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型炉架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14:31: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炉架。


背景技术:

2.炉架是灶具上架设在燃烧器上部的周围、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架。随着行业对在灶具热效率指标的持续追求,在燃烧技术本身无法取得较大突破的前提下,行业普遍采用辅助手段,即通过减少热量的散失来提升热效率。
3.现有的炉架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支架,燃烧器的火焰热量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的方式大量散失在灶具和周围空间,不仅浪费能源,而且还造成灶具温度升高,使用人烫手等问题,同时由于炉架本身是一个较大的吸热散热体,因而在空气对流的作用下,炉架本身也会散失一定的热量,使得热效率的提升幅度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型炉架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由内圈盘减少对外界的热传递,内圈盘在工作时其温度也会上升,会对外界产生热传递,再由外圈盘进行隔热,可以大大减少对外界的散热,该隔热通道可以减少内圈盘与外圈盘之间的接触面积。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复合型炉架,包括
7.内圈盘;
8.外圈盘;
9.其特征在于:
10.内圈盘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于外圈盘内,内圈盘与外圈盘配合形成隔热通道,减少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散失,提升热效率;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使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由内圈盘减少对外界的热传递,内圈盘在工作时其温度也会上升,会对外界产生热传递,再由外圈盘进行隔热,可以大大减少对外界的散热,该隔热通道可以减少内圈盘与外圈盘之间的接触面积。
11.进一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凸点和第一挡圈,第一凸点设于内圈盘上,第一挡圈设于外圈盘上,内圈盘通过第一凸点抵住第一挡圈,形成隔热通道,通过第一凸点和第一挡圈的设计,便于内圈盘与外圈盘进行分离,减小接触面积,进一步可以减少内圈盘外圈向外圈盘内圈的散热,该隔热通道可以为空气隔热,也可以在隔热通道内装填隔热材料。
12.进一步,内圈盘为封闭结构,内圈盘的内部为中空或填充隔热材料,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
13.进一步,内圈盘设有用于释放内圈盘中热空气的第一通气孔,防止内圈盘过热发生变形或产生异响。
14.进一步,外圈盘设有隔热腔,隔热腔为半封闭结构或封闭结构,提高隔热效果。
15.进一步,隔热腔的内部为空心或填充隔热材料。
16.进一步,外圈盘设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设有用于支撑内圈盘的支撑片,第二挡圈、支撑片与内圈盘之间配合形成第一通气槽,第一通气槽连通隔热腔,可以减少热传递的热量损失,提升热效率。
17.进一步,外圈盘设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上设有支撑面,第一挡圈延伸至支撑面,内圈盘设有用于支撑的第二凸点,内圈盘通过第二凸点支撑于支撑面上,使内圈盘与支撑面之间形成第二通气槽,第二通气槽连通隔热通道,通过第二凸点的设计可以减少内圈盘与支撑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内圈盘外圈向外圈盘内圈的散热。
18.进一步,外圈盘设有用于释放隔热腔中热空气的第二通气孔,防止外圈盘过热发生变形或产生异响。
19.进一步,内圈盘上设有倾斜面,倾斜面设有至少三个锅脚片,该倾斜面为直平面或凹面,锅脚片的设计可以使内圈盘的热量散失少,待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其会对锅具产生辐射,更进一步提升热效率。
20.进一步,炉架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支脚,相邻两个支脚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可以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输入炉架内,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2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可以使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由内圈盘减少对外界的热传递,内圈盘在工作时其温度也会上升,会对外界产生热传递,再由外圈盘进行隔热,可以大大减少对外界的散热,该隔热通道可以减少内圈盘与外圈盘之间的接触面积。
23.2、通过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的设计,将内圈盘和外圈盘进行分离,通过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的设计,可以减少内圈盘外圈向外圈盘内圈的散热,内圈盘和外圈盘内为中控,可以是空气隔热,也可以填充隔热材料进行隔热。
24.3、内圈盘的底部和外圈盘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防止内圈盘和外圈盘过热发生变形或产生异响。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炉架效果图;
27.图2为本发明中内圈盘的效果图;
28.图3为图1的主视图;
29.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外圈盘的效果图;
3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炉架效果图;
32.图7为图6的主视图;
33.图8为图7中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外圈盘的效果图;
35.图10为图9中c方向的效果图。
36.图中:1-内圈盘;101-倾斜面;102-锅脚片;103-第一凸点;104-第二凸点;105-第一通气孔;
37.2-外圈盘;201-隔热腔;202-第一挡圈;203-第二挡圈;204-支撑片;205-支撑面;206-第二通气孔;
