磨损部分p3比高磨损部分p1离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更大,因此在使用中经受更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用所示的轮廓,其结果是轴向负载(相对于推力轴承)集中在低磨损部分p2处。增加的应力会导致滚子或轴承座圈的该部分脱落。然而,由于内部滚子91a比外部滚子91b离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更小,因此速度低于外部滚子91b的速度,因此磨损量小于外部滚子的磨损量,并且脱落问题可能不太严重。
42.磨损量:高磨损部分p7大于高磨损部分p5;高磨损部分p5大于高磨损部分p3;并且高磨损部分p3大于高磨损部分p1。因此,高磨损部分p7的磨损量最大。
43.图4示出了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图2的推力轴承10的第一滚子对1和第二滚子2的与示出滚子的或由滚子造成的三种磨损特性的曲线图并置的示意图。平行的竖直虚线r0

r8表示推力轴承10中的周向延伸线的展开,展开成直线以示出滚子1、2的相对径向位置,即推力轴承10延伸通过其中心轴线的半径上的位置。因此,每条线r0

r8从推力轴承中心轴线以给定半径延伸。线r0在内部第一滚子1a的内端处,线r4在内部第一滚子1a的外端和外部第一滚子1b的内端相交的半径处,线r8在外部第一滚子1b的外端处。线r1位于沿内部第一滚子1a的长度从滚子的内端起的四分之一处,线r2位于沿内部第一滚子1a的长度从其内端(也从其外端)起的一半处,线r3位于沿内部第一滚子的长度从其内端起的四分之三处。线r5位于沿外部第一滚子1b的长度从滚子的内端起的四分之一处,线r6位于沿外部第一滚子1b的长度从其内端(也从其外端)起的一半处,线r7位于沿外部第一滚子的长度从其内端起的四分之三处。
44.第二滚子2邻近第一滚子对1a、1b周向定位(相对于绕推力轴承中心轴线的圆周)。其通过环形保持器(图中未示出)与第一滚子周向间隔开。第二滚子2相对于第一滚子1a、1b径向偏移。偏移使得位于沿外部第一滚子1b的长度的一半处的中线r6与位于沿第二滚子2的长度从其外端起的四分之一处的线周向对准,即第二滚子2上的该四分之一处的线也是r6。因此,第二滚子2从外部第一滚子径向(相对于推力轴承中心轴线)向内偏移外部第一滚子的长度的四分之一。因为在该示例中,第二滚子2具有与外部第一滚子1b相同的长度,所以第二滚子2的内端从外部第一滚子1b的内端径向向内偏移外部第一滚子1b的长度的四分之一。
45.第二滚子2在推力轴承的径向上桥接外部第一滚子1b的接触表面4b与内部第一滚子1a的接触表面4a之间的区域6(见图2)。
46.区域6径向地位于周向相邻的第一滚子对1a、1b的径向内部第一滚子1a的接触表面4a和径向外部第一滚子1b的接触表面4b之间,第二滚子2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该第一滚子之间,并且位于沿至少一个第二滚子2的接触表面5的长度从第二滚子2的所述接触表面5的径向内纵向端起的四分之三处的四分之三线(在线r4上)与周向相邻的第一滚子对1a、1b的区域6周向对准,第二滚子2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该第一滚子之间。
47.在另一示例(未示出)中,第二滚子2可替代地相对于外部第一滚子1b径向向外偏移。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第一滚子1b的中线r6将与沿第二滚子2的长度从其内端起在相对于推力轴承的径向向外方向上的四分之一处的线重合。
48.图4底部处的曲线图示出了使用中的滚子的磨损特性或由滚子造成的磨损特性。x轴线示出了沿与图中顶部所示的滚子相对应的滚子的长度的位置。向下延伸的y轴线示出了滚子的磨损量和/或由滚子对推力轴承的每个轴向侧上的轴承座圈造成的磨损量。曲线图中的实线示出了第一滚子1a、1b的磨损特性或轮廓,或者由第一滚子1a、1b对轴承座圈造成的磨损特性或轮廓。虚线示出了第二滚子2的磨损特性或轮廓,或者由第二滚子2对轴承座圈造成的磨损特性或轮廓。虚线示出了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2的总磨损量或复合磨损量或由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造成的总磨损量或复合磨损量,即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的磨损量或由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造成的加在一起的磨损量。
49.第一滚子1a、1b的或由该第一滚子造成的实线的磨损轮廓与图3所示的关于已知推力轴承的实线的轮廓相似,但磨损量较小。这是因为在图2的推力轴承(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中有十个第一滚子对1a、1b,而在图1所示的已知推力轴承中有十六个滚子对91a、91b。因此,对于推力轴承的给定转数,对于图2的推力轴承,滚子1a、1b经过推力轴承座圈上的给定径向线的通过次数是图1的推力轴承的滚子91a、91b经过相应径向线的通过次数的10/16。
