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廊沟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0:57: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廊沟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综合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综合管廊除了城市地下管廊大规模需要之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工业设施经常铺设大量的管线,这些管线需要走上部吊顶,若没有吊顶,部分管线直接在楼面铺设,通常的做法在墙顶楼板开槽形成管廊沟,并在管廊沟的承接口处加盖盖板。上述常规做法中,管廊沟的承接口是楼板与管廊沟侧壁连接的薄弱处,对管廊沟侧壁与管廊沟底部的受力也极为不利,易发生破坏。
3.如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810747649.8,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企口处的防水胶条,其主要技术点为:防水胶条是由端头和空腔体组成,防水胶条安装于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企口处,端头固定于插口的阶梯处,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的承插口为阶梯结构。
4.对于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减少综合管廊的进水量,但综合管廊的企口处仍然容易破坏,即管廊沟的企口为楼板与管廊沟侧壁的连接薄弱部位,对管廊沟侧壁与管廊沟底部受力不利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廊沟加固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管廊沟的承接口为楼板与管廊沟侧壁的连接薄弱部位,对管廊沟侧壁与管廊沟底部受力不利,极易发生破坏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管廊沟加固结构,包括:竖墙、楼板以及两第一加固体;所述楼板上开设有管廊沟;所述竖墙布置于所述楼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管廊沟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腋角;两所述第一加固体关于所述管廊沟对称,所述第一加固体包括第一弯折部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一端均沿所述楼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均沿所述管廊沟的侧壁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楼板贴合,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管廊沟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顶端之间形成承接口。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部靠近所述楼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弯折部靠近所述管廊沟侧壁的一侧之间形成第二腋角。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部为水平排布的若干第一l型加固件,所述第二弯折部为水平排布的若干第二l型加固件,每相邻两所述第一l型加固件之间具有一所述第二l型加固件,所述第一l型加固件与所述第二l型加固件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管廊沟加固结构还包括一或两个第二加固体,所述第二加固体布
置于所述第一腋角的上表面,当第二加固体为一个时,所述第二加固体与一侧的所述第一弯折部贴合、并与另一侧的所述第一l型加固件之间形成排水沟;当第二加固体为两个时,所述排水沟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二加固体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固体包括水平排布的若干第三l型加固件,若干所述第三l型加固件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l型加固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l型加固件靠近所述管廊沟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型加固件与第二l型加固件之间以及若干第三l型加固件之间均填充有混凝土。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固体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靠近所述承接口的一端。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管廊沟侧壁平行,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平行排列的若干管廊支架,所述管廊支架用于铺设管线。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上下平行排布的条形槽,所述管廊支架的一端能够滑设于所述条形槽内。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一端表面以及所述承接口的表面均包覆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与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两第一加固体关于管廊沟对称,第一加固体包括第一弯折部和与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一端均沿楼板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均沿管廊沟的侧壁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弯折部的一端与楼板贴合,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与管廊沟的侧壁贴合,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的顶端之间形成承接口;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有效提高了承接口及管廊沟侧壁处的抗压强度,以避免其受压损坏。