38.3-支撑架;301-支脚;
39.4-隔热通道;
40.6-进气通道;
41.701-第一通气槽;702-第二通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4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45.实施例1
46.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复合型炉架,包括内圈盘1和外圈盘2;内圈盘1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于外圈盘2的内侧,内圈盘1与外圈盘2配合形成隔热通道4,减少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散失,提升热效率;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使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由内圈盘1减少对外界的热传递,内圈盘1在工作时其温度也会上升,会对外界产生热传递,再由外圈盘2进行隔热,可以大大减少对外界的散热,该隔热通道4可以减少内圈盘1与外圈盘2之间的接触面积。
47.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凸点103和第一挡圈202,第一凸点103均匀设于内圈盘1的外圆周侧面上,第一挡圈202设于外圈盘2上,第一挡圈202可以由外圈盘2向内弯折形成,内圈盘1通过第一凸点103抵住第一挡圈202形成隔热通道4,通过第一凸点103和第一挡圈202的设计,便于内圈盘1与外圈盘2进行分离,减小接触面积,进一步可以减少内圈盘1外圈向外圈盘2内圈的散热,该隔热通道4可以为空气隔热,也可以在隔热通道4内装填隔热材料。
48.内圈盘1为封闭结构,内圈盘1的内部为中空或填充隔热材料,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
49.内圈盘1的底部设有用于释放内圈盘1中热空气的第一通气孔105,第一通气孔105呈环形均匀分布于内圈盘1的底面上,并贯穿内圈盘1的底面,防止内圈盘1过热发生变形或产生异响。
50.外圈盘2设有半封闭结构的隔热腔201,隔热腔201的内部为空心或填充隔热材料。外圈盘2设有第二挡圈203,第二挡圈203设有用于支撑内圈盘1的支撑片204,支撑片204沿第二挡圈203均匀分布,第二挡圈203、支撑片204与内圈盘1之间配合形成第一通气槽701,第一通气槽701连通隔热腔201,减少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减少热传递的热量损失,提升热效率。
51.内圈盘1上设有倾斜面101,倾斜面101和内圈盘1的顶部设有至少三个锅脚片102,该倾斜面101为直平面或凹面,锅脚片102的设计可以使内圈盘1的热量散失少,待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其会对锅具产生辐射,更进一步提升热效率。
52.炉架还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3上设有至少两个支脚301,相邻两个支脚301之间形成进气通道6,可以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6输入炉架内,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53.实施例2
54.如图2、图6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复合型炉架,包括内圈盘1和外圈盘2;内圈盘1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于外圈盘2的内侧,内圈盘1与外圈盘2配合形成隔热通道4,减少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散失,提升热效率;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使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由内圈盘1减少对外界的热传递,内圈盘1在工作时其温度也会上升,会对外界产生热传递,再由外圈盘2进行隔热,可以大大减少对外界的散热,该隔热通道4可以减少内圈盘与外圈盘之间的接触面积。
55.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凸点103和第一挡圈202,第一凸点103均匀设于内圈盘1的外圆周侧面上,第一挡圈202设于外圈盘2上,第一挡圈202可以由外圈盘2向内弯折形成,内圈盘1通过第一凸点103抵住第一挡圈202形成隔热通道4,通过第一凸点103和第一挡圈202的设计,便于内圈盘1与外圈盘2进行分离,减小接触面积,进一步可以减少内圈盘1外圈向外圈盘2内圈的散热,该隔热通道4可以为空气隔热,也可以在隔热通道4内装填隔热材料。
56.内圈盘1为封闭结构,内圈盘1的内部为中空或填充隔热材料,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
57.内圈盘1的底部设有用于释放内圈盘1中热空气的第一通气孔105,第一通气孔105呈环形均匀分布于内圈盘1的底面上,并贯穿内圈盘1的底面,防止内圈盘1过热发生变形或产生异响。
58.外圈盘2设有封闭结构的隔热腔201,隔热腔201的内部为空心或填充隔热材料。外圈盘2设有第二挡圈203,第二挡圈203上设有支撑面205,第一挡圈202延伸至支撑面205,内圈盘1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内圈盘1的第二凸点104,内圈盘1通过第二凸点104支撑于支撑面205上,使内圈盘1与支撑面205之间形成第二通气槽702,第二通气槽702连通隔热通道4,通过第二凸点104的设计可以减少内圈盘1与支撑面205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内圈盘1外圈向外圈盘2内圈的散热。
59.外圈盘2设有用于释放隔热腔201中热空气的第二通气孔206,防止外圈盘2过热发生变形或产生异响。
60.内圈盘1上设有倾斜面101,倾斜面101和内圈盘1的顶部设有至少三个锅脚片102,该倾斜面101为直平面或凹面,锅脚片102的设计可以使内圈盘1的热量散失少,待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其会对锅具产生辐射,更进一步提升热效率。
61.炉架还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3上设有至少两个支脚301,相邻两个支脚301之间形成进气通道6,可以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6输入炉架内,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6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