50.考虑实线,在该实线与线r6相交的地方,即滚子在轴承座圈中滚动而不滑动的地方,该相交点位于滚子的中间,在该中间处滚子的接触表面的或由滚子接触面造成的轴承座圈的磨损非常小。这表示为低磨损部分p6,并且位于外部第一滚子1b的纵向中心。就滚子而言,低磨损部分p6绕滚子延伸,并且就轴承座圈而言,低磨损部分p6绕轴承座圈的圆周延伸,该轴承座圈相对于该推力轴承周向地延伸。
51.在低磨损部分p6的沿滚子1b的纵向方向(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的每一侧上,存在高磨损部分。高磨损部分p7位于低磨损部分p6的纵向外侧,高磨损部分p5位于低磨损部分p6的纵向内侧。高磨损部分p7的磨损量大于高磨损部分p5的磨损量,这是由于高磨损部分p7比高磨损部分p5离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更大,因此在使用中经受更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用所示的轮廓,其结果是轴向负载(相对于推力轴承)集中在低磨损部分p6处。增大的应力会导致第一外部滚子1b或轴承座圈的接触表面的这部分脱落。
52.关于内部第一滚子1a的磨损轮廓,这也由实线示出。在该实线与线r2相交的地方,即滚子在轴承滚子中滚动而不滑动的地方,该相交点位于滚子的中间,在该中间处,滚子的接触表面的或由滚子的接触表面造成的轴承座圈的磨损非常小。这表示为低磨损部分p2,并且位于内部滚子1a的纵向中心。就滚子而言,该低磨损部分p2绕滚子延伸,并且就轴承座圈而言,该低磨损部分p2绕轴承座圈的圆周延伸,该轴承座圈相对于该推力轴承周向地延伸。
53.在低磨损部分p2的沿滚子1a的纵向方向(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的每一侧上,存在高磨损部分。高磨损部分p3位于低磨损部分p2的纵向外侧,高磨损部分p1位于低磨损部分p2的纵向内侧。高磨损部分p3的磨损量大于高磨损部分p1的磨损量,这是由于高磨损部分p3比高磨损部分p1离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更大,因此在使用中经受更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用所示的轮廓,其结果是轴向负载(相对于推力轴承)集中在低磨损部分p2处。增大的应力会导致第一内部滚子1a或轴承座圈的接触表面的脱落。然而,由于内部滚子1a比外部滚子1b离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更小,因此速度低于外部滚子1b的速度,因此磨损量小于外部滚子的磨损量,并且脱落问题可能不太严重。
54.就图2所示的推力轴承(其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而言,磨损量:高磨损部分p7大于高磨损部分p5;高磨损部分p5大于高磨损部分p3;并且高磨损部分p3大于高磨损部分p1。因此,高磨损部分p7的磨损量最大。
55.由第二滚子2造成的虚线的磨损特性或轮廓具有与第一外部滚子1b相同的总体形状,但是考虑到第二滚子2与第一外部滚子1b相比位于径向向内的位置,具有减小的最大磨损量。
56.考虑示出由第二滚子2造成的磨损轮廓的虚线,在该虚线与线r5相交的地方,即滚子在轴承座圈中滚动而不滑动的地方,该相交点位于滚子的中间,在该中间处,第二滚子的
接触表面的或由第二滚子2的接触表面造成的磨损非常小。这表示为低磨损部分q5,并且位于第二滚子2的纵向中心。就滚子而言,该低磨损部分q5绕滚子延伸,并且就轴承座圈而言,该低磨损部分q5绕轴承座圈的圆周延伸,该轴承座圈相对于该推力轴承周向地延伸。
57.在低磨损部分q5的沿滚子2的纵向方向(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的每一侧上,存在高磨损部分。高磨损部分q6位于低磨损部分q5的纵向外侧,高磨损部分q4位于低磨损部分q5的纵向内侧。高磨损部分q6的磨损量大于高磨损部分q4的磨损量,这是由于高磨损部分q6比高磨损部分q4离推力轴承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更大,因此在使用中经受更高的速度。
58.虚线示出了在本公开的该示例中使用的加在一起的三个滚子的磨损量或由三个滚子造成的磨损量,即所有三个滚子的复合磨损量或由三个滚子造成的复合磨损量。外部第一滚子1b的低磨损部分p6沿线r6与第二滚子的高磨损部分q6周向对准。因此,因为材料由于第二滚子2和与其相关的高磨损部分q6的存在而磨损,所以不会出现在没有偏移的第二滚子2的情况下在低磨损部分p6处形成的材料的峰形。
59.沿第二滚子2的长度在其他地方也产生类似效果。第二滚子2的低磨损部分q5与外部第一滚子1b的高磨损部分p5周向对准。因此因为材料由于外部第一滚子1b和与其相关的高磨损部分p5的存在而磨损,所以不会出现在没有外部第一滚子1b的情况下在低磨损部分q5处形成的材料的峰形。