18.2.竖墙布置于楼板的下方,并与管廊沟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腋角,通过上述设置方式,第一腋角能够增强竖墙与管廊沟的连接强度,确保了管廊沟及楼板上的荷载能较好的传递到竖墙上。
附图说明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现有管廊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管廊沟加固结构的示意图一;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管廊沟加固结构的示意图二;
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管廊沟加固结构的示意图三;
23.图中:1.竖墙,2.楼板,21.管廊沟,3.第一加固体,31.第一弯折部,311.支撑板,3111.管廊支架,32.第二弯折部,33.加强部,4.第二加固体,a.第一腋角,b.承接口,c排水沟,d.第二腋角。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的范围。
25.现有的管廊沟21开设于竖墙1上方的楼板2,且管廊沟21的顶端开设有承接口b,以用于安装盖板(参见图1),上述开设方式,导致承接口b为楼板2与管廊沟21侧壁连接的薄弱处,对管廊沟21侧壁与管廊沟21底部的受力不利,极容易发生该结构的剪切破坏。
26.为此,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廊沟加固结构,包括:竖墙1、楼板2以及两第一加固体3。
27.其中,楼板2上开设有管廊沟21。
28.竖墙1布置于楼板2的下方,并与管廊沟21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腋角a,该第一腋角a增强了竖墙1与管廊沟21的连接强度,确保了管廊沟21及楼板2上的荷载能较好的传递到竖墙1上。
29.两第一加固体3关于管廊沟21对称,第一加固体3包括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的一端均沿楼板2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的另一端均沿管廊沟21的侧壁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弯折部31的一端与楼板2贴合,第二弯折部32的另一端与管廊沟21的侧壁贴合,第一弯折部31与第二弯折部32的顶端之间形成承接口b。
30.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不对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的结构作具体限定,即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可以为一体式的弯折构件,也可以为分体式的弯折构件,若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采用一体式的弯折构件,则第一弯折部31的一端滑动穿过第二弯折部32的另一端、并与楼板2贴合,第二弯折部32的另一端滑动穿过第一弯折部31的一端、并与管廊沟21的侧壁贴合,采用该设置方式,受限于一体式的弯折构件的成型长度,适用于短距离管廊沟21的加固,可以提高承接口b及管廊沟21侧壁处的抗压强度。
31.该设置方式中,为了更有效的提高抗压强度,可在第二弯折部32的一端固定第一凸块,当第一弯折部31的一端滑动穿过第二弯折部32的另一端时,第一弯折部31一端的两侧分别与楼板2和第一凸块贴合;同理,在第一弯折部31的一端固定第二凸块,当第二弯折部32的另一端滑动穿过第一弯折部31的一端时,第二弯折部32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管廊沟21的侧壁和第二凸块贴合(未在附图示出)。
32.若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采用分体式的弯折构件,第一弯折部31可为水平排布的若干第一l型加固件,第二弯折部32为水平排布的若干第二l型加固件,每两相邻第一l型加固件之间具有一第二l型加固件,第一l型加固件与第二l型加固件固定;其中优选第一l型加固件为l型钢筋,第一l型加固件与第二l型加固件之间优选通过绑扎连接;采用该设置方式,制作成本较低,适用于长距离管廊沟21的加固,可以提高承接口b及管廊沟21侧壁处的抗压强度。
33.为了更有效的提高竖墙1与管廊沟21的连接强度,对管廊沟加固结构作进一步限定。
34.参见图2和图3,管廊沟加固结构还包括一或两个第二加固体4,第二加固体4布置于第一腋角a的上表面,当第二加固体4为一个时,第二加固体4与一侧的第一弯折部31贴合、并与另一侧的第一l型加固件之间形成排水沟c;当第二加固体4为两个时,排水沟c形成于两个第二加固体4之间;其中排水沟c用于排出管廊沟21内的渗入水,以保证管廊沟21内的干燥环境。
35.进一步的,第二加固体4包括水平排布的若干第三l型加固件,若干第三l型加固件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三l型加固件的一端与第一l型加固件靠近管廊沟21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优选第三l型加固件为l型钢筋。
36.再进一步的,第一l型加固件与第二l型加固件之间以及若干第三l型加固件之间均填充有混凝土。
37.为了进一步提高承接口b处的抗压强度,对第一加固体3的结构作进一步限定。
38.参见图2和图3,第一加固体3还包括加强部33,加强部33固定于第一弯折部31和第二弯折部32靠近承接口b的一端。
39.进一步的,第一弯折部31靠近楼板2的一侧与第二弯折部32靠近管廊沟21侧壁的一侧之间形成第二腋角d。
40.为了进一步提高管廊沟21侧壁的抗压强度,可在第一弯折部31的另一端固定支撑板311,支撑板311与管廊沟21侧壁平行,且支撑板311上安装有平行排列的若干管廊支架3111,管廊支架3111上用于铺设有管线(参见图4)。
41.其中,优选支撑板311通过螺钉与管廊沟21侧壁固定,同时为了提高管廊支架3111的安装效率,可在支撑板311上开设上下平行排布的条形槽,管廊支架3111的一端滑设于该条形槽内(未在附图示出)。
42.进一步的,第二弯折部32的一端表面、承接口b的表面以及管廊沟21底部均包覆有加固层,加固层与支撑板311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该加固层为板状结构或涂料层,其中涂料层优选为混凝土(参见图2和图3)。
43.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