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面料的定型整理工艺及定型整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19:5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一般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面料的定型整理工艺及定型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衬布作为一种常用的服装辅料,用于对服装起到补强等作用。衬布在制备时需要进行定型整理,且定型整理工艺具体包括:将衬布浸于整理剂中,然后通过单轧车对衬布进行轧压处理,以实现上料。
3.上述的轧压处理中,为了确保对衬布的上料量,需要将整理剂的浓度配置较高。然而,浓度较高的整理剂会对衬布中的纤维造成腐蚀损伤,进而会导致定型后的衬布存在手感呆板、柔软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面料的定型整理工艺及定型整理装置。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面料的定型整理工艺,包括:
6.s100:将面料移动通过位于料槽中的整理液,且在面料通过整理液时经过若干次轧压处理,其中,整理液中的整理剂的浓度低于常规浓度。
7.进一步地,在面料通过整理液的移动路径中,包括至少一个s型的第一路径段。
8.进一步地,s100具体包括:将面料依次通过位于若干料槽中的整理液,其中,在面料通过每个料槽中的整理液时均经过若干次轧压处理。
9.进一步地,在s100之后,还包括:
10.s200:将面料在自然平铺展开的状态下进行烘干处理。
11.进一步地,面料通过加热的空气进行烘干处理。
12.进一步地,在烘干处理时,还包括:分别向面料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吹风,以使面料进行抖动。
1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面料的定型整理装置,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定型装置,定型装置包括:
14.料槽,料槽包括用于容置整理液的料腔;
15.若干轧车装置,若干轧车装置均包括轧辊组件,若干轧辊组件均设置于料腔以对面料进行轧压处理,其中轧辊组件之间形成有供面料通过的压料通道。
16.进一步地,若干轧辊组件包括第一轧辊组件和第二轧辊组件,第一轧辊组件和第二轧辊组件沿面料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以使面料依次通过第一轧辊组件和第二轧辊组件时形成s型的第一路径段。
17.进一步地,料槽的数量为若干,且每个料槽的料腔中至少设有一个轧辊组件。
18.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网带式输送装置,网带
式输送装置与定型装置对接,以输送定型装置输出的面料。
19.进一步地,烘干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网带式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网带,加热装置与输送网带之间具有间隔间隙。
20.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烘干装置,烘干装置用于对定型装置输出的面料进行烘干,其中烘干装置包括网带式输送装置和吹风装置,网带式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面料的输送网带,吹风装置具有两个吹风口,两个吹风口分别位于输送网带的上下两侧,以向位于输送网带上的面料吹风。
21.本技术提供的面料的定型整理工艺及定型整理装置,通过在面料通过整理液时经过若干次轧压处理,且整理液中的整理剂的浓度低于常规浓度,使得面料在通过整理液时被轧压上料的次数增加,如此能够在确保整理剂在面料中的上料量的同时,降低整理液对面料中的纤维的腐蚀伤害,提升面料的强度和回弹性,进而提高定型整理后的面料的手感性能。
附图说明
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面料的定型整理工艺的流程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面料在通过两个料槽中的整理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7.请参考附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料10的定型整理工艺,包括:
28.s100:将面料10移动通过位于料槽110中的整理液,且在面料10通过整理液时经过若干次轧压处理,其中,整理液中的整理剂的浓度低于常规浓度。
29.在本实施例中,面料10在进行定型整理时,需要浸于整理液中,且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进行移动以通过整理液。整理液中的整理剂的浓度低于常规浓度,在面料10移动通过整理液时,通过若干轧车装置对其进行若干次的轧压处理,如此设置,能够通过增加面料10在通过整理液时被轧压上料的次数以确保整理剂在面料10中的上料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整理液对面料10中的纤维的腐蚀伤害,提升面料10的强度和回弹性,进而提高定型整理后的面料10的手感性能。
30.其中,整理液中整理剂可以为防污剂、柔软剂、抗菌剂等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31.其中,常规浓度是指现有定型整理工艺中通过单轧车对面料10进行依次轧压上料时所配置的整理剂的浓度。整理液中的整理剂的浓度具体可以为常规浓度的1/2-3/4。例如,现有定型整理工艺中的整理剂浓度为80g/l,本实施例中的整理液中的整理剂的浓度为50-60g/l。
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面料10通过整理液的移动路径140中,包括至少一个
s型的第一路径段141。
33.在本实施例中,面料10在通过位于料槽110中的整理液的移动路径140中包括至少一个s型的第一路径段141,也即面料10在通过位于料槽110中的整理液时至少进行一次s型的移动,如此设置,能够扩长面料10在整理液中的移动路径140的长度,有助于提高整理剂在面料10中的上料效率和上料量。
34.其中,在第一路径段141的首端和末端处均被轧压处理。
35.当然,面料10通过整理液的移动路径140并不限于具有s型的移动路径140段。一般而言,面料10的移动路径140为曲线状时便可增加面料10在整理液中的移动路径140的长度。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s100具体包括:将面料10依次通过位于若干料槽110中的整理液,其中,在面料10通过每个料槽110中的整理液时均经过若干次轧压处理。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料槽110的数量,且在面料10通过每个料槽110中的整理液时均经过若干次轧压处理,如此能够在确保整理剂的上料量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整理剂的浓度,进一步减少整理液对面料10中的纤维的腐蚀伤害,进一步提高定型整理后的面料10的手感性能。
38.同时,在面料10通过每个料槽110中的整理液时,面料10的移动路径140均还包括至少一个s型第一路径段141,如此设置,能够在确保整理剂的上料量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整理剂的浓度,进一步减少整理液对面料10中的纤维的腐蚀伤害,进一步提高定型整理后的面料10的手感性能。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s100之后,还包括:
40.s200:将面料10在自然平铺展开的状态下进行烘干处理。