60.考虑到一方面的第一滚子与另一方面的第二滚子之间的高磨损部分和低磨损部分的周向对准,将由磨损造成的负载集中将更小,并且因此脱落趋势更小。总体磨损减少并且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
61.图5示出了在图2所示的本公开的示例中使用的由三个滚子1a、1b和2造成的复合磨损的虚线,以及由图1所示的已知推力轴承中的滚子91a、91b造成的实线。可看出,虚线的相邻峰和谷之间的差小于实线的相邻峰和谷之间的差。因此,脱落趋势降低并且轴承的工作寿命延长。另外,在其中大多数磨损发生在轴承座圈而不是滚子中的示例中,每个滚子与轴承座圈材料中的多个峰接触,而不是与滚子中间的单个峰接触。例如,就第二滚子2而言,这将与如图5所示的三个峰即x1、x2和x3接触。
62.在该示例中,所有滚子1a、1b和2具有10mm的长度和10mm的直径。高磨损部分p7的磨损量约为20微米。这些仅仅是示例性的图。
63.在本说明书中,参考滚子的磨损和/或由滚子对推力轴承的每个轴向侧上的轴承座圈造成的磨损。磨损量取决于滚子和座圈接触部分的径向位置,该径向位置相对于推力轴承的旋转轴线。在滚子纯滚动处,磨损很小或没有磨损,而在朝向滑动较多的滚子端处,磨损更多。磨损将发生在滚子和座圈中,并且这些滚子和座圈中的一者比另一者发生得更多。制造滚子和座圈的材料可能会影响滚子与座圈之间的磨损分布。在本公开的示例中,大部分磨损发生在座圈中。
64.在本文所述的本公开的示例中,第二滚子相对于径向外部第一滚子在径向方向上偏移,第二滚子周向布置在径向外部第一滚子之间,其中径向偏移使得位于沿每个径向外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的一半处的中线与位于沿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从其接触表面的纵向端起的四分之一处的四分之一线周向对准。然而,材料峰的有利减少仍然通过精确对准的一些变化来实现。因此,径向偏移可使得每个径向外部第一滚子
的中线与第二滚子的四分之一线在径向外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的正负5%内周向对准。
65.在该示例中,第二滚子2在推力轴承的径向方向上桥接外部第一滚子1b与内部第一滚子1a之间的区域6也是有利的。这使第二滚子2的高磨损部分q4与发生低磨损的外部第一滚子和内部第一滚子的端周向对准,再次允许该位置的峰值减小。
66.从第一滚子对的径向内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径向延伸到径向外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的区域6与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的第一部分t1(见图4)周向方向对准,以便在周向方向上观察时与该第一部分t1完全重叠。位于沿每个径向外部第一滚子的接触表面的长度的中间的中线(线r6)与至少一个第二滚子的接触表面的第二部分t2周向对准,所述第二部分t2径向向外延伸超过所述中线。第二滚子2的第一部分t1和第二部分t2相对于外部第一滚子1b的定位与第二滚子2相对于径向外部第一滚子1b在径向向内方向上偏移的组合有助于材料峰的减小,第二滚子周向布置在径向外部第一滚子之间。
67.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具有三排圆柱形第一滚子1和两排圆柱形第二滚子2的推力轴承的一个象限的视图。与图2的示例相比,推力轴承对于每个第一滚子对具有附加的第一滚子1c,其位于第一滚子1b的径向外部,如虚线所示,从而提供一组三个第一滚子。推力轴承还具有附加的第二滚子2a,其位于第二滚子2的径向外部,如虚线所示,从而提供第二滚子对。
68.附加的第二滚子2a相对于第一滚子1b、1c径向偏移。偏移使得位于沿附加的第一滚子1c的长度一半处的中线r10与位于沿附加的第二滚子2a的长度从其外端起的四分之一处的线周向对准,即附加的第二滚子2a上的该四分之一处的线也是r10。因此,附加的第二滚子2a从附加的第一滚子1c径向(相对于推力轴承中心轴线)向内偏移附加的第一滚子1c的长度的四分之一。
69.与图2示例的情况一样,图6示例可在轴向负载分布和减小整体磨损方面获得类似的益处。附加的滚子意味着推力轴承可支撑更高的轴向负载。
70.取决于待支撑的负载和可用空间,在另外的示例中可使用第一滚子和/或第二滚子径向向外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附加滚子。
71.在图2的示例中,单个第一滚子对1a、1b形成至少若干第一滚子对。在图6的示例中,该第一滚子对1a、1b加上附加的第一滚子1c形成至少若干第一滚子对。
72.在为每个第一滚子对提供至少一个附加的第一滚子的示例中,至少一个附加的第一滚子的一个或多个旋转轴线与相应的第一滚子对的旋转轴线对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