41.在本实施例中,在面料10上料后,面料10在自然平铺展开的状态下进行松式烘干,也即面料10处于零张力、自然状态下进行烘干,无需对面料10进行机械张拉,如此能够避免面料10中的纤维拉伸受损,使得面料10进行充分收缩,不仅显著降低面料10的缩水率,且还能够保留面料10柔软的手感特性。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料10通过加热的空气进行烘干处理。
43.在本实施例中,面料10与加热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加热源通过加热空气,然后利用加热的空气对面料10进行烘干,如此能够避免面料10在烘干时直接与加热源接触而出现纤维被烫伤的情况。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烘干处理时,还包括:分别向面料10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吹风,以使面料10进行抖动。
45.在本实施例中,在对面料10进行加热烘干的同时,分别向面料10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吹风。通过向面料10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吹风,能够使得面料10产生抖动,以使得面料10更加松软。
4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面料10的定型整理装置,能够用于实施上述的面料10的定型整理工艺。
47.请参考附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面料10的定型整理装置,包括机壳20以及设置于机壳20内的定型装置100,定型装置100包括:
48.料槽110,料槽110包括用于容置整理液的料腔;
49.若干轧车装置,若干轧车装置均包括轧辊组件120,若干轧辊组件120均设置于料腔以对面料10进行轧压处理,其中轧辊组件120之间形成有供面料10通过的压料通道。
50.在本实施例中,定型整理装置包括定型装置100,定制装置包括料槽110和若干轧车装置。料槽110包括用于容置整理液的料腔,整理液中含有整理剂。轧车装置包括轧辊组件120,轧辊组件120包括至少两个轧辊且两个轧辊之间形成有供面料10通过的压料通道,面料10在通过压料通道时会被轧辊组件120进行轧压,以实现上料。
51.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面料10在通过整理液时被轧压上料的次数,能够使得面料10在低于常规浓度的整理液中也确保整理剂在面料10中的上料量,进而能够降低整理液对面料10中的纤维的腐蚀伤害,提升面料10的强度和回弹性,进而提高定型整理后的面料10的手感性能。
52.其中,定型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面料10移动。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多个输送辊轴组件130,通过输送辊轴组件130对面料10的牵引力带动面料10移动。输送辊轴组件130可以包括两个输送辊轴,且至少一个输送辊轴可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
53.请参考附图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干轧辊组件120包括第一轧辊组件120和第二轧辊组件120,第一轧辊组件120和第二轧辊组件120沿面料10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以使面料10依次通过第一轧辊组件120和第二轧辊组件120时形成s型的第一路径段141,如此设置,能够扩长面料10在整理液中的移动路径140的长度,有助于提高整理剂在面料10中的上料效率和上料量。
54.其中,如图3所示,轧车装置包括两个轧辊组件120,两个轧辊组件120上下设置,以使得面料10在经过两个轧辊组件120时形成s型的第一路径段141,且在第一路径段141的首尾两端被两个轧辊组件120进行轧压上料。
5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料槽110的数量为若干,且每个料槽110的料腔中至少设有一个轧辊组件120。
56.其中,每个料槽110的料腔中至少设置有若干轧辊组件120,通过增加料槽110的数量,且在面料10通过每个料槽110中的整理液时均经过若干次轧压处理,如此能够在确保整理剂的上料量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整理剂的浓度,进一步减少整理液对面料10中的纤维的腐蚀伤害,进一步提高定型整理后的面料10的手感性能。
5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型整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壳20内的烘干装置200,烘干装置200包括网带式输送装置,网带式输送装置与定型装置100对接,以输送定型装置100输出的面料10。
58.在本实施例中,定型整理装置还包括烘干装置200,烘干装置200为网带式烘干机,用于对定型装置100输出的面料10进行烘干。
59.其中,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网带式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对接,使得驱动装置输出的面料10能够到达网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网带210上,并通过输送网带210输送至加热区域进行烘干,如此设置,不仅能够避免面料10由定型装置100转移至烘干装置200之间的转场,且还能够避免面料10转场时暴露于空气的情况,进一步提高面料10的松软性。
6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烘干装置200还包括加热装置220,网带式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网带210,加热装置220与输送网带210之间具有间隔间隙230,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加
热装置220先加热空气,然后通过加热的空气对位于输送网带210上的面料10进行烘干。采用间接加热的烘干方式,能够避免面料10在烘干定型时直接与加热装置220接触而出现纤维被烫伤的情况。
6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型整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壳20内的烘干装置200,烘干装置200用于对定型装置100输出的面料10进行烘干,其中烘干装置200包括网带式输送装置和吹风装置,网带式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面料10的输送网带210,吹风装置具有两个吹风口,两个吹风口分别位于输送网带210的上下两侧,以向位于输送网带210上的面料10吹风。
62.在本实施例中,定型整理装置包括定型装置100和烘干装置200,定型装置100和烘干装置200集成设置在机壳20内。烘干装置200用于对定型装置100输出的面料10进行烘干。
63.其中,烘干装置200包括网带式输送装置和吹风装置,网带式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面料10的输送网带210,吹风装置具有两个吹风口,两个吹风口分别位于输送网带210的上下两侧,以向位于输送网带210上的面料10吹风。通过向面料10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吹风,能够使得面料10产生抖动,以使得面料10更加松软。
64.其中,加热装置220可设置于输送网带210异于上下两侧的其余侧,例如加热源设置于输送网带210的左侧或右侧等。
65.其中,加热装置220可以为管式加热装置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66.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三个以上。
67.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